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6|回复: 1

[散文] 南京一日游(上)

[复制链接]

8269

主题

190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73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6-7-4 14: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一日游(上)
                                                                                             
                                                                                                      (一)
早上六点三十分。
从上海乘旅游大巴车前往南京市一日游。导游说行程310公里,单程约4小时的行程,大约在上午1030到达南京市。旅游车上约三十位游客,多是北方来上海地区旅游后再前往南京市。
一日游好处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看一个城市几个景点,了解一个城市的大概,省力省心;缺点亦十分明显,你大部分时间得坐在车上。不过今天行程安排中是晚上6:30返回上海,在南京市也游玩了八小时,这对一日游的内容和强度己足够了。
南京市过去我曾粗粗地游走过两次,对这个城市的图像已经有大概了解。当年的印象是南京市景点并不多,核心就是两个大墓地:明孝陵与中山陵。只是这种景点让人感觉压抑成份多于欣赏的情感。
这样一日游正适合于我。长途大巴使我可以难得地有时间注目江南大地。快餐式浏览南京市正好让我重新远距离审视南京这个古都这近几百年的历史。这样行程对我来说不是要获得新知识,而是要回顾自己已有的关于南京市的知识,通过故地重游写一点联想和感悟。
虽然南京市作为一个地理上的城市我对她并不熟悉,但作为一个历史的古城,我在书上太多次看到了她。有人说中国历史有两大特征:
一.軍阀混战长期动乱后,必然最终会被一个强力集团统一。然而这种统一的王朝多是短命并很快垮下来,并被另一个更强有力的更稳定的朝代或政权取代。秦朝统一了中国,很快被汉朝取代;隋朝统一中国后,很快又被唐朝取代;清王朝覆灭之后,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基本上统一了中国,但很快又被共产党政权取代;
二.历史上几乎没有南方的政权长久地统一中国,多是从北方的势力越过长江统一中国。南京市在过去的几百年两次成为时间不长的中国首都。一是明王朝,二是国民党的政权。似乎这个中国南方城市所在地理位置不适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对统治阶层来说,南京是一个悲剧性的城市。
对我们这一代人,南京代表着二十世纪国民党统治大陆的一个象征。国共两党的争斗对我们这一代或许是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六十多年前那些残酷内战与意识形态之争已远离我们而去了,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而言国共之争已是遥远的过去了,或是无足轻重的历史了,但对我们这一代仍是萦绕不尽挥之不去的过去。
为什么共产党战胜国民党?
若没有日本人侵略中国,则没有西安事变,中国现代史或许要重写。明显的共产党红军到达延安之后,若无抗日战争,共产党很难在较短时间在极端贫瘠的陕北积累巨大的军事力量推翻国民党,中国此后道路会怎样?
抗战结束以后,国共内战为什么国民党在短短的三年输掉内战呢?
国民党从一开始创建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一个各地方势力军阀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因为日本人的侵略和抗日战争,这种力量以蒋介石为核心凝结在一起,一旦日本帝国侵略者这个外敌消失了,国民党政府核心凝聚力也就消失了,蒋介石这个国民政府的领袖地位也被根本性地削弱了。
相反中国共产党经过八年抗战,凝结成了一个严密的组织和完全统一只听从一个核心领导的军事力量。共产党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具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强大组织,它可以许给民众一个愿景,从而激起类似宗教热忱的所谓信仰力量,同时它对农村进行土改,将土地作为利益再分配到因几十年战乱一无所有的农民手中。这给了它统治区的农民今天实在的利益和明天的希望,这在获得统治区民心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苏联红军撤离时交给了共产党部队大量现代化武器:苏联提供的数据是“步枪70万支,机枪约12000-14000挺,各种炮约4000门,坦克约600辆,汽车约2000辆,弹药库存680”。
这些武器使抗战后共产党武装的武器与国民党相比早已不再是什么“小米加步枪”了,而使共产党军队与国民党军队有了旗鼓相当的军事力量了。
再回过来看国民党抗战后,接收敌伪区变成了国民党腐化坠落突变的开始,给人民既无近处的好处,又无长期的愿景。国民党变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一个完全没有新理论武装的团队。
蒋介石太相信武装力量作用,然而当年红军那么弱小时,他举全国之力都未全歼,如今抗争结束共产党军队已与国民党军队几乎旗鼓相当,怎么能用军事力量迅速解决呢?况且中国老百姓经过八年抗战早已一穷二白精疲力竭了,这时再发动战争,显然会失去民心的。
一旦战事兴起,一个松散联盟与一个严密高度统一军事力量对垒,关键时总是掉链子,最后的结果似乎已是宿命注定了。若当年蒋介石国民党能静下心来,认同国共各自占领区的现实,双方各自先专心经营所辖区百姓生活,给人民以修养生息时间,不知中国此后的道路又如何?中国会不会走向美国式的两党竞争执政状态呢?或是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两党理念相差太大,国共最终还是要以战争争出高低?
历史没有假定。
                                         (二)

