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曙光 于 2017-9-30 15:59 编辑
我个人妄自以为,独轮车的历史应是最早的,其次才应该是马车和牛车。 独轮车、马车、牛车出现的时间最早,应用的时间最长、区域和用途也最为广泛。当然,东北的狗、马雪橇也是一种别致的风景。 马车、牛车对道路有一定的要求,多用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平原地区和人口密集的乡镇市区。它们的主要用途是载人载物,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部分的人力和体力。尤其马车的应用,在我国古代得到空前的发展:大大小小各式的车厢,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热衷享受。 因牛马的秉性差异,马车适合长途运输和奔袭;牛车只能适合短途的运输和应用了。 若论舒服和层次,自是马车最好,牛车次之,独轮车最差。但独轮车又有着独特的优势:对路面要求很低,仅需窄窄的路基,便能前行;尤其山高路窄,更有独天独后的效果…所以独轮车,在我国古代的中下层社会应用最为普及:无论偏远的山区、村间的角落、市井的繁华地段,都有它的身影。 还记得桐城东门老街的石板吗?那一条条深深的沟壑,便是独轮车的印记与历史见证! 桐城独轮车的使用历史,应该很长而悠久;退出的时间,约在七十年代中早期;我小时候是见过的,而且我在《再说祖母》一文中,也有小表姑坐独轮车出嫁的描述,那年估计是1976年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