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史》(中)
波利尼西亚人无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伟大的航海家。他们的“祖国”就是所谓的波利尼西亚大三角——实际上是整个太平洋领域,这个三角的“角”是奥特亚罗瓦(新西兰)、夏威夷岛和拉帕努伊(复活节岛),它的“边”几乎长9 000 公里(参见地图3)。了解波利尼西亚人结合以下方面的方式有助于赞赏其航海技艺的伟大成就:精巧的船只设计、对风与水流的季节性模式的知识、星象导航方法和独木舟的给养供应,从而避免漫长航程中出现坏血病,尤其是在深入东太平洋的遥远水域的艰难行程中。P134
在19世纪,捕鲸成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主要经济活动。随着时间推移,该行业由美国主宰,美国使英国、法国、俄罗斯和随后的德国的捕鲸船队相形见绌。19世纪初抹香鲸油在像楠塔基特岛、新贝德福德(在马萨诸塞州)、斯托宁顿(在康涅狄格州)和萨格港(位于纽约长岛)的地方造就了一个“鲸油百万富翁”的阶层。到1845 年,美国捕鲸船队从19世纪30 年代初的约250 艘船增加到 570多艘(Campbell 1990:64)。夏威夷、塔希提、马克萨斯、萨摩亚,甚至是小小的瓦利斯岛全都成为美国和欧洲捕鲸船员的驻足之地,他们经常在冬季到这些岛屿,或者在那里停留以补充淡水、食物并休息。与捕鲸船队的交往改变了岛屿社会的性质,使波利尼西亚更加依赖外部世界。P172
可以说太平洋的檀香木开采是掠夺太平洋资源的许多形式中最粗暴和残忍的一种。多萝西。夏因伯格是一位历史学家,写有大量关于檀香木贸易的著作,她认为,就通过船员和土著居民之间的谋杀和冲突所导致的,人命丧失而言,檀香木生意比捕鲸或皮毛猎取更为粗暴,100多位船 员和数倍于此的岛民在有关檀香木的纠纷和争斗中被杀(Shineberg,引自Campbell 1990: 108).p174
这种对廉价劳动力的抢夺成为臭名昭著的“乌鸦业”(blackbirding,指诱拐或绑架土人当 奴隶劳工,以下称为募奴以示与传统贩奴的区别——译者注)制度:含糊其辞地“招聘”南太平洋岛屿卡纳克劳工。这种强迫劳工的非法贸易的模式由靠近波托西的塞罗里科的玻利维亚银矿主和秘鲁钦查群岛( Chincha)的海鸟粪矿主创设,他们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就有使用奴隶劳工的习惯。当黑奴的来源减少时,他们鼓励肆无忌惮的船长在太平洋里搜寻劳动力供给。在19世纪40年代和50 年代里,无数的“募奴船”开始从太平洋诸岛屿和中国的华南乡村里绑架男性,把他们运往靠近卡亚俄的钦查群岛的磷酸盐矿。到1855 年,超过十万名中国人被带到卡亚俄,作为海鸟粪矿的苦力,但此后中国契约劳工的供给获得变得更加困难,代价更大。对人类当中非常坏的分子来说,其中包括奴隶贩子、许多国家的逃犯和逃兵、捕鲸者和海鸟粪挖掘者、冷酷无情的渴望向海鸟粪矿提供强迫劳动力的企业家(无论他们能够在哪里得到这些劳工),卡亚俄有着无法无天的天堂的名声。劳工“招募者”的注意力越来越转向波利尼西亚,而卡亚俄成为募奴贩子的市场。P184
例如,到 1852 年,有超过2万名的中国人在萨克拉门托附近和北加利福尼亚的金矿区里工作。随着“产权突变”(非法占有先前由其他人“树下界标”的含金地点)使新来的人卷入与早到金矿区的人的争端,种族暴力事件激增。随着在冲积层矿床中容易找到的黄金耗尽,而仅剩下更难以开采的地下矿脉,美国采矿者开始迫使“外国人”离开,尤其是墨西哥人(仅仅在几年之前他们是加利福尼亚的合法所有人)和中国人。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暴力的威胁,而不是应用任何公认的法律程序。在1866 年之前美国并没有正式立法管理加利福尼亚金矿区的运作。
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之后两年,一位名叫约翰·哈格里夫斯的澳大利亚探矿者空着手从加利福尼亚回家,他注意到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附近的那个含金县与东澳大利亚地区在地理上的相似性。1851年,他在新南威尔士巴瑟斯特附近的萨默希尔河发现了沙金的踪迹,引发了一场吸引数干名当 地和海外采矿者到该地区的淘金热。几个月后,在邻近的维多利亚州的巴拉腊特、本迪戈和卡斯尔梅恩发现了非常丰富的黄金矿藏,仅在1852 年就吸引了37万多人移民澳大利亚。虽然大多数人来自英格兰和爱尔兰,但大量美国人从加利福尼亚而来,从而建立了长久的跨太平洋关系,对澳大利亚的政治和文化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这种影响。P189
