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竹笑山人

[桐城史] 道光续修桐城县志

[复制链接]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01 编辑
+ \' Q9 ^2 n! }# e
' z" ?, v2 D3 u/ x
左行坦,字履中,号问北。乾隆丙子举人,授广西上林知县。奉身以约,抚民以宽。解组日,囊橐萧然,惟以琴书,自携而已。
; _; y8 P* F0 `
8 f( I2 ]2 I; t; d4 c方世仁,字松楼。乾隆己卯举人,初宰湖南新化县,移邵阳。邑俗健讼,世仁摘伏如神。耆老有『审理数千案,冤屈无一场』之谣。奸民有以磁锋小刀自割,藉端吓诈者。有投水自缢,藉尸发变而报被殴者。世仁验伤痕,立白之。邵饷有年终,都差代揭之例。世仁恐病民,不许。并禁采买派累。告归后,邑人图像于庙,刻石志其德政。6 y" U5 a- s: [9 f0 T  \

0 t( ]: s1 _- s
①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②恐吓讹诈。③差伇的头目,首领。 ④画像。
+ y$ u1 m: o6 Q( C0 c; V; \; n
吴元念,字在宫,号芳庄。为人寡言笃行,公平正直。官云南建水州知州,有治声。摄临安府篆,有蒙自县民,首控某镇聚众滋事。烛其挟隙,密谕健役,拘数人至,视其器械皆防夜具,怜其愚而释之。诬控者服罪。他若建书院,修桥梁诸善政,皆殚力区画,滇人咸颂德不衰。继擢户部员外,即以母老告归。遇邑中公事,必倡首率众,凡裨于桑梓者,罔不力成之。卒年八十。9 D* I4 |4 t6 V2 K) i
9 D7 {5 {: k( Q, z; M+ `' z
吴元惠,字懋斯。官刑部主事,擢郎中。部有疑狱,黠吏援引多例以蔽之,同司皆画诺。元惠力诤白于上官,乃得平反。寻出守贵州思州府。思州地处极边,官斯土者,多厌其贫。元惠清廉自矢,饮食服御,皆取资于家,以充公用。又出其廉俸,为修城垣,缮治完固,一切不以累属吏。去官日,吏民诵之。居乡慷慨好施,乐善不倦,人多沐其德云。% Q6 ~5 S3 @  [7 Y; p6 A
( d' C3 p9 Z0 L
①泛指同意﹑赞成。②非常遥远的边境。③这,这个,这里。 ④犹自誓。立志不移。⑤清代官吏正俸和『养廉银』的合称。⑥城池的墙垣。⑦整理;修补。
3 a4 ^. S* t' r7 Z+ [

' {: {8 g# _% _+ Z" g  [
张曾敏,字逊求,号凫门。若霖子。由廩膳生,授南陵县训导。司铎①十七年,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卓异,升山西灵石知县。县素有派里马、采马草之例,民甚苦之。曾敏甫②下车,即革其例,且禁拦截过客之车马应差遣,以便行旅。不事鞭扑③,而盗贼屏息。灵民好讼,曾敏案无留牍,听断明决④,讼事以稀。公余之暇,课诸生,循循善诱。灵科第素少,由是人文蔚起,为山右之冠。后以公误,干议改授四川屏山令。增城浚隍,修建书院,士民德之。金川军兴,任转运之役,筹画⑤尽善,大吏咸倚重焉。后告归,生平粹于经诣,归途作易说数十篇,名《读书所见录》,上论图书,下辨人事,晰理微渺,多发先儒所未发。归后,余俸助宗族亲戚之困乏,人尤服其敦厚。
- h& R! i3 r, U: p
①谓掌管文教。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故称。②刚刚,才。 ③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④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 ⑤谋划

- X- B3 O! y2 `2 Z( H; Y胡业宏,字屺堂,号芭唐。乾隆戊子举人,充咸安宫教习,授山西赵城知县。敏而有才,读书过目不忘。令赵城时,民有讼者,即时讯断之。日决数十案,人无不服其明察。旋以病归既沒。同里有过赵城者,父老闻声喜曰:『此吾神君之乡人也。』相与具壶餐以饷之。闻其死,皆哭失声。其为民爱戴如此。著有《芑唐文集诗钞》。
6 r! a+ u8 t* z- ]. [% [# A/ r1 w; V2 g- G+ z5 H" C0 k. Z6 _
①教员的旧称。 ②用壶盛的汤饭或其他熟食。

( I# S- M! k2 g) Y( _/ k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9: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03 编辑
- \9 ?$ }% k" i" ^  ^4 G% h3 d) z7 e+ U1 Q
吴贻诚,字荃石,一字竹心。隆隲长子。少秉家训,笃内行。与弟贻咏友爱,无闲言。幼即能诗,格律精细。工于赋物复善俪体文,尤重经世学。父殁,家中落,谋所以养母者,游闽一年。北至京师,客邸为上宾,就主簿职。拣发直隶河工,补交河主簿,七年迁大城丞。大城受滹沱、漳滏诸水之委为子牙河,总于三角淀,素称河防要地。贻诚谙练河务,受知制府昕夕,入参行幕。会尚书阿果毅,奉命勘视三滩里堤工。属制府选贤员随行,制府以贻诚对,果毅闻其丞也,易之。再请,仍以贻诚对,卒与偕行。事竣,果毅语制府曰:『吴丞位虽卑,熟河务,不易才也。』旋摄东安县印。有兄弟,年八十余,争讼不已。贻诚谕以大义,皆感悔泣下。邑人为之歌曰:『安墟邑,浑河滨。安墟令,仁而神。阋墙不侮皆明伦。』升静海令。葺书院,增生徒膏火,士风丕振。值岁旱患蝗,贻诚就洼下产蝗处,发而歼之,岁得以稔。踰年,复有水灾,贻诚为请上宪,按籍给赈,存活无算。后因事挂误,开复补新河令。新河多沙田,民以种棉为业。贻诚导民,尽织纺之利。又尝言:『明成化以前,邑西南为河泊,饶蒲鱼,受钜鹿诸水。南近监河,利在疏排而扼之,易成水患,故新河之误,苦堤工。』方欲绘图上告,而以劳瘁病卒,年四十九。著有《竹心诗草》若干卷。: z) y3 @' W: ^4 G0 D2 J
2 u  `( ^) m7 Q2 E( O, d  w
①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②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③对偶的文体。④宋代的安抚使﹑制置使,明清两代的总督,均尊称为『制府』。⑤语本《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牆,外御其务。』谓兄弟相争于内。后用以指内部相争。⑥ 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⑦灯火(膏:灯油)。比喻夜间工作的费用(多指求学的费用)。⑧大振。⑨凹陷的地方。 ⑩庄稼成熟。①指上司。②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③清代指官吏被降革后恢复其原官或原衔。④修筑堤坝的工人。

9 e6 m" I: X0 u: Q$ B/ i
6 i# X( b- [9 M7 I张曾敭,字誉长,号柟轩。廷瑑第五孙。生而颖异。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尤工制举艺。乾隆戊子解元,授福建盐场大使。大吏重其文行,叠聘为己亥、庚子乡试同考官,所拔多知名士。旋由云南楚雄知县,洊升广西庆远府知府,贵州贵西道。所涖皆在边省,苗民杂处,难于治理。曾敭本经术为治,张弛激扬,动中机要,有古循吏风。嘉庆癸亥,丁母忧归,终制而卒。0 O  L8 B& e2 K& S7 K
: }4 ?8 S6 A8 u) g
①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文章题目摘自《四书》,所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 ②唐宋科举时乡试(州府举行的考试)的第一名。宋元以后用作对读书人的尊称,如明代唐伯虎,人称唐解元。亦称『解首』。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个级别全考第一叫『三元及第』。③儒家的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 ④谓弓弦拉紧和放松。因以喻事物之进退﹑起落﹑兴废等。 ⑤动:常常;中:切中;机要:要害。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⑥守法循理的官吏。
4 ]) c4 W# w" J# u/ t) d
方玉麟,字耕杞。乾隆戊辰进士,试用江南,摄铜山篆。除渡河横索之弊,旋补华亭。丁内艰,服阕检发湖北。历署松滋、咸宁及郧县。卒于郧涖。松滋时,民妇有因骡踢致毙,而诬其寄骡之人者。玉麟验视伤形,白其冤。在咸宁,筑长堤御洪水。又檄赈当阳饥。郧与蜀接壤,鸟道嶔崎。玉麟捐俸开道,往来者赖其利。卒之日,家无余财。年四十有九。
& b7 \  J5 Y* p2 p4 ]
0 G  S% I9 s( \  Y" f+ o# e2 b
①勒索。②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③出任官职;任上。 ④寄,托也。 ⑤鸟道:陡峭狭隘的山间小路;嶔崎:山高峻的样子。
- g/ ~' m% @4 j" l) i) Q) o9 E2 k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9: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04 编辑 - u3 F/ M" F- T! {) a& z6 }
! g( l) H6 s: G+ B
姚培敘,字禹畴。兴滇长子。廕监生。乾隆戊午顺天举人,除贵州修文知县,历龙里、永从知县。所辖,民苗杂处,苗性直言,语罕通。折狱时,每从容缓颊,得其真情。先是诸苗常不靖。培敘至,威德并济,终任无构衅者,大吏以善抚苗称。时古州贼苗包利红银等,平未久,乃擢古州同知。涖任二年潭溪湖耳,龙里、八舟、中林、新化、欧阳亮塞等诸长官,属咸感戴,歌思之。调摄黎平府篆,擢知铜仁府。目病,未赴任。卒。性严毅,治家尤严。弟培敬,少二十岁。诸弟每定省,毕诣伯兄。问安,不命之坐,不敢坐。无子或劝之纳姬。曰:『弟有子,吾子也,安用己出为!』人皆以为难。弟培敬,字樵西,号竹素。国子监生。幼善书,十岁临罗池庙碑,即为人书楹帖大额,一时争贵之。未仕,以姪孙元之贵,赠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以孙延之贵,赠朝议大夫,钦天监冬官正7 G( a. U) V3 a6 c7 h
4 Y$ ^7 a1 J/ F7 F5 K( d3 p& ?
①旧时社会中对凭借父祖余荫取得监生资格者的称呼。②判断案子。③婉言劝解。 ④构成衅隙;结怨。⑤旧时晚辈早晚向长辈请安。 ⑥不容易。 ⑦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⑧官名。宋代有史馆编修。明清属翰林院,位次修撰,与修撰﹑检讨同为史官。 ⑨官署名。掌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历数。秦汉以来就设专人负责天象历数,后又置官署。明代于1370年定名为钦天监,清代沿置。⑩官名。掌司四时之官。唐至清皆置,隶司天台(监)、太史院或钦天监。

