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5|回复: 0

[散文] 《大海如镜》(一)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8-3-9 1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海如镜》(一)



    翻阅《大海如镜》/(英)约·康拉德(ConradJ.)著;倪庆饩译,一一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去年九月份,当我决定去厦门海边度假时,就去了一次福建省图书馆,想找几本与大海有关的书籍。我很想找几本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的小说看看,却十分意外地没有在书架上找到任何一本康拉德的书。

康拉德的海洋小说很有名,但我一本也没有看过。三十岁以后,我就决定不再看小说。事实上,这些年过去了,我真的只看过一本小说《百年孤独》。

三十岁以后,我对小说家虚构的故事真正地失去了兴趣,觉得真人真事才是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自己己过了被小说家们忽悠的年龄了。此后,我看的书大多是人物传记,尤其是翻译成中文的外国人写的传记。   

这次,图书馆没找到康拉德的小说,我也没有去网购。你不难看出,我是做学问多么马虎的人啊!本来我找康拉德的书也不是为看他写的故事,只是为看看他怎样描写大海的风景的……

    懒人永远是懒人啊!前几天,我意外地在网上发现康拉德竟有一本写大海的散文集《大海如镜》。不用说,这次我下决心去网购这本书了,因为世界上我能找得到的写大海的散文作品真是屈指可数啊,除了看过英国作家小泉八云有几篇极富诗意的写海的散文外,我只看到过历史那些大作家们中的不多几位为大海写过的豆腐干大小的文章……我刚刚在厦门写一个海边的长篇散文,正需要看看自己能看到的名家写大海的散文随笔啊……

康拉德自己是这样看待这部有十四篇文章的散文集的:

   “在我的其他小说中主要是研究一个特殊的人,或一个特殊的事件。我唯一的海洋作品,对我曾经度过的生活以将殊方式的唯一奉献是《大海如镜》。”

   “这本书是怀旧情绪的一种带有想象色彩的艺术处理……它也是对一个现在几乎已经忘怀的时期和对这个岛屿上的居民感到亲切的一种活动的纪录。它同样也试图大致记下从一种可敬和有用的职业经验所产生的某种真实的感觉与感情。偏巧这种职业具有重要的民族意义。它可以看作是一篇对船只、海 员和大海(带有个人情调)的谈话。”

   “事实上,如果按篇贵计算我对海洋是写得很少的。它是我努力着笔的场景而很少是目的。在多年来一直把这个秘密加以隐瞒后,现在已经不合时宜。

   “我的目标是对准像海那样动荡不宁,那样危险,那样多变,甚至更为浩瀚的一个要素(element) 一一那就是永不平静的人生。”

    这本书我找到2000年版,而且网上只有二手书,一本一百元钱,这是我用最多的钱买过的最薄的一本小册子,正文只有192页。这本书后面附有一篇法国人安德烈‧莫洛亚介绍康拉德30页的文章。

    拿到书后,我花了几分钟时间迫不及待地粗粗地扫了一眼,几乎没有看到太多为大海写景的内容,有点失望,随之而来的是一点窃喜……

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要是这样的大作家将海边美景大写特写一把,我就没有什么好写的了啊!

或许你会发出淡淡地微笑:“你很有趣,竟想要和那个伟大作家去争地盘……”还记得那个古老的传说吗?当唐朝崔颢在黄鹤楼上写出他那首著名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此处空留黄鹤楼”后,传说李白到了黄鹤楼也不敢写诗了,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你想,这样旷世天才李白看到另一个大才子先占了地盘,都只有退避,何况我等后辈怎能不怕那些大作家已经占了你想说话的地方呢?

