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16-5-24 08:21 编辑
$ g: U, {/ L7 x- H7 E+ H- f2 Y' v/ H( _6 L" I& H
欧家岭看桃花 ( t4 j/ C" M% m% u8 w2 F$ u
——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作 7 I& I0 o. S- B
李国春 9 g2 O! Z% }1 R: F9 Z
& R% t; K8 [! E9 @* e# k5 G1 A# Q
一
$ C5 Y& L+ f9 d) g: ~! V( Q$ y早春,去欧家岭看桃花。
( o( U2 n& z! g: f( W9 }, s$ r欧家岭桃花比山外桃花开得迟些,这正应了古诗所咏,芳菲散尽,桃花始开。欧家岭桃花不成片,所以无邓林之汪洋恣肆,寂寞独自开。去欧家岭看桃花,是要有机缘的。 . ]1 o$ b# L4 \
9 [3 t, }( u+ I
二
6 [' ~8 W* v1 q$ m4 j! A$ B% u3 D + `" H8 r b: G' D# @8 v
山之颠,烟云飘渺,山之阿,杜鹃盛开。空谷阒寂,水流不歇,野径无人,桃华自夭。这是早春时节,一幅欧家岭清新的画卷。 1 }1 Z! ^# L4 t& U: j d+ @6 @ a
从麻山水库向北眺望,众山平远,唯有一峰耸峙,即欧家岭。欧家岭为洪涛山支脉。桐城境内,西北群山蜿蜒相连,千峰竞秀,自鲁谼山以西,为龙眠真隐之处所;山之东为洪涛山,是红色之地,东接舒六,腾跃庐无。
6 f: E$ B# s5 F' j% S: T这一处天然屏障,是智者的帷屋。
; F' V# a. P" c5 o* X6 {/ g早先读党史办的史料,记载了欧家岭在八十多年前发生的红色故事。1930年的春夏之交,欧家岭来了一群衣衫蓝褛的人,“红旗卷起农奴戟”,山上人家成了红色的摇蓝。同年6月,“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和“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 在中共安庆中心县委直接领导下宣告成立。也在这一年农历七月三日,“欧家岭暴动”举行,农会翻身的口号响彻洪涛山区,影响鄂豫皖,桐舒庐边境的穷苦人,昔日伛偻负戴于山间小道,如今举起了黑手,敢夺下霸主的皮鞭。 : \* F; j' _5 T: P; j: S2 W: i9 \
暴动很快失败了。苏维埃边区政府与独立团撤离欧家岭。留下了陈氏几间草屋与白骨数冢。
7 E) N# B$ u2 L* @9 ~# V R草庐数间,孤零了几十年,数度复修又毁于火烬。白骨数冢,长埋在山岗上,经年累月,只有白云作香,山花为供,烈士英魂长存于欧家岭上。山高路险,曾不知有几人前来凭吊瞻仰。前些年我几次有去欧家岭的念头,一人独行,始终下不了决心。 ! V6 P+ c8 R) G# e4 Z
: a4 l. U+ O1 T9 P; o8 q
三 $ J$ J& F5 n# P g2 J% C
+ H, K8 Y# t4 w) U1 x0 j
今年早春,摄影家黄洪潮约我上欧家岭。
$ _2 c% X8 \9 }- c3 Q' Q说是登山凭吊烈士塔,体味山里亲戚的古道热肠,顺便再寻觅观赏山径边的野桃花。主人是艺术家,审美情趣与体力都比我好,与他同往,是一件快乐的事。 ( f, L2 K% X1 K$ F; e9 G z2 ~9 T0 z$ |
坐在烈士塔前,抬眼望纤云舒卷,低头见丛丛野竹,荆棘满岗,联想到农会的会员那刚毅的性子,不就是那簇簇的修篁吗?那些蓬乱的翘楚又何尝不是冲天的怒发?于是心里便有了诗意,口中念出一句白话来:折一束桃花拂去天上的阴翳 ,掬一捧山泉濯净墓上的尘埃。
4 t c, j* Y: |0 |. p; z* I去寻桃花吧。 F, d0 g" \1 A
4 D7 p$ ^1 t, W( _, O/ F4 I四 4 c5 q! i2 `% j
6 f1 R4 Z" r7 t4 X& k
$ j: w$ f2 q! G; m 从欧家岭烈士塔向山巅攀爬,陡峭的山路坎坷不平,路又急弯,除了杂树与嶙峋突兀的山石外,別无景致。攀到人累时,忽然见到一处开阔地,一树桃花突然绽放在眼前,放眼望去,又见零星的几株桃花开在山坳里。浓绿万枝,有了簇簇嫣红点染,好一幅青绿山水。走近跟前,观赏拍摄,转身离开,陡然想起什么,惊呼一声:这欧家岭的桃花,竟与山外的桃花不一样!
