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影者:山本耀司的沉默之衣
——观看纪录片《服装大师山本耀司》
一
“活出你的创意人生。” 他说。 每天,镜子里的男人都会问: 你还想继续奋斗吗?
烟,不离手。 他的回答,是沉默。 可一旦手触新衣, 脸上便浮现笑容: “我感到幸福。” “我喜欢做裁缝。” 这,便是全部答案。
他的奋斗, 不仅是为了美, 也是为了那些 与他一同缝制衣裳的生命。
时尚—— 一个个做梦的人渴望自由, 却没有人相信自由真的可能。 即使最伟大的人, 也早已筋疲力尽。
我想, 若节奏能放缓, 一年两场秀, 改为两年一场, 会怎样? 足矣, 更环保。
但这个世界, 从不倾听。
纪录片的回望, 总带着柔软的伤感。 “她的缺点, 正是她的成就。” 他说起一个他曾爱过的人。
他的童年—— 母子纠缠的爱与恨, 像东京灰色街头的回音, 深深刻在衣缝之中。
他讨厌 看到街上人们穿着品牌。 一个设计师, 竟怀疑自己所创造的意义。 多么奇特, 又多么真实。
对他而言, 创作不是生意, 而是呼吸、对抗、 是唯一能活成自己的方式。
我曾一无所知, 关于这个日本贫民区长大的男孩, 他竟闯进巴黎时尚的殿堂。 至今,仍觉不可思议。
而他却说: “我不是天才, 只是有经验而已。”
他曾试图告别生命, 在心满意足时, 吞下五十多颗安眠药, 却安然醒来。
他说自己活在两个世界: 表面是好好先生, 内心却不停呐喊: 别烦我,走开!
而他的衣服, 却不冷酷。 它们庄严而优雅, 有一种静默的美感, 仿佛来自另一种存在。
他相信, 爱与恨是彼此纠缠的怪兽。 当你爱得太深, 就会伤害。
“我们要小心去爱。”
他说。 “我仍在奋斗。” 那一刻, 我也在沉默中点头。
看完这个故事, 我仍未看清 他是如何一步步升起的。 有些谜, 注定是谜。
但有一点,我肯定—— 他是天才, 不喧哗, 不懈怠, 只是日复一日地 工作、工作。
一个裁缝, 拥有诗人的灵魂。
二
他不走在队伍的前方, 而是行于喧嚣之后的静默处—— 在布料如记忆般褶皱的地方, 在那里,黑色不是颜色, 而是一个问题。
从东京的废墟中, 他走出—— 一个没有财富的男孩, 只有母亲, 和沉默的重量。
他学过法律, 却在法庭里找不到正义。 于是他转向布料, 用它建构出 一种属于阴影的语言。
他的衣服不为修饰, 它们反而抗拒。 它们不依附, 它们飘逸, 仿佛在逃离 “身体”这个概念本身。
“我不是天才—— 只是一个 有经验的人。”
他这么说。 但他的黑色, 不只是色调—— 那是哲学, 是盾牌, 是一句低语: “我不打扰你, 你也别打扰我。”
在影片中, 他一手夹着香烟, 谈起死亡, 如谈一位旧友。
“我试过, 吞下五十颗药。 但第二天还是醒了。”
他微笑, 但那笑容 未曾真正 走到眼底最深处。
对他来说, 创作是生存—— 不是表演。 他的工作室是一座修道院, 他的衣裳, 是沉默中缝制的祷词。
他不信任时尚的速度—— 那无休止的季节追逐, 那“必须被看见”的暴政。 “慢下来,” 他说, “让作品自己呼吸。”
爱, 他也不信。 “太多了, 你会伤害她。”
他活在矛盾中: 一个温和的人, 藏着野性的心。 一个公众人物, 却渴望消失。
但他始终, 在战斗—— 为隐匿的美, 为用布包裹的叛逆。
他不只是服装设计师, 他是 一位缝线与张力的哲学家。
一个裁缝, 在穿上皮肤之前, 先为灵魂着衣。
附:
吴砺 2025.3.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