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0|回复: 0

[散文] 《100 年前西藏独行记》

[复制链接]

8258

主题

190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59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6-12-1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0 年前西藏独行记》




翻阅《100年前西藏独行记》/(日)河口慧海著;齐立娟译,一一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12

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西藏对全世界是被严密封锁的大地。这吸引了一些探险家冒死前往。这本《100年前西藏独行》是日本僧侣河口慧海在1897年至1903年用六年的时间进入西藏后写的游记。

这一段时间,我读了三本外国人在二十世界初期写的在中国的游记:有英国伊落贝拉‧伯德写的《19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英国E.H.威尔逊写的《中国园林之母》;还有上述一本《100年前西藏独行》,加上中国僧人记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藏游记《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这些都为我了解西藏或川藏交界当年的风土人情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料。

这个日本僧人因想得到大乘佛教真谛而放弃在日本的平淡生活,决定冒死从荒凉的山路避开西藏各种关口进入西藏,最终他进入了拉萨前大财务大臣家中,实现了全方位对西藏的考察。书中对从西藏小民到达官贵人全方位观察,描述了几乎是无人所及的一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藏的大自然和人民的生活图像。

这本书宛如近代的唐玄奘写的另一本《大唐西域记》。

这本书使我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读书的幸福感,并与作者一道经历了一百多年前一次九死一生的人生。

你不由感叹,能以命相搏去求法仅仅心诚还远不够,还必须人情练达,下至小民,上至王公贵族,都能相处,才能在这样历程中生存下来,更必须有一支笔生动地向世人讲出自己的故事的能力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传奇。玄奘如此,这个日本人也如此。

唯有让我不放心的是,作者写完并发表这样游记后,书中人物不知是否因此获得灾难,因为他之前一个英国人进入西藏,相关接待他的人包括大臣都因此获罪至死,真不知书中所述人物后来的命运如何。或许西藏当年太封闭,并不一定能看到这本书。

这本书可帮助我们了解当年的西藏高原人民生活的艰辛。然而给我印象极深是作者对西藏高原壮丽风景地描写,有十来段文字是我看到过的书籍中描写西藏壮丽风光的最好的文字。


   


晚上十点我在窗边写日记,河水潺潺流动,皎洁的月亮高挂树梢,颇为空寂。p017

    我在查蓝村待了整整一年,对这里的四时景象印象深刻。这一带和西藏内地一样,一年中几乎只有夏冬两季。当地许多居民都没有春秋两季的概念。麦田闪烁着鲜绿色光亮,盛开的荞麦花泛着粉红色光泽,成群的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自居华藏世界音乐家的云雀发出清亮的啼叫,田间劳作的妇女愉快美妙地唱和,歌声鸟鸣相附相和,中间还穿插着杜鹃“嘎咕” “嘎咕”的天然清音,有如宇宙本身的神秘深邃。

    麦田往西数里就是白雪皑皑的峰峦,西方峰顶披上夕照时,东面的雪山在夕阳的夕照下闪耀着珊瑚色华彩,随着夕阳朝山颠缓缓移动,渐渐变淡,转为黄金色,但马上又变为银白。此时整片天幕万里无云,有如擦拭过一般幽邃苍茫,仿佛兜率天上银光殿雪峰高耸的后方,一轮明月静静浮现了。月光映照下的喜马拉雅安详肃穆,让人肃然无言。

    要是赶上大雪,染白四方的雪峰,为原野覆盖上一层层新雪。暴风肆虐的话,会形成吓人的雪暴,还会引起雪崩。雪涛和着暴风席卷原野所发出的巨响,仿佛几千头丛林猛狮疾奋狂奔。那种时刻要是山野中还有旅人,很可能被雪暴扫入万丈深渊,葬身幽谷。

    暴风雪将一些田地翻掘得满布砂砾,原来的平原上,如山的雪堆到处都是,教人张口结舌。我曾想瞧瞧风雪狂暴的模样,但狂风呼啸,雪块扑面,根本睁不开眼,手脚都冻得麻木,最终还是没能亲临其境。

等到暴风雪止息,阴云尾随暴风雪而去,天上只有极细的雪烟翻飞,浅鼠色的朦胧月影偶尔从彤云和雪烟的间隙探出,叫人惊异不已。P031

    往西北方向,离这里五公里远处,又是一片山崩石裂的陡坡。听说去年就有朝圣者因为山崩葬身于此。过了陡坡,雪山迎面而来,犹如达摩禅坐,寂静无声。其前方下行的山谷岩壁间,生长着形态优美的古老松木,望之赏心悦目。谷中有条喧闹的河流向西北方向流去,沿河走了四公里,十一点时,到达风景优美的荣光溪畔。P039

