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觞客子

关于桐网如诗版的几条重要改革意见——盼明确答复!

[复制链接]

86

主题

819

回帖

1863

积分

桐网贡生

桐网创始人

Rank: 3Rank: 3

积分
1863

站长论坛建设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8 17: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川学社,和桐川会馆有一些相似,不知道可有什么出处?(尤其是桐川二字来源是什么)
个人觉得“桐川”比“桐山”知名度似乎要更大一些,如果能找到出处就更容易宣传。
我是一片云,来去无影踪~~(这是N年前的签名,现在还没想出新的,暂时先用着吧)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8 1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可以成立一个立足桐城网的学社,比如叫桐川学社,可以由老汉兄领衔,爱好者参与,一起扩大桐网的影响.
龙眠钟气,代起人豪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18: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汉 于 2008-9-18 13:54 发表
我发现,楼主是不是有点太唯美了。
新诗与旧诗为什么非要水火不容?
桐网新诗不兴旺,主要是版主不够尽责,不能说二者就一定不能并存。
有好多人,新诗、旧诗都喜欢的。

如果非要改成旧学版,我觉得也可以。
只是,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版块是不会太热闹的。
你想,与桐城相关的旧学还要放到《人文桐城》中,
这个版块只能放些与桐城无关的一些旧学帖子,结果可想而知。

至于名字,觉得大家现在提的一些都不够好,
“桐山”并不能代表桐城,“学社”更不意味着旧学,“桐花”就更扯了。

呵呵,我的想法多少有些理想,但绝对算不上唯美。
我并没有说新诗与旧诗水火不容,更没说人只能喜欢其中的一种而不能兼爱。就我本人而言,就是一个典型的兼爱新旧体的人,而且自负在这两处的水准都不会太糟。但能否成功地并存于一版则是另外一件事。我所到的论坛绝对不少,而且多数都是在诗词诗歌界有相当影响之地盘。但从来没有将新诗与旧诗归在一版而最终成功的先例。我希望大家在评论这一意见时,不要只凭自己一时的意气说话,先把新诗与旧诗之间的异同弄清楚再说。免得尽作些无谓之争。
呵呵,旧学放人文版,早已经是不合理更不合适的办法了。人文版的旧学氛围是不够成功的而且也是难以成功的。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我都觉得相当之旧学,完全可以更好地与旧体诗词、书法一类接近,而不是今日之人文版。
“桐山”当然能代表桐城,谁说不能代表的?从哪一点上不能代表了?非我自负,但以我对语言对名词的了解与应用,恐怕还不至于不懂得这么基础一点小内容。至于“学社”,当然没说“学社”就一定代表“旧学”,但“学社”怎么不能代为“旧学”的一个版区了。“桐花”是诗社名,而且是个很好的诗社名,也不会作为学社名来运用,这是必然的。这取名运用的一点上,恐怕我的水准也不至于太次吧?
呵呵,一个只会发旧体诗的人,未必意为着他在别的方面一无所通。何必在这么学术的问题上与自己为难呢?
回这个帖的言语是有些过激,但非我于心所愿。实是情形所迫。我可以接受并考虑诸多的不同意见,但我平生最不愿意的,是陷于一些根本没有道理的离奇逻辑中而终致无果。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1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汉 于 2008-9-18 14:32 发表
桐城别称桐山,似乎指的不是桐城全境。
不管怎么说,用桐山来代表桐城,不是一个好主意。但现代人对什么都不计较,非要这么叫,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为什么说“桐花”是扯呢?其一,在传统文化中,“花”的喻意是什么?其二,没有任何确切的资料证明,桐城的桐指的是桐子,我一直认为指的是桐梓。
如何非要用学社,还不如用书院,桐城最早的书院叫什么来着?

