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二)
1960年8、9月间,我从香港出发,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探索。我马上就吃惊地看到这个社会同马戛尔尼的伙伴们描写的社会十分相似,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中国以十足的中国方式在造自己的反。要同过去决裂,它却从中寻找可以依靠的因素来证明自己的不变性。P004
1960年的中国人仍赞同乾隆对马戛尔尼使华团的看法,这突出地表现了这种连续性。历史教科书,大学课本,以及我与之交谈的知识分子都用马克思的语言支持传统的观点。马戛尔尼的态度是“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殖民主义的”。所有的人都赞同乾隆的严厉的回答:“朕无求于任何人。尔等速速收起礼品,启程回国。”毛不久前遣返苏联技术人员和“顾问”时也是这样做的,他当时宣布说:“我们要自力更生。”
尽管大跃进导致了灾难,许多中国领导人仍认为中国比所有其他国家都优越;西方最多只能为它提供一些方法。120 年来它遭受的那么多不幸是因为它遭到贪婪的民族掠夺的结果。错误不可能是由它自己造成的。它落后了,但它将在几年内赶上去,它将恢复已有数千年的优势。P’’004
1971 年 7、8月,我率领文化革命5 年来获准前往的第一个西方官方代表团前去人民共和国,当时的国家政权与马戛尔尼打交道的政权离奇地相似,这使我惊讶不已。
对皇帝同样的崇拜:只是毛代替了乾隆。一切都取决于他的意愿。同样将日常的管理工作委托给一位总理,他领会这位活神仙的思想,并周旋于阴谋诡计和派系斗争之间。除了来自上面的赞同之外,他得不到任何支持。对恪守传统和等级制度的礼仪表现出同样的关注。同样接受一个共同的、可以解释一切的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是“毛的思想”代替了“孔子思想”,康熙诏书之后是小红书而已①。
土地占有同样的优势:乾隆蔑视英国工业革命的产品和各国商人,毛主要依靠农民而不是工人,这都是因为几乎全体人民都住在农村并以农业为生的缘故……
同样是私下的争斗爆发于突然之间,而事前表现出来的某些迹象只有在事后才能理解。
1971 年 9月,我们回到欧洲后,同大家一起获悉毛的亲密的信徒、小红书的狂热鼓吹者林彪元帅可能想逃往莫斯科,并在空中被击毙。我们回想起中国的礼宾司司长在7月中建议我们为毛和周恩来,而不为林彪——尽管他是被指定的接班人——干杯。马戛尔尼及其伙伴回国几年后,他们得知宠臣和珅成了一出类似的悲剧的亡故者。在中国,今天同往昔一样,塔耳珀伊亚岩石在卡庇托山①的里面,而不是在周围。
对外国人同样的不信任。他们只能扰乱中国的秩序,他们的好奇心十分危险:应当对他们严密监视……同样的集体反应:在闷热的夏夜,中国人继续夜宿在大街上……同样的俭朴,同样一碗米饭和烧白菜;同样的筷子……穿着同样的蓝灰色棉布衣服……同样好抽烟。
革命的暴力本身证明这些遗产具有多么强的生命力。消灭的是每个中国人身上的“反动的”东西。如果说“解放”是用流血止住了动荡,那是因为传统的包袱过于沉重:解放了的农民仍然在其被剥夺了财产的主人面前发颤。仅仅取消旧官僚体制的科举、等级和特权是不够的,党的官僚体系自然而然就取而代之了;还应当粉碎敌对阶级,羞辱知识分子,摧毁等级制度。中国就这样翻来覆去地从过去的杀戮又恢复到过去的状态。一些金色和红色的标语牌重复着这个口号:“古为今用I”毛的壮举就是赋予中国人这样的感受:他们在废除其遗产的同时仍然忠于它。P’’005
戴西拉神父一面让我看他的研究成果,一面模仿马戛尔尼见乾隆时的情况:‘他倨傲地屈起一条腿,就这样。这对皇帝是种侮辱!葡萄牙教士整天叩头,即便人家不要求他们也叩!处于马戛尔尼的地位,我会不止叩一个头,而十个,一百个头!这样才能有所进展!要是两个自大的家伙一马戛尔尼和80 年前的铎罗红衣主教——没有把一切都弄砸了的话,西方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本来是可以日趋密切的。铎罗红衣主教不但不去平息中国礼仪之争——他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反而由于他愚蠢地毫不让步,使传教土在两个世纪内所作的努力毁于一旦。“戴西拉主教还夸张地模仿了教皇特使自命不凡的态度。他长长的胡须同他的袍子一样白,并同样被汗水所浸透,因为愤怒而微微颤动着。
