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8|回复: 0

[散文] 只是孩子

[复制链接]

8477

主题

192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628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7 12: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是孩子
   
翻阅《只是孩子》【美】帕蒂•史密斯著
  
又是一本关于摇滚歌手的书,而且还是一本自传。我大概读了七八本摇滚歌手的传记,阅读这一类的书是一种心灵痛苦的被折磨历程。现代歌手尤其是摇滚歌手几乎都是从社会最底层极为混乱半饥半饱的边缘人在毒品,饥饿极度混乱私生活中走出来的人,如同人类垃圾场挣扎生长出来几株极为艳丽的玫瑰花,看这样传记多让人感到极为压抑。
“‘我梦想能拥有一本自己的书,写一本我能放在那架子上的书。’她眼眶泛泪地说:‘拜托,不管我们科技再怎么进步,请不要遗弃书本。在这有形的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比书更美丽。’”PV
  这是千百个想成为作家的人共同的梦想,也说出了当作家的在现代文明中被时代遗弃的失落感。
“他会被谴责,被崇敬,他不羁的行为会被指责或被浪漫化。最后,真相将在他的作品中——在艺术家有形的身体里——被发现。它不会消散。人类无法评判它。因为艺术是赞美上帝的,并终将属于上帝。”P1
  作者十九岁与一个十七岁的男孩睡了一觉,稀里糊涂地怀孕生下一个孩子并送给了一个家庭。这样开始一个人的人生真是十分奇怪,然后失学找工作到处流浪,再与书中另一个男主角罗伯特在流浪中相遇相恋,在半饥半饱最恶劣住房中体会生活,开始边打工边寻找所谓艺术的道路。
“在我的低潮期,我想不通艺术创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们是在创造上帝吗?我们是在跟自己对话吗?终极目标又是什么?为把某人的作品关在艺术品的大动物园——现代艺术馆、大都会歌剧院或卢浮宫吗?”P78
“罗伯特对我左一次右一次的反省很不耐烦,他似乎从不质疑他的艺术动机,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我明白了作品本身就是意义所在:在上帝鼓励下的词句成了诗歌,颜色与石墨的交融赞美了上帝。在作品中,去达成一种信仰和创作的完美平衡。在如此的心境里感受光明和生命的能量。”P78
  就我个人而言,我亦质疑我自己写作的作用。我现在知道我的作品有世界上独特的美,是一种从无到有的一种美。我想通过它获得认同赞美并最终不朽。
  罗伯特是一个双性恋者,而作者确是一个异性恋者,这在双方之中造成了分分离离痛苦的纠结,而作者最终离开罗伯特与人结婚生儿育女,但罗伯特却对作者有割不断的依恋,最终罗伯特因艾滋病于四十一岁离世。离世前情节写得很悲伤很无奈,如罗伯特给作者拍了一组黑白照片中一样,有美但却异常的凄凉,没有人性阳光的温暖和正常的美。
“我从不认为大麻是一种社会毒品。我喜欢用它来工作,来思考,乃至最终跟兰尼•凯和理查德•索尔一起即兴,我们三人会聚在乳香树下幻想海尔•塞拉西。”P260
“罗伯特毫不掩饰为我的成功而感到的骄傲。这是他自己所期望的,也是他为我们俩所期望的,他吐出一柱完美的烟雾。然后用一种他只有和我才会用的语气——一种假装的责备、不带嫉妒的羡慕——用我们的兄妹语言,说:‘帕蒂,你比我先出名啦。’”P304
“他看着我,目光里流淌了爱和责备。我对他的爱救不了他,他对生活的爱救不了他。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明白他就要死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照片上,洒在这首关于我和罗伯特最后的相聚的诗歌上。罗伯特正在死去:创造着寂静。我呢,注定活下来,仍旧聆听那需我终其一生去表达的寂静。”P320
                                
吴砺
2015.5.29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