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0|回复: 0

[散文] “疫情中的恐慌与傲慢”与“专访马克‧霍尼斯鲍姆博士”

[复制链接]

6147

主题

149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347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8-7 1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中的恐慌与傲慢”与“专访马克‧霍尼斯鲍姆博士”


                                                                                                                         

                                                                                                           (一)


    翻了一下最近的2020年第29期,2020720日出版《三联生活周刊》中 “疫情中的恐慌与傲慢”与“专访马克‧霍尼斯鲍姆博士” 文章。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关于对这次新冠病毒全世界应对的评论。

    袁越在“疫情中的恐慌与傲慢”介绍了2019 年出版的《人类大瘟疫》(The Pandemic Century)

   “一本新书总结了过去100 年里人类在面对流行性传染病时的反应,发现恐慌与傲慢这两种情绪贯穿其中。”

   “霍尼斯鲍姆決定另辟蹊径,只写最近这100 年里暴发的传染病。经过一番考量,他选择了西班牙流感、洛杉矶鼠疫、鹦鹉热、军团病、艾滋病、非典、埃博拉和寨卡等新型传染病,希望通过这几个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后才暴发的大流行病,给读者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p138

“这就引出了本书的另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正是导致瘟疫大暴发的罪魁祸首。就拿小儿麻痹症来说,以前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环境都不怎么干净,所以新生儿很容易被感染,从而形成一道免疫屏障,延缓了病毒的传播扩散。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个人和环境卫生,但这反而给病毒提供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易感人群,小儿麻痹症疫情就是这样暴发的。

  同理,鲨鱼本来并没有吃人的习惯,但由于人类对部分海岸线的过度开发,导致鲨鱼失去了天然栖息地,再加上人类排放的污水增加了近海海域的生物量,这才把鲨鱼吸引到了海岸边,终于和不断增加的海滨度假人群发生了亲密接触。”p139

“事实上,本书列举的这些新型传染病大都和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有关。除了前文提到的小儿麻痹症之外、鹦鹉热的流行是因为宠物鸟的国际贸易使得很多野生鸟类被关在笼子里长途贩运至发达国家,给了鹦鹉热衣原体更多传播的机会;军团病的流行是因为人类为现代化建筑配备了大量室內水暖系统和热水系统,为嗜肺军团菌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位;艾滋病和埃博拉的流行则是因为非洲新修的公路把无数封闭的小村庄连接在了一起,让这些原本只在小范围流行的病原体有了更大的传播空间。

当然了,新传染病持续暴发的最大原因肯定是人类侵占野生动物领地.以及喷气式飞机的普及。据统计,1940 年以来暴发的335种新人类传染病当中有70%来自野生动物,它们都是人畜共患病。一旦某个病原体成功地从野生动物跳到人类群体当中,就会在喷气式飞机的帮助下迅速传遍整个世界,“非典”和“新冠”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p141


              专访马克·霍尼斯鲍姆博士


本书中文版《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刊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作者马克,霍尼斯鲍姆博士。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这本书中总结了人类应对全球流行病的两种模式,要么因为无知而轻敌,要么因为恐慌而歇斯底里。请问你怎么看待这次新冠疫情的应对方式?到底哪一种偏多一些?

霍尼斯鲍姆:我认为这两种应对模式的本质是一样的,我称之为“瘟疫想象”的失败,即人类尚不具备对这种大尺度灾难的后果做出合理的想象和评估的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官僚阶层在政治层面的失职,他们早就知道发生在中国的新冠疫情是如此的严重,而且病毒已经传到了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却还是应对不及时)。另一方面,民众  {的反应也有歇斯底里的成分,  比如去超市疯狂抢购厕纸和口罩等等。话虽如此,我对大部分民众对于政府制定的社交距离规定的忍耐程度表示吃惊。当然了,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来说,社会停摆还导致了民众的抵制和抗议,他们的这种行为危害了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联生活周刊:在这本书中你对科学家群体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质疑,认为他们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导致他们经常对真实的情况作出误判。请问你如何评价这次新冠疫情中科学家们的表现?

