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觞客子

[桐城人] 齐之鸾系列之一:“中山王裔”

[复制链接]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6 13: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眠风雅》及其续集 出来之时,齐山都在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9

主题

876

回帖

90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6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6 13: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程璟 于 2009-3-6 13:48 发表 - f, O$ i4 d6 [
肯定是有的,我看到了随时备注下来的。$ V. W4 q/ ]% L

, q8 I" V- T: F# t潘江《龙眠风雅》云:本中山王徐达之裔,改姓齐。《龙眠风雅》有齐之鸾玄孙齐绳祖等参与,与《蓉川集》不一致。                                        ( W+ H9 _& G( Q9 B
2008/8/1备注于 ...
- V4 `. J1 d! Q- `
这些工作本身很辛苦,谢谢你提供的这一条信息。:lo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45

回帖

9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6 20: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考证还是有些不够严谨,所依凭的资料年代太晚。
) Y3 h% s( _& q0 ?) W) f请看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c26df0100c726.htm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9

主题

876

回帖

90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06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6 2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施锦绣 于 2009-3-6 20:09 发表
3 m+ ~2 q% {  ^8 e1 z6 f; z% c& U. b楼主的考证还是有些不够严谨,所依凭的资料年代太晚。
3 Y) L' X! K1 e. w3 `& Y% U& a请看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c26df0100c726.html
" r4 M! H* H  @; ?5 F# g+ c
我注意到你博客里发表“齐之鸾《复姓疏》”一文的时间是在楼主发表这篇文章的时间之后,所提供的新材料只能算作楼主文章的补充;不过,能把别人的成果列入“相关博文”一栏还算地道。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22: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施锦绣 于 2009-3-6 20:09 发表
. n7 c9 n" o# q7 I3 P8 a) t' \楼主的考证还是有些不够严谨,所依凭的资料年代太晚。
! F. a: S% r+ y/ W: b3 W& U- w请看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c26df0100c726.html

; `1 g" s: J* q- k0 B9 ^& Y3 a6 {( I: b5 j
谢陈靖兄。你所说的方学渐〈迩训〉上的记载,我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我会继续跟踪下去# a% ~7 C0 Z! q
但我所凭的资料,最主要的还是与齐之鸾同时代,甚至略长于齐的周京的〈小传〉,因此其可靠性,应该是有的, v& m% v8 x6 k# X# C6 a" B" s: T
我在做这篇文字的时候,也曾疑心过潘江是否把“魏国公”讹作“魏上公”,当时只未细想,因为觉得徐达后人遗金的道理不足。今观方学渐所记,竟然还是真实,而且在理由上还比较可信。潘江所据,当从此本。而马其昶在〈耆旧传〉里,必然还是依从“复姓”正统一说的。
& h  Z. M. G' x2 \/ t我下午还花了很长时间分析过齐之鸾为“中山王裔”的可能性,中间有几项疑点。容我之后再拟上来,彼时还望陈靖兄帮助参谋一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2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zhyy 于 2009-3-6 22:13 发表 , R6 t0 [( v+ t
0 P$ |, D; @1 u
我注意到你博客里发表“齐之鸾《复姓疏》”一文的时间是在楼主发表这篇文章的时间之后,所提供的新材料只能算作楼主文章的补充;不过,能把别人的成果列入“相关博文”一栏还算地道。
2 S- v) S9 p2 E5 ~  ]6 m2 t5 p
+ }" l& q  g' Z
呵呵,袁兄这一处可能有些误会陈靖兄了。* j# d3 @2 z" ?, t# _
陈靖兄可能确是读过我这篇文字之后着意查询的资料,后有其博文发表,但主要原因是助我补证,其意甚美。/ d, e  K/ ~! {/ A! _4 w  G5 b: G; t
“相关博文”似是新浪网根据关键字等项目自动生成的, s& A2 N9 ^7 Y
桐枞人文,合则两益,分则两害。所以在任何一项问题中,我都希望能够桐枞联手,必有大益。8 k! \" l/ b9 `. K
陈靖兄提醒我注意的方学渐〈迩训〉,很能启发我一些事情。我会继续跟踪这项问题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3-7 11: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陈兄的材料,看来齐的身世还真扑朔迷离,有探究的意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7 1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P 大家努力,族谱不一定能记载详细。/ m8 M# l. z* F' R
我认为,齐之鸾的始迁祖徐天富其实就是姓徐,不是原本姓齐。不一定是徐达之后应该是徐达的族人。
7 x' X  p( t9 m6 t7 V也就是说,我比较认可张英在《文端集》里面的说法。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0

主题

3075

回帖

3502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50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7 12: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待考证!!!!!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15: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程璟 于 2009-3-7 12:26 发表 / A* I; d9 d6 `6 X
:P 大家努力,族谱不一定能记载详细。
. B0 \6 a# _6 o  D我认为,齐之鸾的始迁祖徐天富其实就是姓徐,不是原本姓齐。不一定是徐达之后应该是徐达的族人。
" W0 B4 ?6 C8 O* P# M也就是说,我比较认可张英在《文端集》里面的说法。

) z/ ~5 h, u: H: k, d  W& y程璟兄,我今天已经去《文端集》里翻查了这则材料。结果让我大吃一惊!6 S9 s' D6 K: a$ S& |8 ]
在《文端集·卷六》里,有张英的一首《怀贤诗》,题下注“为业师齐古愚先生赋”,诗末又有小字注“先生讳邦直同里人积学工文甲午乡试副榜”。很显然,这个齐邦直就是齐之鸾的后人,而且似乎还是张英的“业师”。诗的前四句是这样写的:
5 Q# Z7 x5 b7 a( @5 A* G0 ]: ~吾所北面人,澹荡古君子。1 t; V0 e" o1 @$ f
传是中山裔,易姓汝南氏。
' u9 u4 {' |; H, m4 N! p' |3 R……6 S5 b3 q0 D5 Y8 m. ~% z" @: I' u
然而在“易姓汝南氏”文后,又有双行夹批云“先世为中山族人后易姓齐”。
7 v: g/ `$ l- e! a也就是说,张英在表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似乎并不是程璟兄记忆中的模糊形式上的“族人”关系,而也是确确实实的“中山裔”。虽然在注语里用的是“中山族人”,但实际意义是很明确地对应着诗句中“中山裔”的说法。“族人”的范围当然较“裔”稍宽,但它兼顾到这里只能是取“裔”之意。何况徐氏自徐达始有中山族,其后人称“中山族人”,亦是理所当然。
' L! O+ g3 W" E  l) T; Z. e" b" _4 q1 v4 t那么照目前的发见,方学渐、张英与潘江,都是信奉“中山裔”这一说的。这一线似乎愈来愈显得开阔,只是最终的原委,恐怕着实难寻。家谱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家谱的编修往往并不客观,里面不可信的资料,较一般史料,有过之而无不及。4 c' o6 E8 K* I, K* R

: c0 y( {6 T+ f; E/ i5 H) X1 I[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3-7 15:50 编辑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