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食记录片]京都料理 四季的飨宴
现代人有了一种普通地看世界的方式:通过网络视频观看。你可以花一两周时间,就对日本的风土人情有一点了解。
主持人松下奈绪的声音真的很好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浪费自己十分有限的时间,看日本人怎么做吃的。
和食被列入世界非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之一理由,和食是把四季变化,引入了料理特色中。
京怀石料理。
“对日本料理,最高级的享受,是通过料理,在头脑中构成一幅画。”其实,这对所有地区的高级料理,恐怕都有入画的感觉……
日本人弄的小盒子里菜,画面感强的有些过分。如同中国过去的农村绣花一样,色彩满满的……
不过,我觉得日本人吃的太较真,让我觉得有些累……
春宵一刻值千金,这根弦,平时忘记或许更好……
只是,人老得快,不想也让你没有思想准备……
我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有些愧意,一个完全的外行,竟然要弄饮食发明——不过,无知才能无畏,这也是发明的必要性条件……
你要是脸皮薄,你绝对不敢像我这样在网上大胆的写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发明者的心态,是十分奇特的:在某一刻你完全蔑视一切现有的一切,决然地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想到自己想法的天下第一人;偶尔静下来,也会心虚的……
“通过食物感受到季节”,这是看看另一个专业的人士是怎样看世界的。
“日本人和旬”
“日本人享受四季恩惠,这在普通老百姓中也很普遍。”
“吃饭,不仅是为了获得营养,更是日本人获得自然之气的方式。你想这是日本人注重旬季的一大原因之一。”
春天,樱花,笋,海鱼……
日本人的料理似乎偏素雅的色调搭配,中国人的料理似乎都是重色调,口味很浓烈……总体上,中国人更重味道,对色彩搭配并不上心……
我总是想急吼吼的在周末看一大堆纪录片。如果你想同时写点什么,你就看不快了。过去我很爱看纪录片,几乎十几年从来没有写点什么。看了也就忘了。另外,现在观点也变了,如果你花了大把时间,却没有文字留下痕迹,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时间资源浪费——不是为看而看,而是为创造而看……
“在每一个季节之间,会强调下一季节的存在感。”
“像自然的辽阔,以及时代的深远。”
“日本人与款待”,
“一期一会”,在料理上体现。
现代中国人对日本人多是有一种疏远感。尽管2019年有一千万中国人去了日本,除了过去的战争,最重要的是中国对日本过去战争认识的不间断教育……
现代中国教育的方式——“全是你的错” ……而对自己的过失,基本不反省,免提……
日本人对付海鳗的多刺,就是将细刺切断,一毫米间隔,问题是,中国的河鱼能否同样处理?
日本通常有五种高汤:
海带(谷氨酸)、干贝(琥珀酸)、干香菇(鸟甙酸)、鲣鱼干片(肌甙酸)、沙丁鱼干(肌甙酸)。
高汤鲜味里含有海带和木鱼干片的味道。
海带和鲣鱼干片是最佳搭配,鲜度会提高七八倍。
“料理人把高汤视作生命。”
外国人喝海带高汤会有一种腥味,但是日本人喝惯了,感觉很不同。“有安心感的味道,就来自鲣鱼,那种嫩滑的美味,”
海带海底两年长成,仓库两年风干。
鲜味提纯,是中国和西方国家所没有的日本特色。
容器不同的季节不同。
“杂煮”,白色。
我看到的年货,太清凉,虽然色彩鲜艳。没有热气蒸腾的锅,生命中少了什么。至少对中国人的我是这样的感觉。
这部近九十分钟的“和食”介绍,我花了大半个白天时间,看的太慢了。
“年菜”。
“大福茶”。
我看这部片子就总有一种生疏的感觉,生命短促的生疏感。
和食是十分风雅的饮食文化,极简优雅气质。
高汤。日本料理一个核心。中国北方面食,好像也是对高汤有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期松下奈绪主持的春夏秋冬四季日本的和食介绍,十分罕见的引起了我的伤感……
附:
[日本美食记录片]京都料理 四季的飨宴
吴砺
20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