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八达岭长城(三)
到北八楼。六七楼之间的长城形成了U字型。西北方平原呈现V字型,V字型平原的外侧,是横卧大地并向西高度逐渐下降收敛于平原的长长的山岗,灰青色的山体在平原消失的地方似乎有湖水,V字型山岗边缘是一半黑色一半灰黑色;西南方向山凹不规则,西方的山峦群出现三四重色彩,离我最近的山体是山体植被的土灰色;再远处的山体是己看不见山体细节的灰绿黑色;更远处的有白色雾气黄灰黑色;再前方的是平板式的黄中带点黑蓝;最远的山峦白糊亮,与稍白的天空相连……
南方的山谷构成最远的V型山峦呈淡青蓝色;再近的是一些褐黑色,稀薄阳光中形成立体的山的阴影与气光较亮山体;再近,灰黑色与部分青墨绿色;近处是灰黑色近树;而北方的山峦很近,如土泥堆一样,有柔和的浅灰黑色植被,中间点点布上了黄色土石亮点……
V型平原一侧西北方山体,如鳄鱼头部在水面浮出,上鳄伸向南方……它嘴尖处,横过来了更淡远处的山峦,堵住了V字型平面端口……
西方的山峦呈现长月牙型,三个圆弧连接起来的山峦外轮廓,右侧太阳下方圆弧呈平板蓝黑色,黑为主;左边南方山峦有明显的阳光折叠的影子,绒布衣布般的亮暗相叠;左边白色长城的线条向方凹下近山中,像是暴出皮肤表面静脉管一样……正西方太阳下方,是我刚走过的另一支曲折单线般的长城……
我注意到,现在游客堵满了下方长城格子……
这山峦上松树似是无绿枯黑色,我似乎是第一次见到……
在北八楼边上眺望,八达岭长城南北两侧多重山峦上长城倚山婉延,顺着山脊,宛如水蛇轻盈飘逸的游动,整个大景区视野开阔宏大,宛如大地上宽影幕立体的电影片,只是没有边框……
从北八楼向下从东侧的长城开始返回。从这里看东方的左侧山峦一半是黄石土色,一半是淡灰褐色的植被;向西看,八达岭长城真的很像人抽血化验前医生扎住你的手臂后暴出的静脉管,不过在这里是手臂换成了山脊……
下午阳光下,冬色中的八达岭长城,是清淡山色和清淡阳光的结合体。只是寒气十足风,不时地吹过你的脸肤。
几百前的中国人走在这长城上的是士兵,他们是在受罪,;如今的中国人走在这段长城上,是叫享受生命和快乐……
这是我心情畅快的一次长城游,真是一次意外的收获。
下山时,阳光从右侧照在我的脸上,左侧的墙垛上,阳光清淡且美,阳光照过大半的长城路面上……
前方有老鸦夸张的拉长了“呱”“呱”的叫声,阳光照亮了左边带曲线向下的墙垛和曲面,还有此刻我的整个世界……
下到长城一半时,长城左右两侧灰黑灌木丛中稀稀的黑绿柏松树,尤其右侧的非常奇异……
16:06,下到长城一个最低凹陷地,V字型长城谷地,墙外有残雪。
“记台阶数?”一个北方口音的人高马大的男游客向我问道……
我再次向下落在一片阳光阴影中,看到一群乌鸦飞过上空……
落入第二个V字型谷底长城中。
八达岭长城已经失去了原有意义,它成了人类登山的工具和让愉快的伙伴……
长城是这片山脉中流动的线条和书法作品……
敌楼上,一个四岁小姑娘从相当陡的斜坡爬上了敌楼,让大人们都吓了一跳。我身边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大声评论说:“这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大人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4:38,阳光落满前方的长城道上,清淡的恰到好处……
回首东方,几个烽火台在山丘处在平淡黄色阳光中……
走到长城下的道路时,再次听到了“呱”“呱”的乌鸦不知忧愁的叫声……
4:47,出公园门。
5:00,在877路公交车上找到了一个坐位,这真是完美的八达岭长城行的尾声,今天无需去火车站了。
今天八达岭长城是我见到过最壮美的景色之一,荒凉成片的山野被这冬末春初的柔和的阳光笼罩着,敌楼一座连着一楼,将白色城墙作为大地上书法写在山脊上,这是今年春节中意想不到礼物……
无论对明长城本身过去的历史和军事价值多么不以为然,但是它今天落在这片北方洪荒山峦之中,与山体一道呈现美和壮丽,却是摆在我的面前……
鲁迅先生说:“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修长城,如同中国的皇帝们追求长生不老而长期服道士炼出的丹药,目标和愿望都是好的,结果反而会因此暴毙而亡……
说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是大谬。长城是富人防土匪抢劫自己的护院大墙,是无奈之举,你不能说富人“不屈不挠”……
这场“重修长城”运动绝对是对的。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能沟起我们回顾二千多年的历史的遗迹,或许就是这一点长城的遗迹了……
长城既不是什么光荣的象征,也不是可以向世界炫耀的史迹,它是人类在这片土地上为生存而挣扎的标示之一;它也不是什么智慧的象征,它是引导我们后人从精神上回顾人类在这片土地上二千年生活的时光隧道的所乘的时光之车……