七点零五分,大巴被堵在高架桥上。路边法国梧桐树枝上已绽出新绿。
七点十八分,车流开始移动。
高架桥两侧是拥挤着的大楼。人类如此巨大的生存能力,真让人感到莫名的嫉妒,尤其当你慢慢老去时,世界仍在生机勃勃向前。
导游开始介绍今天的行程,将走过南京市四个景点。
车到了郊区,可以看到路边的柳树长出新绿的细叶。
七点二十七分,车流仍是慢慢在高架上蠕动。
现代社会所谓名人不过是在电视上多露几面,而绝大多数人不过是构成大海中一滴水,默默无闻,但各自带着自己大脑中世界运行着。
昨天我在外滩的花架上用手机相机拍了4小时照片,拍的不过是同一种类不同彩色的非常艳丽夺目的花朵。从一旁走过的行人只是看一眼,偶尔有一两个停下来拍一两张花朵的照片,像我这样用两天花十几个小时拍这长长一排花坛上的小花,上千万人的大上海,或许我是唯一的这样做的人。
旅游车到了江桥收费站,游客下车休息片刻。
外滩上那一排花坛上的小花美轮美奂,绝大多数人只是匆匆看一眼,除非你对她们特别感兴趣,你才会像我一样凝视她们十多小时。
世界上美的东西很多,人类大多数只会专注自己关心的美或兴趣点,银匠打造出精美的金银首饰,它的美,妇女们很有感觉,而大多数男士完全无视这种美的存在。
人类每个个体只与相邻的周围发生关联,如同成千上万的鸟群集体飞行时,各只鸟只关心自己周边几只鸟的位置和行动,自动决定自己的飞行动作,它完全无视其它上百万只鸟的飞行。人类也是如此。
只有一个国家的独裁者一言一行可影响一个国家人群的行为。
旅游车终于走上了高速公路。公路两侧只有农民的楼房了,这些小楼房标准统一,各自独立构成小群体,不过比身后的那个大都市稀疏多了。
二十多年前,上海郊区农民住的是统一形式的两层独立小楼,转眼间我们快老了。
见到今天郊区第一条人工运河,这江南大地上的运河是过去两千年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啊。解放后的前三十年,中国摧毁了两千年古老文明的所有社会结构,中国人旧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这片被摧毁的旧世界废墟上开始了现代化道路、工厂、城市的进程,建起了现代化的水泥钢筋森林和连接这些现代人工森林的水泥钢筋道路。
八点零分,公路边密集的防护林不断挡住了道路两侧的视野。平和,少有建筑,高速公路正长时间穿过江南的田野。
又见第二条运河。
中国现在似乎缺少像我同样用笔来感叹这片大地上真正所谓“翻天覆地”变化的人。
右边出现了动车的高架铁路。
见到第三条运河。
八点十三分,旅游车进入苏州市地段。
见到第四条运河。柳树新着装的嫩绿如透明明艳的绿纱,在田野中特别明显。
到了第五条运河时,今天第一次见到船。遥想中国古代盛世时,这些平原上的人工运河一定像今天高速公路塞车一样从头到尾连接着运载货物和旅行者的运船啊。无风季度,他们全靠竹竿或桨撑船或推船行走,虽然艰辛,但比陆地效率高得多啊!这江南的鱼米之乡的粮食源源不断供给北方的京城啊。
不知古代中国人为什么不发明用驴子或骡子在陆地上碾米转动磨床一样通过转动推动船,如水磨车轮一样推动装置呢?那样行走效率就高得多啊!这人工运河水平如镜,运用动物力量完全有条件啊。当然中国发明了人力脚踏船,人文献说在上世纪,大运河每天运送的货物不少于200万吨,若靠人力运输一人50公斤,则要四千万人肩挑啊!
太阳出来了,我在车上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刻钟。醒来时,又见一条运河,路标指示即将进入无锡市区。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人可以将自己一生按月,以平均七十五岁画格子来计算你在这个世界剩下的时间。这样算来,我只有不到三百个空格了。可我们每个月消失得太快,一个月只是眨眼的功夫啊。这太令人恐怖,还是不画这格子,稀里糊涂为好。