  K+ j! o9 q  F; i  p: ~. B) V* Y方于泗,字师鲁,号春池。乾隆庚寅举人。以教习,授浙江知县。历任缙云、长兴、萧山诸县,有廉声。吏抱牍至,无不立决者。任缙云,有大吏过境甚凌厉,一见乃倾心,倚畀之。调长兴亦多善政,凡所任县,俱祀名宦祠。& O0 p. W8 [& _

) t9 e1 f4 g" |! @
①迅猛;锋利。 ②付与。

2 ], n/ E, d7 H  P: f章攀桂,字华国,号淮树。生而颖异,读书数行下。援例捐知县,拣发甘肃,补渭原,调武威。时年甫三十。疆果任事,邻邑有久逋,巨盗巢穴诡密。攀桂不避艰险,亲身往捕,获之以归。大吏奏其功,纯皇帝深为嘉奖。擢镇江府知府,旋以调江宁。攀桂通达治体,一切兴废,洞中窍要。而于地势,尤为明晰。恭值纯皇帝南巡,诏改通镇江至江宁水道,群议蜂起,攀桂独白大吏,请于摄山下河。故道凿通百里,以连丹徒。不旬日,可以成功。大吏韪其言,即委令凿修。攀桂昼夜劳瘁,克期竣事。既成,谓之『便民港』。新河,御舟行既安速,而商民得避大江之险。共由此河。嗣在四府粮道被议,纯皇帝知其能,仍授松太道。时母里居,迎养不就,遂请告归。逾年,母卒。自是不复仕。天性肫挚,幼失怙,事母孝养备至。通籍后,推田宅以让兄,为弟援例受职。族党中之贫而向学者,必资给。推挽,俾有成就。乾隆五十年,邑大祲,出万金以赈饥者。又购山芋、包谷数千石以佐之,所全活不可胜数。既复为疫死者埋葬,野无遗骸,乡里德之。卒年六十八。子二:长用楫,广西右江道。次维桓,乾隆己亥举人,兵部武选司员外郎。
2 g7 G1 l5 P8 Z+ p* i$ r- \7 a0 {; v3 g# x
①清代官制用语。谓在候选人员中挑选分发任用。②亦作『隐祕』。秘密。 ③帝王所乘的船。④居于里中。
5 @, ~8 R4 J- l' Y, x, s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07 编辑
/ j: H3 ~% R1 v' X! C- z7 ]8 z8 h6 ~) {, i
章八桂,字华封,号越林。性聪颖,友于兄弟,博爱好施,临事果断。乡里贫乏称贷者,无不周卹。六岁失恃,事母至孝。庶母十九岁孀居守节,敬事如嫡后。遇覃恩,为之呈请,旌表。由附贡生捐盐大使,分发两广。历任小江、海山、峰市、隆井、招收等场盐大使。悉心经理,兴利除弊,商民爱戴。为两广总督所器重。因洋盗未靖,禀请自备资斧,僱募乡勇,出洋剿捕之。嘉庆二年六月内,拿获安南夷匪陈文贞等二名。十二月,又擒获洋盗周阿仁等八名。均解省审结。嘉庆三年俸满,保荐以县升用,旋署长乐县知县。到任,体访民间疾苦,平反庶狱,案无留牍。惜期年卒于任。  B% a' C* A2 w/ S: P

8 l8 N  e% ^* y7 n2 S+ `
①广泛地爱普天下的人。②《诗·小雅·蓼莪》:『无母何恃?』后称母亲死去为『失恃』 ③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④旧时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 ⑤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⑥财货。⑦安南国是越南的古称。⑧不久。⑨诸凡刑狱诉讼之事。⑩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T+ |( P( u/ |& @4 Q金之忠,字启宗。天姿颖异,喜读《通鉴》。论古今得失,瞭如指掌。为直隶高阳县丞,擢玉田令。抚恤灾黎,筹备尽善。又督役筑堤御水,邑人称之曰『金公堤』。值西川奏凯,高宗纯皇帝谕于良乡郊劳,大府专委之忠承办。差竣,无不称善。两宰天津,有孝廉金某以事系狱,之忠察其冤,开释之。孝廉旋捷南宫,官宜川令。又开浚旧河,俾有蓄水以救火灾,至今以为民利。天津尼庵有贞女者,幼字徽商姓,两家俱中落,南北信阻,蹉跎至花甲。之忠廉知之,招程生来,亦未娶也。为之完姻,且助之资,令偕归里。嗣升河间府同知,获武清劫盗及天津重案渠魁,擢守山东曹州。未几,调济南。一时清厘百七十余案,无滥无冤。奏调登州,特旨授湖北宜昌府知府。时楚省方用兵,军书旁午。随赴军营筹办军饷,团练乡勇,堵防要地,如鸡公梁、官渡河、后界坪、火丰界一带,护卫紧严,居民藉之安堵。兼总理粮台三载,略无遗误。入奏,赏戴花翎,署荆宜施道。以积劳成疾,卒于军前,年六十四。恩旨加赠道衔,赐祭葬。以孙承峨,蔭袭县丞。柩至宜郡西摆,商民争负木石厝殡,及家人迎归宜郡,因立戴德祠以祀之。6 r9 i9 _. a/ f' p
6 o7 H- u3 ^/ \1 U0 D1 O
①书名。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著。成书于1084年。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迄公元959年。取材极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亦记载经济、文化等。②灾民。③到郊外迎接并慰劳。④明清时亦称总督﹑巡抚为『大府』。⑤ 中途衰落。⑥大头目;首领。 ⑦清查;清理。⑧四面八方;到处。⑨安定;安居。 ⑩指放置在基础上,外用砖或土临时封起来的棺柩。

) b, Z; V1 e) _金之昂,字若千,号北庄。县学生。居家以孝友称。授云南剑川州知州,百姓咸戴其德。历擢白盐井,提举广东运同,署潮州府事。乾隆癸丑、嘉庆庚申,两次海水泛溢,势甚汹涌。之昂驰至海滨祭之,解衣冠掷水中,潮水立退,潮人德之,咸以为至诚所感。4 t7 P- K* ]) z; G' {

; p/ G) j, z6 T/ z8 |
①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 ②官名。宋代委朝臣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明清时成为州长官的名称,为直隶州知州者,地位略低于知府;为散州知州者,地位与知县同。
) q6 g+ n9 [( _1 g4 N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9: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09 编辑 & H( X- C+ }; Q9 l  k$ V- h
# R+ \& \3 |8 f2 w
倪企望,字颖田。少孤,事母极孝。读书敏悟,弱冠有文名。乾隆甲午举人,山东长山县知县。值岁荒歉,昼夜赈饥,目不交睫。甲寅,豫省有蝗患,延入长境,多方掩捕,禾赖以全。辛酉为同考官,所拔多知名之士。性古朴,逢朔望,必率绅士讲孝友,课农桑,修葺邑乘。任满将移冠,长之士大夫奔走相告,共请于大吏,遂复留任。历宰文登、武城、博山诸邑,士庶爱戴,皆如长山。两江总督铁保,尝布告僚属曰:『为州县者俱当,以怀宁令左辅,长山令倪企望为法。』其见重,当时如此。晚年致仕,以敦睦宗族为务。族中贫乏者,多方推济之。为伯祖母左,请旌于朝,与母胡,同立坊于县南蒋家山。卒年七十。0 U! ?0 M# c3 P: I/ p- w

# ^* a+ h# H) ]
①张贴出来使内容让大众知道的通告。 ②旧时指下属的官吏。 ③辞官,辞去官职。 ④在物质上援助

, @" @7 g' G( [, y$ m$ ]吴诒澧,字泽在,号华川。性孝。七岁,母病目,日夜虔祷,愿以身代。及长,好学笃行,辞色不苟。凡乡里事,少涉疑难,无不片言立决之。乾隆庚寅举人,壬辰进士。历任江西靖安、安福、永宁、赣县知县,口碑载道。靖安建有生祠,里人享祀。及调安福时,百姓扶老携幼,酒醴彩舆,相望数十里,攀辕涕泣。于赣,兴利除害,革除陋规。以卓异,升云南大关同知,署景东厅。值民变,犷悍不知法。诒澧化之以德,民气以淳。捐立书院,与其俊秀者,讲读其中。后署澂江府,以公罢官归。所著《古文》三集、《诗》十四卷。
5 {: N: |3 t; F2 i" ~9 M: L' N7 V
  D. m2 y2 C0 @9 \
①旧时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祠堂。②粗野强悍。
4 y7 F4 i) L1 j

