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博尔赫斯:镜中人
片中说,博尔赫斯是二十世纪文学史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我并不熟悉这个人,仅仅看过他关于中国长城一篇散文。我好像是翻过一本大部头他的人物传记,记得他老年时同一位年轻女郎结婚,让众人非议。
片中说,他是一个羞怯的人,渴望被遗忘。他对人们思索阅读与写作方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六十岁姗姗来迟的名声,此时已经双目失明。
1899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1岁父母带着他去欧洲,因为一战滞留在欧洲,在瑞士完成了本科学历。再回到阿根廷,并发现了阿根廷的存在。
他说,若是他没有离开过阿根廷,他根本就不会发现阿根廷,因为太近了。
这句话若是用是用吴砺先生的话说,若是吴砺先生没有九七年九八年去了美国,根本就没有发现一个叫吴砺的人。
“现实是感知、情感、感觉、干扰、梦及惊喜的结合,这是现实。语言却是我们必须遵循不同规则的严格系统。”
两个人合作文学作品创作。博尔赫斯和另一个朋友合作写书,这真的是我难以想象。如果两个人合作做一个科研项目,还可以理解。
一九四五年,他的眼睛开始失明,别人读书给他听。
一九五五年,庇隆政权垮台。博尔赫斯被任命为图书馆馆长。
玛利亚·儿玉是一个伴读,一个看上去有些胆怯的年青的女人,日裔阿根廷人。一九八六年结为夫妻。一九八七年博尔赫斯逝世,选择在瑞士去世。
“博尔赫斯认识到,人的本质就是自由,是用语言的经典命名无由语言命名的经验。”
“有一个人立意描绘世界,随着岁月的流转,他画出省区,山川,王国,港湾、船舶、岛屿,鱼虾,房舍,器具、星辰、马匹与男女。临终之前,他发现自己他己耐心勾勒出来的线条,竟然汇合描述成了自己的形象。”这句话,真的很中听。
附录:
吴砺
20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