而我们正在行走的江南大平原,多少万年前还是一片海,从长江上游冲下的泥沙竟然成了这方圆数百里的长江三角洲大平原。
车进入了无锡国家高新区。路边的防护林是浓密的树木构成,重绿色的绿叶植被枝头上夹杂着黄绿色的微红的嫩叶,有时这些树墙中夹杂着浅绿嫩叶的柳树。
太阳再次出来了。
八点五十八分。
或许我是一个太敏感的人。走在城市中,我总是强烈感叹个人的渺小,看到站在小商店中售货的女士,我就想到她同我一样是这个城市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胞啊。
路两侧的平原景色平淡,似乎总是高压输电线与塔成了路边的主角,看多了你觉得有些单调。
车上大部分游客一上车后一直都在睡觉。这行程大家都起了大早啊,他们都是一群自己跑景点的人啊,只有我这样少出门的人,即使看到这样平常景色也浮想联翩,感受这江南大地上取之不尽的诗意啊。
高速公路防护林之中围起的空地上不时见到盛开鲜艳的小片油菜花。这江南大地春天的标志之一啊。
又见一条运河。
路边开始出现沿公路边架起的两条粗粗的输油或输气管道,它们不时地如城墙墙垛品字状弯曲着。
车进入了常州市界。
不见一片山丘,在这过去了的两个半小时行程中。这片古代的大海,从云贵高原下来的雨水行进二千公里带来的泥沙形成了这一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这大海变良田是多么不可思议啊,而且我们人类知道这片土地是长江泥沙形成的时间只不过两百年啊。古代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江水有这么大的创造力啊。
我们这一代还纠结在共产党与国民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中。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说这是古人的故事,一千年之后,假若人类巨大的创造力还没有毁灭我们人类自身的话,那时的我们后人会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只是一种传说。
过去二百年,人类技术上巨大进步并没有带来人类想象的美好和人道的世纪。仅二十世纪百年之中就有上亿人在相互血腥屠杀中丧生,但愿这是人类最后一次兽性集体大发作。
车路过草塘浜大桥。不知这里是否属于苏北地区。
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上海工作初期,上海人对苏北出来的人轻蔑。嫌穷爱富是人类的天性,即使解放后二十多年的仇富教育也没有改变上海人的观点。这也说明解放后前三十年的“思想改造”这样设计本身是多么违反人性。改革开放不过是你有本事让你自己富起来你就去做就行了。没几年,广东人先富起来了,此后再没有听说上海人轻蔑谁,因为大家多是比上海人富了或是一样富了。
路边的落叶林中的树群刚绽出嫩芽,远远的呈现透明的嫩绿,真的很美。
这高速公路两侧原野景色真的很平淡,护路林带、高压电线塔和动车高桥路是立角,甚至房屋也不多,我突然发现我坐在车右侧,这一侧有动车高架线,所以建房不多,而路左侧多是常出现成片楼房,而我这一路几乎只专注于路右侧的景色。
田野中的田地是细碎的,如几种颜色碎布头拼接起的大片布料。平淡的绿色,平淡的刚发芽的树,平淡的运河,这江南大地上的初春除了油菜花一小块一小块的黄绿色之外,其他色彩都是平淡静静的,只是有时水杉树或杨树落叶的枝干上端偶尔出现黑色喜鹊窝特别显眼,打破原野的平淡。
旅游车到达窦庄服务站,离南京只有一小时路程了。
