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回复: 0

[散文] 火焰仍在 指挥的艺术与时间的回响

[复制链接]

8248

主题

190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8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3-23 22: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火焰仍在 指挥的艺术与时间的回响

                                                 ——观纪录片《指挥的艺术  过去的指挥大师》有感


                           一

这个周末,
我走近那些指挥大师——
不是圣人,
是音之使者。

他们手握指挥棒,
却掌握的不只是节奏——
他们塑造沉默,
雕刻无形。

我们称他们为“指挥”,
这名称确有深意——
从一个元素跃向另一个,
如电光穿梭,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人说,
最好的指挥
拥有一种第六感——
一种灵魂的触觉,
与声音的本质共振。



这部纪录片中,
性格如谱页徐徐展开:
倔强、精准、热烈,
却也脆弱柔软。
音乐——那人类文明中
最不自然的产物,
自然界从未创造出
这样的声音,
可我们,
居然能心领神会,
仿佛某个被遗忘的祖先
在梦中曾经听过。

我至今不懂,
作曲家如何创造出
十几种声音同时共鸣——
在虚无中编织出
一首和谐的赞歌。



观他们指挥,
如同站在仪式的边缘,
看一个神秘小部族,
将秩序注入混沌。
一个乐团,
八十颗头的巨龙,
听命于一只手的指引。

而我们,
这些外行人,
只能静静地,
围观。

看着,
一个世纪一个世纪
从人间消散,
那些大师的影像
在银幕中短暂浮现,
然后——消散如烟。

而我们仍在。
他们已去。
这存在的感受,
竟让我生出
一丝奇妙的胜利感。



韦伯的音乐,
我从未听过。
西方两三百年音浪,
我们一无所知,
却依然活得挺好。
听过的人,
也未必活得更好……

这或许揭示了某种本质:
音乐,
可能只是人类
锦上添花的美丽幻梦。

这让我困惑——
这世界有那么多
美好的东西,
我们毫不知情,
却不影响我们
活着的质量……



这部纪录片,
带我走近陌生的名字,
将罕见的作品串联,
像在小吃街上
用竹签
一口一口尝味道……

让我想到,
当代社会的生产体系,
其实也是一种指挥系统——
只是我们听不到旋律,
只看到成品。

人类这奇异的生物,
被大自然造出,
也终将被自然
用病毒、战争、地震、洪水
一个个地消灭。



“指挥家,
就是要驯服一条
六十到八十颗头的龙。”
多么形象的比喻。
每一次抬手,
都显露个性,
也显露控制的渴望。

托斯卡尼尼,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指挥,
他的音乐,
脆,
利落,
像是用眼神切割水晶。



这些人,
倔强写在脸上。
也许,
这就是他们的艺术,
一场对庸俗的反抗。

在中国,
我们很少被允许
在众人面前展现个性。
但在这部片子里,
就像洛阳牡丹公园里
一朵朵颜色形状各异的花,
每一位指挥,
都在演绎
属于自己的
音色与节奏。



这部片子
讲述得不紧不慢,
不急于讨好观众,
而是用自己的节奏
娓娓道来。

这是一个
属于老人的影像世界,
但却拥有
远超我们想象的生命力。



看到一百分钟左右,
卡拉扬出场了,
那是我最熟悉的声音。
片中说,
他不是创造者,
而是推销员——
推销自己,
推销音乐。

说得真准。
他,
确实就是那样的人。



片中有句话,
我至今难忘:

“当你听到一首音乐,
如沐春风,
那是作曲家在对你说:
你并不孤单,
我在你身边。”

我懂那种感觉。
曾在上海的单身宿舍里,
一个扑克盒大小的收音机,
在夜晚
播放音乐频道,
我仿佛
忘记了孤独。

就像郁达夫说,
他吸烟,
只因烟头一明一灭之间,
能看见自己的存在。



而今,
技术让我们
将音乐装进口袋,
随身携带——
像萤火虫,
在耳中微微发光。

音乐,
这奇妙的人类天赋,
或许
只是为了救赎我们自己。


                           二

一根指挥棒,
细若低语,
却能统御
一整个声音的宇宙。

它不敲打,
不呼喊,
却唤起——
用一个挥动,
一个沉默,
一口气息。



这部纪录片
不是年表,
不是名字的游行。

它倾听那些
无法言说之物——
落拍前的眼神,
弓弦风暴前
手指的一丝颤抖。

每位大师,
从托斯卡尼尼到卡拉扬,
不只是一个人,
而是一种哲学,
一种在动作中行走的性格。



他们不是演奏音乐——
他们揭示音乐。
他们唤醒沉睡的旋律。

指挥家,
站在记忆、纪律与直觉的祭坛前,
将我们自以为熟悉的音符,
再次吹入生命。



同一首交响乐,
在不同的手中,
化作
不同的灵魂。
有的锐利,
有的温柔,
有的犹豫,
有的如火燃烧。



指挥不是手艺。
是仪式,
是神秘。
是将“在场”
变为
可以看见的动作。

像无形圣殿的牧师,
他们从八十颗心的混沌中
召唤出和声。
他们驯服的,
是由铜管与木管组成的巨龙。



这部影片从容展开。
如同一场睿智的对话——
不惧沉默,
笃定自有节奏。

它提醒我们:
音乐不是自然的。
不是树木、河流中生出的东西。
它属于人类——
却并非必需。
我们可以没有它活下去,
但不再相同。



尽管如此,
我们仍把它带在身上——
在耳机里,
在回忆中,
在漆黑房间的回响里。

它安慰我们,
如同一个声音轻声说:
“你并不孤单。”

它燃烧着,
就像孤独诗人手中
一明一灭的烟火。



这部影片,
不仅展示音乐,
也展示时间,
以及时间的消逝。

那些指挥家——
曾经的巨人,
如今是银幕上的微光。

而我们,
仍在呼吸,
看着他们褪去——
反而奇妙地
更觉生命鲜活。



艺术长于艺术家。
指挥棒落下,
火焰仍在。


附:
【【音乐纪录片】指挥的艺术——过去的指挥大师-哔哩哔哩】 https://b23.tv/37GD54d


吴砺
2025.3.23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