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回复: 0

[散文] 雪之静美

[复制链接]

8248

主题

190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8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3-29 07: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之静美

                                            ——观看NHK纪录片《美之壶·雪》


                一

日本人,
如何诉说雪?

中国古诗中,
最美的雪,
藏在柳宗元的那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还有王维,
据说他的画,
能把雪描绘得
静得令人屏息。

纪录片里说:
“雪,是冬日里风雅的象征。”
“秋月与冬雪,
总是触动日本人的心弦。”

他们的屋中纸窗,
本就为了观雪而设。

兼六园,
赏雪的胜地,
寺庙屋檐下,
积雪压弯红枝,
红与白的交融,
是一种轻盈而内敛的喜悦。

玉泉园的“万两树”,
枝头挂满小小红果。
石灯笼中点起蜡烛,
在夜雪中摇曳出
一圈圈金色幻影——
那是日本美学中最细腻的光。

雪的纹样,
被织进布料,
每一朵都不相同,
轻轻落入日常,
如同静静的回声。

主持人幽默而自在,
将本是庄重的事
讲得轻松愉快。
那张脸,那神情,
让我忽然想起——
大学时代的刘先明,
他也有那样明亮的眼神,
与不经意的笑。

十九世纪,
有位日本学者,
用西方显微镜
观察雪花,
一看就是二十年,
一笔一画地描摹下来。

如今现代镜头下,
雪花千姿百态,
每一片,
都像静止的星辰。

他们把这些图案
撒在盒子上、布面上——
不动声色地,
创造出一种
清新、雅致的美。

这,与中国大不相同。
我们爱桃花、牡丹,
印染于被面与鞋头,
热烈,喜庆,奔放。

而他们偏爱素雅,
那种微光里的沉静。

他们喜爱那些
转瞬即逝的东西——
樱花,雪花……
美,总带着一种微弱的忧伤,
像未及出口的道别。

夏日里穿上雪花纹样的衣衫,
据说会让人感到
一丝清凉。
雪窑洞,雪纹理,
日本人对雪,
几近于一种温柔的崇拜。

我忽然想起
二三十年前见过的日本老照片:
黑色屋檐宽阔安静,
屋顶堆着厚厚的雪。
白与黑之间,
浓烈而温柔,
安静得
仿佛可以听见心跳。

但最温暖的一幅雪中图景,
依旧出自唐诗——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想,
如果中国的黑漆器上,
印上日式淡白雪花,
那将是别样风味……


                   二

雪,
在这部片中,
不仅仅是天气,
它是镜子,
是呼吸,
是一声挂在时光之间的寂静。

日本人不只是看雪——
他们与雪共处,
用纸窗将它框住,
请它走进庭院,
如同迎来一位
沉默的客人,
不说话,
却总带来——
美。

兼六园,
古寺,
石灯笼里那一缕微光,
被冬天的掌心捧着。
一枝红,
托起一片白。
这就是喜悦——
低声细语,
从不喧哗。

雪花被缝进布中,
印在漆器表面,
落在静默的生活之上——
仿佛将注定凋零的事物,
轻轻留住。

曾有人,
用了二十年
透过显微镜描画雪花,
那镜片成了一扇门,
通往一座缩微的永恒世界。

每一片雪花,
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
教会人们理解:
万物,
如何低声说话。

这不是
暴风雪的磅礴之势;
不是那首古诗中
风雪夜归人、远犬低吠的故事——
而是
之后的寂静。

在中国,
花朵绚烂地绽放在布上——
桃红、牡丹、鞋头上的华丽;
而在日本,
美还未被命名,
便悄然隐去。

他们在夏日穿上
雪的图案,
让内心升起一丝清风。
他们点亮一盏灯,
让影子在雪上轻轻晃动,
而雪,依旧静默无语。

侘寂——
是对消逝之物的热爱。

这部影片,
不喧哗,
不催你动情,
它只是静静地等待。
如果你愿意倾听,
也许你会听见——
那种
早已忘记语言的美,
正悄悄
说着话。


附:
【【NHK纪录片】【日史字幕】[美之壶] 雪-哔哩哔哩】 https://b23.tv/85qRaVa


吴砺
2025.3.2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桐币 +4 收起 理由
浮生一梦 + 1 + 4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