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的门徒:犹大的福音与问题
——观纪录片《犹大:叛徒还是英雄?》
一
他们称他为叛徒。 三十块银币—— 仿佛能解释 背叛、悔恨, 以及那根索命的绳索。
但如果—— 他只是服从? 如果那低语并非来自魔鬼, 而是来自耶稣亲口?
一场计划。 一次献祭。 不是羔羊, 而是——朋友。
《犹大福音》, 如被掩埋的真相, 重现人间。 他说自己是最亲密的那位, 唯一理解的人, 那位奉献出耶稣之死 以完成复活之路的人。
他是掌钱者, 被信任的会计, 每日与银币和面饼打交道。 他为何 还要为了三十块, 出卖 自己的导师与兄长?
不—— 这不是为利, 而是——为预言成真。
《马可福音》也写道: 他非恶人, 只是命运的工具。 他并不凶狠, 只是前行—— 仿佛有更大的力量 在推动, 超越羞耻与贪婪。
而耶稣呢? 他曾怒闯圣殿, 掀翻桌案—— 那不是 主动向死亡招手的姿态? 他是否早已准备好 走向终点?
但教会, 是安稳的守护者。 他们需要清晰, 不容混乱。 那些可能困扰信徒的经文, 他们选择沉默。 信仰, 必须是一架梯子, 而不是迷宫。
或许, 这正是《犹大福音》 被折起、 被藏起的原因。 它不被朗读, 不被提及, 如同从未存在。
而真正的信仰—— 不仅仅是服从, 而是发问: 我们为何相信? 我们相信的,是什么? 是谁的真相, 铸成了我们跪拜的十字?
二
他们用 染着银币的笔触 描绘他, 一个名字—— 在祷告中如毒药般低语: 犹大, 叛徒。
但故事不是石头, 它们会移动, 随风、 随时光、 随那一双双抄写的手 悄然改变。
《犹大福音》, 从尘埃中升起—— 破碎而古老, 却燃烧着另一种光。
在那里, 他不是阴影中的背叛者, 而是唯一 看清真相的人。
耶稣—— 不再是温顺的牧人, 而是传说中的神秘导师, 他请求被出卖, 那是通道, 是献礼。
犹大, 从未卑贱。 银币无法诱惑 一个每日握住面袋之人。 他的动机, 不是贪婪, 而是悲痛, 与服从。
甚至连最早的《马可福音》 也没有 将他定为恶人。
那为何—— 这几百年的怒火? 布道、画窗、咒语、谴责? 因为信仰若想生存, 就必须 简单、清晰—— 需要一个反派。
于是教会 将复杂, 折进被遗忘的羊皮纸, 用沉默 封印。
可信仰, 从不是安稳之物。 它必须问: 我们知道什么? 是谁告诉我们的? 又是谁, 刻意略去?
或许, 犹大不是魔的工具, 而是那只 为命运 敞开之门的手。
而我们—— 仍在寻路的人, 终将学会 翻开那些 本不该被读的 篇章。
吴砺 2025.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