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8|回复: 3

[民俗大观园] 徽黄之痛 [转载]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1 10: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卯年失“徽黄” 巳丑年要回归
     1987年是农历丁卯年,这兔年徽州人民失去了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徽州,黄山人民失去了闻名中外的自然风光胜地黄山。2009年是农历巳丑年,这牛年是徽州、黄山回归的关键年,徽州和黄山两地人民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狠抓当前大好时机,力争早日实现徽州、黄山双回归。

据《人民日报》2009年1月21日报道:截至今年1月20日,北京、上海、南京、陕西、河南、宁夏、云南、吉林等17个省(区、市)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准,并将陆续向社会公布,其他地方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陆续上报中央。而在管理体制方面,中央明确提出,此轮改革将继续推进省直接管理县的财政体制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

从时间进程看,到2009年年中时,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应当基本完成,并同时启动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提出改革的要求以及预案。

在有关徽州、黄山的行政管理体制工作方面,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闻名于世的“中国当代画松第一人”刘晖的贡献最大。1985年至1986年,为加强黄山风景区的保护,发展旅游业,刘晖提出将国务院1983年撤销太平县设立黄山市建设成为世界公园的建议,先后得到全国105所大学部分德育教师、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胡子昂、钱昌照、周培源、费孝通、卢嘉锡、廖沫沙和汪峰、刘宁一、贾春旺、李凡夫以及美术界的王朝闻、刘海粟、李可染、刘开渠、黄胄、梁树年、白雪石等社会各界二百多位知名人士的签名支持。国务院万里、方毅副总理作批示肯定可行,指示建设部部长叶如棠研究,做出规划。

1987年徽州地区和省辖县级黄山市被撤销后,刘晖为维护广大旅游消费者权益,要求实现黄山地名标准化,消除“皖南处处皆黄山”的混乱现象,提出恢复徽州,撤销1987年改徽州而设立的大黄山市,恢复1983年国务院设立的名符其实的黄山市。为此,上书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各大媒体,进行呼吁,长达十年之久,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一千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纷纷提出提案支持,文化界的著名人士肖锋、沈鹏、刘炳森、张贤亮、赵忠祥等,提出提案支持刘晖的意见。《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全国九十多家媒体支持刘晖意见,恢复徽州、恢复原来的真正的黄山市。为此,2001年刘晖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社联合颁布的“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十佳”提名奖的荣誉证书。

2002年,刘晖为维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真实性、完整性,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媒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世界遗产保护中心报告黄山出现严重的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要求撤除违反黄山总体规划的水库和豪华宾馆等工程,恢复自然原貌,得到中央领导、专家和各媒体的支持。随后国家九部委两次联合发出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加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各媒体发表文章响应,大大提高了全国上下对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认识。刘晖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中央领导、专家、社会各界和当地人民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楼主新帖
龙眠秀色应如旧,今夜何人赋所思。---方以智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三地同名不同“性”

区域划分,地名定义,是直接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大事,容不得是非不分,山水颠倒,感情用事,以权代法等现象发生。现行的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三地同名不同“性”的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黄山市正如200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称之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黄山市这种“抽水机”给县域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首先违反《宪法》第三十条之规定。

1983年1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遵照邓小平同志的黄山讲话精神,成立了省辖县级黄山市(俗称小黄山市)。国务院批准新设的小黄山市是随着黄山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而建立的,它有利于黄山风景区的统一管理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并将为实现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联结秀丽的太平湖、佛教圣地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等地,形成皖南旅游打下基础。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山上(黄山风景区)和山下(今黄山区)合二为一,统一领导,唇齿相依,聚精会神,相得益彰,互利双赢,旅游设施大大改善,接待能力迅速提高,旅游发展日新月异,上山游客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成倍增长。黄山风景区年接待量由1979年28万人次猛增到1984年120万人次,1986年160万人次。新的省辖县级黄山市成立,深受海内外知名人士的欢迎和赞誉。1986年7月9日,《光明日报》全文发表了胡子昂、钱昌照、周培源等58位著名人士联名给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将黄山市(今黄山区)辟为中国的世界公园。”万里副总理对此也作了重要的批示。费孝通、刘开渠等63位著名人士提写“爱我中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公园——黄山市(今黄山区)”的倡议。105所大学部分师生向全国发出“全面援助和加快建设未来的世界公园——黄山市(今黄山区)”的倡议。北京大学安徽藉全体同学呼吁:“集四海之力,扬中华之美,激爱国之心,加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公园——黄山市(今黄山区)——献给二十一世纪”的呼吁。

