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回复: 0

[散文] 穿越时光的骨语:生命科学的诗意追问

[复制链接]

8238

主题

190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37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5-12 0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穿越时光的骨语:生命科学的诗意追问

                                                                                       ——观看纪录片《史上100个伟大发现·生命科学篇》



                  第一部

           一

在一层古老的粘土中,
发现了铱的微量——
那是六千七百万年前
宇宙留下的低语。

一颗六英里宽的小行星,
比思想还快,
撞向地球,
终结了恐龙的纪元。

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又是怎么推测的?

它的能量——
是冷战时期全部核武的十倍。
阿尔弗雷兹,1987年。
一个数字,一种假说,
二十五年后仍然屹立。

可我们,
早已对奇迹
变得麻木。



               二

我们曾一无所知,
不知道这些庞然大物
曾在地球上行走。

直到名字一个个浮现——
禽龙、斑龙,
从岩石中被复原,
如幽灵重现人间。

它们统治地球一亿五千万年。
直到它们消失,
人类才得以开始。



             三

1953年,
一个玻璃球中,
无氧气的混合气体与水——
一道放电,
闪现出蛋白质的雏形。

1977年,八千英尺深的海底,
在永无光照的黑暗中,
生命在热液喷口旁悄然诞生。

也许生命的起点,
并非伊甸,
而是深海之火。



              四

1909年,加拿大伯吉斯页岩。
一种从未见过的生命面孔
在石中露出细节。

直到十八世纪,
我们才意识到:
物种,是会灭绝的。

林奈,
用属与种命名世界。
以拉丁文,赋予秩序——
命名,
是为了不被遗忘。



              五

达尔文,
因无法忍受无麻醉的手术,
离开医学,转身走入自然。

“小猎犬号”上七年航行,
他开始追问:
生命的法则是什么?

他不是第一个谈进化的人,
却是第一个提出机制的人——
物竞天择。

他相信:
时间是最大的雕刻家。

他第一次,
画出生命的族谱。

1859年,
那本书改变了世界。

而我们,至今仍在争论。



               六

1974年,非洲南部——
“露西”,
一位距今三百二十万年的女性。
她的骨盆,
证实她直立行走。

1978年,坦桑尼亚,
三百六十万年前的火山灰上,
两双脚步并肩而行。

2002年,“土麦”,
七百万年前的头骨残片,
牙齿更像人类。

人类的祖先,
在尘土中,一笔笔拼起。



              七

主持人说:
“生命是一盘轮盘赌,
一场碰运气的游戏。
但随着每一次发现,
我们或许能提高胜率。”

我同意——
这是赌博,
是盲目的旋转。

至于“智慧”?
看看网络上的留言就知道了——
我们仍旧
像动物一样在黑暗中摸索。



               八

我,一个连“半吊子”都算不上的科技工作者,
坐在屏幕前,
仿佛对着一面镜子。

所见所闻,
不是答案,
而是谦卑。

是时间的课程,
是生命的回声,
是运气的形状。



                 第二部

          一

一切开始于
一丝微痕——
古老粘土中
铱的回音。

一个陨石坑,
一场灭绝,
一段早于语言的记忆。

我们由此
重新编织一个世界,
一个早已沉入尘埃的世界。



              二

生命科学,
不是冷静的显微镜下的细胞,
而是胆敢发问的勇气。

骨头如何说话?
火花如何化为呼吸?

它是化学、岩石与静默的对话——
是不肯被遗忘的问题
化作的光。



             三

一串脚印,
留在火山灰中。

一块头骨残片,
半猿,
半人。

一段双螺旋的线,
在每个细胞中
低声书写
生命的私语。



             四

起初,
我们用命名来理解世界。

林奈用拉丁文书写秩序,
达尔文用时间书写挣扎。

一个赋予结构,
一个揭示变迁。



             五

后来我们发现——
生命并不一定起于阳光。

它可以在黑暗中诞生,
在炽热的深海喷口旁,
热与分子
用被遗忘的语言
互相呼应。

也许我们始于此处——
不是乐园,
而是火焰。



            六

二十世纪,
我们解开了生命的密语。

DNA,
四个字母的魔咒。

然后,
我们开始阅读基因组——
那本我们从未意识到
早已随身携带的书。



             七

可直到今日——
我们依旧在赌。

我们未曾掌控,
只是偶然瞥见。

我们是偶发之子,
在废墟与幸运中出生。

科学并不许诺
真理,
只给我们
新的观看角度。



            八

一块恐龙骨骼,
一个原始气体的玻璃球,
一串正在消失的化石踪迹。

这些,
是我们通往时间深处的大门。

我们的思想,
穿过它们,
一步步走入过去。

而我们仍在追问: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而那比神话更古老的地球,
并不作答——
只留下
石头中的回音。

附:
【史上100个伟大发现-哔哩哔哩】 https://b23.tv/hSFlSSX


吴砺
2025.5.12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