2 {. E% C/ ], K- t& v何循,字质厚,号南陔。乾隆乙未进士,官编修。少孤,事母孝。在官不事奔竞,而好施予戚友,多资共助。座师嵆文端,重其品,始拟保举知府,辞不愿外任。继拟保举上书房行走,让与戴太史心亨。乙巳大考,已列优等。因素拂和掌院意,故抑之,以原品休致。循即以母老,得遂终养之志,不复思仕进矣。大兴朱文正珪,巡抚安徽时,章太史宗瀛,为敬敷书院山长,以服阕将之官。与循同年,举以自代,文正夙器,循即延举此席,亦以母老,辞。家居二十余年,纂修家谱,扶持宗党,赒卹乡邻。孝友任卹之声,自乡党达于京国。著有《因附斋文集》、《南辕诗草》。4 e' f' U2 x$ l+ _9 G" [# }
, ]+ K# F( y' @9 K8 r
①谓为名利而奔走争竞。 ②违背,不顺。 ③清代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省称。④泛指辞官。⑤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延尹恭初为山长;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称蒋为山长。事见宋马永易《实宾录》卷十一。宋元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明清时改由地方聘请。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⑥聘请。⑦京城;国都。
+ w- F- S4 R; v- p" ^/ x
- @1 M& Z' `7 [& s7 v
张曾垿,字樽宜,号茶村。乾隆甲午举人,辛丑进士,任陕西华阴县。遇有疑狱,必反覆推详,民无冤抑。署邠州,适甘肃石峰堡回匪滋事,距州甚近,州人讹传,大佛寺聚众作乱。大吏将带兵往攻,曾垿请单骑侦之,乃乡民迎娶,设火铳以备不虞者。同官服其宁静,擢贵西、黔西州,缘事镌级。寻卒。
/ I- s8 d8 X+ H3 A# e, `
- I7 Y8 ~7 J) g0 K1 F* n; V/ c
①错误的传说。 ②意料不到的事。 ③安静;平静。 ④降低官阶,降职。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9: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10 编辑   `9 }2 g7 U2 U+ J6 |3 v0 ]. Y

2 w) l. r: ~1 K. `4 q* {张曾坛,字荔青,号稼畦。由四库馆议叙州同知,分发湖南。历署安仁、安福、东安等县,长沙永顺同知。所至,有贤声。继摄茶陵州知州,因先人旧治地,益励精图治。以办理苗疆台站,筹运得宜,奏升溆浦知县。年余以忧归,吏民泣送者数百人。
: ]& w+ k' O/ ?. P
( I6 E: M! p9 Q' z
①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叙』。  ②旧时我国边远地区所设置的一种类似驿站的机构。
! u: j, i" Y4 O9 }
张曾份,字安履。莱州知府次子。少能文章,以廩贡生授直隶临晋知县,调南皮。勤明有断,迁知大兴。京邑多贵人世家,份秉法不挠,请讬皆不得行。尤著强干名,擢南路同知。大府知其才,将列荐,旋以淀水涨,亲往文安护堤。自夏徂秋,昼夜劳惫,堤得固而疾作,卒于官。+ |2 m. U* x/ @1 u6 J2 K

& E5 j) R1 g4 p; E5 N  O6 q
京都。 ②以私事相托;走门路。③推选,举荐。 ④自夏往秋。
7 x6 [7 l  W4 W( m+ @8 h' o2 v# {
张曾圻,字畛青,号朴庄。乾隆癸卯顺天举人,四库馆议叙知县,分发云南,署安宁州知州,充乡试同考官。乞养归,亲殁遂不出。居家,任卹睦姻,一承先志。并施棺施药,捐置义山。人称其乐善不倦云。
8 @. e2 w. ^, s1 h' u7 N. s3 ^' B; b0 C! P/ e
①古代宫廷藏书之所。《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故后世亦称四部为『四库』;中国清代编修的大型综合丛书。乾隆38年(1773)开馆编修,乾隆46年(1782)完成。共收书3503种,计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收录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文化典籍。全书共缮写7部,分藏于北京、承德、沈阳、镇江、扬州、杭州等地。其中文津阁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是七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② 元代称科举考试时协同考试官工作的官员。相当于明清的副主考。③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④先人的遗志。

$ _% I* e% _6 i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9: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22 编辑
0 \3 R/ k4 w' h& l& k6 U
& j3 r7 C+ h) m5 o& ^
张曾垠,字汉衢,号蓉肪。国子监生,遵例捐员外郎,签掣户部山西司行走。嘉庆戊辰,遇覃恩,诰授中宪大夫,加捐知府。奉母归里。寻卒。5 z% L! j+ V4 k$ \* X3 D
①抽。1 Y7 z/ E3 n; ?7 A! M& C
; J* h* n, f9 P; T0 Q% H
黄良栋,字晋僊。附监生,肄业成均。期满祭酒,保举经明行修,请廷试经策、纶音以知县用。授直隶赤城知县,署龙门。调武清,护本府篆。治绩循良,入名宦祠。著有《北游纪略》、《南游诗草》。
+ _7 ^, Z  `) K; \1 Q; z2 f0 U8 p. |
①肄业:修业;学习(课程);成均: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②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 ③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④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

7 ^2 w9 m( K) J( A7 A吴逢圣,字眉爽,号铁侬。幼聪颖,善属文。由附监生,中乾隆庚辰,恩科顺天举人。考取学正,授兴化县教谕。历万泉、平遥知县,保定府同知,台湾府知府。所至有贤声,善决疑狱,多所平反。当两造在堂,平心静谳,夷然相对如家人。虽情伪诪张,狡猾百出,而不事三木,无不得其实,人服其能。在台湾解组,归时海氛未靖,猝与贼船相遇,盗知其宦橐萧然,叹曰:『是好官!』相戒勿犯而去。卒年七十。著有《铁侬诗集》。
4 a+ C* y* C: f% z; b- b
$ R7 P/ n8 W7 W# r/ J( s; J' \
①指诉讼的双方。 ②审定疑案。③平静镇定的样子④欺诳。以欺骗迷惑别人。 ⑤借指海疆动乱的形势。
  {& p, Y1 y* b. c6 k( b  \* L8 V& M/ s( q
王寅。乾隆甲午副榜,怀远县教谕。端方廉介。教学,以清真雅正为法。晚工医,著有《医学纂要》。! z$ @7 U8 q, L

3 @8 S& E% \' |0 A& F$ N0 `张曾谊,字正夫,号励堂。勤恪长子。生而警敏,有肆应才,捐纳知县。乾隆壬寅,拣发广西,补义宁调临桂。戊甲,升百色同知。值大兵进征安南,调赴行营,办理军务。时大学士福康安为总统,严毅威重。虽司道等官,犹轻视之。独于曾谊礼貌有加,倚之如左右手。曾谊以祖孙父子,世受国恩,感激思奋。军中差委,凡他人所不敢为,不能为者,皆以一身当之。石矢在前,无所畏避。同官俱服其胆识。己酉功竣,福公相,特疏保荐,谕旨加奖,升授山西平阳知府,擢山西按察使,寻调浙江。浙省案件繁冗,每值秋谳,必悉心详酌。务期情法两平,不敢以宽纵苛刻,出入人罪。浙人至今称之。嘉庆丁巳,卒于官。
- R: q( i/ F5 f0 E6 ]  X: J; w$ \$ `! c" `/ h
①肆应:应对。形容人善于应对。②清代官制用语。谓在候选人员中挑选分发任用。③官名。称副职。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④越南。 ⑤大臣;大官。 ⑥(事务)繁杂。 ⑦古代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于秋季举行,故称。清制,各省于每年四月,对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案犯,再行审议,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报送刑部。秋八月,刑部会同大理寺等,对上述原判死刑的四类案件集中审核,提出意见,最后奏请皇帝裁决。 ⑧审核采择。⑨一定要。 ⑩宽纵:宽容放纵;不加约束;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刻薄

) E$ L9 ~" y2 x) Z5 R' i5 Y方受畴,字次耘,号来青。幼聪颖,读书目下数行。屡试不售,捐纳盐课大使,分发两淮。寻加捐运判,分发浙江。叠署嘉松分司、上虞县知县。奏补萧山令,洊历乍浦同知,直隶大名知府,调保定府,擢清河道。既而以事罢,仁宗睿皇帝亲政,给道衔赴伊犁,委用阅五载。召还,授苏松粮道,改通永道。升河南按察使,调直隶。迁布政使,赐花翎,晋浙江巡抚。甫三月,移抚河南,值河漫睢州,贼据滑县。又当积年荒旱,瘟疫盛行。受畴筹运储胥,督兵堵剿,办理灾赈,修筑堤防,无不策画尽善。旋升直隶总督。受畴迴翔畿辅最久,习于吏治,民情整饬,抚绥各当。其所而于河渠、井牧、关隘之属,经理一新。会驾将如奉天,值大水,滦河桥毁千余丈,浃旬告成。蒙恩,赏黄马褂并其子知县,秉加知州衔。嗣逢,今上奉仁庙梓宫,由热河回京,自古北口至车道沟,险峻难行。受畴晓夜驰驱,相度指画,或凿山开道,或绕从平陆,一律修垫宽坦。仓猝间,克期集事。加太子少保。后以疾告归,卒于途。予祭葬。受畴明达政事,能持大体。服官四十余年,夙夜在公,罔辞劳瘁。生平不营封殖,故田宅,依旧一无所增,后人几不能自给。论者,咸叹其公,尔忘私云。
: n9 k& A9 T8 ^1 U