英国人威廉林赛( Lindesay,W.)著的“威廉:我的长城生活”一书中写道:
“长城不一样:我永远弄不清长城是大山呢,还是长城,是自然景观呢,还是秦始皇的作品。长城令人惊,是在无尽的伸展而延绵,与山体、与大地、与国家版图、与历史记忆,终至无从分辨,汗漫合一。
两千多年来,长城只顾静静伏卧着、延伸着,当它不再能抵御外敌而变为伟大的废墟,于是展开它自己浑然不知的功能,为人类——绝不仅仅是中国人——持续奉献着漫长的惊讶。”
(四)
5:27,公交车正式开动了。左边的山丘,枯草……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正好让我再看一眼北方的枯山色……
17:41,看到一段长城,路过居庸关了。
17:35,公路左侧土色山峦,枯黄浅黑半拉子草与灌木,我真的没有印象在南方那里见过类似的山色,我忽然想起几年年火车通过兰州时候,我好像看过类似的土山色,不过那里植被更稀,几乎半透明。
这山不过百来米,很是柔和。这盘山公路走的真是很过瘾……
17:46,进入高速公路。左边仍有干白土色山峦和浅灰黑色植被各占表面其半的山峦。这样的山色,真的总让我想起中国古代山水画……
17:50,出山了。左边一高架铁路挡住了一段视野……
高架铁路不一会又消失了,换成了高压电线塔……地面上杂树,左边山再远距离伸入平原一个尾巴……
左边一直是平凡的杂树和平房混合……
18:16,这一路平原郊区景色很平淡……
18:19,开始连续出现高楼了。18:23,下高速。18:26,到鸟巢外围。
6:33,到德胜门终点站。
直到回到旅馆,我一直为在火车上看到的八达岭山谷两侧的冬天灌木的灰黑色泽所迷惑。因为我一直找不到确切的词汇很好的描述他们。那色彩似乎既遥远,又熟悉,我似乎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我突然想起了,那山头上的半朽毁的草和灌木色,同我看到的老鼠皮毛色彩极为接近!灰黑中带着点微黄……
我突然发现,这真是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进化的结果啊!遥想六千万年前,科学家推想的引起恐龙及地球生物大毁灭的外来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地球大寒冷时期,地球上的植物最后都应在大部分时间是八达岭中的山色,而我们人类的祖先,就是同老鼠同类的同一型生活在地下的哺乳动物,才躲过了天寒地冻大变化。那老鼠的毛色,在冬天的北京八达岭一带植物构成的山色中,出来觅食,天敌就是不易发现啊……这是我一次明白老鼠皮毛,为什么是那种浅灰黑色……
只是若把八达岭一带冬天的山色,描述为“鼠色”“或“鼠毛色”,这是让人难以接受啊……
(五)
现在,我开始对我收集的关于长城文章和购买的关于长城的二三本书粗粗过目一下。
我几乎从来没有在到一个地方旅游前,看相关的书籍和游记,因为我担心别人的成见,会挡住我的视野和视线。我喜欢先要用自己的眼睛和第一直观的直觉,感受并观看这些景点;其后,我会尽力找我能方便购买的相关书籍,并在网络上查寻我能发现的资料,这是因为我知道我已是后来人,前人栽的树,我想去乘一下凉,尤其是自己的见识毕竟多是外行浅见,不学习一点别人的已有的研究心得,我永远只能在在平地上仰望远处的山峦,前人的作品或许让我可以乗上热气球升空,可以看到更辽阔视野中的山峦……
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美)陆威仪著;王兴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0)
我想对长城历史上功能有一个专业级认识,为此我作了一些摘要,与你分享。
在第六章“外部世界”中讨论了中华帝国与北部游牧民族的关系:
“利用城墙来防卫游牧民族只是众多文化实践的形式之一。战国时期的诸国不只是在北方修筑城墙和哨楼,也在很多与其他国家的边界线上修筑。长城的修筑是在秦朝鼎盛时期,秦帝国修建了统一的长城和瞭望哨楼,以此标志着向草原地区的扩张。游牧民族们觉察到了这个形势的发展,为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还击,他们联合为一个由匈奴部落为首的统一帝国。为什么在中国统一仅仅几十年后,这个游牧民族帝国就崛起在世人面前?对于这个问题,出现了两种解释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游牧民族国家的崛起依靠的是中国。游牧民要想维持生活,或者要想提高生活水平,除了依靠他们自己畜养的牲口和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外,还需要依靠他们南面的农民们出产的物品。游牧民族擅长弓马技艺,形成了一支天然的军队。他们民族的所有男子都能够服兵役。政治地位主要取决于和其他部落作战时的功绩,或者对南方农业区进行劫掠时的表现,带领作战的头领负责向手下分配劫掠战利品,来保证手下对他的忠心。由于游牧民族的头领们权力的获取取决于从中国人那里得来的战利品的分配,游牧民族的政治就和中华帝国紧密关联。战国时期诸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使得游牧民大范围地武装自己,统一而繁荣的中华帝国又能为游牧部落提供财富,游牧帝国通常能从中华帝国统治者那里拿到献金。这种财富在北方的重新分配形成了游牧民统治者的政治权力。
