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之前:NHK 《红叶》的诗意凝视
——观看NHK纪录片《日本印象·红叶》有感
一
这部纪录片, 像一个手握数字画笔的画家, 试图超越 印象派曾梦想过的境界—— 色彩之盛, 已非画布可以承载。
阔叶林深处, 秋风为它们披上猩红的外衣。 树叶的转变, 并非骤然, 更像演员在谢幕前 细致妆扮。
“秋天的装扮”, 字幕如此写道—— 一句不太属于今日白话的措辞。 而那句: “树木慢慢地变妆”, 竟意外地动人, 静静流露一份温柔的惊喜。
红, 不仅仅是颜色, 它是信号—— 一门关于消逝的科学。 叶绿素退去, 黄与赤的颜料浮现, 原本隐藏,如今显形。
在日照短、寒意浓的日子, 树木选择退场, 以保存自己。
日本的红叶, 似乎比我们更多, 更热烈。 北京香山, 仅一隅燃烧。
还有这样一句话: “红叶的美, 是否是任务完成之叶, 谢幕前刹那的辉煌?” 这温柔的悲悯, 典型的日本式表达。
我们, 更倾向于延年益寿; 不愿将死亡视作美的伴侣。 而日本人, 却将哀愁融入美学, 称之为“物哀之心”。
三首乡村歌曲, 用英文缓缓响起, 伴着树林、光影、落叶。 仿佛日本人也发现—— 西洋人对生命的热爱, 在旋律中更尽其意。
最后一首歌, 与溪水中漂浮的红叶共舞。 光影粼粼, 如一首悄无声息的告别曲。
“凛冬将至”, “春天会来”。 裸露的林木 并非悲戚等待, 而是静静储能—— 一旦春风初至, 立刻爆发出生的力量。
这部影片—— 一半是科普, 一半是冥想。 文字温润, 画面有时稍嫌不足。 我期待更多—— 更多火焰, 更多燃烧。
但也许, 就像落叶本身, 它给出的, 恰是适时的分寸—— 在飘落之前, 已经尽情绽放。
二
这不仅是一部影片—— 更是一首静默的诗, 关于光线的坠落, 关于绿色的退场。
NHK用像素作画, 画出印象派画家 曾追逐却未曾捕捉的梦: 时光的色彩, 浓烈到画布都容不下。
它从科学开始—— 叶绿素退去, 隐藏的颜料走上前台, 树木悄然放手, 为尚未到来的春天 保留自己的一线生机。
但在这之下, 还流淌着更古老的宁静: 物哀之心—— 那种温柔的痛, 当美悄然滑落。
每一片红叶, 都是谢幕前 最后一声低语。
“秋天的装扮”, 旁白这样说。 “树木慢慢地变妆。” 这不是说明, 这是诗。 不是陈述, 而是哀歌。
在日本, 衰败也是精致的—— 是转化, 不是终结。
西方的歌声随之飘来—— 温柔的乡村旋律, 穿过红叶林的空隙, 仿佛日本人也知道, 有时候, 西方更敢直白地歌唱 爱与别离。
森林站立着, 不为哀悼, 只为等待。 冬天会来, 光也会来。 耐心, 在雪中扎根。
这部片子很安静, 也许太安静了。 一些画面, 一闪而逝。 我们渴望更多的燃烧, 但它温柔地离去, 就像落叶一样, 只留下 它愿留下的。
而这, 就已经足够。 一部纪录片, 也是一堂课, 教我们如何凝视无常, 如一声祈祷, 献给那些 在坠落中 看见美的人。
附:
吴砺 2025.3.25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