霍尼斯鲍姆:当年“非典”暴发时科学家们误以为这是禽流感,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病因。但新冠疫情暴发后,科学家们很快就抓住了真凶,这件事得益于他们手中已经有了非典病毒的基因序列。话虽如此,大部分国家的防疫部门坚持把流感作为自己的假想敌,因此,至少在西方国家,防疫部门仍然不相信他们能依靠追踪病人活动轨迹来控制冠状病毒的传播链条,反而认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对付流感那样任由它扩散至整个人群。这是一个误判。因为新冠病毒有一个长达两周的潜伏期,  流感病毒只有2-4天,这就给防疫部门一个很长的窗口期,用于追踪并检测所有疑似感染者;然后通过隔离来防止病毒扩散。

三联生活周刊:可是,新冠病毒出现了很多无症状感染病例,“非典”是没有的,这一差别是;会对防疫部门的应对措施产生影响?

霍尼斯鲍姆:确实有差别,但并不普遍,目前来看只有大约30%的新冠感染者具备无症状传染的能力。不管怎样,在新冠疫情早期,科学界确实曾经认为这种病毒不会通过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所以才会认为采用围追堵截的方式对付新冠病毒是有效的q:》但是,对于一种全新的传染病,在我们对病原体了解不多的情況下,原则上我们确实应该做最坏的打算,不能从一开始就假定我们只能像对付流感那样对付它,虽然它表面上确实很像流感。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名前媒体人,你如何评价主流媒体在这次新冠疫情当中的表现?

霍尼斯鲍姆:就像过去发生过的情況那样,每次疫情都会有很棒的报道,也会有很糟糕的报道。从这次疫情来看,初始阶段来自中国的信息不够透明,我们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后来,关于这个病毒存在太多不确定的信息,尤其是新冠的死亡率到底是高达3%,还是因为有很多无症状患者没有确诊,导致其真实死亡率其实很低?但无论如何,最重要的一点是:记者们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报道科学事实上,对一些假说性质的科学理论则要小心处理,比如群体免疫理论。要知道,即使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感染过这个病毒的人是否产生免疫力,更不用说免疫力到底能持续多久了。除此之外,记者应该在措辞上十分小心,不要使用诸如“超级传播者”和“中国病毒”这样的字眼,这么做会侮辱到某些个人或者某个国家。

三联生活周刊: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显然不能说是应对成功的。请问在你看来谁的责任最大?

霍尼斯鲍姆:政府的责任最大。这次危机主要是政治家们的失职,以及多年来公共卫生领域投资不足造成的。与此同时,像德国这样从自己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健康投资,因此拥有更多的呼吸机(相对于总人口),测试了更多的病人,以及更好地对病毒进行追踪的国家,表现就要好得多。中国台湾和韩国也表现得很不错,也许是因为他们吸取了当年“非典”的教训,知道控制群体性感染有多么重要。

三联生活周刊:你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预言流感将会是未来人类社会最大的隐患,没想到第一个冒出来的却是新冠病毒,你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吗?

霍尼斯鲍姆:我认为每个人都被这个结果震惊了,但这也正好验证了我在书里提出的观点,那就是我们应该警惕医学界和科学界盛行的那种傲慢态度,做好准备应付未来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P142



    显然,二十一世纪全球各国,对新冠病毒这样的瘟疫可能发生,在物理技术上的应对措施,完全不足;在精神层面上也是真正的“恐慌和傲慢”并存……

    看到同样的杂志,2020年第31期《三联生活周刊》摘录了2020.7.23《国家》上的文字:                  

“该如何期待彻底解决冠状病毒的问题?2018年的一项研究报道称,开发一种单一的疫苗可能需要耗资数十亿美元和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平均失败的可能性为94%。研究人员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开发出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法,但直到今天,还没有诞生有效的HIV疫苗。而现在,人们己经对治疗冠状病毒的药物和疫苗充满了迫切期待,但我们现在能做的仍是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指望疫苗接种,这是太不靠谱的事情。


                                                                  

                                                                                                                   (二)


    今年的世界,真的很糟。我好像是如梦初醒,忽然觉得自己应当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已有太多发牢骚和骂人的人,我不必再做这样的无用功。

    或许,我可以能够写一点现在看起来还是“东方夜潭”式的对付疫情蔓延现实中的技术方案设计。若是能写上几十个出人意料之外的技术方案,放在网站上,或许会有一线机会获得釆用的,因为我的不多读者群里,有上百位世界真正一流的科技人才和公司管理人才。

“只顾耕耘,不管收获。”这是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青少时代,从他的母亲那里得到的训话。这句训言,也是三十年前,我从李泽厚先生文章那里获得的唯一的收获,一句真正影响了我的话。

李泽厚先生从六十岁到九十岁,写了近四十本书,我认为,绝对是因为他有母亲这一句训话在激励着。

    这句训言,青年时代一直激励着我,现在仍在激励着我。




吴砺

2020.8.6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