此时,徽州主要领导“害红眼病”、“以邻为壑”,施用欺上压下,釜底抽薪的手法,不但要“世界公园”开辟不成,连小黄山市的牌子都要拿走。1987年11月,撤销徽州地区在远离黄山一百多公里的屯溪设立地级黄山市,山上(黄山风景区)山下(今黄山区)一分为二,分制领导,唇亡齿寒,各自为政,各持己见,两败俱伤。从此,黄山旅游业开始滑坡,上山游客由1986年160万人次猛降到1999年119万人次。全国27个主要旅游城市,大黄山市外汇收入居全国26位(0.3178亿美元),而北京25亿,上海13.6亿,广州11.7亿,深圳11亿美元。

由于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三者关系分隔距离拉大,各种矛盾突出,特别是黄山保护和反保护之间的斗争和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的现象,终于暴露出来。诸如:

1、1988年4月上旬,黄山玉屏楼宾馆经理凌齐根,派工人在距离迎客松8.4米处挖建筑墙基时,挖断国宝迎客松根须158根。专家鉴定迎客松被损的根须是根系生长的主要方向,对迎客松生长有较大影响。生长800多年的迎客松,为黄山最具代表性的标志,而闻名海内外。1972年周恩来总理得悉黄山发生火灾的消息后,曾电令安徽省委:“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迎客松。”
2、1997年6月12日,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副教导员汪凤美和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忠印夫妇被原宾馆客房部副经理郑肃平杀害。
3、1999年1月,著名的黄山玉屏楼被大火烧毁。
4、1995年又发生慈光阁前门楼被火烧。
5、1999年山下(今黄山区)农民上山(黄山风景区)围攻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机关,群众和武警又发生了冲突。

6、2000年大黄山市为了多赚游客的钱而切断游客进入黄山区(黄山区就在黄山风景区脚下,进入景区四道大门都在黄山区境内,游客随时上山都很方便,省钱省力省时间),而大黄山市耍用大量的盗版《黄山市对外交通图》来误导、损害外地游客。因图中标出“从省会合肥到黄山风景区没有公路,黄山区变成了太平县,黄山风景区不知在哪……。”目的是要外地游客将黄山市(屯溪)当作黄山,张冠李戴,以假乱真,蓄意误导,折腾游客,将进入的游客首先在黄山市(屯溪)住下来,先游览“屯溪老街”、“花山谜窟”后再去游览黄山风景区。有的游客时间来不及,干脆返回原地。给游客在经济上、时间上、精神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7、2001年5月4日上午,距离黄山风景区1.5公里的芳村发生山林大火,火势随风扩大,危及黄山风景区,被驻守在风景区武警省总队六支队官兵扑灭,确保了风景区和游客的安全。

