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7|回复: 0

[散文] 上海之行(四)(五)(六)

[复制链接]

6205

主题

151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93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 11: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之行(四)(五)(六)
(四)
早上从梦中醒来,感受到的全是悲伤。
走出旅馆,抬头就看到大街两边高楼之上的天空中一只纸做的鹰在高高天空中缓缓飘动。
来到了外滩新建观景平台上,灰白静穆的天空中有五六只风筝依稀飘在深空之中。
太阳仍藏在大楼后面,只有左侧浦西五六幢高楼圆弧玻璃墙面反射出阳光。黄浦江江水无光,细碎波纹颤动着,所看的整个水面宛如人类胃部形状或中国元宝形状。
向前走,看到浦西的两高楼狭缝之间有两丈高的太阳。阳光在江面形成黄白色光通道将黄浦江一分为二。有三四艘从苏州河方向过来黑黑平平机动运泥船状的船只从江面穿过向上游东南方向驶去。江堤大道稀稀有早上锻炼跑步的人群,有不多的游客在忙着摄影浦东日出。
阳光照在西面外滩传统大楼上,稀稀的,若有若无打不起精神的,慢慢地在变亮一点,有气无力的。过去的黄浦公园,绿黑的树丛中有一个不起眼黑色雕塑,那是风中头顶扯旗飘扬没有一点创意的老套形象。
走到白渡桥,空旷圆形平台中间凹进去地基上三条竖立石条纪念碑。这样纪念碑全国几乎全是几个版本。相对外国艺术家作品中国这些学西方艺术的艺术家真是让人绝望。
有两个外国人在打太极拳,他们身后有两群个二十人左右的中老年太极拳队伍,一组是动作很有力,一组动作极为缓慢,显然是不同套路。
黄浦公园这是过去历史上外国人一个休闲的俱乐部,以据说这里挂牌“华人与狗”引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如今你在这个开放式的微型公园中已看不出任何历史的旧迹;如今这两个打太极拳平和的老外是不是有了另一种象征意义,它表明世界正常了?
北面不远处呈品字形的旧上海大厦表面暗黄陈旧,它与两段支架构成的白渡桥曾是过去上海一百年现代化象征标志。如今它们在附近新建玻璃墙大楼楼群边显得十分陈旧和风烛残年了。白渡桥左边仍有四五幢外表凌乱的在建超高高楼。
苏州河与黄浦江连接处有一片可活动堤坝分割了水面,坝内的苏州河水面十分平静,水色青碧,有鲢鳙鱼鳞状的水纹,与之相对的是远处白亮的黄浦江江面粗糙波浪,宛如大片细沙浅河滩与浅河水中粗大不规则的鹅卵石相邻,让人感觉十分奇异。苏州河进入黄浦江出入口除河中有两条如长蹬状的水泥长条上各有过去上海世博会的灰蓝色小小的吉祥物立在两端,让人又觉得十分怪异和不协调。在东北方通向出海口的黄浦江上的有两个人字型塔架的大桥在视野中被远处的一座船帆状的大楼一切为二,这个方向十几幢远近不一的超高层高楼将北方地面上方的天空切割得十分凌乱。
太阳升到东方明珠大球的高度了,我开始往回走。阳光已从早晨睡意中苏醒过来,明朗地照在弧形分布上世纪或上上世纪外滩那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群上。显得泉水般的清澈。
浦东新建的上海中心大厦扭曲身躯如一条巨大的眼镜蛇昂首竖立,又像一个苗条向远方眺望的纤纤身材的美人。一个如此高层建筑呈现出水蛇腰般的身材,这真正是建筑史上最美和最富有想象力的建筑之一,也只有西方那些洋鬼子才能想得出的创新;她向我们表明这里又属于整个世界了。
我粗粗数了数江对面浦东陆家嘴超高型高楼约三十座,而远处的东南方居民超高楼大厦几乎占满了地面视野全部空间,南方仍有三四幢在建的超高高楼,外滩地平线视野几乎全被超高层高楼丛林挡住了。
我又走进了浦东高楼投射到外滩的阴影之中,顿觉一阵凉风吹透了我整个身体,北方一幢圆弧形玻璃外墙正发出一条弧状刺眼的光芒。外滩马路上传来炫富的跑车短促加速咆哮声。
不时见到高举着手机自拍的游人。你自然联想到这个世界人们最爱的还是自己。邓小平也许在文革中就悟出了这个人性最基本的原理,三十年放手让人们为自己去努力工作就让前三十年吃帝国主义殖民时代老本的上海立即变成了如今高大水泥森林的新上海?
