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天主堂及其女学校 若水庐 坐落在桐溪西畔千余年的桐城古城,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渐为欧风美雨吹打。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都规定了外国传教士可随意在我国境内“开设教堂”“入内地传教”。随着西方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清道光十一年(1831)天主教传入安庆,光绪十二年(1886),法国传教士石资训(译音)的足履第一次踏上了桐城的土地,开始在县城传播“福音”,但这仅是“游方”布教,市民大多远而避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天主教在省城安庆成立了安庆教区,下辖怀、潜、桐、太、宿、望6县本堂,教会开始有了固定的场所和严密的组织,教徒益增。辛亥革命以后,梵蒂冈教廷采取了天主教“中国化”的措施,到民国时期,安徽省正式成立了蚌埠、芜湖、安庆三个主教区,安庆教区重划为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区,主教座堂在安庆市|“耶稣圣心堂”。皖省境内所有的教堂,起初大都为法国传教士所创办,后来由西班牙和意大利传教士分别接受接管,这是天主教教宗对在华宗教势力范围的一次重新调整。民国35年(1946)后安庆又为安徽省总主教府所在地。安庆教区的堂口分布在合肥、六安、池州、安庆等地区。解放前共辖有安庆、合肥、贵池、至德、太湖、六安等6个总铎区,24个本堂区,111处公所,有教徒近3万人,外籍传教人员50余人,所辖主要教堂24座。 民国肇始,社会稍有安定,安徽耶稣教会长恩思铎(译音)即由省府安庆进入桐城。恩思铎神甫此行除考察天主教在桐城的传布情况外,还有一项重大的使命,就是建立一座天主堂。他与同行者在古城内勘探地形后,认为城西便宜门西侧的山陂为理想之地,遂创建了桐城天主教堂。桐城天主堂,教内称“圣母堂”,民国时,便宜门一带堪称古城宗教区:西北隅便宜门东西两侧高岗之上,东为“净土莲社”,西为“天主教堂”,一为哥特式尖顶直指云表,一为歇山式屋脊后飞檐凌空。市民晓起,可听梵音与自鸣钟声交相回荡,给古城居民静谧安宁的生活平添了几份神秘与空灵。天主堂建筑面积约1943平方米,房舍59间,同时又在青草塥、义津桥〔今枞阳县〕设立了分教堂。一说桐城天主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建国初,中外反动势力欲扼杀新政权,掀起反共浪潮,外国传教士中不乏少数神职人员为反动势力作鹰犬,1951年,全国开始了发动群众揭露、控诉帝国主义分子借宗教外衣进行政治渗透、经济剥削、人身迫害的违法罪行。安庆教区就有桐城外籍教士戈森卫、都光中的违法罪行被揭发出来。此时一些神甫被驱逐出境,还有一些神职人员感到政治形势压力,申请回国。桐城天主堂的钟声从此消逝在古城的天空。天主堂的房舍成了群鸟的“乐园”。
, o" |$ E2 H; C1 U1 H/ V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带来了传播“福音”、文化渗透的使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医学、慈善、教育等现代西方文明。教会女校就曾一度遍布中国大中小城市及乡村。自此 “兴女学”成为一种新思潮激荡着中华大地。最早倡导女学的是宋恕,他在1891年所著《变通篇》中提出:男女六岁至十三岁皆须入学,不者罚其父母。梁启超强调兴办女学的重要性,认为:女学的兴衰,关乎强国。欲强国必由女学始。 1935年前后,西班牙神甫戈森卫、都光中(译音)来桐城,当时全县已有天主教徒约1000余人,天主堂内有修女七、八人。戈神甫在北门余家湾增设了女校,开始向青少年女子传教,设置新式课程。 余家湾在桐城西隅便宜门巷内。龙眠山千沟万壑汇聚成溪奔流向东南,大溪出山三里许徒起高岩,一岗兀起,市民呼为“跳吕台(钓鱼台)”。余家湾即在古跳吕台高岗之西,其地高阔,自东北而西南,渐次平坦,桐溪阁曲水潆回,在余家湾蛇折蜿蜒向西,此地旧时多高墙深院,富族大户多卜居于此。天主教女学校选址余家湾,一为居城区之高,南面可俯瞰全城风貌;一为宁静之所在,无市廛的熙攘与车马的喧闹。现在看到的女校房舍为清代建筑,门楼高阔东向,门楣木板横额用红墨书“天主堂女学校”,历经80年仍依稀可辨。屋内庭园已荒颓不整,没有了当时的花果飘香和瑞草的繁茂。房舍为两层两进三开间,第一进中有敞堂,东西各有二间厢房;第二进由后园进入,共五间,幽深安静,。 民国时期,安徽天主教会举办的学校多达几十所。安庆教区有中学3所,小学21所,经文小学24所。大多在民国28、29年创办。桐城天主堂女校便是其中之一所。 