由于山上(黄山风景区)和山下(黄山区)管理体制分割,风景区机构和职工生活区均在景区内,已达3000多人,加上家属,总共近8000人。如此众多的人员在山上办社会、过日子,给黄山风景区的环境质量造成严重损害,埋下诸多隐患。黄山本是天生丽质,作为世界遗产,它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不可代替的,是全国人民、全人类共同的珍贵资源。保护遗产国际公约,必须要各签约国竭尽全力保护好世界遗产,保护的核心是真实性、完整性,世界传承,永续利用。大黄山市为了多赚钱,捞“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错位开发,在景区内开山炸石,凿岩挖槽,筑坝截流,黄山遗产地千孔百疮,遍体鳞伤。在山上大兴土木、铺设管道、新建高档宾馆。黄山脚下许多高、中、低档宾馆被闲置、冷落,游客一律向山顶集聚,而山顶却随着不堪负重的游人压力。黄山三条索道已建成运营,还准备再建第四条索道,山上的游客更多了,就要在山上建宾馆,还是要山上游、山下住。不但在山上建大量宾馆,而且要建星级宾馆规格和标准,还有总统套间,要在山上举办豪华的宴会,要吃喝玩乐购样样俱全。于是就要在山上修建大坝,建坝高达51米的水库,把黄山变成一座山城。万松林被狮林宾馆取代,一排排的客房代替了西海的杜鹃林,黄山松被砍掉建起混凝土大坝。可以想像,又有多少黄山奇石被炸棹;水库又将淹没掉的多少景点;淹没多少艰难生长于石缝中的树木和植被;桃花潭溪流干涸后又有多少物种绝灭;西海和丹霞峰下受污水垃圾和宴会泔水污染,谷底生态恶化,住在山上的游客大大增加的压力,许多黄山松已岌岌可危,有的已枯死。被列入十大名松之一的送客松树龄约450年,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2005年枯死。因在山上截水断流,使下游水量骤减,陆续有梦笔生花奇松、双龙松、孔雀松、聚音松、蓬来三岛一棵奇松相继枯萎而死。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说:我从一开始就不赞成把徽州改成大黄山市,屯溪离黄山七八十公里,却叫什么黄山市,把好端端的一个徽州搞没了。当时这么做的目的就不正确,就是为了拿黄山来扩大知名度“摇钱。”现在争来争去,还是为了经济利益,出于这样的目的,已经遭到破坏的黄山风景区仍不可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本应为社会公益事业以保护为主的风景区和遗产地,被当作地方上的“经济开发区”来开发,造成风景区和遗产地迅速“三化”,即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从而根本上改革了风景区和遗产地的精神文化功能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严重违反了国务院的规定,与世界遗产公约背道而驰。如此经营的最终后果只是少数经营者牟取了利益,游人却加重了负担,国家的资源遭受破坏,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将受到制约。
20年来,大黄山市这台“抽水机”,不知在黄山风景区抽去了多少亿“油水”,仅在“九五”的五年间,动用黄山风景区大量资金,用于与黄山保护和开发无关的建设项目。如:屯溪造型独特优美的全国第三座(北京、上海、屯溪)环幕影院、国际一流的18洞高尔夫球场、具有国际水准的卡丁车场、花山谜窟、莲花新道、横排道和玉屏新道、程大位故居、松柏乡村俱乐部、黄山国际大酒店、华山宾馆等;另外又在屯溪受托管理、收购、兼并破产企业。同时,还参与开发休宁县齐云山景区,与上海锦江集团联合成立黄山——锦江管理公司,参股长春净月潭娱乐有限公司、收购并控股了合肥四星级东怡酒店、托管了毫州黄山饭店、内蒙古和林格尔国际会展中心、中国烟草职工黄山疗养院等,并出资1亿元人民币参股华安证券有限公司等。

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中规定:“不以著名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作行政区域专名,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亦不以其名称作本行政区域专名。”

黄山区地域周边连接青阳、石台、歙县、黟县、绩溪、休宁、泾县、旌德和徽州区九县区,黄山区政府驻地距离大黄山市政府驻地的屯溪区还有124公里,中间要经过休宁、徽州两县区,才能到达市政府驻地的屯溪区。黄山区和屯溪区两地无法连接一起,成为全国惟一的一块“飞地”。从历史上看,黄山自古就不属于徽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石耳为山蔬第一珍品,惟宣州黄山最佳。”从地理上看,行政区划一般是以山脉、河流划界,以便于行政管理和人民生活交往。黄山东、南、西、北四道门都在黄山区境内,属于长江水系,徽州属于新安江水系。黄山区和屯溪区是风马牛不相及,黄山三地同名不同“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上世界八十年出现的一种“怪胎”,非除不可。黄山山上和山下合则兴、分则衰。合二为一者存,一分为二者亡——指黄山遗产地。

