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富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1月06日 第 12 版)
2021年元旦假期,在千年古镇、国家4A级景区孔城老街入口广场,失传70年的非遗节目“悠秋”再现,引来居民及游客层层围观,产生不小的轰动。 安徽桐城孔城镇为水乡古镇,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在此屯兵。孔城老街通过蔡子湖与长江相连,北宋至近代一直为商贸繁华之地。老街全长2.2公里,地段以“甲”命名,分为“十甲”,每“甲”功能不同,例如,“八甲”主要是鱼行与集市。 与繁华老街相匹配的是热闹的庙会文化。每年农历三月廿七的“东岳庙会”、十月十五的“火神庙会”就是孔城最为隆重的大型民间文化盛会。 “一甲咚咚锵,高跷带五猖;……八甲不顾羞,出个老悠秋;……十甲人真榷,出的是抬阁。”描述孔城庙会场景的歌谣《十甲歌》中的10个节目,由10个“甲”提供并参与表演,轮到“八甲”出节目,八甲就出了“老悠秋”即“悠秋”这个活泼的节目。 “悠秋”表演道具为长3米、宽1.4米、高3.6米的木框架,全身披红,两侧用于固定,中央部分形状类似于江南的大水车轮子,上面等距坐着身穿红衣裳的“红孩儿”,分别为两男两女。《十甲歌》响起,两侧保护红孩儿的大人旋动轮轴,“悠秋”便像水车轮子一样翻转起来。坐在上面的红孩儿便高兴地挥起手,摆起脚,他们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前,一会儿后,十分开心,引得围观的孩子眼馋不已,也想上去荡悠。 为了保证表演的红孩儿安全,他们的“坐垫”均为多层厚实红绸布,身体除手脚外均被红绸布牢牢箍住,前后左右均有大人看护。 为了恢复与保护传统文化,丰富水乡古镇群众生活,促进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2020年,孔城镇人民政府与桐城市文化馆共同扶持恢复《孔城庙会》与《十甲歌》非遗项目。《孔城庙会》代表性传承人、85岁老人王宜文根据记忆,用了近3个月时间恢复了《十甲歌》中“悠秋”木结构道具,使其在失传70年后重新面世。 “在我小的时候,一年两度的孔城庙会,人山人海,江浙客商以及庐江、舒城的群众都前来观看。‘悠秋’这个节目,最讨小孩子喜欢。”王宜文老人开心地回忆起小时候看“悠秋”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