( D: U5 }, G/ B+ M, g* n ; ^" i5 g0 l2 v9 Z
五 , F0 h% W: ~; J6 S% ?4 m! e" g0 |
6 U, V! I0 ]* |; }# M0 m5 w
欧家岭桃花颜色殷红,烂如血色,这大概是此山桃花的特质。长在深山,气温比山外低,本来就比山外的桃花迟开,颜值上也少了几分妖冶,而益显端凝,有一种酡红醉态之美。当年一班穷人面如菜色,一朝建起农会,闹翻身,求解放,饮酒举戟,脸上灿若桃花,是否就是这样的血色?一旦失败,血洒山岗,为有牺牲多壮志,志士倒下前的笑靥,是否如这山径的桃花冷艳彻骨?八十多年前欧家岭暴动,苏维埃边区政府描绘的理想蓝图早已皴染了东方的彩霞,桃花依旧,故人西辞,桃花还在笑春风么? 4 o: \" s" i8 d2 i& M' |
+ W+ i5 b, @0 p% w: N! ]
六 3 l X' c* g# f
+ V" f2 G& D: q* a “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建立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之前几年。长征开始,欧家岭“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的战士们或长眠于洪涛山中,或转移大别山,几年后走上长征路,成为革命的种子。死者长已矣!有丰碑纪念;生者信念坚定理想崇高,乐观无畏前赴后继,经百折不挠,虽困死犹坚韧,成为中国革命的播种机。 / L% l: N, N. x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你翻开史册,只要记得在大别山东麓,那一年,有一处名叫“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在这一带发动穷苦人求解放,一支“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的军队在山上扎营盘抗顽敌,就足矣。 * s' n& I3 N# m. y
来年春祭,倘若你也来欧家岭,伫立烈士塔前,你浮华执著的一颗心能否得以片刻的安放?你是否记住我刚才所说的这里曾发生过的一些事? , r" ^2 E ]; O% W7 N- Z
你不知,桃花可知。 8 ?0 B% Z }/ k9 W! T n' X- m
, J- e M2 H4 \' u/ R5 U- E2016年小满 & d! K: D+ D+ B% s% M% X# S* P
- B2 A% r) M( o
& C+ s- i9 _4 Q4 C' z
% i2 H) r$ S0 D, p$ f" _- U& J
( H# l4 M7 \: ~2 y
, c0 F# I! l3 V% r' I* C; k3 l$ @8 _
0 q5 x+ O" Z0 A+ }. \
2 @( O' o. m1 k& z) D4 H5 H0 I1 [1 n. j+ R1 l0 s# u/ M$ \/ m
/ X! x4 R8 j) ~ ]7 L8 x- j5 L, w7 l
$ y- E$ n, h4 }: X
' z9 O+ ]. ]8 {( Q7 t: M" K* { k
}5 l8 N' F+ G7 |1 B
( | a1 r" d6 q* x
" ]4 q" e/ s- r, I8 u. T9 t: W" H" I% \
( c( a. Y8 [! x
8 Z$ D! o U6 f7 ^- E ) Y1 T( ^1 i) `, F2 f1 R
6 f: W: ]' Y7 E# x2 l2 z%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