我不知一万年以后地球所有的地方是否都变成这样高高楼房的森林?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未来长寿更密集人类住居?我觉得我已无法想象十万年以后人类是怎样了。人类文明历史不过五千年,而突飞猛进变化不过两百年,十万年就是500200年,技术的进步会将人类带往何处?真想看看十万年以后人类的世界啊!
三十年前有哪几个中国人能想到上海三十年后今天这样的面貌?
中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变了模样。
只有上海外滩边天空还属于这十多个玩风筝的白发苍苍的老顽童们。
如今人类进入了拿手机自拍的时代,自拍意味着人们高度的自助?或人类已获得了更大的个人自由时代。
我沿着江边人行道一直走到十六铺的位置。这是我看到的十六铺第三个版本,最早是十六铺老码头待船厅,其次是八十年代末新建的十六铺大厅;现在这些建筑全都消失了,有新建的人行观光道和新建长长波浪型玻璃屋顶小规模登船通道。传统客轮及运输功能消失了,只有小型游轮登船功能。一个黑色锚柱状标志上用三种文字标示十六铺:“十六”,“16”“ⅩⅥ”,汉语,阿拉伯,古罗马三种文字的数字,这标志着人类文明在这里的融合?上海如今又是世界的上海?
太阳已升到中空中了,它的下方不时飘过一片半黑半白的云朵,十六铺呈现前所未有的空旷,这秋天蔚蓝天空清澈如水秋天的阳光,还有和煦的秋风!向西望去,大群白云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缓缓移动,像一列列匆匆赶路路经这里的天边来的迁移的行人奔向更远地方,他们又让我想起了那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笔下高加索流浪的云群······
江与天都是空旷的,老外滩的建筑现在在视野中小小一块角落之中,是新的世界把它们压缩了······。芸芸众生此刻与你无关,你完全的拥有这片秋阳下你看到的一切。众多的风筝已退下去了,只剩下最后一羽,不,两羽飘在只有仰望仔细辨识才能看得的高空中······江风吹得有点凉,很爽;世界真的很辽阔,我分不清自己的灵魂是否真的正在这上海的外滩上空遨游······
(五)
打开九六年我在上海工作时购买的一本书:《开埠》,这是程童一编著的介绍南京路150年身世的一本书。过去一直没有耐心读通过。这本书前言十九页充满激情,一种书生和哲学系学生腔的热情从哲学高度评点上海过去150年历史。
“地球上没有一条路能像它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五分之一人类的命运。”
“南京路是巨大的历史母腹上的一道刀口,古老王朝从宋,元至清设立的上海镇,县,作为一个文化弃儿早已在漫长暗夜里死亡。大上海从那道刀口的血泊里跳出,它对于帝王是一个非计划性的私生子,而对于商人则是一个预先计划发展的青春都市。它是一朵艳丽的罂粟花,散发着古希腊城帮制度与东方领土国家的浓烈气味,在清帝国腐烂的躯体上,受大洋彼岸西雨浇灌见风就长。它是一把现代中国的钥匙,从军事,外交,政治,科学,经济,文化乃至理想,连同它近百年成长发展的格局,一直是现代中国的缩影。它是文明史上最伟大壮观的人类聚集现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上海都是这样,不足百年便成为人类最大的定居点。它曾是占全世界十分之一人口最大商品流通口,是中国血液的心脏。它是发展,富庶,文明的示范,流浪汉来到这里就断绝乡愁,不愿走开。它是一部狂热曲,一个冒险家的乐园,人们从鬼门关抢财富,它是属于年轻人的英雄王国,不需要资历,只崇拜明星。他是一个兵营,一个战场,一个不易被炮火毁灭的长命城市,它是一扇窗口,使整个中国把注视北京的向心目光,投像蔚蓝色的太平洋·····”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上海最完整一首赞美诗。
“南京路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剧场,一个半世纪内,几乎近现代中国所有的大生命,都在这里成为角色,登台表演。”
“南京路无疑成为近现代中国一部最大教科书,它完成了东方古老文明生长能力的宏伟论证。”
  作者写作基本故事止于了解放以前。这部七百多页大部头对解放后4 5 年描述几乎是空白,几乎是一笔带过。
“······还有三十年与世隔绝的封闭窒息过它。一连串打击与厄运使它遍体伤痕,渐渐停止生长,陷入胆小,自足,偏狭,保守,从‘临界处境’状态中消失了。精神之路休克了。再不是一条黄昏与拂晓的走廊,不是一条生长白日梦的地平线,不是民族的精神坐标,它似乎遗忘了自己的光荣,落伍成一条普通的路,变得与共和国其他城市的中心街道再没有本质的区别。”