天主教在华举办各类中、小学校等教育文化事业,旨在传播文化的同时,灌输宗教知识,为扩大天主教势力服务。据有关史料记载,天主教在中国的女校,其教学内容丰富,中西兼授,课目开设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要有《四书》、《女儿经》、《圣经》之类的中西典籍,以及算术、地理、历史、生物、生理之类的近代学科。但中心科目是中外两种圣经,一是基督教圣经,一是儒家经典。女校重视外语,突出宗教,重视文、体、艺全面发展。教学内容较社会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其一般课程如数学、外语、历史、地理,可开阔学生视野,对走向社会大有益处。所设纺织、缝纫、园艺、烹调等课程,对学生日后谋生、持家又掌握到生活的技能。 教会学校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物,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输入西方文明以基督统治中国,但教会女校的创办,在客观上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教会女校的出现,对于数千年来被剥夺了平等教育权的女性来说,是一次基于不平等的解放。桐城天主堂女校开办晚于国内其它城市。且学生多少,开设哪些课程,女校停办于何年,已无从考稽。但女校开办,对桐城一地的平民女子教育有带来了积极地影响。 开创了桐城平民女子受教育的风气。桐城历来文风昌盛,自明清以来,教育兴盛。但大族富户人家女子教育始终以庭训、家塾为主要方式,淑女多身居闺阃,足不出户,无论略通文墨,还是识文断字,都靠族里之间,父母伯叔、姑姊兄弟互为授课学来,更不论新思想、新知识的获得。特别是一般平民家庭女孩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桐缄天主堂女学校开平民女子受教育的风气,虽招收的学生不多,时间不长,但女校琅琅书声及教堂音乐响彻高墙之外;女学生穿着新鲜,身姿清丽,出现在街头广众面前,实为千年来桐城第一等新鲜事物。 西方科知识进入桐城寻常百姓人家。早在明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他的《物理小识》、《通雅》、《东西均》等宏篇巨制中无不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芒,蕴含着科学的真理。但这仅止于学人的书本之上,一般平民尤其是妇女无法体会进入其中的奥堂。桐城天主堂女校的开办让桐城城乡女子有机会接触西方的英文、物理、生理、美术的奥妙乃至世界地理、体育的趣味和上帝创世纪的神秘。 唤起了桐城人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天主堂女学校创办之初,阻力重重,甚至被城里富绅儒士视为异端,富庶之家,不屑送女儿进此类学校。学生多来自教民之家或贫苦家庭。女校课程开设后,粗鄙女孩由目不识丁到身怀绝学,学生皆能学以致用,便开始被人刮目相看。一些高门人家也耳闻外埠女子留学的新闻逸事,开始渐渐接受这一新式教育。 与桐城境内公、私立女校教育互为映照。光绪三十四年(1908)枞阳镇有了桐城境内第一所公立“化俗女子高等学堂”。民国7(1918)年,桐城有女子小学校5所9班192名学生,抗战期间私立“麻溪女子中学”创办(《桐城县志·教育》)。这些女子学校(堂)的创办,是富家女子受教育的场所,穷苦家庭女子无缘迈进校门。桐城天主堂女学校虽是外国宗教培养的教徒,主修神学,但客观上使这些女性受到中西文化的启蒙,良知的启迪和自由独立人格的培养,以至放眼环球,开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这些都是当时桐城一批新旧公立、私立女校(堂)所不具备的。 民国27年(1938),安庆沦陷,各地外籍教士大半在战乱中纷纷撤离。桐城天主堂女学校停办当在此时。 ' r U+ h& O! r' s: _
9 j: L0 @; l3 `1 x8 J
参考文献 吕思勉《中国通史》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黄心川《世界十大宗教》 安徽省志办编纂《安徽省志·民族宗教志》 安庆市志编委1995版《安庆地区志》 桐城县地方志编委1995版《桐城县志》 胡桂成 何永华《教会女校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王敬平《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
& k9 K1 W, r# K) L2 q8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