    看完整本书内容,我才发现此前自己完全是完全多虑了……作者描写大海的文字其实有一定相当的篇幅,但一百多年前的康拉德与我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康拉德从十七岁当海员,在海上当了二十年船员,官至船长,而我不但是没当过海员,坐海轮也只乘过两次上海到福州的海轮,其余的都是乘的厦门岛到鼓浪屿之间的小小的渡轮……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打一个比喻:一个是在古代老虎常常出没深山打猎的时常有可能被老虎吃掉的拿着最原始狩猎工具的猎人;一个是节日到动物园看关在笼子和围栏下虎池中老虎的度假的业余的画家……这两人看到的老虎行为和两人对老虎的心态,真正是天地之差别啊……前者多次差点被老虎吃掉,决不会再爱老虎,他只会写老虎有多可怕;而后者完全可以用最华丽词藻盛赞老虎的华丽的外表和优雅的步伐……

作者是以水手目光写海,写船,写河口,写码头,写水手在海上的命运和故事,写水手对海对船对海航的感情,而且是以大帆舟时代的水手的目光,而决不是以现代机器时代大轮船上船员的目光……这两者之间区别也是天差地别……康拉德是这样说的:

“这里说的是跟帆檣打交道的人,对他们来说海洋不是一个可以通航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亲密的同伴。航程的悠长,增长的寂寞感,对自然力的紧密依赖,它们今天是友好的,明天不改变它们的性质,仅仅发挥它们的威力,就变成危险的,这些都有助于产生那种伙伴关系之感;现代的海员,尽管他们是优秀的,是无法体验到的。此外,你们的现代船舶,她是一种由蒸汽发动的船,她根据别的原理航行而不听凭气象或海洋的情绪变化摆布。她承受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她前进;那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但不是一次科学的战役。机器,钢铁,火,蒸汽踏进入与海洋之间。现代的商船队不像利用公路那样多地利用海洋。现代船舶不是海浪摆布的对象,我们可以说她的历次航程都是胜利的进军。不过既受海浪摆布又能生存下来达到你的目的,却不是更显示技艺精湛,更显示人的本性的胜利,那倒成了一个问题。

在他自己的时代,一个人总是非常现代的。从现在起三百年后的海员会不会有天赋的同情心呢?那没法说。不可救药的人类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心肠变硬了。他们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或上个时代的海洋小说的插图时他们会如何感觉呢?不可能猜测出来。但是上一代海员拿古代的小帆船跟它们的直系后代,他的大帆船对比的时候是会产生同情的;他看到古代的木刻上这些木制的模型在缺乏经验的雕刻家所雕的大海上航行,不可能不产生惊异,羡慕,赞赏,既亲切又可笑之感。因为这些玩意,它们的难于操纵,即使是在纸上表现出来,也会叫人由于引起兴味的恐惧而倒抽冷气,它们就是由他的职业上的直系祖先所操纵的。

“不,三百年以后的海员大概不会受到触动或感动而至于嘲笑,钟爱,或钦慕。他们会以冷淡、好奇、漠然的目光对照相凹版印刷品上几乎长期废弃的帆船瞥视一眼。我们过时的船舶决不会坚持要做他们的船舶的直系祖先,而不过是先驱者,他们的航程已经跑完,他们的一族已经灭绝。不论他用什么技术操纵船只,未来的海员将不是我们的后代,而只不过是后来者。”P076

   康拉德在感叹自己写的是己逝去的大海中水手的感情和故事 ……同样,三百年以后的人类也会是与我们现在和我们以前的人类不同的人类,拥有不同的看世界目光和情感的世界……

    这些文章是强有力的,写出了水手真正的心态,写得很精彩。不过,它们看起来有些累人,因为内容不轻松,如同过去挂在屋梁上风干的干巴巴的烟熏过的瘦牛肉,香而干,不过你要把它们吞到肚子里,得用力在口中嚼一阵……

    这不算长的散文集将帆船时代的水手在海洋上种种感受写得让读者感同身受,如身临其境……一个伟大的作家,当过二十年帆船时代的船员,这是我们人类的幸运……那么多船员逝去了,都只留下空空的海面……

    作者写海上的风暴真的很精彩,写海上西风和东风也很精彩……作者对船的感情很深,但对大海决无爱情,他爱船,爱海上航行的生活,但决不爱大海……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阳刚之美,这是任何没有当过海员的文人写不出来的文字……或许我们只能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才能获得人类对大海那种相同的情感和感受……