+ o5 u3 T, f1 [
①道一级的官衔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级的官员。②经历。 ③清代官吏礼帽上的孔雀翎,根据品级不同有单眼、双眼、三眼的区别(眼:孔雀翎端的圆形纹理)。④才。⑤多年。⑥储备待用之物。引申指开支﹑费用。 ⑦谋划;计谋。⑧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⑨安抚,安定。⑩谓按土质区划田地,或为井田耕作,或为牧地畜牧,二牧而当一井,以便于授田﹑贡赋。①日夜。②约定或限定日期。③对死者进行追悼、安葬的仪式和活动。 ④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j5 t* Q3 {( I" m$ s0 M5 Y
方维甸,字南藕,号葆岩。观承子。生四岁,其父携至,行在御前,跪拜如礼。高宗纯皇帝,抚摩宠爱,亲解荷囊,赐之。年十九,圣心追念观承前劳,赐维甸举人,内阁中书。又五年,成进士,改吏部稽勋司主事,充军机章京,升文选司员外郎。差户部坐粮厅,从征台湾。事平,擢礼部仪制司郎中,广西正考官,连转道科。值廓尔喀从征后藏凯旋,洊历光禄少卿,通政副使,太常卿左副都御史,顺天副考官,知贡举巡按,长芦盐政。以事,左迁刑部员外郎,分校会试。仁宗睿皇帝亲政,晋内阁侍读学士,治军关陇。回京,出为山东按察使,迁河南布政使,调陕西。旋擢巡抚。是时,教匪未靖,涖任七载,以次荡平而散遣乡勇。肃清余孽,从容处置。所系全陕安危者,甚钜。复廉察属吏,除暴登良,与民休息,灾区遂渐复元气。赐还花翎,寻总督闽浙,剿除蔡牵余党,洋面一清。亲渡海至台湾,勘后坝械斗之案,捕治无遗爰,奏定严法示惩。又为条教阖切,化导犷悍之气,寝熄。旋以母老,陈情归养,踰年召用军机大臣。维甸沥忱具奏,上重达其意,有勉。侍慈闱,忠孝一理之谕,迨丁艰。未几,夺情授直隶总督。时滑县逆匪滋事,维甸疏辞职任,从戎自效,得旨。终丧,嗣以庐墓,哀毁致疾而卒。仁宗闻之,震悼。赠太子少保,予祭葬,谧勤襄。子:举人传穆,特赐进士。维甸性清介。在官,每难自给率,典质以济,素裕文武才。故,到处行间奏绩,屡膺典试,号称得人。累任封疆,正己率属,一时吏治蒸蒸。是以两朝恩眷,非常如巡按、盐政。及乞养回籍后,更命鞫狱浙江,并权抚篆。母殁谕祭,遣大臣奠酽皆异数也。至其事亲之孝,出处之正,人尤无闲言焉。' ~+ q/ E4 A2 ~% a, ?! q; f! J
# K. k4 n( N- }7 C1 Z7 D# g
①帝王的心意。②前期的劳苦。 ③稽勋清吏司是明清时期吏部下设的机构。掌文职官之勋级、名籍、守制、终养等事。 ④官名。清代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 ⑤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并称前藏;藏部称后藏。⑥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浑称贡举。明、清则泛指科举制度。⑦贬官;降职。⑧这里指白莲教。 ⑨扫荡平定。 ⑩乡兵,地方武装。①查访。 ②关切。 ③停息。 ④旧时母亲的代称。  ⑤谓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⑥典押。以物为抵押换钱。⑦指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两代指总督、巡抚等。 ⑧形容情感深厚。

% s  _. k5 A% ~% }/ M  @2 f
汪志夔,字经昀,号问松。幼颖异,为文有根柢,工诗歌。乾隆甲午举人,充方略馆誊录,选授湖北崇阳知县。崇阳土瘠,民浇俗尚轻悍。志夔治以诚信,闾井怗然。卒于官。生平孝友,好施与族。节母,贤而有德。家綦贫,恒馈以粟帛,蔡辄受之曰:『若不苟取与无不义财,故可受也。』同里有雷生者,读书寒苦将徙业。志夔使就己学且赒其乏,卒以有成。居官日少,而惠政及人,崇阳之民咸思之。- l- X# E: z3 c* q) y
  N: A+ L9 h% w$ y
①基础深。 ②誊写;抄录。 ③浮薄的社会风气。 ④轻捷勇悍。 ⑤闾井:闾里,居民聚居之处;怗然:平静貌。 ⑥旧时指坚守贞节,丈夫死后不改嫁的妇女 。 ⑦极贫。 ⑧谓放弃学业,另求它业。

- e0 Q4 m8 ?3 v2 i/ p$ p+ P邓梦禹,字信斋。天资明敏,积学能文,弱冠补县学生。乾隆甲午举人,河南南召县知县。清理刑狱,多所平反。能穷奸民之隐,为政公慎明恕,士民德之。丁艰归,南召人如失慈父母。归里后,授徒里闬,论文无虚日。所著有《芳润轩文集》、《官箴》。" n; v( h! @% r" X0 n3 T

/ U7 L- y  X' E  H! @
①穷:揭穿;奸民:乱法犯禁﹑不务正业的人;隐:藏匿。②代指乡里。
- {# \) E  x2 z  F
左为璜,字季膺,号孚缶。乾隆丁酉举人,授直隶邢台知县。清慎端介,不阿事上官,而勤于听断。邢邑士民咸颂之。
- r0 V7 Z- T7 f1 F
  K& b$ v/ V; M+ n+ E' `0 q, g
①清廉谨慎,方正耿介。②听取陈述而作裁断。也指听讼狱而加以裁决。
' j/ v5 f! u4 b1 c0 N: w
; l# D2 @& n0 [& w, I- b* S" r
程濂,字濯亭,号爱荷。沉静简默,嗜学工文。乾隆丁酉举于乡,就吴县训导。新学宫,修礼器,振兴文教。而于士子之孤寒者,尤嘉惠之。旋膺卓异,上官屡欲保擢,濂以亲老力辞。告归濒行,祖送者依依不忍别。未及抵桐,以疾卒于道。
" L1 S, h  ~" P; R
2 b3 L1 y* M, w, B- V. N
①犹饯行。祖饯送行。
, Z+ `7 f3 A, |# \
汪正宗,字掌园。乾隆甲午副榜,丁酉举人。由教习,授常熟教谕,训诸生以实学。乙巳岁大饥,大府委办赈卹,次年委濬运河,次年委查沙滨争控。沙地常代令,平反疑谳,捐俸倡修文庙及学舍。寻调无鍚,以卓荐升贵州龙里知县。到官甫月余,即督运京铅。以劳瘁,卒于景州舟次,年甫五十。识者共惜之。1 `1 P% @5 m3 [0 `! [

3 ^: L- E/ `' b; {/ l/ S# w! _
①教员的旧称。 ②因争论而诉讼。 ③疑难案件。  ④因卓异而被举荐。清制,吏部考核官吏,才能出众的称为『卓异』。⑤ 辛苦劳累。 ⑥行船途中,船上。

$ e! y) J* m+ q- X) R
+ N) _0 F- g- A* V4 k2 [( }0 ^
张鈎,字人鉴。生而颖异,好学不倦,年十六补县学生。旋以谋食都门,充四库馆誊录。旋中乾隆丁酉举人,铨发广西补柳城令。柳故地瘠民刁,钧善导之,民化政举。升归顺知州,承办兵差,事理而民不扰。三为同考官,所得皆知名士。以养亲告归,授徒里闬,后进多所成就。布衣粗粝,杜户著书,晏如也。年未六旬,病卒。
$ z! E, ]& ]4 O$ N: A! R' [" u) Z& ~: U: ~0 C1 x; s. N6 E' f
①古代称量才授官,选拔官吏。②安定;安宁;恬适。

9 ~* l0 w: e: X$ f0 {光环,字葆田,号滁亭。乾隆癸卯举人,大挑一等,历任湖南酃县、新化、耒阳、零陵、善化、湘乡知县。乙卯乡试同考官。居官清慎,士民德之。
( E  b" {0 D1 G5 L2 t5 H2 t

. K, R* x$ t+ [9 g
①清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六年举行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有较宽的出路,名为大挑。挑选的标准多重形貌,相传有『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诀,合于前四字形貌者为合格。例如长方面型为『同』,方面型为『田』,身体长大为『贯』,身体匀称为『日』。

4 K2 \3 ]& J7 p- w9 s  f. P江绳,字怀书,号宜庭。子。由廪贡,考取太学志馆誊录,选江西安福县丞。历署永新、吉水、新淦诸县。甚洽民情,升上饶知县。县故繁剧难治,邑民有游来喜者,前任谳定窃家主仓谷,将远徒而未起解。绳研鞫,乃其父私婢所生,诸子虑分产,屏为仆,遂讯释。后以忧归,服阕补上犹,因秋审人犯,脱逃被议。乾隆庚戌,恭迎銮舆,赐复原衔。
# U9 |* f# F5 p$ N6 V
2 Z: l* Z% {( W5 g% g" r1 z
①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②勘问;审讯。③除去,排除。④即銮驾,天子车驾。借指天子。

