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7|回复: 6

[桐城史] 《康熙桐城县志》阅读笔记(二)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倡于上谓之风,成于下谓之俗。“俗”本来并没有贬意,但由于传统等级社会瞧不起下等人,所以“俗”渐渐就有了贬意。但言及风俗时,依旧没有贬意。而且,现在风与俗也不严格区分了。
0 U: A, w9 E: e. J" M1 E- j! W) p9 B% ?( M& R8 m5 M4 v/ _
☉桐城号称文都,得桐城派之威名。古桐城民风若何?县志曰:“同安郡其俗信鬼神,好遥杞,父子或异居,人性劲躁,包藏祸害,视死如归”。这哪里是文都,简直是武都嘛!不过,县志又曰:“自平成(南朝)后其俗颇变,尚淳质,好俭约,丧杞婚姻胥近于礼”。一般来说,民风是难以突变的,而且其后的隋唐并不是专制强迫的朝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平成之后有大量的移民,而且是温存敦厚的南方移民,而这又几乎完全不可能。不管怎样,平成之后桐城肯定发生了什么事。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解释:隋唐强盛,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蛮横变得没有必要,而且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文化涵养也大幅提高。
& _: b2 I  U6 I, h9 f* f. ^% A5 z- I' V1 f  t/ j4 N7 j
☉胡缵宗郡志:“桐城文若胜于其质”“桐城达大抵江北,风气近厚,故其习多类中州”。这一段话非常重要,分明是引出了两种对桐城民风完全不同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桐城人喜欢做表面文章,客套太多,自然做人有点假;一种观点认为,桐城是个沿江大县,明显带有中州北方人豪爽的作风。我认为,桐城人恐怕两者兼有。都说桐城人难对付,表明咱们聪明嘛。0 y7 Q3 r1 q% {. y& Y

4 a1 Y6 ?8 Q7 o☉北乡叫桐积乡,“桐”自然指桐梓、油桐或梧桐,“积”大概是指缙绅多发迹此地。桐川兄说是桐树广植,自然也有道理,只是寓意不及前说。东乡叫清静乡,大概与此地有佛道场所有关,清静无为也。最大的是西乡日就乡,因多山,古时多作避乱之地。& u# s' V  v: m0 c6 L
% R" l% w" Z$ E. V( D0 I
☉农历七月七为乞巧节,相传群鸦屏集,夜半牛郎织女相见之时则小雨突至。本人年少时经常与小伙伴结伴等待奇迹,可惜一次也没有遇到。
9 O& U9 A; w# _( C( g0 W: o- n; U9 U( }% _! P% Z
☉祭日为:父母生忌日,七月十五中元节,岁终二十四日,除夕日。古时非常重视祭祀,国在于戎,家在于祭。现在的人也还在祭祠,但由于时代变迁,旧事难考,很多的祖坟找都找不到,更谈不上祭祀。人死后,有三代人来祭就不错了。% z# q6 S* s5 u7 [9 |- x  G7 K/ r" X# S

1 |3 J9 b/ W' F/ f- I! K$ r8 {☉古代有燕会,指宴饮会聚或亲昵相会。现在这个词还在用,但意思有点变化。古代燕会种类不一,惟姻亲初会最重。( r! g4 t2 {! m. _( u1 W, p
/ ~! r' H1 x  {1 M1 _
☉县志对植物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来没有多大意思,但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物种以及物种的名称,进而知道哪些物种是后来引进的。
2 V9 @2 @' T3 T; u" ?- Z- D* c- H! P
☉水稻有三种,籼(早稻)、晚(大米)、糯。当然没有杂交水稻,没有日本糯稻,连个农垦58都没有。- E" C* S% D) y$ q
2 Y2 W' b/ H& }8 h8 Z" A
☉黍,也就是卢穄,分赤黑两种,黑者名秬,可酿酒用以祭祀。
% s. f* Z, D3 l! ?% d- t" m  W5 C  w( r6 F; x9 x
☉麦,分大麦、小麦、荞麦三种。小麦主食,大麦可用来做饲料或制糖,荞麦味苦,但由于速生,可用来救荒。
6 f) \1 Z9 U, c0 u; A# f: r! P. w  j% O7 l& Q
☉菽,豆类的总称,具体有黄豆、黑豆、红豆、青豆、菜豆、蛇豆、紫豆、刀豆、豇豆、扁豆、白花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豌豆,也就是庵豆。扁豆又叫月亮菜。不知道蛇豆、白花豆是什么豆。桐地似乎不怎么种刀豆、紫豆、黑豆,以至于本人认为它们是近代传入的。! }3 x, Q& b/ A) D/ k+ k
. U6 A% A* @3 m5 E1 J# _
☉葖,俗名山葫苔。白梦学姐曾问起过这种植物,当时大家也不是很清楚。此物形似芋蒿,生水边,叶细而味美。需要说明的是,山葫苔的学名可能不是“葖”,因为葖指芦萉、蓇葖、芦菔,紫花大根,俗呼雹突,可能就是指萝卜。6 l6 Q- ^( p4 n# G

