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帝国:东印度公司的双重遗产
——观看纪录片《东印度公司:一个帝国的崛起·第二集》
一
他们榨干了孟加拉, 那片曾是阳光下最富饶的土地。 从买卖到征服, 从账本到大炮, 一个公司,变成了帝国。 数百万人,死在利润的边缘。
我在问—— 基督教的博爱呢? 那在石砌大堂中宣讲的圣火? 为何没有与 这庞大的商业机器一同生长? 这矛盾,灼烧着我。
英国人开始害怕—— 那个他们自己喂养的怪物, 终于需要被锁起来。 政府介入, 但为时已晚, 无法拯救怜悯。
理查德·威尔兹利来到印度, 一位新总督,带着旧野心。 他要的不再是贸易, 而是统治。 1799年,蒂普苏丹倒下, 南印度的独立王国终结, 帝国的序幕,由此拉开。
村民们, 在军靴碾过的田地里挨饿, 让我想起了一些画面—— 意大利人七十年代拍摄的中国, 还有敦煌那张旧照片: 一群破衣烂衫的小学生, 脸上竟有笑意, 朝着一个从未抵达的未来微笑。
太奇怪了, 我对英国在印度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却活得如此安心。 生命太短, 知识太薄。
而这部影片…… 它让我们感受到那些 废墟中建筑的悲哀, 让野狗栖息的旧宫殿, 比胜利更能低语。
威尔伯福斯, 废奴斗士, 希望将基督的声音带入印度—— 公司表面不反对, 实则设限。 他们更怕信仰冲突, 胜过道德崩塌。
他反对种姓, 反对殉夫。 他看见公司视而不见的现实。 1813年, 公司被迫让步, 传教士得以进入。
公司变了, 从商人变成了统治者。 工业革命咆哮而至, 英国变得富有—— 富得足以相信 自己的“文明”是唯一解答。
对印度文化的尊重消失了。 最初那些来淘金的普通人, 也不再存在。 取而代之的, 是嘴角轻蔑的官员, 内心早已铠甲加身。
如果我是他们, 我会变成什么模样? 会不会也 披上“现代人”的优越外衣?
看到种姓与烈火的婚姻, 我是否因正义而愤怒, 还是因“文明”而自鸣得意?
我忽然想起七八十年代的上海—— 城市对乡村的轻蔑, 何其相似。
托马斯·麦考利出现了, 在印度起草法律, 试图用英语 教育出一批“文明的臣民”。 或许出发点是善意, 可他所效力的公司, 却在贩卖鸦片。
一千二百万中国人死于毒品, 然后是战争—— 炮火打开国门, 将毒品变为合法贸易。
那年,公司军队—— 四万欧洲人,二十万印度人。 英国军官,多为仕途失意者, 却激化了矛盾。
一个传言流出—— 弹药筒上有猪油与牛油。 穆斯林与印度教士兵同时被冒犯。 公司试图收回, 但已经太迟。
1857年,反抗爆发。 一百八十名妇女儿童被杀。 公司展开血腥报复。 镇压,屠杀。
1858年, 公司终结。 维多利亚女王接管印度。 而公司的法律, 至今仍在使用。
如今的印度, 说英语的人口与英国相当。 而这家公司, 四百多年前只是一小撮人—— 为财富,为功名, 以生命为赌注, 将自己埋在异乡。
他们不是魔鬼, 也不是圣徒, 只是商人。 他们部分改变了世界, 却没有灵魂去统治它。
他们的遗产—— 是一场漫长、偶然、残酷的 人类实验。 我第一次看到, 第一次明白。
我又想起另一个帝国—— 清朝。 少数满人,统治亿万汉人。 若非西方介入, 或许它会延续更久。
他们勤政,重教育。 相比之下, 东印度公司的傲慢, 令人汗颜。
这部不到两小时的纪录片—— 竟带我穿越了四百年的印度历史。
二
他们不是以国王之名而来, 而是商人—— 带着账簿、船只, 与白银般的承诺。 他们寻找香料, 却种下了旗帜。
孟加拉—— 丝绸与大河的土地—— 在利润中流尽血汗。 贸易化为征服, 账本化为战争地图。
理查德·威尔兹利到来, 带来的不是收支平衡, 而是帝国的蓝图。 蒂普苏丹倒下, 南印度的火焰熄灭。 一顶王冠,在公司眼中闪耀。
但他们—— 害怕上帝的声音。 害怕福音动摇 他们脆弱的统治根基。
威尔伯福斯敲门—— 那扇门半开。 基督的传教士 法律上被允许, 现实中却被排斥。 他们一边讲爱, 一边运送鸦片。
伪善如季风湿气 悬浮在空气中—— 浓重, 却无人言说。
接着是麦考利, 带着书本与宏愿, 设计出一批“新印度人”。 用英语教育他们, 不是为了信仰, 而是为了管理。
而那时, 货船仍向东方航行, 满载毒药。 一千二百万人死去, 只为茶叶能顺利越洋, 不被良知阻挡。
与此同时,军队壮大。 二十万印度士兵 听命于少数英国军官。 在士兵与指挥之间, 隔着沉默, 与轻蔑。
一个谣言, 一颗涂了动物油脂的子弹—— 点燃风暴。 火焰蔓延, 反抗从沉默的泥土中升起。
血的回声中—— 妇女、儿童 被屠杀, 公司以钢铁复仇。
1858年,契约终止。 女王登场。 公司成为法条里的幽灵, 却未真正入土。
如今的印度, 依旧讲英语—— 不是礼物, 而是伤痕。
那些殖民别墅, 如今破败不堪, 野狗安睡在政令曾诞生之地。
这并非宏图之梦, 而是一团纠缠的野心、 恐惧、贪婪与偶然。
不是恶魔, 也非英雄, 只是一些人, 为了利润, 踏入帝国的咽喉。
然而—— 他们改变了世界。 不是靠理想, 而是合同的墨迹, 与大炮的硝烟。
留下的是什么? 一套法律, 一门语言, 一种沉默。
这部纪录片, 不是纪念碑, 而是一面镜子—— 在镜中, 我们看到 自己的起点, 以及背叛。
附:
吴砺 2025.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