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9|回复: 0

[散文] 天坛漫步(三)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4-15 11: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坛漫步(三)


                                                                                                             (三)


    我离开这一小长廊,再走进枯草地面,枯枝树林,我再次感受到了冬天北方大地的寒冷和萧瑟……

   “呱呱”,“呷呷”园中传来喜雀和乌鸦交织在一起的鸣叫声,阴阳交织……

    仅仅是天坛一个角落,就让我徘徊了这么久……时光开始让我们看到年青时在公园中看不到的风景……

同一座公园,不同年龄段,不同的感受,看到的风景不同啊……

走到西侧中部的“斋宫”。斋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前在天坛内举行斋戒仪式的宫殿,位于圜丘坛北面,斋宫坐西朝东,面向祭坛。资料上说,斋宫是在明代才有。

天坛斋宫是一座“回”字形宫城式建筑,就是一个小皇宫,不过皇帝要在这里洗心禁欲几天。

进入斋宫。斋宫外围的护城河水己干,二三丈宽,二三人深。紫红的外墙,黄色内墙,这里两道护城河。清代因天坛已圈入北京外城之内,斋宫御河防护作用尽失,所以填西部御河建成寝宫,内城河仅存东南北三面。清乾隆皇帝在斋宫中还忍不住酸了明朝一句:“守德由来胜守险,当年何事堑防门。”

我对这种皇式建筑没有太多感觉。只是看这两道护城河不由十分感慨……历史上有多少人想当这个皇帝啊……还有一些人被命运安排到这个位置时,身逢乱世,不想当都不行,身不由己,命不由己……

过去斋宫极少树木。民国时期第一个植树节,总统黎元洪率阁僚在斋宫东门外植树,于是斋宫之东之北遂成柏林。四九年后,斋宫园内外曾经大种水果树,让人感叹……

走出斋宫,公园中仍有一股寒气……


                                                                                                           (四)


前往圜丘……

英国学者苏立文( SullivanM) 在他所著的《中国艺术史》中说:

“商代传统并没有因为王朝更替而突然中断,事实上,大部分传统在西周统治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封建制度、王室礼仪和祖先崇拜都成为维系王朝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在王朝后期的孔子的时代,包括孔子在内的众多复古主义者都将文王、武王和周公时期看成黄金时代。宗教生活仍然以对上帝的崇拜为中心,‘天’的概念最初出现于西周时期,并最终替代了‘上帝’这一相对模糊的概念。青铜器铭文和早期文献显示‘敬天保德’的道德观念浮出水面,逐渐成为儒家的基本教义。” P41


我在“哈佛中国史”六卷本第一册“秦汉王朝”中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祭天”仪式的形成史。

“王莽统治时期出现的最大的宇宙崇拜是祭天仪式,虽然它经常被人认为是向周朝看齐,但事实上,它标志着帝国本性在仪式上的实现。这个仪式通常被放在洛阳城南郊(或者其他任何后代的都城),因此它强调了都城作为礼仪中心的重要性。由于无论都城迁往何地,祭坛都可以随之迁走。所以它还解除了这种全帝国最高级别的崇拜仪式与任何一个固定的地区之间可能形成的必然联系,并且把这种信仰和汉王朝以及后来所有的王朝建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这种崇拜是灵活机动的,因为它祭献的是独一无二的上天而非祭献某种世俗的特性,比如山脉或河流等。汉代对天的崇拜信仰远非对古老仪式的复兴,而是一种礼仪制度的更新,为帝国中抽离本土化的特点赋予了一种崇拜形式。P103