% ~7 z# [( T- v5 U  t+ `+ d5 {* C: g
刘崇诒,字豫大,号鹤岩。弱冠,文名籍甚。不欲因人成事,刻自树立,律己维严。张相国学圃,极爱敬之。困场屋十余年,援例为福建建宁县佐。两膺卓异,升长泰令,不妄威不示恩,谳狱平允,牧民宽和。归田后,家无余资,人比之范莱芜云。, Y/ B) ]+ \8 R7 f: C, @
) O* z$ b5 [, j# R, D9 S& j
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后遂称男子二十岁或二十几岁的年龄为弱冠。②科举考试的场所。 ③威:威力;恩:恩德。 ④审理诉讼;审问案情。⑤治民。⑥指退职回乡。⑦范丹,汉朝人,一作范冉,字史云。公元112年(东汉永初五年)出生于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县)。东汉名士,中国古代廉吏典范。『甑中生尘范史云,釡中生鱼范莱芜』,说范丹做饭用的器皿常常积下灰尘、生出蠹鱼,可见很长时间都派不上用场,生活非常清贫。可贵的是范丹清贫自守,不愧是当时甘于穷困、达观通脱的『清流』。借《后汉书》等史籍的传播,这一形象十分深入人心。隋唐之际,科举兴起,他自然也就成为当时读书人敬慕、歌咏的对象。加之『甑中生尘范史云,釡中生鱼范莱芜』的民谣朗朗上口,于是『莱芜甑』、『莱芜釜』、『范甑尘』、『甑生尘』、『范甑空』等脱胎于此的典故屡见于唐人诗作,成为清贫、清廉、清正的代名词。
, \$ e7 L3 k2 w) Y# K- }
吴昆,字汝梅。性聪颖异常。幼读书,师口授毕,辄能背诵。工诗文,补县学生。年三十,官江西新淦知县。治理平恕,士民感德之。甫期年,以疾卒于任。
, F$ {; v$ p& F& `! l* `: d
* }. f( y- a/ m6 E
①聪明敏锐。②才一年。
. \) i4 S( T4 ^0 B( B  I2 r
方应纶,字文之。父,为湖北孝感令。殁于官,应纶年十二,哀毁如成人。摒挡归里,好学不辍。工诗文,善书法。弱冠北游,从叔恪敏,官直隶。总制于群从中,独嘉其才为入赀,得县丞,需次福建。丁内艰,服阕改挑直隶,由束鹿调宛平县丞,洊升玉田知县调宛平。缘事,降良乡丞,复升东安县。凡所履任,多善政。去之日,邑人思之。
( h5 x; O) _  B: [: T
. A$ m% m9 i! @  W5 a
①谓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后常作居丧尽礼之辞。 ②收拾;整理。③官名,即总督。明武宗尝自称『总督军务』,臣下避之,乃改总督为总制。明世宗嘉靖十九年避『制』字,又改总制为总督。④纳钱财以取得官爵功名。⑤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
8 k+ B. @3 M4 P7 r9 P* k7 ?7 I
左行遂。福建闽县县丞,升闽县令,调罗源。罗源俗好械斗行遂善为晓谕,其风稍息。
# R& ?+ m3 O2 j: i: k. V  ~
  Z8 t# Y/ k- ?(上对下)告知,使知晓。- n% ~( l9 p' I. c5 X' b$ C
3 l5 w7 ^3 f0 K3 O7 f
左熙,字春畴,号荫南。湖北公安县丞。性仁恕,惧于用刑。民间有小争讼,县移案使讯之。悉心研鞫,示辱而已。; k# i+ P  ^# O3 e7 P! i

5 S* N  F( y8 I0 x左錡,字衣唐,号兰釜。廩监生,徐州府邳州吏目。居官清慎,邑人士咸爱戴之。
! s8 b5 w+ z0 T; Z% f4 I7 Q! V( R! q0 q9 R# _  l1 D, ]% |
程大矩,字经明,号春园。浙江永康典史。明干勤能,缉捕有方,保荐赴省验看。值水荒多盗,因上救灾缉匪条陈,遂以越职言事罢官,同官咸惜之。6 V* z# x) x, i5 U* S' B8 S

$ C- I6 s) k9 [3 J" Q0 W方裕曾,字光远,号芝稼。性至孝,母刘氏疾笃,刲股以进。及二亲殁,每忌辰,必哭泣终日。宗族尽称其孝。由考职吏目,分发云南。擢云南县知县。创书院,理冤狱。去任时,送者千余人。摄定远令,适山水骤发,冲没田庐无算。即亲往,昼夜疏濬,至今赖以永安。署姚州,有巨猾某,久为民患。裕曾涖任,即捕治之。大吏方专荐,旋引疾归金陵。善擘窠大书,躭吟咏。著有《芝稼轩诗词》。年七十五卒。
: O2 H$ z' w: ?' a- G, w, K* p5 B) e* w3 N2 S8 G
①病势沉重。②提拔,提升。③治理;管辖。④特别狡猾的人。 ⑤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叫『擘窠』。擘,划分;窠,框格。 ⑥沉溺,入迷。
6 Y5 l- |: q8 Y5 @# N# _6 V9 h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9: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16 编辑
2 N. }# w! i& `3 m( ]  ]- N0 I- q% a3 G: F
姚仲,字春溪。兴潔兄也。初任山东汶上、袁口闸官,转原武主簿。调钜嘉,擢河南睢州判。从事河工,先后十余年。情形既熟悉,又勤敏。每漫口,指陈要工,洞协事理,昼夜防筑,事无不集。河帅以为有治民才。咨署卢氏、尉氏、巩、郏诸县,皆有政声。教匪起,大军征调旁午。仲应备军储,供给无缺,民间若不知有兵者。前后防匪、防河,屡著功绩,擢河南怀庆府黄沁同知。卒于官。子敔,字浒渔,号研山。嘉庆三年,顺天乡试,荐卷挑取实录馆誊录。议叙分发广东,以盐大使用。十二年,奉委带红单船出海,拏获洋盗首犯龙沛芳等。二十五年,保举引见,以知县用,仍回广东候补。二十三年,总修《广东全省通志》,为提调官。二十五年,署新安知县。有政声,卒于任。为人倜傥,有文艺。在粤十余年,为知名士所推服。大吏亦以此,益重之。% H+ g5 P7 P% C# u# P/ n) }

1 M' x% t4 J, x: q
①管理闸门的官吏。②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   ③治理河道、防止水患的工程。特指治理黄河的工程。 ④被水冲溃的堤岸决口。⑤指明和陈述。 ⑥河道总督的别称。⑦旁午:交错,纷繁。纵横交错,往来奔赴。⑧指粮秣等军需物资。⑨接受委任。⑩广东商船。清代多用于作战。①拿获。②官名。负责管领﹑调度的人。

9 C4 @* w! V# H0 d8 ~  s! b8 A# ?& b& ^3 T2 n( v
姚兴潔,字香南。幼颖悟,长益好学。乡试五荐不中,慨然去之吴楚间,所至有声誉。乾隆六十年,湖南苗作乱,兴潔单骑从军,经略福兴,语奇之。以理问衔,檄至凤凰厅,协赞同知军务。厅驻镇箄镇,为辰沅要地。兴潔甫入,苗兵突至,即为傅公谋画,登埤捍御,动中机宜。围解,调随大营。马足所经,形势瞭如指掌。将军以下,多所咨访。大功告捷,授捕市通判,擢茶陵知州。楚中沃壤也,兴潔以苗酋虽擒,两头洋及诸塞,犹负固不下,自请随营督抚,壮之。升凤凰厅同知,益锐意击贼,每督弁兵,所向有功,遂破两头洋大寨、上峒寨。苗伪请抚,兴潔奋然往受,傅时为辰沅道,知其诈,追止之不及。未及,寨大雨,苗人所伏火器皆湿,仓猝中散。遂直进,搜擒其酋而归,寨遂下。嘉庆九年秋,余苗悉平。陈善后策,首言屯田,傅纳之。遂即奏闻,委兴潔经理屯事,边境大安。十三年,傅由辰沅道简臬司。兴洁遂以知府衔,擢署辰沅道。讲武务农,威惠并著,苗汉兵民,莫不感畏之。涉历苗疆,几二十年。深习兵事,谋议与傅辄合,以是相得。十六年,实授辰沅道,特旨嘉之,谓与傅鼐,后先继美,时论以为荣。二十四年,入觐将行,疾卒。苗民怀之,哀动山谷。裹粮赴省数千,顶香罗跪抚署,求建祠。抚军以闻,许之。傅时亦先殁,乃为祠。拜祀之土人,名曰『傅姚』二公祠
# Q# Y, z+ [3 s+ i* b# ?& x" L( x
2 I7 F- |+ \( M5 X4 k! O7 y
①首领。 ②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 ③简:选用;臬司:元代肃政廉访使司﹑明清提刑按察使司的别称。主管一省司法。也借称廉访使或按察使。④声威和恩泽。⑤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⑥围绕着下跪。 ⑦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⑧祭祀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庙堂。

' E! m; F9 B. q( `; e方佐,字盖襄。任江苏清河令。邑为淮、黄要区,值漫口时,核灾办赈,存活甚众,士民议入名宦祠。移上海,卒。
. M$ {3 I4 ~8 S* @/ |0 {4 b% ?  g# }
# l& d6 c- H! K- a7 F. J: r叶馥,字鹤滩。酉孙。少承祖训,善属文,肄业成均,屡试京兆不售。由河南主簿,洊升山东临清州判,汶上知县,所至有政声。因疾请假,贫不能归,卒于济宁,葬州城外。" K8 c( q9 w2 }* A' {7 o# j
+ _* y& F# e8 S0 X- f
朱杰,字春藻,号镜三。由监生,考充方略馆誊录,任广西临桂县丞,升武清知县。治绩循良,折狱神速。嘉庆辛酉,京圻大水,捐廉赈饥不敷,径发仓储,御史劾其专擅,睿鉴直之,谕截留漕米放散。杰条程尽善,总宪熊枚具奏。奉上谕,朱杰实心任事,著交陈大文存记。赈竣,酌量加恩。适因拨船事挂,吏议镌职。会陈大文入都,士民千百,呈恳奏留。大文入告,奉上谕,朱杰居官清正,能得民心,所有前次革职之案,著加恩,改为革职留任,士庶悬复见青天额于公堂。期年,卒。武清士民建祠设像,祀之。后直督颜检入见,上复以杰询检,以卒官奏上,惜之。前后恩旨并载《工赈纪事》。
- @  `. m  Z6 I4 B& V% r! Q9 E" G& k

