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回复: 0

[散文] 花儿与少年的旋律

[复制链接]

8245

主题

190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5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2-25 20: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儿与少年的旋律



                       一


第一次听到《花儿与少年》
是大学的第一个新年晚会,
炽与萍试图用小提琴合奏,
尽管萍总是跟不上节奏,
但那悠扬的旋律,
深深刻进了我们这些
乡土气息尚未褪去的少年的心里。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乐器,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曲子,
那夜,仿佛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世上很少有比花儿与少年
更富诗意的名字。
两字相连,
便是一幅画,一个梦,
山野里,一片花海,
少年奔跑在风里。


真正熟悉这首曲子,
是儿子小学时的琴声。
不算复杂的旋律,
在他手中却鲜活灵动,
流淌着激情,
充满着生命的光。


有人说,这是中国最美的情歌。
它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
王洛宾的旋律?马步芳的词?
或是吕冰的曲?朱忠禄的文?
然而,它的灵魂,
扎根在青海的民间小调“花儿”,
流淌在西北的山川牧野。


那里,歌声起伏如浪,
“花儿”是姑娘,“少年”是小伙,
一人唱,一人答,
情意在山风中回旋。
明清的文人曾驻足倾听,
惊叹这天籁般的自由之音。


要将它改写、重塑,
需要另一种天赋,
一种来自民间的天赋,
一种让歌焕然新生的才情。


我以为,
中国所有的情歌,
都不及《花儿与少年》。
它带着草原的气息,
带着炽烈的爱,
纯粹、直白,充满生命的律动。


或许,最美的情歌,
一直都来自少数民族。
最绚烂的衣裳,
也同样来自他们。
两千年的汉族,
无歌、无色,
像圈养的家鸡,
沉稳,正统,却毫无艳丽之姿。


而少数民族,
像山中的野雉,
翎羽夺目,歌声嘹亮,
在风里舞蹈,在情中歌唱。


或许是因为汉族千年婚姻皆由父母安排,
少年少女从未见面,
无需歌唱,也无需打扮,
像农家院落里的鸡,
不需要炫耀,不需要吸引。


而山野里的少年,
靠歌声传情,
靠鲜艳的衣裳惊艳目光,
在自由的爱情里,
寻找属于自己的光。



                二



旋律轻轻升起,
如一声叹息,
摇曳如青海的群山,
如草原上浮动的浪。


它是那样简单,
却又深邃,
从大地生长,
在歌声中流传,
穿越时光,穿越心的渴望。


五声调,却无边无际,
音符如情人的低语,
装饰音轻轻滑落,
思念,永不消散。


张力与释然交错,
旋律起初温柔,忽而高昂,
像一颗犹豫的心,
突然燃烧,
又缓缓坠入黄昏的梦。


节奏自由流淌,
如最初吟唱它的声音,
不受束缚,不被囚禁,
它呼吸,它鲜活,它自由。


如今,小提琴奏起它,
琴声颤抖,低语,
每个音符都是倾诉,
每次停顿都是沉默的祈求。


这首歌不仅是音乐,
它是记忆,是爱,
是一阵山间的风,
把某个名字带向天空。


它属于自由歌唱的人,
属于盛装起舞的人,
属于在歌里寻爱的人,
属于灵魂在风中飞扬的人。


无雕饰,无粉饰,
只有赤裸的情感,
歌唱着花儿,歌唱着少年,
歌唱着永不凋零的爱。



附:
【王苏芬《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哔哩哔哩】 https://b23.tv/KzH6Jhl




吴砺
2025.2.2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桐币 +6 收起 理由
浮生一梦 + 1 + 6 在时光的洪流中驻足流盼,静待花开。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