如今南京路已诞生170年了。这过去二十年上海城市面貌又一次彻底变化了,不知未来谁为她书写解放以后的这65年历史。
(六)
我那位决定去嘉定走一走。对我那位而言,她有近五年时间生活在那里,那里是一个怀旧的地方了。我决定不去惊扰在嘉定的老朋友们,我也想独自品尝这非“荣归故里”之行的味道,毕竟这次是无任何目标的行程,可以让自己漫步嘉定街头,发发愣。
乘二号线到江苏路站换乘11路地铁到嘉定北站。地铁进入嘉定就变成高架桥上的轨道车,沿途所见是一个巨大住宅高楼的建筑工地。
到嘉定北站,感受到这你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乘9路公交车,路边宽松和平和,暂没有高楼建筑的压迫感,车到了清河路与城中路交叉处附近,我下车后居然完全迷失了方向,对眼前所看到的街景完全陌生,问了报亭,才知再走50米是城中路与清河路交叉口,这里曾是过去嘉定县城真正的中心。走到这路口我终于认出来了。
我那位急于将96年在农业银行存的钱取出。这是票面式存款,两笔,一笔五千元,一笔二千元,只能在这里提取。这过去的一笔大钱如今的价值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银行待了半小时后,我们决定沿人民街走到过去嘉定城的西门。这靠城一段的老街过去沿河的瓦屋已全被拆除了,地基被改成一个沿河的小公园。过去的街面已变成约六米宽人行道,一边是新建的六七层居民楼房,一遍是约十米宽长满小树林公园。
阵风吹起了公园中杨柳柳条,时光在秋阳中陌生而又熟悉,过去鹅卵石街面变成宽宽水泥方片铺成的人行道,路面宽松而舒展。
人民路与西城河南街交叉向西一段街面叫西大街,这里两条内河也是呈十字交汇。从这里到沪宜公园的西大街基本上保持了过去明清旧街主要二层楼街面,也保持我十七年前离开这时的面貌。
显然这是政府刻意保留的嘉定城最后一点江南水乡旧时风貌和建筑。鹅卵石铺的约五米宽街面一直通到沪宜公路。唯一改变的是西大街在新建沪宜公路桥下方建了一段新的人行车道可直接到公路另一侧。这是过去旧街西边终点,沪宜公路另一侧就是嘉定旧城的城外了。
我们从沪宜公路交叉处返回城中。这一小段旧屋毁坏严重,有一片被围起来的空地,有人在河边钓鱼,有独木舟在河中划过。这里有上了锁的“陶氏住宅”。
这段老街向南五十米就是我曾工作过十三年的上海研究所,可我只愿流连于这老街,却不愿去那个研究所去看一眼。显然这绝对不是“荣归故里”的心态。其实当年研究所老师们待我不薄啊,只是我个人在事业与情感上输得一败涂地啊。如今重回故地,只是勉强小康,哪有功名荣归啊。
阳光暖融的,半白半暗,风吹着河边樟树树叶哗哗作响。我只不过是被命运从这里逐走的故人啊,可若没有这次被逐出,留在这里能代表成功吗?
一个头发半白的老太坐在人力三轮车上微笑地注视我拿着小本子记点什么。
若想回到过去,返回这条嘉定老街,它一定能将你带回到青年时代,尽管那是十分暗淡的岁月。只是不知这老街还能这样保持多久。
三十年时光就这样莫名逝去了,人生就是这样微不足道。
返回穿过城中路到达老街另一侧护国东街。这里的老屋已全被拆除,建了一段仿清的两层楼街面的小旅游和商业街。九七年我离开嘉定就是这样了,只是我找当年这里十分有名“奥糟面”,一种有黑色汤料源于昆山的鸭汤面馆,却而没有如愿,这店十年前就倒闭了。
在嘉定的十三年,也是我青年时代最宝贵的十三年却在无所作为的灰暗中消失了,这也是作为青年最需成功岁月,我在这段时间事业与感情上是彻底的失败者,但这是自己大家庭最阳光灿烂岁月;当终于盼到个人事业微不足道成功时,我的生命却有进入了生离死别暗影之中。我的生命似乎永远没有一段完整地自己认为最幸福的时光。
走进嘉定最著名的园林“秋霞圃”之中,我几乎没有任何感觉。惟有时光在这里凝固,数百年容颜在这里固化了。这过去二十年,不见它有任何变化。水池之上的戏台边,风摇动的树枝才给我麻木的心灵带来了一点诗意。
傍照时分,又返回福州路。吃过晚饭,陪我那位逛金陵东路服装店。不知为什么,这次我听到店中上海女人说的上海话有一种从来未有的亲切感,一种重返故乡的亲切感。
晚上我那位说,“我过去在上海给你买的三件睡裤现在还没有穿破,时间就过去二十多年了。人生真的很简单。”
吴砺
2014.10.14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