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日游(下)
十点四十九分。
旅行大巴下了南京高速,前往中山陵。旅游车进入陵区,准备换乘景区的电动观光车。停车点一片水塘,四周是五六层楼高刚刚发青的林木,这是福州没有的春天的景色。稀稀树叶上绽出嫩芽,占据了道路上方的天空。一个现代的历史人物竟建一个像过去皇陵规模的陵区让百姓来瞻仰,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特色。相比邓小平让人把骨灰撒到空气中,令人感慨万千。
孙先生有意如此,其追随者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官们诚意成全,中国大地上于是有了这样一座帝王气派的现代陵园。前者是想历史永久记住自己,后者想借前者给自己立威,向天下标明自己是民国革命的正统的继承人。
我十几年前亦去过朱元璋的墓地,到达那里时,天色已接近傍晚,我当时感受到的是朱元璋墓地的阴森和令人压抑。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朱元璋的残暴充满着恶感。这个历史上的恶棍对人的生命毫无尊重之意,为了自己的王朝对其他人的生命视若草芥。
宋朝的君王们也许是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也是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科技最发达,商业和文化最发达的王朝。历史不幸的是,它被野蛮人所灭,中国汉人被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毫无文化的民族所统治。
朱元璋作为推翻少数民族统治的英雄在掌握政权后,露出了自己凶残的本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或许是对人民最残暴和无能统治的王朝。
孙中山与朱元璋相同之处亦是作为汉人多年鼓动和努力号召了人民推翻了少数民族对大汉族统治的王朝。
电瓶游览车带我们穿过两侧高大梧桐树通道,在中山陵门口停下,游客将在走过雪松构成的大道,再登上三百九十二级到达陵园最高处。
走到草地最顶层回首南京市,前面视野广阔,气势十分雄伟,你不由感叹孙中山当年真会为自己找墓地。平台两侧的龙爪槐干枯而张牙舞爪,让人感觉十分怪异,使人感到这里仍带有墓地的阴气。墓室未对游客开放。
回到墓室前方的平台。陵墓墓道前方有一片广阔低矮的平缓的小山,黄绿色,左高右低,小山尽头,平原上有各种水泥楼房并不整齐和美观,更远处左边有较高的山峦,天空是灰色的。
平台下方水泥台阶呈倒置塔形,墓道尽头有紫蓝色顶部建筑让人感到有些刺眼。整个下方水泥建筑显得有点缩头缩脑,并不舒展。相对更前方辽阔山形地势,我并不觉得陵区这部分建筑设计很成功。
作为游客,我们没有更多时间在这里徘徊沉思。我们很快又返回旅行车前往市区。
这墓区功德牌采用了无字牌。这或许是这个陵园设计最成功之处。让当代人在功德牌上书写孙中山的成就显然是十分吃力不讨好的事。孙去世时,中国仍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前途仍是一片迷茫,即孙中文所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需努力”。孙中山的一生只是中国近代史一个开端,其历史作用当年是看不清的。
孙中山在中国大地上除了这片墓地,还在中国数十个城市中留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中山路中山公园。这在世界范围内十分罕见。显然共产党十分认同他的历史作用和地位。或许当初没有孙中山联俄扶共,共产党很难形成全国性的政党。
(三)
旅游车带我们走夫子庙,附近的街上走了一趟。只是在河边远远瞭望了一下贡院,根本没有安排时间进去观看。再从王谢纪念馆门外乌龙巷匆匆走过,水泥为主修的街道,即使涂上红漆,古建筑原味已全无了。
南京贡院过去我也没有进去过,这次也不可能进去。让我印象最深的贡院隔着不宽内秦淮河的对面就是歌舞升平的秦淮女活动的街道。这是一千多年封建帝王统治国家吸收有才干的人两个法宝:仕途与美人。有这两样,有能力造反的人就失去了动力,除非国家动乱,这两种条件都消失了,才有不安份的人出来夺江山。
从夫子庙边街道出来,通过南京古城墙大门在玄武湖乘船穿过湖面。
玄武湖靠右一侧细高密集刚发出绿芽的水杉树林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玄武湖上小游艇布满了半个湖区,多得像下饺子,又像盛夏海滩上水面上密集的游人。
游船走到湖心中间时才发现小游艇基本只在靠城墙的半个湖。新火车站方向有两座扁平的山脉,形成M字形。湖中间有两个湖心岛。湖四周天空高层建筑占了一部分天空,看不到太阳,但天空很亮。云层不厚不薄,正好遮住了太阳和阳光。风吹在脸上不冷不热,刚刚适宜。