    文中“开端”这一篇有一段描写作者带着一个小艇前去营救一个即将沉没已在海上漂流数天的九个船员的过程,这是只有心灵高度敏感的文人才能记录下来的那一刻人类心灵的奇妙的颤动……这二十页之字完全可以成为中学生的范文……

    只是无论文字写得多么出色的书,我现在都只能粗枝大叶翻过了……现在要读的书太多了,我们已不能像我们极度贫困年代的儿童时代,将一年难得得到的几颗糖果放在嘴中慢慢自然溶解品味了……

   


附《大海如镜》摘录:


“靠岸与起航标志着船员生活和船的经历有节奏的摆动,从陆地到陆地是船的尘世命运最简明的概括。P001

起航之后,那是你的指挥官的精神用蒙住的声音跟你交换意见的时候了,好像是从犹太教神庙的至圣所,发出来的;因为若把船称为神庙或“飘浮的地狱”——如有些船只就是被人这样称呼的——那么船长的房舱必然是每艘船上最令人敬畏的地方。P004

船上的日常工作是个了不起的医生。我看见过它把精神最骚乱不宁的人镇静下来——至少一个时候。它里面有身体健康,心境和平,对做完了的一轮工作的满意;船上每天的生活似乎是在海天交接的地平线的辽阔范围之内画一个圆。它从大海崇高的单调性方面借来某种同样的尊严。一个热爱大海的人也同样热爱船的日常工作。P005

锚是一块经过锻造的铁,适合它的使用目的,令人钦佩。技术性语言是通过时间和经验千锤百炼,达到至善尽美的程度的工具,在效果上是无懈可击的。往日的锚(因为现今有种种设计成像蘑菇一样的装置或脚爪一样的玩意,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现形式或形状——恰同钩子一样)——旧时的锚从使用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器具。它的尺寸大小证明它的完善,因为没有别的器具体积这么小,却担负起它不得不担负的那么大的任务。看一看挂在一艘巨舶锚架上的锚吧!跟巨大的船体相比,它是多么娇小!如果它们是用黄金打的,它们会看上去像首饰,像作装饰用的玩具,不比女人耳垂上的珠宝耳坠大。然而不止一次船的生命还得依赖它们。P013

锚是—种希望的象征,一只缠着锚链的锚比虚妄的希望当作最靠不住的希望还糟,这类希望总是蒙骗人或国家,使他们产生虚幻的安全感。即使非常有理由,那也是一个糟糕的顾问。P017

船帆在她四方形的帆桁上卷好,从桅冠直到吃水线,一艘船的身影整个在陆地包围的海港平滑闪光的水面反映出来,从一个海员的目光看来,确实是一幅表现沉眠静卧的十分美丽的画面。P020

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点群氓的精神,一点群氓的气质。不管我们如何相互抗争,但在最低的智力层次上和最基本的感情的不稳定上我们还是彼此相似的。P028

从普通船体高大的船舶的主桅上瞭望,地平线形成一个许多英里韵圆周,你可以看到其中另一艘船的直到吃水线的船体;一次在离亚索尔群岛不远的地点,笔者的眼睛在工作时,曾计算有超过一百张静止的船帆好像在一个魔圈之内——多多少少都是高大的船舶。他们中间完全朝同一个方向前进的几乎不到两艘,好像每一艘都考虑过在罗盘的一个不同点上突破那个魔圈。但静止的状态是一种强有力的魔力。下一天依然见到它们分散在相互的视线内,还是朝不同的方向行驶;可是如果轻风带着暗蓝色神秘的波纹在淡白的海面连续出现时,它们就朝着同一方向而行了。P035