我已能收集的出版的或未出版的著作共有1.2万页:全部出版是不可能的;如限于只出一本则令人十分遗憾。于是,我便着手以叙事作品的形式将这些见证归纳综合。《英国人的看法》与《传教士的观点》至少将摘录发表在两本附带的集子中。P’’008
为什么中国直到16和17世纪仍能以大量的发明和讲究文明领先于西欧而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为什么随后它却让别国赶上,然后被人超过,而到19世纪它的部分领土竟像由停留在石器时代的部落居住的地方一样沦为殖民地呢?以至到了20世纪,它竟成了世界上最落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某些国家又是如何“觉醒”的,而其他国家——或者就是那些醒了又睡了回去的国家——为什么,又是如何“沉睡不醒”的?中国昔日的命运会不会有一天成为我们的命运呢?
在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的四分之三个世纪以前,彼得大帝想让俄国不惜代价去仿效西方。乾隆的祖父康熙——彼得大帝和路易十四的同代人——也隐约感到过这种需要。而在马戛尔尼使命失败后的四分之三个世纪,明治天皇更是强烈地感到日本也有这种需要。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起飞了,而他们文化的故乡的文明之火却被自己的灰烬压着正在熄灭。不论从地理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都处于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中间的乾隆皇帝为什么轻蔑地拒绝外国人向他提供的帮助呢?
交流是否会消除我们自身的特性呢?是否会导致种族和文化上的混杂,从而在可口可乐和胶姆糖的文明世界中产生眼睛稍带蒙古褶的、淡咖啡色皮肤的混血儿呢?这种单一化难道是面对必然导致闭关自守、社会动荡与完整主义的民族主义再次盛行能作的惟一选择吗?我们的儿孙们能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忠于自我和对人开放之间做出一种和谐的综合呢?
所有的人都在猜想这些问题将对各国人民的命运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感受一下马戛尔尼使团事件如何会同全球的命运攸关,只须跟随见证人之一一托马斯·斯当东出游即可。他那分作三个阶段的故事将会对以上问题给予初步的回答;它向无人知晓的领域打开了一扇天窗,p’’010
11岁时作为英国派往北京的第一位特使的见习侍童:35岁时成了新特使的副手;59岁时当上了议员并极力主张进行鸦片战争:这便是那位有运气亲自参加了发生在半个世纪内的世界重大事件的见证人。
远东和中国的关系并非始于1793 年,而要早得多。但是1793 年是长期对抗的意想不到的起点,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还没有停止对此承担后果。
1793 年:对法国人来说是个多么具有法兰西意义的年份!简直可以说历史在其他地方都停止了它的所有的能量,包括毁灭性的能量与创造性的能量都凝聚在巴黎发生的事件上。法国开始向欧洲开战,并非为了扩大一个省份,,而是为了“打倒暴君”。
这同世界上另外两个更为强大的国家里的平静气氛相比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呀!——在同一年,这两个强国以无事的方式将造就后两个世纪的历史!从表面上看,联合王国和中国什么都没有发生。英国人眼见成千上万惊恐;安的流亡者源源而来,尽管对法国发生的事迷惑不解,但多少还是置身事。在中国,乾隆皇帝完成了他第58 年的统治。他对国民公会和法兰西共和无所知。当消息最终传至北京时,除了像一则在不熟悉的海洋上空出现了龙卷风这样的无用新闻外,还会给他带来什么呢?
