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之海,生命之书法 ——观看 NHK 纪录片《日本印象派·生命之海》
一
日本画的色彩, 冷冽、通透, 总让我怔住, 仿佛心被一抹凉艳轻轻触碰。 美—— 竟如此贴近空无, 像世界的边界 悄然溶解在透明之中。
十九世纪的印象派, 是否曾从浮世绘中 汲取过灵感的水? 也许是。 但他们的笔触 更炽热,更喧哗—— 尤其是凡高, 他的色彩燃烧, 比真实更强烈, 比自然更像梦境。
于是我问自己: 这部纪录片,会带来怎样的新视角? 用光与色彩描绘整个世界—— 那是印象派的梦想。 如今, “靛青的寂静世界”, “冬日碧空被朝阳穿透”, “鸟儿振翅, 打破无尽的静谧……” 这些解说词, 像画中飘出的诗行。
这是一部关于海的影片。 冰层之下, 海水的色彩微妙而冷艳, 清澈又清新, 仿佛为日本人的审美而生。
镜头中的虎鲸, 黑白分明, 形体与色彩共振, 和谐得令人屏息。 “海面,如上等丝绸, 被波纹缓缓撕裂。” 阳光斜洒, 在水面柔和地反射, 像白丝的光泽, 而虎鲸的身体在其上浮沉, 柔软而饱满, 仿佛一幅极净的画。
“它们点缀这广袤蔚蓝的画布, 跃动着生命的律动。” 几只长须鲸缓缓跃起, 如几个低音缓行的音符, 在大海的五线谱中闪光。
这是日本的知岛半岛, 海岸被拍成画, 在光影中缓缓呼吸。
这不只是影像, 是一篇现代的抒情随笔, 是一段画与文字的对话。 而最终的镜头, 三十余只虎鲸 整齐地排成一线, 穿越蔚蓝, 穿越镜头, 也穿越时间。
这一刻, 便是《生命之海》。
二
这不仅仅是一部影片, 更是一幅画, 一场静与动的缓缓展开, 科学与艺术之魂 在其中悄然交织。
纪伊半岛的海域, 在印象派的目光中, 化作一场清醒的梦。 此处的光, 不再只是照亮, 它是记忆, 是情感, 是不可见之物的低语。
解说词如画家的轻声低语: “靛青的寂静世界”、 “丝绸般的海面被波纹撕裂”…… 它们不只是描绘, 更像某种回声, 回荡在心灵深处。
这部影片不急于说明, 它邀请我们 沉静地凝视—— 鲸鱼如音符般浮现, 阳光如丝绸般滑行, 海水 变成了一卷发光的长轴。
虎鲸, 黑与白, 像墨与空。 它们的动作优雅到无从言说。 海洋, 不只是栖息地, 更是一种和谐, 一幅在永恒中流动的画作。
在这里, 科学与诗意 一同漂流。 观察,成为一种敬意, 镜头仿佛蘸着时间的笔刷, 缓缓书写。
而这一切之下, 是一种无声的致敬, 向浮世绘、 向东西方的交会与回响。 曾经,凡高向东方望去, 从此,色彩被重新定义。 今天,我们回望, 以新的目光, 再次看见大海。
影片的结尾—— 三十余只虎鲸 列队前行, 穿越深蓝, 穿越寂静, 它们不只是生灵, 更是一种书法, 一种祈祷。
这不仅是自然。 这是一门艺术—— 生命的艺术。
附:
吴砺 2025.3.26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