    这是尼泊尔和西藏交界处的至高点。到处是及膝的积雪,我找到一块大石头,推去积雪,卸下肩上的行李,这才松松地舒了口气。极目远眺,道拉吉里银白的雪峰就耸立在南方天际,回头北望我漫长途程的下一站,只见西藏高原上峰峦如聚,几条神龙不见首尾的河流蜿蜒其中。云雾萦绕中,山景若隐若现,但仍令人心旷神怡。我向南朝释迦牟尼如来成佛的菩提迦耶方向遥念,追想昔日我曾在彼处发下誓愿,要一心入藏求法,如今总算平安到达边界线上。P040

    这晚正好是阴历六月十三日,清冽的天空中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映得河面一片金光。远处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身边也没有人能说说话,只有的潺潺流水和月光可慰寂寥。虽然周围只是成片的秃山、岩窟,但看到水面上的月光仍然非常愉快,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随口连缀了一首短诗。P049

    一想到还要一个人在高原上走上十五六天,我赶忙背上行李上路,通过满布砾石的两公里河床,又经过长达四五百米有如堤防的河岸,才到达平野。说是平野,其实四处都是山岭。这时候得放羊吃草了,我也累了,于是在有草的地方卸下行李稍事休息。远眺雅鲁藏布上游,是层层叠叠,漫无止境,巨大的雪峰,有如无数雪白的达摩禅师在打坐。这里和大吉岭或尼泊尔不同,从山顶到山脚都白雪皑皑。从高处下来的河流,有如一面三大旗帜在地面展开,一路蜿蜒曲折,消失在远方云水迢迢处。P057

    次日我们在起伏平缓的山区前进了二十公里后,远远看见曼里雪峰耸在前方。这座山高达七千八百米,鹤立于众多波浪状山岳之间,长年积雪非常壮观。刚到山脚,就电闪雷鸣,下起一场大冰雹,声势震天,仿佛都要把雪峰给炸裂,这种凄绝壮阔的场面,让人目瞪口呆之际,也不禁豪气干云。——时至今日,回想当日种种奇观,我仍兴奋不已。一个小时后,霹雳与冰雹戛然而止,被清洗过一遍的曼里雪峰雄姿再现,空气纯净,空中自云翻飞,阳光普照着雪山和大地,四周一片庄严祥和。我被这变幻莫测的景象彻底降伏了。P067

    眼前的圣湖仿佛一朵盛开的八叶莲花,开阔壮丽,清寂灵妙,八咫神镜一般金光闪耀。在万里碧空的映衬下,湖水澄澈得犹如深蓝色琉璃。湖对面的西北方灵峰冈仁波齐直耸云天,它周围环绕着的层层叠叠延伸开的雪山,仿佛五百尊者围坐在释迦牟尼佛前,静聆教理。处身如此圣境,只觉得整个身心空灵无比,浑然忘我。所有饥渴冻馁、涉寒水攀雪峰、身疲脚伤还不得不荷重独行 等种种苦楚,一一荡涤清净。Manasarovara,藏语玛旁雍错 (Ma pham g-yu mtsho),意为“无能胜母湖”,是世界最高的湖泊,印度语称之为玛纳萨罗瓦湖,梵文名为阿褥达池( anavatapta),汉译“无恼池”。这是一座非常神圣的湖泊,佛经中多次提及并有种种说明,譬如《华严经》就有对于她富有诗意的描写,而且说法非常有趣。P068

    经文中还说,东流的马泉河中流的是琉璃沙,南流的孔雀泉河中是白银沙,西流的象泉河中为黄金沙,北流的狮泉河中是金刚沙。这些河先要绕行玛旁雍错七匝后才分别流向四方。湖泊中央盛开着肉眼看不见的硕大莲花,有如极乐世界的莲花大小,上面住着诸佛与菩萨。附近生长着珍贵的百草,还有迦陵频伽鸟③,它美妙的啼声有如极乐净土三宝的妙音。