由于周围高层建筑存在,玄武湖成了玄武塘,景色十分平淡。
到了湖对岸,大家匆匆乘车前往狮子山的阅江楼。狮子山海拔高不过七十八米,面积亦不大。不过这江边小山望江足够了,山顶上可看见文革中建的大名鼎鼎的南京长江大桥。
至于山顶上的阅江楼朱元璋做好了地基后,写好了一篇《阅江楼记》,下令停工。直到一九九七年南京市正式建楼,2001年完工。
新建阅江楼外表看上去还算富丽堂皇。只是走进这座水泥建筑,缺少了木质感和古韵,显得呆木。
我亦去过新建的黄鹤楼滕王阁,都是水泥建筑亦有同样感觉。我总觉这是设计人员不愿创新,为什么不在水泥外表包一层薄木板呢?至少楼内可以这样做呀,木板上刷漆与水泥上刷漆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啊。既坚固,成本又相对增加不大,防火性比纯木料亦好得多啊。
朱元璋是历史最粗暴自私冷血的开国君主。台湾著名学者柏杨说:“朱元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他的性格,一种绝对自私和愚昧的蛇蝎性格----他的后裔也是具有这种性格,表现在行为上的是短见,冷血,喜欢看别人流血,看别人痛苦,看别人跪下来向他哀求,而他又拒绝宽恕。这是人类中最可怕的一种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普通人,对他的朋友和社会都能造出最大灾害。身为皇帝而具有这种品质,更使这种灾害扩大,无法加入控制。历史上任何一位暴君,偶尔都还有他善良的一面,朱元璋则全部没有,除了一些故意做出来的小动作”(《中国人史纲》P699).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回顾中国历史,有时让人感叹不已。宋朝是中国一个顶峰,以致一个美国汉学家感叹,若投胎中国人,他愿生在宋朝。宋之后,中国被野蛮少数民族统治,此后明王朝恢复了汉人统治,人民却迎来了一个最为血腥的王朝。接着明朝灭亡,整个中国人又被另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人似乎丧失了治理国家的能力。汉族第二次成为了亡国奴。
然而,与我们正统史学观点相反,若站在中国民族历史长河最高点,若按台湾著名学者柏杨说法,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爱新觉罗皇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皇族。
首先,清王朝二百九十六年历史,共有十二个皇帝,三分之二皇帝很能干,三分之一能力中等,几乎没有一个昏君。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王朝出现过这么能力强又极为辛苦工作的帝王族群。
其二,清王朝给中国带来广大领土。明末时中国疆土已萎缩到三百万平方公里,而清王朝即使被割地一百五十余平方公里,中国仍有一千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比明朝的国土几乎大四倍,若没有清王朝带着中国这份巨大土地遗产,或许在近代与西方列强相遇后,中国也许亡国了。
其三,清王朝前一百多年,中国出现盛世,比起明王朝和更早的蒙古帝国时代,这一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好像活在天堂。
只是清王朝过了青春期后,黑暗似乎又降临了中国大地,中国又失去了活力。
我们很难想象康熙自当皇帝后一生只有十几天没有上朝的勤奋,我们也难想象清朝皇帝每天晚上同妃子同床只有一两个时辰,妃子必须由太监强行带走的严格自律,我们也很难想象清王朝的皇子们四五岁天不亮就被严厉太监从床上带出开始读书。我们也可以想象,若没有西方列强更强大外力入侵,清王朝的寿命也许长久得多。
然而当西方列强外力破坏了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秩序,当整个国家再受外来人侵入,民众不满全面爆发。汉人最终不会接受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的。
这或许是国共两党都认同孙中山的努力的原因。
早些年,我看孙中山大部头传记,总觉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像不断用一把沙子打击一座大山并试图铲平这座大山。只有天生一种使命感的人才会用一辈子挫折作为常态去作这样努力的。最奇异的是当武昌起义最终推翻清王朝时,起义军竟请与这次起义没有直接关系流亡在国外的孙中山回来当民国临时的大总统。
