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回复: 0

[散文] 以火焰之语:丘吉尔沉思录

[复制链接]

8248

主题

190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8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3-21 2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火焰之语:丘吉尔沉思录


                                        ——观《温斯顿·丘吉尔:世纪巨人》纪录片有感


                   一

一开始,是寂静——
他的葬礼。
街上没有哭喊,
只有肃立的人群。
灵柩缓缓穿过泰晤士河,
起重机低下了头,
战机在空中咆哮而过,
仿佛整个帝国,
都在为他送别。

1940年,
他成为首相,六十五岁,
却像刚刚出发。
“我一生都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他说。
有些人被岁月耗尽,
而他,
似乎从岁月中汲取力量。

我们五十岁就谈退休,
他们七十岁还在争夺职位。
他,是那种
与时间赛跑的人。

他那张脸,方方正正,倔强,
叼着雪茄,
像一头咬紧不放的斗牛犬。
不似传统的英国绅士,
却代表着这个国家
最不屈的灵魂。

他童年被忽视,
成绩差,父母冷淡,
一年只来看他一次。
被送进军队,
原本是放弃前的无奈选择,
却意外点燃了他的光芒。

让我想起特朗普,
也是父亲的失望之作,
被送进少年军校,
却走出了自己的戏剧人生。

父亲四十六岁去世,
丘吉尔从那一刻开始清醒。
他并不知道要做什么,
但他知道,
必须做点什么。

战争点燃了他,
他习惯冒险、酒精、雪茄,
也开始写作。
他以记者之名成名,
用笔,将自己
写成了帝国的英雄。

他说:“我们都是虫子,
但我相信自己是萤火虫。”
这句话,
这些年一直陪伴着我,
也写进了我第一本散文集的序言,
如一颗微光,
指引我在黑夜中写下去。

如今重看这部纪录片,
我感受的不只是他,
还有自己。
岁月让人看得更多,
也看得更深。
以他那样的个性,
向希特勒那样的魔鬼投降?
绝不可能。
英国人,确实选对了人。

他的母亲
曾给他介绍两个姑娘,
都被他拒绝,
她们说他没出息。
这让我们这些年轻时
被看轻的人,
感到一丝安慰——
原来女人的眼光也不总是准确。

达达尼尔惨败,
他被迫下台;
但他以作家的身份再度崛起。
对多数人是灾难,
对他而言,
却是燃烧激情的火种。

六十五岁,
他的热血比许多年轻人
更为汹涌。

他的武器是语言——
在那个帝国摇摇欲坠的年代,
他用语言支撑起国民的勇气。
听起来可笑,
却是真的。

当他再次出任首相,
人民欢迎他,
他却低声说:
“可怜的人们,
他们信任我,
而我只能带给他们旷日持久的战争。”
这句话,
让我鼻酸,
也让我五味杂陈。

他的战争演讲,
语调温和,
不像希特勒那样歇斯底里。
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
却比枪炮更有力量。

雅尔塔会议之后,
他说:
“俄罗斯是大狗熊,
美国是大水牛,
英国成了一头小毛驴。”
他清楚自己的国家已非昔日,
却依然不卑不亢地站着。

他九十岁时中风,
硬是撑了二十多天,
直到在父亲去世的
同一天、同一时刻
安然离世。
也许他这一生的努力,
都是在告诉父亲:
你错了,
我并非无能。

那是我第一次
如此完整地看到他的影像,
印象中那个倔强老头,
慢慢变得立体,柔和。

我总觉得,
晚年的他像极了另一个人,
后来才想起——
是邓小平。
也许高寿者
都会有些相似;
但更可能是,
他们身上都散发着
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智慧之光。

不过,
邓小平的精气神,
似乎更足一些。



                      二

它从寂静中开始——
没有演讲,
只有一个国家屏住呼吸,
当灵柩缓缓前行,
穿越承载他声音的河流。

吊车低下钢铁的头颅,
战机在空中哭泣,
水面之上,
他被托举着,
仿佛一个被释放的神话。

这不仅是葬礼,
更是一场
与那个唤起风暴之人的告别。

他原本不该成为领袖,
也不被认为会发光——
一个被忽视的男孩,
一个让父亲失望的学生。
可命运,
偏爱不循常轨的灵魂。
他穿上军装,
沉睡的意志苏醒了。

他收集起自己的武器:
冒险、
威士忌、
雪茄,
以及——
比钢更锋利的语言。

他在失败中跌落,
又以文字爬上权力之巅;
他曾被放逐,
却因故事尚未完结,
再度归来。

帝国的黄昏时分,
一个声音
抵御着黑暗。

他不像暴君那样咆哮,
他的声音如老石般沉稳——
克制,
人性,
镌刻着悲悯与希望。

他说:
“可怜的人们……他们信任我,
而我带来的,
是战争。”
那句低语,
让我们看见
领导者的重量。

他说自己是
虫群中的萤火虫——
在无边黑夜中,
那一点倔强的光。

他并非以青春领军,
而是以记忆之重,
穿越岁月。
他的身体老去,
而他的意志
却愈发像光
穿透时间的缝隙。

他知道
英国已不再是雄狮,
而是一头疲惫的小毛驴,
站在熊与牛之间。
但他依旧——
站着。

他懂得失败,
却从未投降;
他懂得孤独,
却从未沉默;
他目睹历史的残酷,
却依旧,
以眼中的火焰,
直面它的咽喉。

他在九十岁那年去世,
就在父亲去世的那天、那一刻。
仿佛在说:
“你看到了吗,
我终于做到了。”

我们确实看见了。
我们看见的,
不是雕像,
而是一个人——
有缺点,
有锋芒,
有脆弱,
有才华——
当世界逼他屈服,
他却从未低头。

他不是历史的乘客,
他是历史本身的声音。


附:
【纪录片《温斯顿·丘吉尔:世纪巨人》中英文字幕-哔哩哔哩】 https://b23.tv/fddIJTx


吴砺
2025.3.21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