    这里被视为天上人间唯一的极乐净土,湖西北的冈仁波齐雪山更是诸佛、菩萨、五百罗汉的仙居;南岸的灵峰曼里雪山是五百仙人居处。俨然就是一灵妙仙境,虽然看起来与经典所载并非完全吻合,但景色的壮阔与清寂是毋庸置疑的。当晚皓月当空,玛旁雍错的水面波光粼粼,对面的冈仁波齐峰则如佛陀入定,纹丝不动,其状幽邃,令人浑然忘我,涤尽心中尘垢。P069

    然而,这里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好道场,下方就是浩浩荡荡一路奔西的狮泉河。河的对岸满布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岩石,有黄色、红色、绿色还有悦目的天青色,偶尔还会有一点点紫色,犹如云霞和彩虹降临,而岩石突兀多变的外形更是和色彩相得益彰。P077

    我礼拜了阿弥陀如来,读诵了一卷《阿弥陀经》,才出去走访寺庙附近的灵迹。我要去这个天然曼陀罗中一个非常纯粹的所在,名叫赛尔辛,意思是“黄金之溪”。当然并不是真有黄金,但见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对峙耸立,直人虚空,穿过岩壁只见远方雪山如玉。如此景象,已足以令人豪气倍生,更何况岩石之间七道瀑布倒悬千尺,仿佛宝剑自碧空斩下,其壮观难以备诸笔墨。这些瀑布有的非常宽,仿佛蛟龙自雪峰上一跃而下。有的像是扯开的布匹垂泻而下,有的则如白旗蜿蜒流注。我在瀑布旁边打坐边眺望风景,专注处只觉得一阵恍惚,已然进入无我之境,心情非常愉快。我试着将这七道瀑布命名为圣山冈仁波齐七龙。道路左侧也挂着瀑、布,上方则是积雪的高峰,但比起右侧的风景还是稍逊一筹。能见到如此绝景,旅途中的种种艰辛也就没有白费了。这时很想写首诗,但百感交集,填塞于胸,一时一个字也写不出。P080

    我边喝茶。边听这位执事聊天,话题自然落在对面巍然耸立的圣山冈仁波齐了,他说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圣山前方那排较小的雪峰当中,偏东边是文殊菩萨,中间是观世音菩萨,西边是金刚手菩萨。其他更小的山峰他也为我一一介绍历史,合起来就是一部圣山冈仁波齐的灵异志。那个晚上我真是无比愉悦。雪峰前方流水潺潺,水面上月光的碎点耀眼迷人。四周一片静谧,意识无比安详澄澈,仿佛置身极乐世界,林间的风声无非正法之声,汩汩的水声也仿佛奏着佛法的清心妙音。我的心也进入一个深沉灵妙的境地。当然世尊说过,真实灵妙之境乃得自于自身的清静心,我毕竟只是凡夫俗子,来到灵地有所感悟,才求得心地澄明。P080

    这座湖泊的周长不清楚,总有两百八十公里,湖中央山岳连绵,像这样在湖泊当中浮起大山,在世界上十分罕见。湖中有小岛的当然很多,但像羊卓雍错这种规模的没有,因此这湖在地理学上很著名。在湖泊南岸有陆地和湖中央的山脉相连,从湖北岸看过去山脉从湖中浮起,有如一条大龙蜿蜒盘踞于蓝天之下,非常壮丽。不只如此,湖泊的南面,又有巍峨的喜马拉雅雪峰的奇光异彩。有时黑云蔽日,狂风呼啸,湖面波涛汹涌,发出种种迷人音响。我沉醉于豪壮的奇景,站在湖岸悬崖边上,远眺掩映于云朵之间的喜马拉雅山玉白的群峰,好像白衣神仙在云中遨游,引人,遐思。P127

    穿行在稀薄的晓雾中,稍微往上走一段,正好可以眺望湖面的美景。朦胧的山影浮在深蓝色湖水之上,湖山之上是农历正月二十六日的弦月,凄清的月光淡淡映在水面。天色渐渐明亮,月光慢慢消失,南面雪山顶上的晓星在湖上显现出辉煌。脚底下湖畔沙滩上黄色、白色水鸟及鹤群悠悠起降觅食,鸣声清越;湖上鸳鸯浮沉其间,一片清朗优美,  比起昨天黄昏的凄清更有一番兴味。破晓前后穿行在这样的地方,实在是旅途中无上的享受。在湖畔走了二十公里后,九点左右来到山中潺潺流淌的溪边,我们在那里暂时休息,以溪水煮茶,和糌粑吃。P128