6 |- R& b3 @3 I  P4 I5 M☉葫,即大蒜。藿,即韭菜。薯蓣,即山药。原荽,即香菜。丝瓜,即蟒瓜。南瓜,即蕃瓜。甛瓜,没听说过,不知道是不是甜瓜。还有一种王瓜,也没见过,它肯定不是指黄瓜,而是指葫芦科植物赤瓟或南赤瓟,俗称土瓜,四月生苗,延蔓,五月开黄花,子如弹丸,生青熟赤,一说即栝楼。
0 S9 R9 |  ]% w) Y
; E# k  _: m* l& }7 [# C% f☉茄,一名落苏。蒚,音力,山蒜也。菘,白菜也。莴笋、莴苣,以其来自莴国而得名,莴国当指现在的阿富汗、不丹地区。荇,水生如带。茖,葱也。瓠,葫芦之长而瘦者。7 F& d8 x* ?% y8 g: }& ~- A
: E+ V1 f5 `7 u9 N
☉银杏,即白果树。叶似鸭脚,故又名鸭脚子。因历年方结果,故名公孙树。桐地有白果乡,估计此地曾盛产白果,或有数百年之白果树。
8 G1 }: H  l9 R0 u
6 e3 |+ b! i2 e) D4 a☉林檎,又名来禽,似李而味甘。本人一开始怀疑是樱桃,因为樱桃果早熟,容易为禽所害,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看(看管)。细一想,又不是樱桃。王羲之有“青李来禽”之说,这种果实南方叫花红,北方名沙果。, Z0 n9 I5 O4 P+ r6 a- P! |1 a3 J

# |" u$ W0 s+ |: X  h; F: i☉茱萸,民间也有取之做成辣酱,九月九色红可避恶气。夏枯草,一种草药,俗名猫奶。金楼子,野蔷薇也。谷精草,因谷田余气所生而得名。本人前几年才认识瑞香,不想县志中却有记载,但没有说到结香。; E  C+ o3 a5 p2 Q5 V0 D  A/ G

- l% ~/ l3 t+ F+ k  _☉县志中说到槿,却没有任何解释,大概是觉得太普通,用不着解释。木槿,俗名瘌疙蓠,花不香,民间传说闻之要坏鼻子。此花仅开一日,但花蕾多。民间有一种习惯,喜欢拿瘌疙蓠打小孩,叫瘌疙蓠上身。大概是张鱼刺、竹枝子太厉害了,而瘌疙蓠不至于造成大的伤害。
1 p7 p/ _4 g! @$ A* Q9 f) r* Q" }: D+ r$ N2 A4 e5 }( A& l6 A
☉桐城人将柳树说成杨树,将杨树说成柳树(枫杨)。但在县志中,并没有这种说法,杨树还是杨树,并说杨树有赤黄白青四种。现在有一种骨子杨,不知道属于哪一种。5 e! W# f0 s% N+ G6 g: r* L0 G9 _
7 R2 n8 T  E! u* {2 L  J! G  H
☉榆树,桐城谓之油树,大概是因为树叶中脂类较多。榆树叶可以喂猪,困难时期人也可食。榆树木可用来做龙骨水车的龙骨。
* j8 ]; n0 Z8 U$ i6 A. w. q5 `+ E
☉蓼,生水边,俗称马疙了子。芝,瑞草,大概是因为它开花节节高。3 Y) P' j3 G. ^$ c/ V- F9 D% @

8 H7 c$ \, F+ N; Y6 A☉古人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出现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官员都要领着子民三呼九拜。
4 g6 }* I+ H0 L5 g" W9 |1 M% S
* p, N# F" g+ E  Y  ~5 m. J  W☉清桐城名宦祠祀历代十一人:汉朱邑,晋陶侃,唐张孚卿,元铁谟补化,明郡伯胡缵宗、张冕、郭纴,邑候徐从治、胡俨、赵埙、严頣。! n3 w6 Z4 C6 I- V9 C5 b: f3 r% @
; \4 k( {3 E' ^* z
☉清乡贤祀历代三十九人:宋张汉卿,明檀郁、方法、方佑、方印、方向、钱如京、雷宗、萧世贤、余珊、何唐、吴檄、方克、盛仪、张泽、盛汝谦、阮廷瓚、吴自侗、胡效才、何思鳌、阮鄂、张淳、方梦赐、姚自虞、吴用先、潘为山、方大美、倪梦梅、方学渐、左出颖、姚之阑、张士维、吴承颜、胡士奇、方大镇、何如盛、左光斗,清姚孙榘、姚文然、张秉彝。府祀乡贤二人,何如宠、吴应宾。公举遣逸准详应祀乡贤五人,姚之祺、何如申、左光先、倪应眷、姚孙森。这些人,大多数在1995年版县志中都有介绍。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2

主题

3727

回帖

444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444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 20: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也喜欢些花花草草的,现在看来偶还是大麦韭菜搞不清滩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3

主题

2013

回帖

2131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31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 17: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头像是印度甘地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1

主题

4980

回帖

5141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514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 17: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想占个沙发,只怪我细细去看,被他人捷足先登去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8

主题

479

回帖

621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2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 19: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公千古!

我回家都要去看看的。

关于朱公墓附近的几个塘,都有传说,有草塘、弯塘等等,并且这块地是龙河与挂车河的分水岭。

解放前,该地有几个土城,应该也很出名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桐网进士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8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8 1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对于文中这些不甚了解,故不能产生共鸣!

 

 

 

 

 

 

 

 

 

 

 

 

 

 

 

 

 

 

 

 

唯有虔诚摹拜!!!

[此帖子已被 冰雪人 在 2008-2-18 12:38:01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8-2-19 15: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乡贤中不祀朱邑和李公麟,古人做事确实认真,宁缺毋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