' e. T, \% b, h  G4 E
①官名。始置于战国,秦汉治置,典文书与仓狱,是县令的主要助手。以后历代皆置。职责略有不同。②判断案子。③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④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⑤御览;圣鉴。⑥拨船:驳船;事挂: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也作罣误。⑦降职。⑧建立;引申为成就。⑨直隶总督。  

9 i) }: y# W0 G1 m* b张元泰,字骏生。乾隆己卯举人,辛巳进士。补授广东东莞知县,庚寅充广东乡试同考官。居官勤慎,舆情爱戴。因亲老,致仕回籍。婉愉纯谨,乡里以孝友称。9 t6 f- z* e; c; d5 ?% ^- s

: Y. l4 M' V+ n$ V, @
①群情;民情。 ②和乐;和悦。

) I: ^$ {3 h7 L5 I& F$ x. y刘应世,字五奇,号诚斋。由武进士出身,选河南抚标守备。乾隆乙巳,柘城奸民抗拒官兵,奉调带兵剿灭,大吏深器之。嘉庆元年,随巡抚景安出兵剿楚匪有功,赏带蓝翎,给都司衔。二三四五年,河南湖北等处教匪作乱,打仗出力,尽瘁行间,大吏倭什布景安吴熊光姜晟前后保奏,授襄城都司,升汉阳营游击,俱在军营,受剳任事。六年,进京引见,赏换花翎。七年,涖汉阳任。十九年,致仕卒,年七十六。! @9 W# Q8 P7 t+ R) r# d

# i% L' `9 ]  R7 A1 i( S
①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②明清时巡抚直辖的军队。③清代礼冠上的饰物。插在冠后,用鹖尾制成,蓝色,故称。 ④行伍之间。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用『行伍』泛指军队。⑤指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的官署。 ⑥武官名。清代武官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  ⑦清代官吏礼帽上的孔雀翎,根据品级不同有单眼、双眼、三眼的区别(眼:孔雀翎端的圆形纹理)。⑧辞官,辞去官职。

5 z6 n# j  L% w0 H. ?$ Z殷从兴,字馀堂,号起岩。琦子。以国子监生议叙,授浙江瑞安县丞,署泰顺知县,皆有循声。嘉庆初,在瑞安缉获洋匪多人,并访擒夺囚殴官巨犯庄以莅等,民皆安堵。子:是炜是淦,皆有声庠序
# R" t3 S; a2 S' h+ \, Y% f: j, H7 \( r* R$ C
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A; T4 W1 |) z  M  H- i( f. n, @  v1 T  Z5 v8 c
方怀萱,榜名国。原姓许,字庄亭,号霁园。幼孤嗜学,从刘海峰诸前辈游,学益进。海峰著有文集,悉萱手校录,捐资付剞劂焉。中癸卯举人,官四川知县。初摄南溪令,剔弊政,革陋规,民情大悦。旋摄叙州府,雷波通判。地介万山中,汉夷杂处。无学校,有儒服者,向附邻邑应试。前任历请定学额,俱格于宪议。怀萱招试文武童生,捐俸倡建文庙,援边例,请立学校。始得,置训导官,文武学各六名,文风以振。后为彭水令,黔楚接壤,夙号难治,整饬一新。县民有控钱粮浮费,大吏久不决,怀萱为减额外耗数。或危之,怀萱曰:『吾知便民耳,他何计焉!』定例,置铁碑于堂下,其事遂息。后告归,诸民拜道左,有泣涕者。居家九年,卒。2 @& q8 G* S* K/ |* e3 O' [; j% h

+ a% Y+ k3 z* t* L" z( b! q; s$ t3 R- }6 b* h* W
①雕板印书。 ②谓作为儒生。③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④素有的,旧有的。 ⑤犹浪费。⑥道路旁边。

# u  g* l# j) J4 }! ~许鐄,字曙声,号问凫。少孤力学。乾隆庚子,领乡荐。嘉庆四年,充觉罗官学教习。出大兴朱文正门下,文名籍甚。辛酉,挑选分发湖南,以知县用。会傅鼐,观察辰沅。以国士遇,鐄请委筹办苗疆事宜。设土司,广学额,清屯田,诸务皆资佐理。傅擢廉访,又委审积案数百牍,狱无冤囚。详定,擢用历摄安福、安仁等县,俱有循声。靖州会同县,古牂牁郡,苗蛮错处,素称难治。鐄抵任,即诣明伦堂,宣讲《圣谕广训》。捐俸修文庙,振兴学校,俾民知大义。甫一年,而会俗以淳。卒于官,邑士庶谋祠,祀焉。! \8 _0 v: J+ F6 Y: x/ \

0 Q8 J3 X4 F# \9 [( E* }( F* W" O  i; G9 f# k" A" L" M. O/ h
①觉罗官学,清初为皇族子孙设立的学校名。除授满汉文字、经史文艺外,兼习骑射。②教员的旧称。 ③盛大;盛多。④考察;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⑤《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旧时各地孔庙的大殿称明伦堂,本此。 ⑥《圣谕广训》雍正二年(1724年)出版的官修典籍,清时期的国教。训谕世人守法和应有的德行、道理。源于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雍正皇帝继位后加以推衍解释。清政府在各地推行宣讲,并定为考试内容。

; E; ?0 |, A) G; \. B0 ~, D张宇(宀部禹) ,字六翮。由涑水县丞,仕至高唐知州。承筑州城,缮葺完固。乾隆壬辰,阳谷王伦之乱,距高唐才七十里。宇聚乡勇,备糗粮,集石矢,登陴守城。贼侦知有备,不敢近,遁去。一时民咸德之,擢顺天府治中。以病归。
( n7 k% S4 }4 j6 U  U* C& }. T+ X" X/ Y7 @1 _) C' m0 c
①谓修理墙垣。②乡兵,地方武装。③干粮。 ④逃避,躲闪。
, C( t9 E& R2 ]
张元信,字煦生。任江苏震泽县丞。乾隆甲辰,高宗纯皇帝南巡,龙潭一带,新开河道。元信监理勤慎,而遇民间坟墓,必曲为周全,句容士民,咸感其德。以子聪思,仕赠文林郎。
, Z0 ]# {: W6 p' Y$ E  u4 G9 {# K+ B. m5 x& [: ]. X+ F
①天子巡行南方。②句容是江苏省镇江市代管县级市,地处苏南,东连镇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东南门户,素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之美誉。

5 G# W  Z6 R2 d& X0 w) ~8 F张元俊,字任偶。任朔平府经历,暑宁武府,偏关知县。居官清慎,士民爱戴。因亲老,致仕回籍,乡里以孝友闻。
" o( f& a9 _! ^9 r, S# q2 w2 ~. e$ \
孙起崇,号节庵。少丧亲。读书,喜为穷经学。常集诸家说,以折衷之,尤善三礼六书。中乾隆甲午举人,以大挑,就建平县训导。课诸生,植品。笃行风俗,为之一变。又善抚寒士,辄分俸济之。其尤贫者,召之来资,以膏火并给应试资。卒于官,归枢日,诸生素服送至百里外。立祠于学宫旁,以祭之。* j1 m3 Q9 A# y$ L: f# h0 j
; S; h2 ?2 ^4 M
①深入研究经籍。 ②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 ③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④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⑤树立人品,培植好品行。
: W+ ~7 v& U6 n4 e* {0 j0 \$ q- X
姚原绶,字霞纡,号藕房。廩贡生。历六安学正,宝山训导。每秩满,大宪辄欲保荐,皆坚辞不受,曰:『县令任重而事繁,性不耐也。』以是,仕不进。为人简黙慈祥,每静坐,竟日不出一语。妻殁,甫中年遂不娶。去任后,宝山民就学宫旁,屋两楹设主,每朔望,群往焚香拜之。以子元之贵,赠奉直大夫。又以延之贵,累赠朝议大夫。
: ~9 L, m0 W. V0 m# A4 `! t, h2 T) s5 l, \5 b) @8 S

3 T/ |; A2 ]) z+ V# L' q
①地方学校学官。宋元路﹑州﹑县学及书院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②清代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的称谓。 ③设立所祭之人的牌位。④朔日与望日。即夏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0 W; o3 b+ p& ^% n; Z2 R
张裕勷,字又枝。曾秀长子。性慷慨,好施与。事继母,以孝闻。由实录馆议叙,任广西桂林府经历,擢阳朔令。先是邑有乞丐偷窃,被推毙命,众丐群起索诈,械系多人,拖累数月。裕下车,一讯即明,尽释无辜。于是,群小肃然。阳朔界荔浦、平乐,往往外匪入境行劫。裕勷严行保甲法,轻骑减从,亲为查历,缉捕殆尽,闾閤得以安枕,士民咸爱戴焉。邑绅秦树松为之记。
4 e! F1 H9 J  h
0 M# Q+ u2 l  ~! u' B8 {: ]乡里;平民聚居处。放好枕头(睡觉),借指没有忧虑和牵挂。
# {5 Q' ]3 K% _
, J' l0 N9 O  y4 v; Y  W方观鲤,字心庄,号河门。少工诗文,英伟有志略。乾隆戊申举人。以先充方略馆誊录,议叙,历南河、东台、桃源县丞。河督知其才,招入幕,敬慎不苟,历署高淳、如皋知县。发奸摘伏,祷雨辄应,人咸感畏。署山阳,有漕运千总,纵妾凌妻至自尽,而漕督曲庇之。观鲤执法不阿,漕督怒,观鲤侃侃力争不屈,遂自请解绶。后署宝应,擢甘泉。尝平反江都民周氏子逆伦案,明允有声。著有《碧梧轩诗草》一卷。子:为霖。为霖,湖南湘潭知县。5 r, ^& v* Y: X6 ?2 ?$ b/ v

