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覆盆子 于 2016-6-22 12:40 编辑
家门口这条流淌了上千年的河水,它的源头是龙眠山脉众多的小溪流汇集而成,经境主庙水库流向城市,再穿城而过。小城因河水的滋润更加美丽,河水也因有城市的依伴而活泼灵动换发了生机。 湛蓝的天空下,彩虹桥、落水桥、海峰桥、紫来桥,还有极具特色而又极其漂亮的廊桥,横架东西,把不大的小城一分为二,西面多半是老城区,再往东去就是小城的新城。山、水、桥、楼房在这里都是安逸舒适的,透着时尚,也透着沧桑,既凝重又和谐。 倘若在夏日的傍晚,沿河一路散步而去,自然闲情逸致,自然心旷神怡。丰盈的河水润泽着河的两岸,各种树木,各种花草,都在这里咨意地生长,枝繁叶茂,花枝招展,迎着龙眠山脉吹过来的温润山风,它又让人不自觉地感受到小城繁华背后的温婉内敛气息。 河水干净,清澈甘甜,捧一口到嘴透着心的凉,这里的水冬暖夏凉,难怪许多人寒冬腊月仍喜欢到龙眠河里清洗着衣物;年轻人更喜欢在夏日里沿河中的麻条石,牵着情人的小手赤脚淌过来淌过去的那份惬意,那份张扬,张扬幸福的姿态着实让所有在河边散步的人们倾慕不已,无疑,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宜谈情说爱的好处所了。站在河岸,听着河水潺潺,一眼望去,深处,深不见底,浅处,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随处可见,选一处大圆石坐上去,再拣起一枚小鹅卵石在手中把玩着,温婉圆润中竟透着凉意也令人无比的惬意。 我更喜欢往东西两头方向逛,往两条老街上逛,北大街已拆迁得差不多了,而东门大街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青砖石板混搭而成的路面,让我心生喜欢老是留连至此,这里不但幽静,且让人有数不尽的回想。在这里,低矮的老房子前纳凉枯坐的老人与偎依在老人身边的狗是最经典的画面,时光在这里凝固。年轻的父母和孩子都住进了敞亮的楼房,只有一些老人依旧恋恋不忘低矮有院子的老街老屋,不忘老街门口那口百年老井,即便老迈即便寂寞坐在这里也安谧自在。 我常常用一种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些幸存下来的老街,特别是下过雨的老街,雨水在黑瓦下连成了线,伞上是滴答的雨声,脚下是水灵灵的青砖石板路,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小城韵味。高楼也好,陋室也罢,呈现给我的还是一幅原生态的好。 白天就看过一个电视节目,看日本的小作坊,叫什么“黑啤制作坊”,我看到了一个上百年的老字号,人家把原始工艺原始制作做出了极致,那才是最好的去处,也是一笔好财富。用一个现代文明人的眼光去看,这个店除了布满玄机,还有就是它科学的美,结构的美,自然与建筑浑然一体的美,难怪一些游客会再三光顾它,画家们也会留下来,与它朝夕相伴。无论我们所处何时何地,无论现代文明无孔不入,原生态面貌还是最值得人们留恋不已。 人走在石板路上的脚步是轻快的,更是安逸舒适的,不一会工夫就钻出了老街,老街所剩不多了,想想桐城还有哪些老街值得关顾?陈门口的老街?也只剩下形单孤影。走出老街,到处是商业街。逼仄的商业街道虽然十分干净,但到处人满为患,车更无处可放,现在最讨厌往商场里钻,原来那可是我的最爱啊!那些衣饰店再也很少光顾它,非得买什么的时候就直奔主题。一切都回不到从前,只能从这惨淡的老街、斑驳的石板路和饱经沧桑中寻觅失落的情怀,好像也有种不一样的情感在流淌。 天色已晚,纯真又缕缕复苏,麻木也点点觉醒。老街美,龙眠河美,傍晚的夜色更美,沿河的各种灯光映照在水里,那是一种虚幻的美,放眼望去,都不知身处何方,是人间,还是天堂?这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东西美得绝对叫人窒息,叫人不可思议,也许正因为它的美,让我一时间忘却了这世界的不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