期望从辽阔的太平洋的土地和人民那里攫取得数不清的财富是帝国主义国家在必要时使用武力的强烈动机之一,目的是从其先前的所有人那里夺取富饶的领土,保护具有战略意义的贸易路线不受竞争者的侵扰。其结果是持续的系列斗争,对整个太平洋区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P196
在19世纪英国向环太平洋亚洲地带进行殖民扩张的时期,可以说英国对待中国毫无积极的性质。在近二百年清朝僵化统治之后,中国在军事或政治上都不能强大到足以抵御英国对其主权的侵犯。英国是人类在19世纪所曾见过的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英国海军是其后盾,在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海军在从好望角和印度到槟榔屿和新加坡的英国殖民地上强力推行“英国统治下的和平”。虽然在19世纪中国至少拥有3亿人口,但它是碎裂的,统治阶层腐败而堕落。它的沿海贸易受到海盗的侵扰,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就是贫穷、食物短缺、实际上的奴隶。数以千计的人通过移民寻求喘息的机会,其中包括英国在槟榔屿和新加坡的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群岛,以后还有美洲的太平洋沿岸。
西方提出中国对贸易开放的要求遭到排外的清朝统治者的拒绝。例如,1793 年,国王乔治三世派特使去见乾隆皇帝,他拒绝了英国人的贸易提议。在1833 年之前英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的有限贸易大部分落15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手里,对获利丰厚的茶叶贸易,在一年之前该公司享有垄断权。欧洲在东方的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黄埔、广州和澳门,日本的出岛(长崎港),菲律宾的马尼拉和东印度群岛的巴达维亚(雅加达的旧称)。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告终之后,英国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激烈,而获得更多中国商品的努力意味着一些非法产品在广东和其他地方通过走私进入中国,例如鸦片。
虽然清政府在1800 年宣布鸦片是禁止进口的货物,但在印度殖民地中控制鸦片生产的英国人无视这种禁令。奇怪的是,大英帝国并不认为鸦片违法,而且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和调制品中,例如鸦片酊。甚至像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就像我们稍后讨论的那样)这样著名的人物也经常使用鸦片酊减去侵蚀其健康和力量的结核病的效果。可能是因为它对这种产品性质的认识不甚清楚,英国拒绝在其帝国上下宣布鸦片违法,尽管存在有害后果的证据。无论如何,中国政府要求中止这种万恶贸易的呼声如石沉大海。P201
。不过,对美国船只来说,一旦巴拿马运河在1915 年正式开通,在太平洋航行会变得更为容易。在此之前,美国与东方的贸易不仅受制于距离的暴君,而且受制于闭关锁国的清朝和封建的日本不愿意向美国的船只和商人开放其港口:p204
在少数情况下,英国几乎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才占有殖民地。它需要刚愎自用的英国人采取猛烈的先斩后奏的行动,才由无精打采的英国外交部不情愿地加以批准,从而使新西兰不至于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新加坡不至于成为荷兰的货物集散地,巴布亚岛不至于成为德国的殖民地。在一些方面,考虑到 19世纪末英国的态度并不热情,宣布斐济和所罗门群岛为英国的保护领地令人惊讶。P21`3
美国对太平洋领土的占有采取了一些形式,其中包括:
彻底吞并领土而不与其他帝国主义强国发生直接对抗或冲突,比如美国兼并夏威夷的情形。
与附庸国签订的条约,这些国家向美国转让领土和其部分土地的其他权利,巴拿马运河区就是例证。
从另一个帝国购买领土,例如从俄罗斯那里获得阿拉斯加的地盘。
与其他帝国谈判以获取太平洋领土,有时用武力威胁策应美国的要求,萨摩亚群岛和俄勒冈地区的情形便是如此。
向美国移交托管领土的行政控制权,例如先前日本占有的马绍尔群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
通过另一个殖民国家的军事失败获得太平洋领土,例如先前由西班牙在菲律宾和关岛的殖民地,或者武力并吞一个独立国家在该地区的领土,加利福尼亚脱离墨西哥的情形便是如此。
这些兼并 由美国政府用门罗主义和“命运天定论”思想的逻辑延伸加以合法化。P214
