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30|回复: 18

[桐城文] 桐城人文漫谈(五)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6 2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觉得,我们一直低估了明朝桐城的人文成就,这是很不公平的。' r0 r& l: W7 g
' p1 |* q, `; M8 g% |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秦孝公的励精图治,哪有秦始皇的功成名就?没有明朝桐城人文的积攒,能有清朝桐城派的崛起?更何况,明朝桐城的人文成就本身就不可小视。透过方学渐,我们看到了桐城人的聪颖睿智;从余珊身上,我们看到了桐城人的视死如归;仰望左光斗,我们看到了桐城人的忠毅孝道。" f: k; ?. i8 B+ c, G

/ H1 S! I3 {) p7 ]( f7 _: V( Z& r明朝桐城人文的乍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前面反复提到的洪武移民。桐城文友桐川兄说,明初移民改变了桐城,如果不是此次迁移,桐城依然不会摆脱“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只愁地僻无宾客,旧学从谁得指南?”(王安石)的人文窘境。对此,我深以为然。这些洪武移民从一开始,就将桐城的人文发展构筑在很高的起点上。其影响之深,甚至让我们可以对桐城先民的人文成就忽略不计。4 Y6 F9 r2 g; F! O  X, q( X
7 e8 v, {# N4 s4 g7 ]6 T, G. m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整理桐城人文发展的线索,必须以明朝的人文墨迹为主线,否则就会茫然失措。也就是说,无论是桐城的人文内容还是方向,早在明朝就已经铸就,直到今天也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们每每到那些古迹故道旅游,总是感叹一个小小的进步就会让一个地方从繁华走向衰败,比如汽车的出现一下子就让练潭沉寂了下来。可是,桐城派灰飞烟灭之后,桐城人文并没有随之浮沉下去,反而茁壮成长,这不是一个“余温”能够简单解释的。它只能证明,桐城派只不过是桐城人文发展的一个高峰,翻越高峰之后,因为底气还在、魂魄依旧,完全可以迎接下一座高峰的挑战。
! ?5 ^: K  X# W: X( c* f' _. e& U2 m  m. C4 i& J5 |8 Z, z1 m( a
可是,现在有一些人偏要执着于清朝桐城派的一点成就,将桐城的人文辉煌越讲越小,越讲越小,最后变成了桐城人会写文章的赞誉。悲哉!. V" }0 x. x/ a7 y# r. P+ {
8 Y& p. ?8 O' t4 d% E. v

- Y% ?/ D3 s' X# v! e那么,这个自明初发端而始终保持不变的桐城人文底蕴到底是什么呢?我将其概括为两个模式:0 O  F+ L8 L1 W; T' {: S" q
( X. }% L, e% H$ \+ x8 }5 D( b4 A
1、对外输出型人才培养模式。起先我们讲过,桐城人文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是丰富文化生活,而是谋求生活出路。说俗一点,念书根本不是为了汲取什么文化营养,而是企图博取功名。这就造成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一种相同结果:( e8 C: H$ D1 w+ K. o

" Q, O) `9 `: v6 e( x; ~$ _- Z(1)假如老是博不得功名,慢慢地他就会回到大众轨道,老老实实地当他的农民,一切依旧。在这方面,桐城人最难得的地方有两点,其一,让小伢节读书已经深入到每一个桐城人的骨髓,变成了一种典型的大众意识。不会有任何一个桐城人会有意不让小伢节读书,他们只会气急败坏地督促小伢节读书,那怕这个孩子是个大笨蛋;其二,即便桐城人知道读书而出人头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照样乐此不疲,这是很多外乡人看不懂的。桐城人有句老话,“念书又不要用盐盐”,大概能解释这种固执。3 k0 s+ }, K0 t/ o
6 O6 x$ B# L8 I0 y, w3 z# k
(2)假如他运气好博得了功名,他也就远走高飞了,一切还是依旧。大不了他们在老家盖几座房子,或捐两个钱修修紫来桥之类,并不曾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即使在桐城派最辉煌的时期,也没有听说桐城有多大的发展。实际上,有很多桐城名人根本就不居住在桐城。你可以去数数,现在有多少桐城名人的后代还窝居在桐城?这就跟徽州很不一样,他们是一人得道,全家族一起出动,帮忙、帮闲、帮凶各行其是,真的叫有福同享、有难同担。
! m0 H, E" e/ a8 i2 w
. G5 g# f. C" f% ?) e9 w其实,今天桐城的现状何尝不是这样。小伢节纷纷考上大学了,升学率号称安徽翘楚,最高年份竟达到全省的19%。可是,有多少回来的?有多少为家乡的发展出过大力的?今年春节回家,本家的堂叔告诉我,村子里那些盖楼房的人家,小伢节都是没有出息的,有出息的人家差不多都搬走了。这样的结果让人哑然,所谓的文都只不过是个虚名,似乎我们并没有从中得到应得的东西,起码和付出的成本是不相称的。* K1 ^3 _5 _: D" c5 l9 d

