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曙光 于 2019-2-18 16:26 编辑
前言:人,赤条条地来到世间。而人类的远祖们,仅用树叶加兽皮,用来遮羞和保暖;他们用赤足奔波于蛮野,用双手求食于闯天下!后来,历史就这样一步又一步 将我们带入了文明!
足乃身体之本,可立身,可行于天下! 人,身体的神经末梢都在足上,就像植物的根一样——它们与大脑紧密相连,故被称作“人的第二心脏”。 由此可见,足部保养对人体的健康很重要,而且与人的寿命长短也有很大关系。在民间有着“人老足先老”和“足寒生百病”的说法,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对足的保护就变得尤为重视起来,也就有了各式各样和千奇百怪的鞋子诞生于世了。
古人穿鞋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比我们现代人还要讲究得多。 古人对于鞋子的制作材料,一般分为草、麻、葛、动物皮革和丝等。人们对材料的应用,基本会根据自身的身份、环境来决定;条件好的可以像今天的私人订制,会以材质的特殊性、样式的新颖性再搭配特殊的纹饰或配件等——这也可以视为是种身份的象征,或是一种奢侈了! 古人有着“借衣不借鞋”的习惯。因为在那年头,能够拥有一双正经鞋子的人,其情形不次于现在拥有了一辆豪车。当时,对于穿鞋只有富人会有很多花样,而穷人一年四季都是一双草鞋。有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俗语,指的就是这种贫富差距的鲜明对比。 古人穿鞋是不分左右脚的,直至100多年前,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改变。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人们称两只不一样的鞋子为“倒运鞋”或“鸳鸯鞋”,那是会带来霉运的!那么,两只一模一样的鞋子是否很难穿呢?不会。因为过去的制鞋材质是原生态的,很柔软。
六十年代出生的我,早期见得最多的,应该还是布鞋或布棉鞋。因为那时的棉布生产已经较为普及了。当然,也有草鞋、胶鞋(又称解放鞋)和皮鞋等;其中,还有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穿的,那种类似于靴子一样高的长筒鞋(又称文明靴)。 在八十年代前,布鞋还是绝对的主打品种。因为谁都忘不了,家里的女性们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密密缝制鞋子的情形!后来随着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鞋子的品种和样式已是越来越多了。 布鞋的制作,首先是按照尺寸做鞋底,上下几层是白色的老布,中间是一层完整的老布再加一两层的碎布料,每层皆用米汤粘好、压实;然后是纳鞋底,因为鞋底厚实,所以先要用锥子打眼再穿针引线,直至完工;其次是制作鞋帮子,老布加上碎布料用米汤粘上多层,再缝制面料和底子;接下来便是到了最后的缝制工序。 制鞋的第一要素就是尺寸的大小,接下来便是细心而又艰难的力气活,因为纳鞋底和上鞋帮子,都是需要很大的手腕力气的!
我们小的时候,能有鞋穿是件幸福的事情,哪怕是双不合脚的旧鞋。哪怕鞋子破了露出了大脚趾,被人直叫“你家大舅二舅出来了”我们都丝毫不觉难堪,因为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记得下雨的时节,无论新鞋还是旧鞋,对于我们都是宝贝,都得小心地摘下来、小心收藏着,然后卷起裤腿光脚行走…… 我们那时渴望着新鞋,而新鞋只能是在换季或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得穿。面对新鞋大家是开心的,但穿新鞋的时刻却是极为尴尬的!因为新鞋都是出奇地紧,难以上脚!于是乎,穿鞋就需得到大人的帮忙;只见穿鞋人先把脚伸进鞋里去,跺跺脚、向前挤挤,再跺脚、再挤,一旁的大人一边指导,一边顺势拉起鞋后跟。若还是不行,那就需要借助鞋拔子了——一片薄薄光滑的木片或竹片靠在新鞋的后跟上,穿鞋人脚尖前伸、后跟用力下挫,终于大功告成。 哎呀,妈呀,新鞋是上了脚,可那是外表的光鲜,却是苦了脚啊!因为五个脚尖挤得憋屈、难受,脚后跟的皮也会磨出泡来、血来!所以好多人对于新鞋的情感,那是爱恨交加集于一身——爱不得,恨不得!像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延续十天半月左右,新鞋就会变得非常地舒适合脚了。
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郑业超大哥曾私下与我聊天。他说:“小老弟,你得好好念书!因为这是草鞋和皮鞋的分水岭,将会直接影响你的未来和前程!”当时的我,唯唯诺诺,认为这是至理名言!后来,我未能闯过分水岭,亦未能跃过龙门,但是这段交流给我产生了难忘的印象! 其实皮鞋在古代,算不得是双好的鞋,因为在正式场合,人们只有拥有私制和丝制才是最好的!而皮鞋,只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喜好而已。 ……
现在的鞋子,材质和款式是越来越多了,价格也是越来越离谱!但不管怎么说,有人认可便是值得庆幸! 尤为值得高兴地是,现在的人们再也不用为了穿鞋而发愁了!而且人们对鞋子的追求,那是从无到有、从追求丝质到皮质,又从皮鞋转换到现在的多元化,并有很多人是越来越喜欢原生态的布鞋了——一切都在变化,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我想写下此文的唯一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