现代的轮船在一片平静的海面上前进。船身震荡,船舱深处的机器偶尔发出铿锵的声音,好像她的钢铁的身体内有一颗钢铁的心;她沉重有声的节奏和螺旋桨有规律的搏动推动她前进,在深夜人远远可以听到一个庄严而单调乏味的声音,仿佛是无法规避的未来行进的步伐。但若在一场大风中,一艘帆船的机械把握的不仅是世界灵魂的力量,而且是它的疯狂的欢腾的声音。不管她是不是航行时高高的船桅摆动,或者随它横倒下来顶风而行,那支犷野的歌总是在唱,深沉犹如一首赞美诗,是配合风在海面的尖利刺耳的吹奏的男低音,时而夹杂碎浪的冲击哗啦一声打断它。有时,那个无形的乐队不可思议的影响会搅扰得人心烦意乱,使他宁愿聋了更好。P038

史蒂文斯是一位喜人的作家,像有天才的人说的那样,他的才气给他高度的可靠性锦上添花。P047

我小心地走上我自己的船的船身一侧,摸着她像冰一样凉,在脚底下像冰一样滑。我的冰凉的床位像寒冷刺骨的坟茔吞没我哆嗦的躯体加上兴奋的精神。,那是斗个冷酷无情的冬天。空气像钢一样生硬和锋利,但要熄灭我操作船只的热情需要比这多得多的东西。一个在二十四岁上一生初次被任命为大副的青年人是不会让荷兰顽固的冬天刺穿他的心的。我以为在那些日子里我决不会连续五分钟忘记我的提升这件事。我幻想这甚至在熟睡中也使我温暖,比高高堆起的毛毯更有用。早晨,当我把它们掀掉时,由于上面冻结起来而确实噼啪地响。我早早起身,没有别的任何理由,只因为我是唯一的负责人。新的船长还没有任命。P050

他的诱人的意见我总是谦虚地加以否定,确信那完全不可能,因为我缺乏足够的经验。“你很知道如何处理业务问题呀,”他常带着笼罩在他平静的圆圆的脸上一种佯装的忧郁说。我不知我离开他的办公室后他有没有窃笑过。多半他从来不如此,因为我知道外交家们,无论是职业的或非职业的,都是以可作为楷模的严肃态度看待他们的手腕的。P055

那是连续三天大风暂息后的一个阴晦的下午,我们的船在南太平洋的波涛上剧烈地颠簸,天空低垂着片片的碎云,好像是被西南风的锐利的刀锋所劈砍割碎出来的。P060

开头我什么也没看到。大海是一片由黑白山峰组成的空荡荡的荒野。我忽然看到半掩在汹涌澎湃泡沫翻滚的波涛中一样被波浪冲打,载浮载沉,像一阵喷发的泡沫似的什么东西,向一方移动,但带有一种更多的淡蓝色,更坚实的面貌。

那是一块融成断片的浮冰,但仍旧大得能撞沉一条船,比任何筏子都低,恰好挡在我们前方,好像含有杀意埋伏在波浪中间。没有时间回到甲板了。我从桅杆高处大声喊叫,喊得头都快要裂开了。后来下面的人听见了我的喊声,我们想法避开了这块没有沉下去的浮冰,它从南极的冰冠一路漂来试图结果我们的性命,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如果是在一小时后,那么什么也救不了我们的船了,因为在暮色下谁的视力也辨认不清一块由白色的浪花横扫过来的淡白色的冰块。

在我和船长并排站在船尾栏杆旁时,我们眺望着那块浮冰,它已经几乎辨识不出了,但还是靠近我们的船侧后部。船长用沉思的语调指出:

“要不是及时旋转舵轮,那就会发生另一宗‘失踪’事件。”

从“失踪”的船上没有人回来讲叙该船遇难的惨状,她的水手们最后的悲惨结局是如猝不及防,使人惊惶失措。没有人说得出他们临死时有什么想法,什么遗憾,说过什么话。可是当他们的心从拼命的挣扎,极端的紧张,剧烈的骚动——从浩瀚,不安,暴怒的海面沉入和平,宁静,深邃,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就不受干扰而沉睡的海底而突然停止跳动时,会有什么崇高的意味在里面吧,p062



吴砺

2018.3.8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