在西汉的最后50 年期间,尤其是王莽统治时期,对‘帝’‘太一’和‘后土’的崇拜,逐渐被每年为之举行‘郊祭’的天的崇拜取代。上天曾经是周的至高神,但是周王祭天的仪式在周天子权威消失的几个世纪里消亡了。汉代理论家,比如董仲舒等人,通过搜集和重新阐释那些散佚的关于祭献的经典文献,发明了一种理论,这就是周天子曾经在新年或春耕之时,到都城南郊的一个圆形神坛向上天献祭。这个仪式和封禅仪式一样,并没有理论上的基础,被发明出来是为了仪式化地描述帝国的品性。因而它的‘起源’就是通过充满想象的文献解读,从历史记录中被找到的。董仲舒提倡,把这种过去向周代至高神所做的献祭转到汉武帝,可能是用儒家的方式来取代无所不包的献祭——它们融合了秦国对‘帝’的信仰、楚国对‘太一’的崇拜,以及东部的齐国地区在名山之巅举行的献祭仪式。这个提议刚开始并未引起关注,但到后来变成国家中心祭祀的是对天的‘郊祭’,而非对‘太一’的‘封’。

对‘太一’的崇拜和对‘天’的崇拜分别得到不同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P191

尽管历史记载并不明晰,但资料显示在南郊举办的首次‘郊祭’是为了献给‘太一’。由于献祭并未能如愿地带给皇帝一位继承人,匡衡为此丢尽了颜面。之后,一场暴风雨摧毁了‘太一’神坛,汉成帝也被梦魇萦绕,因此‘太一’神坛又移回了原来的地方,‘太一’成了接受祭享的神。对“天”的崇拜直到王莽当政时期才被确立为国家主要的宗教。他把自己篡取皇权视为顺应天命,当东汉建立者光武帝恢复封禅仪式时,他解释说这是一种确认恢复秩序的天意的方式。之后不久,以班彪为首的东汉学者恢复了周代对‘天命’的信条。P192


这次我才得知在都城南郊使祭天仪式固定下来的竟是汉朝的“王莽”,这颇为滑稽可笑——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篡位窃国大盗,竟对祭天大典这么起劲……不知是内心深处有愧,还是真的感谢冥冥之中的那个上天竟给他这样的机会……

这北京的天坛也是朱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的……他与王莽在传统文化中扮演了同样的篡位窃国大盗角色,同样对祭天的天坛建设起劲,或许,同王莽的心情一样……

这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绝妙的讽刺……对王莽,台湾那个颇有名的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曾在他写的“中国人史纲”中对王莽表示一定的同情:柏杨先生认为王莽是超越他那个时代二千年的世界上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古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接受柏杨先生的高论,这只是在我思想中造成了混乱……

不过,我对朱棣这样冷血的明朝皇帝绝无好感,他从不把别人的命当回事……

只是这天坛是他命人按照过去旧制和程序修建的,并不是他本人修建的,天坛是二千多年艺术家们的智慧结晶,朱棣是血腥的人,天坛作为艺术家作品并不血腥,这是两回事……


     据说南北朝时《敕勒歌》也是在祭天时吟唱: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牛羊。

     那是以大地作为圜丘了。

     这里,我亦借此把从近几十年中文文献上中看到关于天坛和祭天的实际意义综述一次。

    天坛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中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方面的一种文化内涵,即中华民族的一种宇宙观,蕴涵着祭祀天神、天道自然、天人感应、天人和谐等朴素哲学思想。

    祭天是古代最庄严的仪式,尤其当皇帝亲自执行,代表整个民族在虔诚祈祷.祈祷风调雨顺,祈祷国泰民安。在天坛,人间的皇帝遇在向天父敬礼,此刻也使自己作为天子的权威达到了极限。

    秦汉以后,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祭天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某一皇帝即位,即要祭天以告之,这也形成了一种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观念。.

