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回复: 0

[散文] 食之本源:一部人类进化的味觉史诗

[复制链接]

8240

主题

190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0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3-30 1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食之本源:一部人类进化的味觉史诗

                                                                 ——观看NHK纪录片《食之起源》有感



                                  第一部

           一、米饭

“吃,让人幸福。”
这不仅是人类的感受,
看动物咀嚼的神情——
闭眼、安静、满足,
它们也在享受。

在没有共同宗教的中国,
“吃喝玩乐”中,吃排在第一。
这不仅是物质的满足,
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

两百万年前,
人类开始用火烤橡实。
淀粉加热,变成葡萄糖——
不仅美味,
更让大脑获得新的可能。

糖,喂养神经细胞;
头骨变薄、下巴变小,
脑室扩大。
于是人类学会狩猎,
开始吃肉。

大脑只能吃糖。
糖摄入稍少,死亡率就高。
我们用葡萄糖思考、梦想、流泪。
也许亚洲人的米饭,
是智力跃升的秘密?

日本人拥有七种淀粉酶,
而欧洲人仅有四种。
胰岛素分泌少20%,
更不容易发胖。

食物,早已写进基因,
也雕塑了我们的形状。



                 二、盐

我们诞生于海水,
那高钠的世界。
钠是电,
是神经传导的开关。
离开了盐,我们无法存活。

上岸之后,
舌头进化得极其敏感,
味蕾层层如洋葱展开。
盐,成了味觉之王。

肾脏挽回99%的盐,
如大地留住每一滴雨。
一个人身上有200克盐,
每日流失,不过一勺。

八千年前,
在罗马尼亚的火堆上,
盐水蒸发,晶体闪亮——
人类第一次化学炼金术诞生。

农耕带来大量蔬菜,
钾多、钠少。
钾过量会扰乱心跳,
于是人类开始制盐,
从自然中重新取回平衡。

如今的我们,
已成为盐的俘虏。
它主宰甜味、油脂、鲜美。
没有它,连西瓜
也失去了灵魂。

四十岁之后,
肾脏渐渐萎缩。
在长寿时代,
盐——成了笑里藏刀的朋友。



                 三、脂肪

欧米伽3——
让细胞膜柔软如潮。
小鱼吃海藻,
大鱼吃小鱼,
人类在海边拾起这条珍珠链。

七万年前,火山爆发,
万物灭绝。
人类转身投入海的怀抱,
以海鲜补脑,
大脑随之风起云涌。

玉米油富含欧米伽6,
本是防御者,
若比例超出1:2,
便成炎症之源。

野生动物的饮食,
保持着平衡的智慧。
而我们,倾斜至1:10,
悄然削弱了
生命的和声。



             四、酒

酒,并无“适量”一说。
有的民族每天饮五升,
不是醉——是饱。

最初的酒,
藏在腐果之中,
我们从地上拾起,
拾起了发酵的秘密。

土耳其的古遗址中,
160升的大酒缸闪耀文明。
酒令大脑皮层沉静,
让心灵彼此靠近。

酒,不仅是放纵,
是人类社交的桥梁,
连接之器。

亚洲一半人口酒量微弱,
但正是这份脆弱,
在水田瘴气中保全生命。

甚至无酒精饮品,
也能让人微醺——
我们醉的,是情境,
而不仅是酒精。

酒,
是人类情感的酵母,
它的存在,
是进化的伏笔。



               五、美食

我们爱上了苦,
那本应避之不及的毒。
因为在苦中生存,
我们学会识别、忍耐,
甚至欣赏。

嗅觉与味觉的结合,
是进化的巧合。
口鼻不再分离,
香气在咀嚼中上升,
穿喉入鼻,点亮脑中烟火。

舌头,是副手,
真正让我们沉醉的,
是鼻腔深处那亿万个感知细胞。

两百万年前,火,
为食物添了香气的维度。
这是进化最温柔的馈赠。

人类不是为了美食而进化,
却意外拥有“风味即美味”的奇妙感知。

我们甚至能
共感他人的味觉、情绪与回忆。
在食物面前,
我们欢笑相通,泪水共鸣。

一起吃,
一起分享,
一起记住。
美食,
是情感的容器,
是第三种人类独特的能力。



               尾声

学习,是另一种进食,
不是吞咽食物,
而是吞咽惊喜。

一个新知识,
一段新理解,
就像灌木中意外的果实,
藏着从未品尝的香甜。

看完这部纪录片,
我仿佛在这个世界上,
又多赚了一份外快。

知识,
有时像熟透的李子,
甜美、黏稠、令人迷醉;
有时像西瓜上的盐,
在咸味中激发出极致的甜。



                                           第二部

一切从米开始——
不仅是谷粒,
而是思想悄然生发的起点。

火光在孩童掌心跳跃,
将粗粝的淀粉烤成甘甜,
喂养那即将做梦的大脑。

随后是盐,
来自我们曾离开的海洋,
却从未真正离开。
它在舌尖轻声低语,
记得血液中海的回响。

脂肪,
细胞与心智的黄金。
我们跟随鱼群,
思维随之下潜、上升,
一分子,一分子地蜕变。

再后来是酒——
不是毒,
也不仅是快感,
而是连接的礼仪。

杯子传递,
防备消融,
笑声,催生语言。

最终抵达的是“美食”——
不只是食物,
更是记忆的载体。

火焰的香气穿鼻而上,
藏在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味道,
让我们成为
懂得品味、
也懂得温柔的动物。

这部片告诉我们真相:
我们不是“吃什么就成为什么”,
而是“吃的过程,
造就了我们”。

不只是生理,
也是文化;
不只是化学,
更是共感的能力。

大脑学会的,
不只是咀嚼,
更是分享。

在一根苦根中发现生存的记忆,
在火光中相聚,
在食物里
学会去爱。

一把勺子,成了象征;
一张餐桌,成了世界。

而每一口食物背后,
都伫立着漫长进化的身影——
与饥饿
合写的一首
无声长诗。


附:
【【NHK纪录片】食之起源系列全集【MT字幕组】-哔哩哔哩】 https://b23.tv/W4wkD30



吴砺
2025.3.30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