当时,英国是这样一个西方国家:尽管国土有限,人口不多,却由于商品经济、机械化及工业革命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所有这些在大陆欧洲则还处于摸索阶段。中国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乾隆皇帝漫长而辉煌的统治时期,中国本土的人口翻了一番还多①,它的领土面积也增加了一倍多,中国恩泽扩展到安南、交趾支那、暹罗、缅甸、尼泊尔,西藏……朝鲜、满洲里、蒙古、突厥斯坦及中亚直至咸海,甚至里海。从未有过如此多的人对同一个政权表示顺从。
在这两个人类取得丰硕成果的国家之间,直到那时仅有少量的贸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两个世界当时增加接触,能相互吸取对方最成功的经验,如果那个早于别国几个世纪发明了印刷术与造纸,指南针与舵,炸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刚刚驯服了蒸汽,并即将制服电力的国家把各自的发明融合起来,那么中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必将使双方都取得飞速的进步。那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文化革命呀!……
这就是历史赋予远东和远西的机会。但是聋子一地球上最强大的聋子——之间的对话使这个机会付诸东流。两个傲慢者互相顶撞,双方都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把对方推到野蛮人的边缘。
中国拒绝对世界开放,而英国人则不管别人愿意与否想让世界对所有的交流开放。欧亚大陆的两极在50 年里将从文化冲突变成兵戎相见。
托马斯,斯当东是一个错过了重要机会的“带有倾向性的旁观者”。P’’014海上的霸权常常给那些握有这种霸权的民族以一种自然的骄倣,;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能够到处凌辱人。他们以为他们的权力就和海洋一样地广大无边。
孟德斯鸠,1748 年
马戛尔尼并非初出茅庐,他先后曾任驻俄国沙皇陛下处的公使、加勒比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乔治·斯当东①也是位老手,在马戛尔尼担任上面所说的后两个职位时,斯当东辅佐他的工作,并表现出了聪明才干。他的上级如果发生意外,他将领导这个使团。国王乔治三世派遣到中国的都是些杰出的官员。使团人员多达近百人,包括外交官、英国青年贵族、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士兵和仆役。算上水手则有近700人。光是上船登记就花了几天的时间。P003
欧洲与亚洲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除了一些小挂钟和小加工成品外,欧洲产品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而中国则向欧洲出口更多的茶叶、瓷器、丝绸和工艺品。因此欧洲不断增加的进口要用出口工业品来平衡。假如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就不必要从印度走私鸦片了。在这之前要用走私鸦片的收入来支付进口的茶叶。英国是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贸易的。现在当工业大国向不发达国家出售武器时,‘情况又有多大改变呢?p008
启蒙时代的人对欧洲社会的一切都要求重新评价,但对中国社会却全盘肯定。他们的批评意识一方面是如此尖锐,对另一方面却迟钝了。无神论中国的理陸天堂使他们能揭露服从于“无耻的人”——即教士的欧洲地狱。由此,他们对皇帝的残忍,对改朝换代引起的动乱,对焚书,对对反对派施加酷刑和对不断发生又总被血腥镇压的反叛都不在乎。当有人决定视而不见时,他会对任何证据都无动于衷。P024