    沿着干河床走了六公里路,来到一处山水明媚,有岩石、柳树和相C树的地方。树都长在水边,在水面留下娉婷身影。这里非常温暖,气候比拉萨还好。前面提到的羊卓雍错一带海拔极高,大约有4400 米,这边却只有3300 米左右。由于临水,加上日照,柳树已经吐出嫩芽。长久行走在光秃秃的山间,如今见到青翠的柳叶,眼前不禁为之一亮。P130

    这大概是少有讲究的西藏人建造出来的最为风雅的场所。三大寺我都一一参访过,但没有一处比得上这里。法林道场后方,岩山高耸,岩石间的流水反射着阳光,一闪一闪地,风景非常优美;天然美景加上人工雕琢,自成一段风流。P262

    这一带四周荒原上矗立的都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峰,看上去并不很高,大概只高出高原约三百米,但全部覆盖着皑皑白雪,这么美丽的景致恐怕在世界任何国家都看不到吧。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山麓一带青草已经吐出嫩芽,湖岸边尤其繁茂,可以想象那里夏季必定是理想的天然牧场。P275

    这座卓木拉日大雪山耸立在旷野,仿佛毗卢遮那佛端坐山岩,而围着湖泊的雪峰,则有如天然的白衣观音或妙音观音吹奏着无声的音乐,供养毗卢遮那大佛,整片天地浑如一个壮观的天然曼陀罗。P275

    第二天一早我们朝西南方向前进,这一带四周雪山高耸,中间夹一块平地。我们往上走了十二公里;到平地的最高处,此时帕里城已在视野之外。我们从这个山口下,由于前晚下了冰雹,地面又湿又滑;四边的雪山也因此披戴一新。此时气温非常寒冷,而反射的太阳光又刺得人眼睛发痛。四周一片荒凉,除了水流处偶尔有些矮小的青草,一棵树也没有。

    河流以这个隘口为分水岭,一边流往西藏的旷野,另一边则朝印度方向。隘口之后,山谷中出现一条河流,非常宽,水清见底,河底的白色黑石头看起来犹如晶莹美玉。P283

    走了八公里下坡路后,在雪山山麓疏落的小树之间,红、橙、紫、粉各色不知名的花朵给地面铺上一层美丽的地毯。我对植物学所知甚少,对这些花一无所知,但它们的美却征服了我。远方雪山顶上也是白云翻飞变幻莫测,好像有仙人正踏云而行。

    继续走下去,渐渐下起小雨,原来在阳光下幻化莫测的美景一下子没了踪迹,但雨中的雪峰却另有可观。路旁满是香味馥郁的帕儿(黄色杜鹃)、丝儿(红色杜鹃)和其他花花草草。上面滚动的水珠闪闪发亮。我们缘溪而下,流水奔腾,在山岩间飞沫四溅,打在我们的脚上,让人心情十分愉快。P283

    这样的旅途本来就别想轻松,如果沿途懂得欣赏景致,还可以稍有宽慰,可惜藏人对欣赏自然美景似乎很外行,如此优美的景致,对田巴这样的人来说和满是牦牛粪的旷野没什么差别。或许是由于长年生长于岩块和荒山之间的缘故。他们的绘画中,我从没见过描写西藏山水的,即使有也只是对中国水墨画的模仿。

    虽然衣服被淋湿了,但山水奇景让人浑然忘我。千年老树上,峥嵘的崖岩之间,到处盛放喜马拉雅山著名的山杜鹃( rhododendron),鲜艳的颜色绝美的风姿非笔墨能形容。我如果善画,把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画了带回去日本,一定会有很多人喜爱;要是随身有照相机,拍下沿途景致,也一定会让许多人着迷。

    奇花异卉放眼都是,激流滚滚,让人百看不厌,真想就留在这里,与这美景冥合为一;不禁想到,如果我的父母、国人也能够欣赏到如此风景,将是何等快慰。我在岩石上坐了许久,眺望这一切,悠然神往。那时的兴奋和愉快至今想来仍让人精神振奋,疲劳尽去。P284

    在小树中走了四公里后地面开始出现积雪。路上经过一个小池,池水都结冰了。从那里再往上四公里,四周积雪非常深,不过因为往来的人很多,积雪被踩结实了,但只有最上面一层,昨晚降的新雪是松软的。这道陡坡叫作芥拉,可以看到底下广袤的山谷平原上云气蒸腾,在大片森林间飘飞,而白云上方的山岩间则盛放着各色杜鹃,非常迷人。P292



吴砺

2016824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