呵呵,原来反驳的时候是可以不考虑任何逻辑的,今日幸闻,怪哉,奇哉。
“桐山”不能表桐城,这还事小。这个逻辑稍微扩大一下场合,就更有意思了。大家千万别把“华夏”代表中国了,因为那只是历史中的片面碎影。“姹紫嫣红”也千万别当作什么盛景,因为紫和红颜色已近而且充其量也就两种颜色而已。当然了,即使理解得保守一些,“三教九流”也绝无资格去代表更多的纷呈流派了。这是语言的基本运用规律之一,何故要在这上面做什么牛角尖?若真如此做,只一句话来形容——滑天下之大稽!
传统文化中“花”的喻意是什么?先生您就能完全解释得清楚么?要不过来试解一番?呵呵。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我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老把“桐花”当话题。我几时说过要用“桐花”作“学社”之名了。之前有人有此提议,但我还略述几条理由认为用“桐山”为宜的。先生看帖子也太不认真了吧?
先生的高论,最终换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书院”的应用。这个的提议真的高明么?其一,大分版已经用了“桐溪书院”这个名字,在这里根本不便再用“书院”作名。其二,这样的版块设置与定位,也根本不合用“书院”一名,先生既有如此片面精怪之逻辑,为何想不通“书院”更只是书籍介绍的小地方?当然,“书院”的实际应用范畴确实可以有很大,但在这里仍旧与版块定位不相合,尤其不够大气。
我为什么要执意用“学社”?说得更直白一些,是因为我平生酷爱这个“学”字。人须有学而后进,绝不是只立足于不学之基础,然后摆什么空架子指手划脚。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18: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在“桐山”与“桐川”之间的辩论上会这么卖力而犹疑。
其实这两个字很容易辨别的。“桐川会馆”一定是个好听的名字,但与“学社”相结合时,绝不如“桐山学社”。这是因为单从字节声律上,“山”字就较“川”字明亮,而“川”则有显暗哑间涩。“山”为上平声而“川”已经是下平声,两者表面相似,事实上已经有很大区别了。再从字音上来解,“山”字也较“川”字更显大气。从来就没人把“山”字局限成一座小山头,这也是语言的自然流变过程。又尤其“桐花万里丹山路”点一桐山之意象,意味犹浓。优劣立见而已。
又附,明唐寅曾作《桐山图》,自题诗云“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此诗所云“桐山”,虽非指桐城,而另指桐柏山,然其诗运用于桐城,亦甚相合。且明人王伟曾著《桐山诗钞》,足见“桐山”一词,远优于“桐川”是也。

[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8-9-18 18:57 编辑 ]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1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注一句:自我入桐网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样大的脾气。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从前在桐网的发言近乎于从未冒进过。今日语多有激烈处,非有别情,实一时情绪不能自控已,乞众家见谅。一来我对一些逻辑上实在无甚明朗的意见感觉趣味尤淡,二来平生最忌有人以片面取人尤其以年龄断事。我非博学者,然知好学事。由一些心理而滋生出的“为反驳而反驳”的无谓意见,恕我不能接受。告罪。
莽莽苍天,谁人怜我?
悠悠岁月,我独念卿。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8 18: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自家人,争辩也无伤大雅。何况争辩中能够把道理讲的更清楚,岂不更好?有时不打(争)不相识,在争辩中增进了交流与感情,提高了认识,好处还是大大的。希望大家进一步讨论,尽快形成共识。
没有人仰望天空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8 19: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czy 于 2008-9-18 17:42 发表
我觉得可以成立一个立足桐城网的学社,比如叫桐川学社,可以由老汉兄领衔,爱好者参与,一起扩大桐网的影响.


归来了么?
没有人仰望天空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29

主题

872

回帖

949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49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8 19: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觞客子 于 2008-9-18 18:37 发表
附注一句:自我入桐网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样大的脾气。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从前在桐网的发言近乎于从未冒进过。今日语多有激烈处,非有别情,实一时情绪不能自控已,乞众家见谅。一来我对一些逻辑上实在无甚明朗 ...


温润是君子之仁,可当做修炼,是好事。
在匆匆忙忙的人海中,你我相遇,有过惊鸿一瞥,就够了。

108

主题

2921

回帖

3336

积分

桐网嘉宾

坐禅苦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19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跟楼主并不认识,也不知道楼主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而且还是冲着我来的。
虽然言语中多有不敬,我并不在乎,因为桐网中随便谁都可以随便骂我,楼主骂得并不厉害。
但要说到事情本身,虽然楼主自信满满,但看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逻辑说不通的地方还是有的,且举其中之一、二。

1、我在楼主的贴子中回帖,并不一定就是针对楼主的,实际上,在这个帖子中,我的大部分话就不是针对楼主的。比如,楼主讲桐花不好用,我说桐花是扯,这是针对楼主么?至于我说桐山不好用,这是泛泛而论,因为支持桐山的并不是楼主一人。是我逻辑混乱么?
2、楼主说:非我自负,但以我对语言对名词的了解与应用,恐怕还不至于不懂得这么基础一点小内容。楼主又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在“桐山”与“桐川”之间的辩论上会这么卖力而犹疑。
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总有一点道理吧,你搞不懂起码要多想想吧,怎么对别人的不同意见这么抵触呢?我也是个有点自负的人,大多数业余时间都在研究文字学,还不至于说话词不达意。所以,请你不要这样咄咄逼人。
3、楼主说:大家千万别把“华夏”代表中国了,因为那只是历史中的片面碎影。我不知道楼主这一大段话想说明什么?我只是说,桐城别名桐山,并不指桐城的全境,我说错了吗?你怎么扯到能不能以桐山代表桐城呢?难道你所谓的逻辑就是这个样子?当然,我也认为用桐山代表桐城不够好,但跟你理解的逻辑完全是两回事。

很明显,楼主并不是一个能够与我坐下来谈心的人,
所以,楼主如果想说什么,请尽管说,反正我是不会再回帖了。
最后提醒一下:请楼主好好看看上面我说的话,再看看你说的话,然后再好好想想,到底谁的逻辑问题更严重一些。
欢迎光临我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1255029103

心若改變,態度就改變;
態度改變,習慣就改變;
習慣改變,人生就改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