刚上任不久的安徽省省长王三运视察黄山区时指出:黄山山上风景奇特,天下第一;山下资源独特,盖世无双。要充分利用好黄山的重要地位和特殊资源,做好黄山开发的大文章。要深刻理解小平同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深刻意义,牢记树立开发黄山的雄心壮志,真正把黄山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要“跳出黄山看黄山,”整合山上山下资源,加快建成山上山下一体,自然人文融合,内外联动的“大黄山旅游”格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黄山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和展示区、文化繁荣的先行区。
龙眠秀色应如旧,今夜何人赋所思。---方以智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黄山五比一

黄山五比一,指的是国务院六位副总理对黄山旅游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意见。
1986年7月,万里副总理就胡子昂、钱昌照、周培源等五十多位著名人士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建议“将黄山市(指1983年设立的省辖县级黄山市)辟为中国的世界公园”作了重要批示:“请叶如棠同志认真研究这个建议,我认为是可行的。如何设立管理机构,严格法律管理,请与安徽省委、省政府商量办理。”

1986年9月,方毅副总理指出:“国务院的决定不能随便变动,黄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黄山市(指1983年设立的省辖县级黄山市)要重点建设,屯溪离黄山八十公里,怎么能成为黄山的中心呢?”

1986年9月,田纪云副总理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黄山市(指1983年设立的省辖县级黄山市)的成立,我是知道的,每个国务委员都签了字,国务院的决定,不能随便改动。”

1987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说:“你们不改就不给你们投资”(撤销1983年在黄山脚下北门设立的省辖县级黄山市而改名黄山区和撤销徽州地区而改名黄山市,市、区两地距离124公里,居全国之首)。

1989年3月吴学谦副总理视察黄山时说:“要使黄山成为世界性的旅游胜地,当前首先是要增加客源,安排项目,采取措施,要以增加客源为中心。我赞成黄山第二条索道尽快上,打通前山、后山通道,解决山上不足问题。发挥黄山区的作用,同时促进太平湖、九华山的开发。几个景区连成一线,客流畅通,就可以减轻山上的压力,增加黄山的接待能力,对环境保护也有好处。交通条件要进一步改善,将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了,从合肥一条直路到九华山、太平湖、黄山交通就方便了。现在要重点修建九华山到太平湖、黄山的四十公里公路,路通、客源就活了。”
200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要求安徽省进一步抓好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的建设,加大投入,改善交通条件,更好地方便游客进出,努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龙眠秀色应如旧,今夜何人赋所思。---方以智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论坛建设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规划黄山四年“不如”谷牧一秒钟 “天下第一”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当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陪同下视察了黄山,提出建立黄山特区的战略思想。万里同志按照邓小平指示精神,召开了安徽省委常委会议,成立筹建机构,并聘请园林、建筑、交通、水电等各方面专家学者以及当地的“黄山通”们,对黄山风景区、太平湖和整个皖南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考察,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召开几次全国论证会,听取国务院建设环境保护部和首都美学家、建筑家以及园林规划专家的意见。经过四年考察论证以后,安徽省政府于1983年先后3次上报国务院,要求设立黄山市。同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红头文件,批准设立省辖黄山市(县级),撤销太平县建制。

1987年,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说:“你们不改就不给你们投资。”谷牧仅用一秒钟时间说了这一句话,就撤销了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徽州地区和一个闻名中外的自然风光胜地黄山市,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20多年来,连续不断地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专家学者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上千人,新闻媒体上百家众口一辞,呼吁、建议和强烈要求恢复徽州和黄山市建制。