但孙早年努力更多只是一种鼓动,一种精神领袖。若不是北洋政府段祺瑞弄权,中断国会议员的选举,孙中山也许找不到理由发动所谓“北伐战争”,将国民党成为中国政治主导力量。
孙一辈子工作仍只是起了个头,然而他的继承者蒋介石终究只是小资产阶段情调的一介武夫,没有美国开国总统们的思想境界,没有给中国带来全新的局面。
蒋介石历史地位或许是一个民族英雄。抗日战争时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战时领袖。遗憾的是抗日结束后,他个人权力的私心与野心没有把中国带进国共合作共建民主国家的历史性新局面。
抗日结束后,他应当像退守台湾后一样进行土地改革,整治国民党贪污,给中国人民修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的时间,在中国建立多方构成的民主国家。若他有华盛顿的历史胸襟和视野,他本来有历史机遇创造中国全新的历史。中国历史则完全可以改写。
若抗日结束后,国共和解,美国资本进入中国,全国人民将精力放在建设国家上,国民党军队不进攻共产党部队,守是有足够实力;同时共产党也没有能力主动进攻国民党,和平完全可能降临中国大地的。
但历史没有假定。
一个国家领袖雄才大略,人民也会因此获得安宁幸福,一个国家领袖心胸狭窄,只贪图一己私利,整个民族遭殃。
蒋介石不是有大出息的人,他的出局也许是十分自然的事。他没有把握历史给他的机遇。
作为一个旁观者和评论家容易,但评论家的确并不需是政治家,或比某个政治家更能干。
(四)
下午四点五十二分,旅行车再次穿过南京市江边一侧。街道两侧新建居民楼外墙有刷成土黄色与酱色,半土半洋,红红绿绿都有,色彩变化之多让我惊异,一个城市有这样多楼房色彩意味着什么?
旅行车右侧白垩土式的石头山一侧行走长长有十多分钟行程,我们到达了今天行程最后一个景区,长江观音景区。这是江岸与长城状山体之间一长条状新做景点,以佛教宣传相关的新景点,十分安静。
太阳快落山了,景区道路另一侧是长江边的江边公园,人很少,也十分安静。
六点一刻,我们开始返回上海的行程。
历史有讽刺意义的是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国民党开始土地改革,从地主手中购回土地再重新分给农民;国民党开始整顿贪腐问题。蒋介石当过共产党的儿子蒋经国开启台湾的改革与建设,到八十年实现了台湾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共产党在接手大陆后,前三十年陷于所谓“阶级斗争”。到七八年改革开放前,国家与民众一贫如洗,经济远远落后西方世界和国民党的台湾。
国民党的台湾成就,事实上也成了大陆共产党的压力,人家台湾什么资源都没有,国民党让人民都同西方国家一样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共产党统治大陆三十年,为什么让老百姓过得如此贫困?
一九七八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李光耀对邓小平说:新加坡的华人都是做苦力的下南洋,他们让新加坡实现了现代化,你们大陆有文化的都留在那里,有什么理由不能让国家实现现代化呢?
事实上,若不是“文化大革命”把大陆折腾到崩溃边缘,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就不会彻底放弃思想包袱,虚心向西方国家学习,也很难在不到一代人时间实际经济上的腾飞的。
国民党六十多年前,在大陆彻底失败后,才痛定思痛,整顿改革实现了比大陆早三十年的经济腾飞。
或许邓小平才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才真正地将中国带回了中国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他带领中国人民从空洞的意识形态争斗歧途与云端走回到现实土地,以孔夫子二千年教导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的谦虚和自知之明向比自己强的国家学习,让中国人民放开手脚全力为自己生活更好发挥本来就勤奋的天性,在不到一代人时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这是一片精神与物质废墟中诞生出来的新中国,一个古老的中国在近两百年挣扎后的重生。
无论蒋介石还是毛泽东他们都没有走出中国古老的传统,没有充分理解近现代工业革命,他们最终都迷失在幻想中。只有邓小平像中国古代传说的年老的智者,晚年再次出山,带领古老的中华民族后代走出了近现代中国近两百年的迷茫,他应当是现代中国版圣经中的摩西。
晚上十点半旅游车返回上海人民广场。
吴砺
2016.5. 13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