路边护林中隔十多米就有一棵盛开的重红色或粉红色枝条密布的桃花,给平淡田野带来浓烈的春色。显然这是道路建设者设计时有意为之----仅仅这样的一点别出心裁,世界就显得丰富多彩了!相对高速公路成本,这种一排特别的树种植成本并不高,但设计者中要有人有美化大地的意识啊。
这一带土地有些起伏了。到达镇江地段,有远山出现在视野中。
一个坐在车上就大地就历史就人类发出不断感慨,这就像夏天傍晚时分田野上空千亿只蚊虫内在飞舞,其中一只就蚊蚋群的庞大和大地广阔发出感慨,这只可笑的蚊蚋就是我啊。
这片土地上最亮的仍是成片状的金黄绿色油菜花,不过它们是细碎的,不规则分布着。
自从我上大学后,这片原野中土地就变得很远很陌生了,因为自己成为了所谓的知识分子,成了所谓城里人。只是如今大家大多都是知识分子和城里人了。
离南京只有25公里了。
历史的巨浪----二十世纪新浪海啸冲击洗刷过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这片土地如今已回归了平静。
出现一组山峦,一两百米高,山顶是圆弧状曲线。平原地带的这些至高点,过去二千年里应当发生过不少战事吧,只是我对南京历史了解仍几乎为零。
近一小时行程中,路边总是有桃花相随。看来修这条高速时地方官是一个文化人气质很重的人。现在受益的是走在这条主干道的人,若从上海到南京高速护路林再补栽一排桃花枫树等四季有色彩变化的树有多好啊。每十米或几十米种一颗就行了,花费不多,但可让走在这条路的老百姓养眼,这是不难做的事啊!
我青年时代所在的上海经历了狂热的出国潮,现在老百姓出国已变成十分平常的事。旅游局说去年一年中国出国的人次达九千万人,中国也不过十三亿人啊,这一年出国的比例接近十三分之一,多么难得啊。
我们青年时代电视中整天是看美国西部片、国外电视剧,只是如今中国上百个电台,外国电影电视剧反而几乎绝迹了。这一点是中国公共教育最大的失误思路。中国老百姓不熟悉外国人的思维与习惯,怎么走向世界啊?国门开放仅商务的开放、旅游的开放是远不够的,让老百姓天天看那些胡编乱造的国产电视剧怎么增加民智啊?
高速公路今天要从一组山峦中间穿过,这里山对我显得很陌生,它们如中国古代江南山水画中的山一样光滑平展,像波浪一样均匀有节奏地起伏着。
这些年看惯了福建的山,只觉南京这里山像一个个扁平的大馒头成排放在地面上。
不远处,有整片的杨树林淡黄的嫩芽形成了块块整片的浅绿屏风,美得让我感到心里有些刺痛。
这是与我安徽老家相近的田野风光,与苏州无锡常州完全不同的风貌。
                                    吴砺
                                                                               20165. 13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100

回帖

17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71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6-7-5 1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如今中国上百个电台,外国电影电视剧反而几乎绝迹了。这一点是中国公共教育最大的失误思路。中国老百姓不熟悉外国人的思维与习惯,怎么走向世界啊?国门开放仅商务的开放、旅游的开放是远不够的,让老百姓天天看那些胡编乱造的国产电视剧怎么增加民智啊?
——十分有同感。
旅游中有这么多的思索,而且不辞劳苦地码这么多字,挺佩服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