耶稣会土是否受骗了呢?没有。但是他们被迫只是发表那些使中国人读起来不至于感到不快的关于中国的文章一否则就会意味着他们传教事业的结束。他们的书简是有教益的:他们不但要在信中避免诋毁,还要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好让人称赞中国,支持他们的事业。许多杰出的汉学家在毛统治的年代里为了不脱离自己的事业不也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同样的事吗!p025
伏尔泰本可以在18世纪50 年代便设法清除同代人思想中的毒素。他没有这样做,而以前他却那样满怀激晴地去让他们中毒。为什么呢?同他一样的一个人,《中国人信札》的作者也许能给我们作出回答:“伏尔泰一点事实都不;;他写书只是让书里充满了空话。”伏尔泰先后有过不同的信念,但他不屑于——消除。他不够诚实,不愿公开修正以前经常使用的某个论据,如中国人证明人类可以没有神学,没有教会。甚至可以摆脱上帝。他最后同意少数头脑清晰的观察家的意见,但不肯公开认错。
这样,一场聋子对话便在继续进行下去:欧洲扮演一个滔滔不绝地说话的角色,自问自答,而中国扮演的却是-声不吭的哑巴。P025
1793 年 1月15日,“狮子’号在海浪微微的拍打下发出了轻微的嘎吱声。勋爵俯身在箱子里找出那本从1764 年出发到圣彼得堡时开始记的日记。他翻阅着一个笔记本,它使他回忆起在彼得堡加利钦亲王家度过的一个夜晚。他在那里遇见了一个叫勃拉弟捷夫的人,他曾在伊尔库茨克任过要职,井到北京和中国人谈判过边界问题。这位少有的懂中文的俄国人对他解释说:同中国打交道就像“在雾中航行”一样。P028
勃拉弟捷夫还对他说过:中国人对一切中国之外的事情无知得令人人难以相信。他们认为中国处于地球的中心:他们把地球想象成一个四方形,其他国家都被杂乱无章地扔在四周,只有向中国进贡或干脆不被人知的份儿。有一天利玛窦神父给中国人看—个地球仪,他们根本不信而不是感到窘迫。他们断然地说:“中国显得太小了。,,这个地球仪离他们所想象的中国在巨大的乌龟壳组成的拱形下占有中央位置的宇宙观实在相去太远了。P029
由于不断听神父介绍,加上大量阅读了图书室里的藏书,马戛尔尼最后对各个时期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条中国龙时而安详地展开它的身躯,时而因不安而缩成一团。永远是同一个社会解体后又重新组成。治与乱的无休止的循环组成了一部不变的历史。同不断进步并想征服越来越多地方的英国恰恰相反。
在这千年的反复交替中,乾隆皇帝是更接近开放还是更接近封闭呢?他曾接待过传教士,后者为能在宫内身居要职而受宠若惊。但他也曾迫害过中国改宗的人和神父,残酷地镇压过起义,驱逐过欧洲人(除了对他有用的一小撮之外),把欧洲商人关在澳门和广州两个集中居住区,查禁一切批评满清王朝的东西,把两千种书列为禁书,焚烧了另外两千种书,杀掉了几百名作家。他扩大了中国的疆土,但没有让它开放。
马戛尔尼知道他将要去见一位耳聋的老人。传教士们不是已经告诉他这‘副助听器吗?但他是否会对“西方最强大国家”的主动接近不予置理呢?
满清鞑靼王朝本来可以像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蒙古鞑靼人在公元 13世纪所做的那样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在蒙古鞑靼人之后,明朝便重新关上了大门。满洲人继承了他们的做法也来个闭关自守。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受到农民起义的包围,他感到自己已被上天抛弃而自缢身亡。满洲人看到明帝国解体而夺取了政权。外族又一次统治了中国。但是马可。波罗赞颂的丰富多彩的中国却再也不存在了。
卜四的同代人康熙大帝之外,所有的满清鞑靼皇帝变成主人后只想太太平平地享受他们的猎获物。这些外族所占领的中国已经有了三个世纪对世界封闭的历史。为了更好地占有中国,他们又加上了一道锁。
在中国大门外徘徊了4个世纪以后,马戛尔尼相信他了解自己要去的地方,也了解如何开锁。P032
他们的人数和取得的成功让人恐惧。东印度荷兰公司于1740 年听到反叛的传闻便组织了对中国人的大屠杀。2万到 3万人丧生:几个小时内10个圣巴托罗缪惨案①。 “荷兰方面否认这次暴行,公司董事们深恐因此得罪中国皇帝”。他会不会对公司在广州的买卖——甚至对他们的人——进行报复呢?他们派了使团说明事由并对这—极端措施道了歉。意想不到的好事:皇帝毫不介意地让人答复说:“我对于这些贪图发财远离祖国,舍弃自己祖宗坟墓的不肖臣民并无丝毫的关怀!”
