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14-7-8 10:27 编辑 ( |+ t& G9 K1 |( {
- u! F1 o6 X2 [* e “操江巷”里人家 7 f( q" A) s& j- X! V: `2 [
' F9 x0 }6 c9 u, n$ T D7 |# l7 m
若水庐 桐城西大街西头向南,有一巷名曰“操江巷”。《道光续修桐城县志·街巷》:“操江巷,在西大街南” 又云:“火厂弄,在操江巷内”。巷之北端由桐陂赵氏祠堂(古桐陂桥)前折入,巷之南端由今如意庵门前向西拐入。“操江巷”是桐城老城历史名巷之一,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考其名,与桐城历史名贤盛汝谦相关联。 “操江”是明代及清初时的官名。《中国官制大辞典·操江》解释:明都察院置提督操江一人,以副佥都御史充任,主管上下江防。明嘉靖末年,严嵩倒台,桐城盛汝谦复出任太仆卿,不久转任操江佥都御史。盛汝谦,字亨甫,号古泉。他于嘉靖二十年中进士,授行人职,又擢升御史,出巡陕西茶马。父丧归里,守丧期满后,任光禄寺少卿。时值严嵩擅权,盛汝谦不阿附权奸,退居乡里。《江南通志》称他“为政一以勤廉惩贪为首务,尤崇奖孝友。”一生忠君体国,勤政为民,宦绩卓著,但他倡导并捐资参与桐城砖城修建,才是最值得桐城人纪念的功勋。嘉靖三十三年《安庆府志》载: 明万历丙子(1576),知县陈于阶同邑绅南京户部侍郎盛汝谦、河南布政司吴一介,请于巡抚宋仪望、巡按唐练,具题建造砖城。周六里,西北负山,东南瞰河····。 从此盛汝谦与吴一介两位乡贤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桐城县那厚重的城墙之上。 盛汝谦七十岁时告老还乡,闲居桐城。清代桐城的两部诗集《龙眠风雅》与《桐旧集》均有他的一首《赠武湖山年丈顿山别业》诗。他在诗中咏道;“庭趋诗礼儿,架散钟王帖。四時有新酿,客至毎欢接。啼鸟杂清歌,游鱼翻巨猎。辞荣未弃荣,故园怀日涉。”这是他对尊长田居生活的祝愿,同时也表明自己致仕归里后向往林泉的心志。“操江巷”里的家园正是他饮酩研易、唱和陶诗的理想处所。“操江巷”是盛氏家族聚居地之一处?还是城墙修好后,官府为表彰盛侍郎为官清直、造福乡里,而以其官衔作为该处街巷的名称?虽无从考证,但二者皆有联系。 令人不解的是,今“操江巷”南北入口竟赫然钉上“操家巷”的路牌标识。 “操江巷”原本是有来历的。明、清以至近、现代,小巷春秋,历经几百余年风雨。此地曾有缙坤与官府商讨国计民生如蠲免逋税修城治河之类的大事,也不乏士人徘徊吟哦于石径留下的遗韵,甚至引车卖浆者于曲巷往返叫卖之声仿佛还在萦回,这就是桐城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所蕴含的“里巷文化”。如若有心,尽可书写一部“巷志”,岂可人为率意更改?差之一字,而尽失古城曲巷之流风余韵。 2014年仲夏 Q8 _& d* Z6 H7 r+ ^! m2 o$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