    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是说如果你祭祀神灵,神灵就会在你的心中。祭天之礼,可以帮助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但也是对统治者的一种约束,尤其是对皇权的一种约束。每当出现一些自然灾难时,通常就会理解为上天对皇帝的警戒和惩罚。因此,所祭之天,也就可以约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统治者的合法性靠祭天来表明,皇帝是天的儿子,替天来管理人间臣民。作为天的儿子,帝王要定期向最高权威“天”汇报,以此求得天的庇护,当然,也是在接受“天”的监督与约束。

    对于“天命”,皇帝大权在握,是其所赐,然而国家一旦出现灾异,便可能是帝王某些方面做得不对,必遭受“天谴”。这时,统治者就必须通过灾异认识、领会天意,以“畏恐”之心,谨慎态度处理政务,并且面对天意,通常还要给臣民们一个交代,即发布“罪己诏”。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着眼,祭天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社会假手于所祭之“天”,约束、迫使皇帝检讨错误,克己尽职,臣僚背靠所祭之“天”,壮着胆子针砭时弊,限制皇帝荒废政事和作威作福,从而构成对皇权制约机制中的—个组成部分。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现象。也就是说,统治者重视祭天,表示了他们敬天、畏天,这种对天的敬畏,总能够给他们一种督促,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点行为,精勤政务,关心民生,以有利于社会发展。

    对天地祖先的信仰和祭祀,是中国古代社会所依赖的最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神圣力量,是推行礼教文化的神圣旗帜。通过祭祀活动形成政治上的凝聚力和文化上的同化力,对统治者强化社会管理、贯彻国家统一意志具有重大意义。


天,作为宇宙的君王、时空的主宰。借日月星辰、风雷云雨而显形——这是一张表情丰富的面孔,更令人敬畏的是它变化多端的心情.它对人类生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是农业。

天人合一的太和境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本方向。而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之所的天坛,正是这一文化的物化形式。它以象征手法完美地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帝王是天之子,就应该有作为儿子的礼节。祭天便是帝王的特权.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既表明其“真命天子”的身份,又具有作为人间至尊代表人间祭祀上天的意味.是君权神授观念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个仪式的不断重复.使得人们对天的敬畏,转变成对人君的敬畏;人君便高高在上。凌驾于臣民之上。

“奉天”、“法道”正是在规律与秩序层面的“天人合一”。中

国古代社会的祭天仪式,作为法律表现的一部分.充分展示了以维护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为特征的传统特权法。并以“奉天承运”来辩护政权与法治的合法性。封建社会封闭的环境,狭隘的小生产地位.落后的科技文化.使得人们只能听信法上有天,天下有法,法与天通,天与法合,由于对天充满了敬畏,自然对国法也充满敬畏。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天坛:“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罗杰威和王天赋在他们的“中国古代祭天坛庙建筑中的学问”一文中说:

“坛庙建筑成为天的原型的样板,甚至可以理解为宇宙秩序在大地上的复现。无论规模大小都遵循统一的定位、尺寸等执行范例。其中,神的形态往往被简化,甚至只用一个符号来象征。例如印度传统坛庙建筑的内外部反差极大:其外部的总体形式、雕塑和形态极为丰富,内部则极其简朴。主要建筑物置于建筑群中央,而建筑内只

有一部衣着简洁的神像。在泰国或柬埔寨, 用象征稳定的公牛其背上的隆起代表宇宙的中心。在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往往会建造一个为神灵供奉祭品的祭坛。中国古代讲求‘天圆地方’,圆形屋顶成为祭天建筑最完整的表现形式;而对于露天的祭天建筑来说,整个天际便成为其屋顶。”

“祭天建筑被称之为‘坛’,本义为土筑的高台。坛是一种献祭的建筑,这种献祭的典仪是极其特殊的,是天、地、人之间的结合,而这种结合通过‘王’(皇帝或帝王)来完成。王由三横一竖组成, 三横象征着天、中间世界(人是其中最高尚的代表)和地( 下层世界)。而一竖则是作为连接天、中间世界和地的帝王。”

李元龙在“天礼大典”一文中说:“遥想当年繁盛之景,礼乐声不绝于耳,耳边也仿佛听到了从遥远的历史深处传来的、向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时歌生们唱的歌词:

上帝爱民啊,

百姓何靠啊,

万物生长啊,

为民请命啊,

恭敬净手啊,

上帝龙驾啊,

赐福人间。

以食为天。

五谷占先。

重任在肩。

奉上祭献。

淳和欢颜。”


吴砺

2019.2.4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3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3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