这个皇帝就是乾隆。他对商业、利润和国际贸易已经表现出同样的蔑视,对向往外国的中国人表现出同样的严厉态度;同样喜欢停滞不变——以后他将公开炫耀邊—点……p033
洪仁辉的尝试由于1760 年清朝廷发布的法令而失败。这项法令使外贸条件变得更加困难:(一)外国人必须在春节离开广州,撤到澳门,直至秋天(二)中国人不得同外国人做生意,也不得为外国人服务,否则判流放罪,(三)外国人不准学中文,他们只能同广州公行的翻译接触;I四)任何外国商船在中国领水停泊期间船上都必须有中国官员,(五)外国人不准携带武器,他们送寄信件都必须通过中国当局:(六)外国人如和中国人发生纠纷将按中国法律处理。P050
在定海总兵府里,斯当东发现另外一件怪事。“许多桌子上摆着矮树盆。有松树,橡树、结满果实的橋子树。所有这些灌木都不超过二尺高,然而看上去都显得非常苍老。盆里的土上点缀了几堆刿、石头,同这些矮树相比,可以称为岩石了。”
“盆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 4世纪,一千年后被日本人摹仿,称之为Bonsai(盆栽)。盆景和小脚的区别只是前者属植物,而后者属人类。中国人精心制作盆景和小脚,其方法是相同的:用结扎捆绑的办法进行压迫,抑制生长。两者都由于娇小精致而出奇地引人注目。
反之,“黑发人”发现了“红毛人”。双方都为之惊异:“他们蜂拥而至,把我们团团围住。人们走近我们时亲切但又不喧哗。”“他们看见我们涂有发蜡、撒有香粉的头发不禁哈哈大笑。,c,英国人身穿窄得包身的欧洲服装,根本不适合亚热带的炎热天气;而他们周围众多的中国人则穿很薄的衣服。
一个人的初次印象是很起作用的。这些英国人叙述的见闻充满着热情的新鲜感。对他们来说,即使定海这么一个普通的港口也具有新事物的无与伦比的魅力。他们是在定海首次听到人们的哄笑声,他们后来在中国走到哪里都引起这种哄笑。他们以为自己是作为世界的主人来中国的,也正是在中国他们发现自己成了嘲笑的对象。P055
巴罗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太浅,无法抵御台风的袭击,然而船上仍装满供建筑用的木材。“所以好像只要一阵风就可使船只倾覆。”安德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如果安德逊活到今天,他还会发现,到了20世纪踟年代,帆船仍无变化;不过,越来越多的船已没有帆,而装上了马达。P057
善于思考的马戛尔尼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中国人首次看见欧洲船只至今已有250 年,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由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更需要航海技术,因而中国人这种惰性就更加令人难以置信。‘p058
乾隆的指示不断地在苛求和宽容之间摇摆。苛求,因为夷人“待之愈厚,则其心益骄”,宽容,因为应该让外国人随他们的“习俗”,俗——粗俗的卒L貌——和“礼仪”不同,礼——成为仪式的礼貌的最高形式。只要没有在天朝熏陶过,夷人就没法掌握它。P077
安德逊数了一数,在24英里的航程中一共遇见600 艘船,而在两岸停泊的船只至少有这个数的两倍。“根据最保守的计算,我们至少见到50万人。”“迷人的乡间小屋‘,“精致的花园”,“一块块整整齐齐的庄稼地”。P078
“无数的人群,不分男女老少,一见到我们便像潮水一般拥向河岸。”世界上只有在中国才能见到这么稠密的人群。“老百姓拥挤着,一直走到河中心。妇女们一点也不怕把她们的小脚浸湿了。”
在英国人眼里,中国人都长得一样:“真怪,那么多青铜色的人头拥挤在一起,就像在一组贺加斯②的油画里所画的那样!只不过人的面貌缺少英国画家擅长表现的各种变化。”p083
吴砺
20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