9 c" h: k' S4 t7 m4 M$ K. F
①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叙』。  ②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③曲意包庇﹑袒护。④解下印绶。指辞去官职。
4 e# ~; x3 W. ]& M8 g
金国宝,字燮堂。由国子监生,考取四库馆誊录,议叙知县。历任山西潞城、文水、广西兴安等县。每遇岁荒,必捐廉赈济,百姓利赖之。由百色同知,擢山东武定府知府。所至以清正自守,明于听讼,部无冤狱,名闻于上。在山东,历谳疑狱,办理河工,俱详慎。集事,事奏并蒙嘉奖。  E' m/ h& p; c: _! a8 g
4 B9 n& {1 l/ ?( b0 Z! {2 q. b) x

/ v- L. G8 L2 W( Y& n/ ]
①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君主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②廉洁公正;清白正直。 ③听理诉讼;审案。 ④成事;成功。

6 `: Q5 K% _8 R% u: ?' y# N金国勋,字辅廷,号相芸。由国子监生,考取四库馆誊录。议叙以县丞,分发云南,补顺宁府知事。历署云南府同知,霑益、弥勒等州县,所至均有惠政。后改府经,拣发浙江,补湖州府经历,署武康县。嘉庆乙丑,奉抚军,委办双林镇赈务,设东西两厂,国勋捐廉给济。事竣,膺卓荐。以艰归起复,选贵州都匀府经历,题署绥阳令。归后甲戌年,办里捐赈事,奉旨议叙。, s( |; A! S: l6 S! D

2 n' C% [+ C' Y% ~, f誊写;抄录。 官名。明清时代的属官名。明清之廉访司﹑通政司﹑按察司﹑盐运司等及各府皆置知事。 官名。称副职。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 明清都察院、通政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亦置经历,职掌出纳文书。0 R( I7 |* A) m% m/ b
* i) M4 Q# V; H" v1 @6 Z- D+ }
金宽,字两如,号容斋。少有胆略,初任广东石城县典史,捐僱乡勇,巡缉海匪。每遇盗,必躬先登舟,督率兵勇,以故屡有擒获。大宪嘉其才,奏请送部引见,奉旨以县丞用。洊升知县,委令阳江,未到任。因抚卹投诚洋匪于南雄安插,途次感疾,卒。人深惜之。7 C  D5 S! f; Y, Z" ]. m8 |9 G
! Z$ A3 _1 v( ?

, G! ~! p6 |" Y4 B
①勇气和谋略。 ②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③自身先做出榜样。④半路上;旅途中的住宿处。

  W0 s5 m7 S: j: ^3 G9 _/ |金国本,字福泉,号介堂。国子监生。以同知,投効河工。夙夜匪懈,与河兵同甘苦。因劳成疾,殁于工次。死之日,上官叹曰:『国家安得办事者,尽如金某,则工易成,而堤永固矣。』其见重如此。
/ g. e1 u9 T  D6 s' U8 I) H( t. j( }6 e# y) o& Y( m8 y
①自请效力。清代有投效军营﹑投效河工等例。  ②治理河道、防止水患的工程。特指治理黄河的工程。 ③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④工作中。 ⑤高官;大官。⑥疑问词,哪得:安得如此?+ J9 E% A3 m' {% C/ b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17 编辑 : X' b1 ^! r2 V

4 \+ m8 C0 X" A) {$ \9 ?1 ~
张裕乾,字伯平,号心耘。乾隆癸卯举人,大挑分发直隶,历任东明、肃宁、新河等县。居官勤慎,实意爱民。任东明时,飞蝗不入县治。岁以有秋,殁于新河任。所宦橐萧然,同寅醵金,归其榇。
; r4 B# k( C6 H! |' a$ ^
" _. l- I' e& u, g) g' Z
①清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六年举行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有较宽的出路,名为大挑。②旧省名。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以南京为南直隶,北平为北直隶。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③指因做官而得到的钱财。④同寅:同僚;旧称在一个部门当官的人;醵金:集资,凑钱。

6 d+ I, p4 ^1 ?0 i) g' }赵玉,字蓝生,号虚舟。乾隆乙卯举人,嘉庆乙未进士。选庶常,充国史馆纂修,改工部主事,洊升郎中。在部十余年,奉职惟谨。每执稿,与长官争是非,不稍屈。嘉庆癸酉,林逆滋事。是时,变起仓猝,部曹皆散。玉至署,有自署中出者,要与俱。玉慨然曰:『此何时,忍言去乎?』及入见长官。长官大喜,谕令督火药局与兵役。杂处,不食三日,同僚皆服其义,擢知汉阳府。入请训,上曰:『朕知汝是好司官,汉阳重地,命汝往守,好为之,毋废前劳。』以部曹结主知如此。玉天性温纯,虽驭仆隶,无疾言遽色。政尚简易,而事关大体,必反覆,务尽其情。除冤赋,决疑狱,事有不便于民者,必力陈于大府,蠲除之。黄陂,民购药毒母以陷仇人。邑令恐为己累,未即报去。后来者以前令故议,末减其子,而以进药者为主谋。玉瞿然曰;『彝伦澌灭,一至于此,尚可贷枭,竟而庇属僚乎?』遂置其子极刑而夺前令职。玉为政,多所平反,人有神明之目。寻奉召还京,旋以疾乞归。汉阳,楚大郡,玉莅任六年,归橐萧然,惟书十数簏而己。归踰年,卒。著有《粤游草》、《汉上吟》、《求己斋集》、《静斋漫录主》一子:语录
4 \6 |( \# S# N/ h- l0 e4 q" E
( g7 p! ^9 s, W  l5 I
①《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明置庶吉士,取义于此。清因以『庶常』为庶吉士的代称。②清代职官名。为国史馆属官。③指不合理的赋税。④免除。⑤诛,杀。 ⑥畅厉貌;惊视貌。 ⑦彝伦:指伦常,伦理道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为不可改变的常道,故称『伦常』。 澌灭:消亡,消失。 ⑧饶恕刑罚。 ⑨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 ⑩指神灵。

% _0 z3 ]. q- z- G9 w' Q张聪思,字兼士。事继母,孝闻乡里。以廩生就职,赴苗疆军营。有功,授叙州府经历。旋以剿捕出力,保举知县。历任四川蒲江、广东归善、长林等县。/ ~; j% P( E# d# A
7 A) f$ A4 u% {7 @
张聪朗,字汝梅,号秋槎。弱冠负隽才。屡试棘闱不第,遂纳粟为广东新会县沙村巡检。洁己奉公,委办赈务,不辞劳瘁。性孝友,携弟子女于粤,为之饮食教诲,完其婚嫁。年五十五,卒于任。/ \# @/ R9 D1 \% F* |) t% Q+ C
3 {. ?4 ]% v" X: D
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后遂称男子二十岁或二十几岁的年龄为弱冠。②才智出众的人。 ③指科举时代的考场。唐﹑五代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 ④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五代后唐庄宗。宋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归县令管辖。 ⑤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 ⑥教育指导。

6 \) v" L8 z: K% i黄安泰,字汉章。良栋孙。父,考取博士。安泰援例,授布政司经历,北河効力。调署湖北麻城知县,宜昌府通判。随同制军办理军务,剿灭楚氛,升沔阳知州。因沔地污下,捐廉筑堤淤田,尽得无水患。士民德之,立生祠
! v/ a1 p( U2 W) \, i* j" e* V+ l" [3 y. `
①明清都察院、通政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亦置经历,职掌出纳文书。 ②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③明清时总督的别称。 ④低洼。 ⑤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⑥旧时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祠堂。
; T! s4 n- X: @3 r4 a
刘存芬,号兰岩。嘉庆庚申举人,授盱眙教谕。幼聪颖,为文不待思索,千言立就。尤善书,见赏于丹徒王梦楼,同里姚梦谷诸前辈。盱眙治淮河。水溢时,阔数十里,无泊船所。存芬分俸劝捐,就学前筑成河隄,往来之舟,得以停泊。陆遂成市,至今赖之。
5 m$ a, e* e! s# g( j: n, \" U2 ?- m5 T4 s6 z. k0 l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靠近。
) ~+ }# G9 e4 A( ?) w0 y2 ?% o, {& [" i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299

主题

3546

回帖

573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39

嘉宾会员

鲜花(8)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0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笑山人 于 2015-11-26 17:19 编辑 + `# ?% R$ h& C& {9 V4 Z

% p& g* k; O" a: f" D( E
刘宗向,字经门。廩贡生,试用训导。历署无为学正,青阳教谕。勤于训课,奖其秀异,而卹其单寒。学使胡,案试青阳。有曹姓廩生,因派保文童,滋事牵累。褫革,愤欲投缳。宗向察其冤,力为申救,得开释。青邑人士,至今尸祝之。道光癸未,桐邑水灾,捐银二千两,倡义赈济。钦奉恩旨,发银三十两建坊,奖赐『乐善好施』四字。居恒力学,屡荐不售。乙酉,复以额满见遗,感愤成疾。妻韩,刲股救之,不起。卒年四十二。
3 ^+ |1 a! B5 u$ N
" b/ ~' `8 p4 w" ^0 U4 X0 U! a
①谓剥夺冠服,革除功名。 ②自缢;上吊。 ③古代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主祭人。 ④割大腿肉。割股疗亲。

' ~1 u' h" S  I% z/ `张廷琪,字芝田,号闲斋。附贡生,江宁溧水教谕。礼贤爱士,善诱诸生。丁忧服阕,擢山西平顺知县,调平遥县。约己爱民,兴利除弊,卓有政声。. Z$ E6 l* z! `( f

