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之殇(上) ——写在9·03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日前 若水庐 公元一九三九年,秋风秋雨愁煞桐城父老乡亲。从大关乡间避难回城的姚思慎先生,登上西山求雨顶。西风长啸,美髯飘拂在老人的胸前,他目光凝重,俯瞰城中情景,尽是满目疮痍:县党部后墙的几棵百年皂荚被敌机炸弹撕裂,树干如虬龙受斩作冲天怒吼,其状可怖;南大街数十家店铺和老宅尽是瓦砾,那残垣断壁上,斜陈着几根焦木。四顾脚下,毛公洞一带又添了许多新坟。唉!日寇的铁蹄踏碎了每一个桐城人厚生惟和之梦,姚老先生心中一阵悲凉,这哪是两年前的桐城呀?那周长六里的城墙呢?我的父母之邦!
" u+ H/ r8 R: ?# J+ e
姚老先生名孟振,字思慎,民国初以创办新式教育闻于当世。他是桐城甲族姚氏的后裔,先祖曾与桐城清华门第中的著材宿彦,一同为我们这个诗书礼义之乡构筑了辉煌的文明。姚先生六十六岁时与桐城名宿孙闻园等一班志士精英,创办桐城县女子中学,出任校长。先生家学根柢渊厚,身为校长,知行合一,在那个沧海横流、风云诡谲的时代,特立独行、力排众议,为女子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桐城一班贤达如方守敦等辈的支持,一时间清亮的读书声响彻麻溪河畔。一九三八年日寇压境,先生已七十七岁高龄了,侵略者的暴行遍及城乡,桐城这座千年古城,文化被撕成了碎片。他揩拭眼中的泪水关上女中大门,回望岱鳌山峰,仰天长叹:生民涂炭,何至于子弟有书不能读? + Z+ V( P+ U8 y3 w
抗战的第三个年头,日寇的飞机离开桐城境内,乡下虽时有日军的抢掠,但城内市民却有短时的喘息。一九三九年冬日,桐城北门外一笠庵前,一位身着棉袍、腰身佝偻的老者在田垄之上独行,他就是姚孟振先生。县女中停办后,先生避乱乡下,林下泉边,先生手捧一卷,朝讽夕咏,每读屈大夫辞赋及杜工部排律,联想起眼前的战事,不禁怆然涕下,偏处僻壤而忧国的情怀常常萦绕在他的心中,没有一刻忘却。面对家乡残山剩水,他吟到:“国破家何在,时艰累有身。江山离人故,风雨忆诗人。老物全非用,修名半是贫,只余空谷里,瘦骨尚嶙峋。”日兵的踪影遁匿南下,老人回到县城,选择北门外的一笠庵,他发愤以手中的笔,记录下日寇的罪行及桐城百姓的惨状。战火中的一笠庵蜷缩在一片残柳枯槐之下,它背倚投子山,南眺龙眠河,这座旧庵子建于晚清以后,相隔北拱门与余家湾净土莲社梵钟相应和,但是,庵堂的诵经声不能消弭侵略者军国主义的狂野,战火还是烧到了这座古城。姚老先生在庵后寮房倚窗整日闭目沉思,昨天的情景桩桩件件,浮现在他的眼前···· % |/ |; B1 m/ Q8 m" {6 a
他清楚地记得,日寇初次进犯桐城是在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三日,汽车由黄柏岭、北峡关两条大路进入桐城境内。日军原来并没有占城之意,起先计划沿合安公路直驱潜、太,图谋进犯华中,与长江日舰相声援。姚先生以为桐城县当局如若派出一、二支部队驻扎于城外西郊要隘,且依仗西山地势隐蔽,加上破坏公路,阻断交通,桐城县城定然是巍然不可凌犯的。无奈当时的县长桐城人潘慰农,虽出身保定军校,初历民社,胆量小,只顾执行上级不必守城的命令,将公文及重要物品一应收拢撤退到县城西北六十里外的唐家湾,官绅及眷属多蜂集于深山洞天,或躲避于叶家湾一带,神闲气定宛如置身世外桃源中。“寇至官先至,孤城孰肯归。”姚老先生一腔愤怒,指责当局的胆弱与委琐。 ' i& `6 O' b$ `; O' k/ `4 S
敌兵并未驻扎于城中。可叹的是城内无兵警防卫,一座富庶的县城,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竟残遭匪盗的肆掠和流民的哄抢。姚先生想起起了同邑马后文先生拟古意作《城劫》前篇,叙录这次桐城的劫难: 寇攻津浦路,徐州乃不守。乘势逼庐舒,桐城陷敌手。 维时在夏五,兵临小关口。居民逃尽空,吏卒弃城走。 ······ 通衢无兵民,住宅列左右。竟起大盗心,撞开户与镛。 搬运室中物,初仅粮与糗。 继乃无不为,视若所当受。 这时,大户人家上至楼阁,下及地窖,金玉宝器,书籍字画碑帖,以及衣服食品,一切竹木器物之类都洗劫一空。有些参与掠抢的流民遇到返回的日军,反遭枪杀,所掠得的物品竟被日军夺去。更为痛惜的是,敌军离开桐城后,桐城县当局派兵队下乡搜查,乡民所哄抢的字画书籍,既无处出售,又不能作糊口日用,纷纷害怕一旦搜出,反招祸患,便将这些文物或埋于田园山洞,或化为灰烬。姚老先生亲眼目睹,有乡下杂货店竟然用金陵书局初版《后汉书》残叶包裹花生蚕豆之类的零食。他扼腕叹息,这真是桐城文化罹遭的又一次巨大的浩劫啊。
! [, ^+ Z8 h+ ^0 Q$ k) q( I3 _& y日寇的铁蹄没有碾断桐城南门公路桥,依偎于唐家湾深山大宅中县府官员女眷们,依然做着她们的龙眠春梦。七月上旬日军遁迹南去,县当局竟然以桐城境内无敌踪,向上报告太平无恙而不作防御,日寇的车辆辎重竟能从怀宁高河埠至舒城七里河约二百华里公路上通行无阻。二十几天后,日军再次由安庆进入桐城境内,这一次犯境,日军先以数辆兵车窥探虚实,不敢贸然深入城内。县常备队兵卒依城驻扎,见敌来则避于山里,不作抵抗。日军见此情形,无所畏忌,长驱直入由桐城越过舒城,直达合肥。这一次日兵作了长远计划,沿路联络紧凑,节节驻防,合安公路沿线所有车站、桥梁都留兵守护。驻扎在西山求雨顶的一队日兵,凭藉地理优势,窥伺城中动静,竟无官兵抗击,任意肆略。回忆此情形,姚先生耳边又回响起他的诗友马后文那首《城劫》:
* H! Y4 r% `9 G6 \! r4 K追溯桐城陷,五月十六日。未几自引去,踪迹殊飘忽。 自七月初十,再将城攻夺。至八月十二,全数始退撤。 洋桥半焚毁,电杆尽锯截。前后几何时,屈指仅两月。 中间所作为,残暴乃非一。吾闻寇在城,多仅百余孽。 ······ 司令设南门,城街驻骑卒。窗扉尽拆除,墙壁穿洞穴。 有灶不以爨,腥膻盛晡啜。有薪不以炊,器具供燃热。 毁坏南门关,内外行汽车。发枪及行人,纵火焚蓬荜, 鸡猪遭搜罗,妇女肆污蔑。一妇痛饮刀,一尼惨被刜。 分兵守四门,未有能逃脱。······· (待续) ) j" V" n* _9 W: Q.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