由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江淮文史》2003年第3期发表了省级老干部、原安徽省社科院院长欧远方“徽州何时失而复得?”文章中写到:

一个爱国主义者,也应是一个爱乡主义者,二者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我爱之国,是中国,或名炎黄、或名华夏;我爱之乡,是安徽(简称皖),是淮河、是五河。

1998年是安徽建省330周年,省里发起了颇具声势的纪念活动。清朝康熙皇帝把江南省一分为二,江苏省、安徽省。我的祖宗原在苏南,朱元璋称帝后把苏南18万户迁徒到凤阳府境内各县,包括五河。单说安徽,我对她有无限的感情,这个省的特点、地理上多姿多彩,有山,有丘陵,有圩区,有平原,两条大江大河——长江、淮河,从安徽穿省而过。这在全国罕见。长江淮河把安徽一分为三,这三大块在气候上、经济上、文化上各有特色,形成三个气候区,经济区和文化圈。由于安徽省地处南北交汇处,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五谷杂粮皆备,蔬果品类齐全,北有苹果,南有柑橘、枇杷,还有特产茶叶,其品种、数量、质量在全国享有盛名。
正因如此,安徽可爱。

安徽之名,源于安庆、徽州二府,取这两个府首做为省名,不仅仅由于这两个府在文化、历史上影响大,而且这两个字的结合,也是最完美的结合。

“安”,安宁也,安定也,稳定也,清明的政治要求是“国泰民安”,让国家太平,让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地名中,安字用得最多,但“安”字下加个庆字就更加完美:安定是值得庆贺的。我在研究安徽发展战略时,曾认为安定出生产力,是针对安徽政治不安定(受“左”害很深),领导班子不安定(变动频繁),而得出的认识。安庆原名宜城,当然也好,终究不如安庆。

“徽”,美也,查《新华字典》,徽有三义:1、标志:国徽、校徽。2、美好的:徽号。3、指安徽省徽州。作为徽州之命名,是名副其实的。徽州确实美,独特的徽州文化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称之为中国东南一颗明珠。独特的自然景观,以黄山、齐云山、太平湖为代表,极山水之盛,蜚声全世界,联合国命名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就包括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这个结合概括为一个“徽”字是恰当的。徽州人文遗产多以徽字命名,如徽学、徽州医派、徽墨、徽戏、徽州画派(又分新安画派、黄山画派)、徽派篆刻、徽派木刻、徽派盆景、很多徽商,很多。徽州人提到徽州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虽非徽州人,但作为安徽人,沾了徽州半个边,因而也沾光,为徽州灿烂的景观自豪。

然而,1987年,徽州消失了,她被改为黄山市了。这个改变,当时就受到安徽上上下下的反对。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讨论这个问题时,一致意见徽州不能改掉,只要把石台县划归安庆,加强黄山县级市(太平县)的行政功能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安徽五千多万人民的意志终于屈从个别掌权者个人的意志,只因为他个人掌握了财权,“你们不改就不给你们投资”,这一手可厉害。自那以后,徽州被肢解了,徽州消失了。有人质问:因为黄山出名就要把徽州改为黄山市,难道西湖出名就要把杭州改为西湖市?说得好!安徽人失去徽州,好像失恋一样难过。“安徽”失去“徽州”,也不成其为安徽,那就把“安徽省”改为“安黄省”好了。

恢复徽州的呼声,安徽到处可以听到;上海、北京可以听到;海外有安徽人的地方可以听到。
他们一致呼吁,恢复徽州建制,把黄山市改为徽州市。

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件事,前些年湖北省荆州市和沙市合并,改荆沙市。荆州之名国人皆知,沙市亦为改革开放后的明星城市。湖北人(包括一位知名作家李辉)强烈反对,结果领导上采纳了湖北人的意见,恢复了荆州的名称,使荆州失而复得。我们安徽失去了徽州已十几年了,何时能失而复得呢?
龙眠秀色应如旧,今夜何人赋所思。---方以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