9 u/ ?  }2 U# O张若爔,字守讷,号恬村。国子监生,由浙江太平县丞,升天台知县,改补江苏元和县。居官清惠,尤善烛奸。一时匪类,为之敛迹。以子曾墀贵,赠奉直大夫。- d; g" k8 r) L
% |/ G3 K% q$ v
①洞悉:洞烛其奸。
0 g5 p% x' y- ?$ _0 Y% }
张曾堉,字申伯,号侪鸥。由国子监生援例,补贵州大定经历,历署清平、龙里知县。果毅有识,平情听讼,人皆服其勤明。
* b7 P; z) Z3 i5 K: H
7 n4 n: B& N2 @8 G" U. \果断而坚毅。
" X9 f8 C1 F) w; V+ D1 Z5 B8 y# G0 l& h, s7 F
张曾翥,字心兰,号花洲。国子监生。由礼器馆誊录,议叙县丞,拣发山东。历署德州州同,泰安通判,博平、冠县知县。因事,改补江西新淦县丞,署金溪、峡江等县。素性刚直,遇事勤慎,民吏皆称其公正焉。0 b+ A# B( i' n: C- C
2 `. K& Q/ y3 g
①古时祭祀用的各种器物,如鼎、簋、觚、钟等。
' E" ~+ h- l5 o! p  y
张曾墀,字绮堂,号鲁庵。国子监生。援例,捐布政司经历,分发湖北。历署沔阳、随州州同。黄州、武昌同知。题补布政司经历,嗣因卓荐,升云南姚州知州。决疑狱,锄强暴,有能声。以积劳成疾,乞休归里。* F3 l! n' R9 K/ w, g/ ^
" v! O$ x9 m# ]; h; u
①引用惯例或先例。 ②强横凶暴。
6 U- A$ X( S% T4 x" S' S0 e
张曾鏊,字丹云,号固亭。由国子监生援例,授江苏通州吏目。遇事谨慎,勤于缉捕。上官屡欲卓荐,辞不就。年逾七旬,引疾归。9 |  x- w' E$ L- l( Y

0 @0 `$ H. \6 M: }' p张裕鐘,字学韶。国子监生。由四库馆誊录议叙,授浙江兰溪县丞。历署金华、永康知县。廉洁自矢,政尚宽平。去官后,民犹思之。( A. L' }7 j9 M( V  r% Q
: Z! n+ \, y/ v. j$ Y. |' W5 l
邓潮,字志韩。江西峡江县典史。以获匪功,擢三江主簿。三江水陆通衢,潮下车后,捕治匪徒百余人,民赖以安。富仓大有圩水涨隄,决田庐,被淹者数十里。潮不辞劳瘁,督工监修,并捐廉为善后计。署景德巡检,置备御火具,募修景仰书院,延师课士子。署安仁、新喻县令,多所平反。大吏倚重之,方拟卓荐,以劳疾卒,年五十九。# u! t4 a7 \1 k* F6 L  H1 ~- g

9 r/ m6 d% L2 Q: v: X: g
①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②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③四通八达的大道。 ④点火和引爆的器材的总称。

6 R; w, D5 v8 P- }0 D: R1 j; c2 |
姚焜,字鸾伯,号处斋。雍正癸卯,顺天经魁,保举充明史馆纂修官。授兴化县教谕,升山东宁阳县。居官清慎,且勤教育士子,推诚相与。因病弃官,士民依依不舍。归里后,手不释卷,著作甚富,有《处斋诗稿》、《处斋文稿》行世。生平,尤好善乐施。戊子,东乡水灾,居民流离奔城。焜倾资,赈粥数日,与张文和公诸人,倡捐募赈,安全甚众。
/ r! C7 ^3 O; {
$ Z$ i. P- H% L8 j, y
①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即分别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经魁。 ②诚:相信。指以真心诚意与他人相处。 ③流行于世;问世。④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到城市乞讨。
4 Q$ u9 F& Q& |
姚孔硕,字逊肤,号蒙泉。乾隆庚辰,恩科举人。充咸安宫教习,候选知县。请改,授芜湖教谕。品端学邃,训士有方,门下多成伟器。著有《黄鹤山樵诗集》、《几亭文集》、《玉曙堂制艺》、《书经纠谬》、《蒙泉杂俎》。
9 W" k, q: i& v/ s: z8 T" W1 b' {0 {5 ^2 y( s3 f4 _
①邃:深也。6 y" j) l4 B% J! F; X+ F

7 X4 g' J  E: u  r) f* @+ W姚孔鎡,字泽九,号锦亭。士珍次子。嗣胞叔士斑。性纯谨,事节母,甚孝。国学监生,屡困棘闱。援例就职,补江苏奉贤县尉。居官清正,捕盗尤勤,民间赖以安堵,至今德之。生平,喜读书吟咏,著有《守谦堂诗集》、《锦亭文集》、《劝善录》。
* f; S5 x+ ]$ ^$ Y
7 j3 v; g  f8 f" k5 w3 W
①过继。②官名。秦汉县令﹑县长下置尉,掌一县治安。历代因之。元于县尉外,兼置典史。明废尉,留典史,掌尉事,后因称典史为『县尉』。

# O7 Q) ]( J% k2 Z! a' }9 x% H董伟,字泾川,号竹岑。孝友端介,警敏嗜学。应南北乡试,屡荐不售。援例,授直隶元城县丞,继任湖北长乐县丞。膺卓异,历署县事。建义塾,革陋规,平决疑狱,士民德之。1 K  G4 w' O! Y( C8 n' x
% S, s) D" ~3 T% o
①方正耿介。②指考试不中。③旧时不收学费的私塾。
, X2 C) f, X( B2 X( a
董箴,字沃山,号石岑。颖敏好学,工楷书。充国史馆誊录,议叙拣发河南,署滑县知县。以廉洁自持,平情听讼,必期无屈,民爱戴之。
1 t% I, f7 C- Q/ Q; v: _/ V
方曾畲,字伯耕。赠宫保观本公长子,出嗣伯父观永公后。由馆职,议叙布政司理问,签发山西。历署州牧,有政声。以子传穟贵,赠通议大夫。
% E% l2 C6 d+ h) z3 S( r6 r, ?: O
- J' O3 H& f. _) l7 C" ~①太子太保﹑少保的通称。明代习惯上尊称太子太保为宫保,清代则用以称太子少保。②清代知州也称州牧,与知县并称牧令。
+ [0 G; N) M& D- c* K
方其昀,字西庄。赠宫保,观本公季子。为人敏干,有才略。由直隶河工县丞,宣勤畿辅二十余年。凡銮跸大差,悉倚重之,洊擢至清河观察。寻以积劳致疾,殁于潞河差次。仁庙有此人,可惜之谕,士民多陨涕焉。
# [& x! F" Y1 B- H" F2 ~; d
! Z- Z- }! r3 F4 L
①借指天子。 ②流泪。
& W9 w) t  L5 C0 z
方求鼎,字虞尊。毓川大中丞次子。由馆职直隶州州同,签发湖北。历署武昌、汉黄丞倅①,兼摄汉阳县篆。循声懋著,不名一钱,题补孝感大令。以忧归,寻卒。# X' x/ H+ z, _1 k# l
8 ?+ a5 L* `# l" k% j; y
①副:倅职。 ②县官印。 ③通『茂』大;盛大。 ④旧谓官场出缺,奏请补授。
9 R3 v! a1 b; {2 `( `
董荃,字春荪,号芗圃。尚义轻财,勇于为善。援例,授浙江盐大使。廉洁自持,历任九场,均有惠政。五次俸满,大府屡荐,力辞。公余,莳兰种菊,以咨吟咏。卒于鲍郎场署,商民感叹。3 g0 r3 c. }7 T4 f

. A, v' w7 X. I% m9 \①栽兰种菊。
& p7 _! Y# n/ P/ ~% T; N/ R: Z2 q/ X; @3 v& a
潘端,字午桥,号裴庄。乾隆庚子举人,补云南禄劝县知县,历署州篆。兴利除弊。所至,颂声载道。调保宇县,未至任而殁。3 g: q2 o# ^0 n9 R6 s

1 k7 b% W4 p/ S顾堂,字步先,号云岫。祖籍浙江,阁学祖荣元孙,祖师仁始迁桐,工书法。令祥符,有政声。堂天性静默,好学能文,工行楷书。乾隆丙午,举京兆试,铨发云南。历任通海、南安、镇南各县,并权剑川州、他郎通判事。所至,皆兴文教,断狱矜全。受烟瘴乞归,数年卒。
) _1 q8 j% A! F+ W3 c
  W4 }; B2 v& i5 C- c
①明清时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②赴京都的考试 ③怜惜而予以保全。④瘴气。深山丛林间蒸发出来的湿热雾气,人触之辄病疟。

: s- y: f; k$ _/ g4 [" U方宝,字惟隆。郡廩生,任江西安仁县事。治政勤劳,爱民如子。实心教化,邑皆说礼乐,敦诗书。至今,犹称颂焉。
5 |8 k% \3 R' G2 v! O8 v- M6 @! x2 J. u& J# D- K
指礼法、乐教。 厚道。敦学。勤勉学习。2 J! ^  v8 }. X3 H
  v2 ^; ]0 t) m$ p# v
方徵,字梦卜。贡生,任江浦学博。教孝弟,训诗书。执经弟子,多夺巍科。年七十余归里,手不释卷,载酒问字者,殆无虚日。寿九十二。) F0 |0 D: r5 L6 L& g6 ?$ ?
- O/ M' _1 i9 R
①手持经书。谓从师受业。②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 V$ w+ m; Y0 T+ H) [4 z& M$ m# w
方操,字深远。廩贡生,旌德学博。教化有年,成就甚多。敦宗睦族,不与闻外事。孝友性成,里人无不仰慕焉。(以上续修); F1 L) t4 p) p

  R  y4 W6 l' r( x
①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②教育感化。

5 E8 v9 ?' C2 L' w  a
【麻溪姚氏九修宗谱·谱办电话:617819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