自然资源在太平洋环带周围分布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在太平洋造成了导致1941 – 1945 年战争的条件,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自从20世纪30 年代初的大萧条以来,在利用这些资源上的冲突就在太平洋酝酿。在大萧条之前和期间,各国纷纷采取限制性的贸易政策,减少了资源在这个地区内的流动。虽然这些政策旨在鼓励当地的制造业,但事与愿违,它们的效果是减慢而不是加快太平洋各国从那次大萧条中的恢复速度。P226
1985 年,一些共产主义国家开始认识到教条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和沉重的军事开支正在使其国家破产,例如波兰、越南、中国和俄罗斯自己,它们慎重地允许资本主义发展。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斯大林时期闻所未闻的政治自由在苏联领土上也得到了鼓励,而这些很快导致一些先前的共产主义国家呼吁独立。
T冷战结束于1990 年,其标志是象征性地拆毁柏林墙和苏联的解体。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从此以后起伏不定,尤其是随着弗拉基米尔,普京大权在握而冷却。P239
越南战争是美国自1812 年战争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而这种情况对美国军事和外交的战略和政策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关于它在太平洋作用的战略和政策。其中包括在一些太平洋国家撤出地面部队并关闭基地,更多依靠其庞大的太平洋舰队作为应对外国陆地基地以保护重要的海上航线的手段,在与先前的敌人打交道时更少采取对抗的姿态,比如说美国正式承认了新中国,而且新中国取代国民党的中国(台湾)加入联合国。P240在历史上,太平洋始终是对人类文化、艺术、文学、社会和自然科学研究有着非常重大贡献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无论是土著的太平洋人民还是欧洲人,亚洲和美洲的艺术家、作家、电影制片人和研究者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印记。本章探讨太平洋艺术、文学和科学中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沿用了奥斯卡。施柏特的说法,即“太平洋是欧洲的人工产物”,但不是以围绕他最初概念化的方式展开:这里的主张是在欧洲艺术、文学和电影中找到的太平洋的景象本身是人工产物,现实在其中通过欧洲中心论的透镜被筛选。这使得太平洋的景观、文化和历史事件以顺应欧洲口味和感觉的方式被染色和曲解,也许根据欧洲的道德、美学与行为的标准加以比较和衡量,为欧洲的贸易市场而商品化和进行“包装”。然而,在使太平洋浪漫化和虚构的过程中,“真正的”太平洋以许多微妙的方式影响着欧洲的艺术家和作家。因此,本章所探讨的第二个主题的重点在于太平洋作为艺术家的缪斯女神和科学实验室的这种角色,研究了太平洋影响或以别的方式积极参与塑造人类想象和实证工作的产物的方式。P242
这些“高贵的野蛮人”很快成为浪漫的田园诗和赤裸裸的色情艺术的对象。
像约瑟夫·班克斯这样的探险家的叙述助长了这种幻想的发展:神秘的东方犹如一首田园诗。班克斯受到无拘无束的塔希提生活方式的诱惑,他放肆地坦承与波利尼西亚女人调情,令英国上流社会的某些成员感到震惊。他甚至以塔希提的方式文身。在这个遥远而奇异的区域里,受到挑逗的欧洲人这样认为,他们可以抛开自己的禁忌,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一切乐趣,而无道德非难之忧。“南海”作为地球乐园的神话持续时间异常之长,通过一些途径进入西方文化,其中包括得奖的电影。这种神话依然吸引着许多旅游者到该地区寻找这种难以言状的环境。P243
从马可波罗(1254 – 1324)时期开始,欧洲人就一直痴迷于有关“东方”奇异地区的图解和文字叙述。几百年来,来自环太平洋亚洲地区的艺术品自有其渠道进入富人的豪宅,其代表是丝绸织物和装饰性的瓷器,它们助长了对东方形象和艺术的持续需求。东方主义在欧洲兴起保持了非基督教世界的失真而浪漫化的景象,它是先前许多巨著的主题,超出了这本书的范围。另一方面,在18世纪开始的探险和殖民时代之前,太平洋海盆的文化和地貌的形象没有普遍出现在欧洲。尽管如此,浪漫化和理想化是中太平洋主题的艺术描绘的常规。
在西方的插图画家当中,长期以来共同趋势是利用艺术特有的自由描绘自然环境及其人民的外貌和装束(或者说没有装束),往往招摇地凸显其感官和色情的特性,目的在于使欧洲人感觉愉悦,同时避免超出品味和道德的界限。P244
吴砺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