持另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北方前线并不存在北方游牧民和南方农业居民之间的明显分界线。北方游牧民——比如匈奴——在其居住的核心地带也从事农业生产,中亚地区的绿洲城邦能够向游牧民以及农民提供任何他们缺乏的必需品。因此,游牧国家的生存既不依赖波斯这个西方庞大的农业帝国,也不依靠在东方的中国。这些国家毫无疑问会通过贸易、劫掠或收贡等方式从中国获得所需的商品,但是这些产品对于游牧民的生存,或者对于统治者的优势地位而言,并非是不可缺少的。
依照这个模式,一方面,游牧社会的少量经济盈余——少量随身携带的必需品——使得它的统治阶级根本不可能与普通百姓形成明显划分。这些社会动荡并不是由那种大规模的战争引起,而是小规模的劫掠、仇杀或报复不平、争夺放牧区、抢婚,等等。另一方面,恶劣的天气、内部造反动乱、农耕国家的扩张,都会对游牧国家微妙的社会平衡造成影响。由于常常被迫迁徙到新的地区,随时面临着外族的武装袭击,这些部落只能组建大规模的军事组织,以此求得生存。这一般都依靠具有领袖气质的军事头领的率领,他召集战土作为他的护卫兵,然后一步一步把早先军功卓著和具有声望的战士都招募进来。以“可汗”领导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标志着游牧国家军事化进程的顶峰。“可汗”由“上天护佑”,因此战无不胜。这种新式的最高领袖,通过把劫掠品分给他的跟随者来确保他们的忠心,从而把传统的部落贵族统治转变为一种国家层面的贵族统治。P134”
“在战国时期,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了‘中国’领域的主要区别;与该时期相比,把天下想象成由游牧民族和中国二者所构成,标志着一个巨大的进步。它假定中华文明在根本上统一的依据是它和游牧民族的区别,从而把地域差别减弱到了次要的因素。通过发明‘中国,游牧民族的对立’这样一个概念,中国第一次呈现出一个统一体的面貌,这种两极概念在后代中华文明中仍旧是核心的内容。
然而颇为讽刺的是,政治上两分天下的局面只持续了几十年。尽管汉朝给匈奴的岁贡在日益增加,匈奴并没有停止其侵略。任何一个和约都只持续短短几年,然后又会因一次新的入侵而破裂,而匈奴反过来又要求更多赔偿,以换取和平局面。中国人把这归因于胡人的不忠,但它确实反映了匈奴政权的本性。中国的皇帝作为至高的立法者、法官以及统治者,其地位不容置疑,但匈奴政权的权力却被血缘纽带、惯常习俗以及部族间的横向分割限制、分裂。单于只能通过不断谈判来保持对其臣服的部落领袖的控制,在谈判中,他不是一位绝对权威,而是一群领袖中的领头人,他在战争中的胜利和对掠夺品的分配影响着他的权力大小。
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单于不能无限地制约军事行动,也不能阻止他的部下自作主张地袭击他人,因为首领的权力和威望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于他们在战争中所获的胜利以及战利品分配的基础之上。有些时候他们会因为和汉朝地方官员关系紧张而发动侵略,有时则出于单于的愤恨。“和亲”政策的失败是因为它所依靠的权力结构在匈奴并不存在。P140”
“南匈奴始终依附于汉朝的支持,正如公元 88 年南匈奴单于所说:‘先父归汉以来,被蒙覆载,严塞明侯,大兵拥护,积四十年。臣等生长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把那些仍旧以部落形式聚集在一起的游牧民内迁到汉帝国,这种政策将产生长期灾难性的后果,如同我们将会看到的,它导致了西北地区秩序的崩溃以及大量汉人逃往南方地区。P141”
这本书揭示了过去二千年历史上中华帝国的农耕民族政权与游牧民族打交道时两难的选择。打又打又着,想“和”呢,对方没有稳定政权,尤其“‘和亲’政策的失败是因为它所依靠的权力结构在匈奴并不存在。” 即游牧民族的首领总是临时的不断变化的,像流沙一样,找不到稳定可靠签约对象。
像北宋和南宋遇到辽国和金国这样汉化了少数民族,其实是汉民族幸运,花一点钱买了二百多年的和平,因为对方政权是连续和稳定的,签好和约会得到遵守。
吴砺
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