, ?' ]- q) |4 G" @+ m+ d, O但是,这种格局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受外界的负面影响也很小。你世道变了,桐城派退出历史舞台了,有什么关系,我照样高声督促小伢节发狠念书,考不了科举咱考大学,反正念出来不成龙便成凤。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今天桐城人文教育的发达,根本不是桐城派的什么余温或者荫护,完全是传统人文精神延续的结果。
1 q, N6 I0 p1 a7 p- S1 Q( y. m# b' w$ J4 O2 }$ R( O8 h( l
2、对内默化型人文发展模式。虽然桐城人念书的本意并不是汲取文化营养,而是为了博取功名,但能够心想事成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接着当农民。这就阴差阳错地在桐城造成一种良性循环,大多数老百姓(古代主要是男性)多少都读过几年书,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客观上,还是汲取了文化营养,丰富了文化生活,提升了思想道德境界。所以,桐城人文的含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化水平,还应当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认识范畴和做好人、做善人、做真人等思想道德范畴。经过桐城人文熏陶的人,不仅是个人才,还应当有人品、有人情、有人格、有人性。
5 P8 `5 |4 g! \1 [2 k+ N4 R3 h1 n% X& m4 k2 Z9 c
让我们记住明朝,它开辟了桐城人文发展的新纪元。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晓荷 + 1 诚心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8-6 20: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王安石写那首诗的时候,桐城总共中进士的人不超过八个(明清之前的总数),甚至惨到可能只有曹松一人,因为八人中李公麟兄弟晚于王数十年,其时应该还未中举。但明清之际,境况顿变,桐城几乎成了文学的首尚之区。洪武大移民,是桐城之幸!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26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956
QQ
鲜花(130) 鸡蛋(5)
发表于 2009-8-6 2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终于出来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284

回帖

42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2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6 21: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春节回家,本家的堂叔告诉我,村子里那些盖楼房的人家,小伢节都是没有出息的,有出息的人家差不多都搬走了。”7 z2 s6 q/ G/ ~* A5 c4 ^
! ~( @6 k" M0 p& H4 g; s4 v
是啊,虽然桐人以桐文而豪,可又都想跳离这个小城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75

主题

8497

回帖

1万

积分

桐网进士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4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6 23: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汉老汉,大夏天的不怕流汗!刚来桐网时不服说教顶扛过老汉几回,以后再也没打交道,是认为蛰龙不可理喻呢,还是什么,反正是谈不上怕!何怕之有?老蛰太不自量也!
3 J/ f) \  R: G7 N" Q& ~  在此不得不戏言一二。进度太快,当然有吃不饱的高手云集,却也有老汉本次普教的贫下中农对象,大多脾胃不耐高营养,恐被撑坏哟!太多未读“信息”的话,可能会吓退一部分受众。(高知者无法理解体会,且听老蛰忽悠之)。9 b' j$ D1 s) T# ]9 i( E  b6 u
  细水长流,将会吸引更多的鱼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1

主题

601

回帖

84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45
QQ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8-7 0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汉大作!
+ E4 y: z3 q  Y& D5 I! |# A
6 v  C8 L4 ^, s. s
我们每每到那些古迹故道旅游,总是感叹一个小小的进步就会让一个地方从繁华走向衰败,比如汽车的出现一下子就让练潭沉寂了下来。

9 Y& ?  V/ [/ l" q- V
# u  y$ o8 d! R/ Y5 f8 f敢问这个是什么原因吗?练潭原是水道枢纽?  _- v( I  F& B; c  x! t- O% k8 g

# L# V, O) J; u2 U& G7 x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6

主题

6711

回帖

7868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786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7 06: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听课,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681

回帖

86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7 09: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桐城人文的含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化水平,还应当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认识范畴和做好人、做善人、做真人等思想道德范畴。经过桐城人文熏陶的人,不仅是个人才,还应当有人品、有人情、有人格、有人性。"( b/ m! ~  t% c& l( X: o6 f
   人文的真正含义.老汉阐述的再清楚不过了,只有有了这些.你学到的文化知识才能放出光芒!
( J, ~  T+ O/ V. Z2 b$ B建议老汉以上的文字做为人文桐城板的警句也好,头条也好.请板主定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82

主题

1848

回帖

3521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52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7 09: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汉大作!
- w. W) c  y$ t7 l  i0 o% ~' o
! a/ T. P' Z4 C0 E- t
8 p5 E: Q! e4 p. O+ M: f$ X0 v% G# n" B- `1 |
敢问这个是什么原因吗?练潭原是水道枢纽?
; b# L, ]& M) s- [* h  q, |
9 P1 |( l9 \2 r, L% f1 v+ Z
& K/ V8 H" v# F201 发表于 2009-8-7 00:45
! m9 ^- a" j. ^3 W( f( c' O
; }# j! a9 v2 m. d! Q$ }
公路交通的方便,让水路都沉寂下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潭并不是水路。
1 {0 z5 W8 B5 ^4 f' k9 Z6 q6 ?9 F过去没有汽车的时候,老百姓到省城安庆一般都用脚力," Q) {# ~1 p# c  I" |( M( d5 v: ~1 d
稍远一点的地方,当天到不了安庆。6 {: S" b& e2 \, R/ n) `, ^' @
这样,东北乡的人,一般要在枞阳住一晚,西乡的人一般要在练潭住一晚,第二天接着赶脚。1 B1 @* U2 z8 H9 X1 _' i# h0 \
别小看这一晚,它是个经济增长点,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0 I8 z4 n7 M/ r" P  G7 o! D: ?
后来合安公路一修,汽车直接到安庆,练潭没得办法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