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回复: 0

[散文] 缤纷之后的静默:在色彩与空白之间

[复制链接]

8229

主题

190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01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5-30 1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缤纷之后的静默:在色彩与空白之间

                                                    ——观看《中国绘画艺术》第三集《缤纷万象》

               一

我不是行家,
只是个站在画外的人,
带着一种求知欲,
和几分冷眼旁观的心情。

我不是来膜拜,
有时反而想笑出声,
笑它的荒唐、做作、神秘。
但我也想知道——
那些荒唐下,
藏着的是否是某种真正的光。

敦煌,
一条色彩铺就的走廊,
三米宽,十五公里长,
一千年的尘土与信仰
贴在石壁上,沉默如谜。

太多的脸,
太多的手势,
他们是谁?
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是历史,
还是鬼魂的游行?

我曾在游记中赞美过敦煌,
如今再看,
铅制的颜色已然背叛,
只剩暗淡斑驳。
直到矿物颜料出现,
色彩才终于与时间达成和解。

我想,
是否能用我的飞秒激光技术,
把这些壁画刻入陶瓷,
留下一种真正的永恒?

秦汉唐,
没有水墨,
只有颜色的重量。
直到文人提笔,
黑与白开始主宰画坛。

这是一场表达的革命,
还是感官的退让?
日本的浮世绘,
是否是唐代重彩的回声?

这些神仙画作,
用线条奠基,
颜色其上铺展,
却无深度的阴影。
它们平面如纸,
不同于油画那种有厚度的光。

我想从中借用些东西,
带入我自己的文字中。
这些线条,
像未被雨打湿的芦苇,
像希腊雕像的裙褶,
像佛的衣摆,
在风中轻轻动。

我想起庞贝古城的壁画,
是否与这些相通?
或许,我们都曾在某处,
梦见同一种色彩的语言。

李公麟的《五马图》,
《八十七神仙卷》,
皆用白描——
无色,却显神圣。

范曾,
他的眼神写着“舍我其谁”的自负。
也许正是这份自负,
让艺术家敢于跨越边界。

可他的画呢?
太轻,
无重量,
也无心。

神仙的线条,
是寺庙的祈求,
还是人类幻想的产物?
自然界里有如此飘逸吗?
除了衣带,
或许只有梦里的风。

“书画同源”,
范曾说那“源”是宇宙的本体,
是心的声音,
是神经末梢在纸上的回响。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太玄了。
也许正因为如此,
后来的中国画
脱离了现实,
浮于半空,
难以着地。

两宋之后,
色彩退场,
画面苍白如纸。
只剩文人自语,
如同失温的诗句与赋文。

我望着这些水墨,
心生反感——
它们装腔作势,
像徒有其表的涂鸦。

直到十九世纪,
才有些新的尝试。
林风眠——
半抽象半具象,
半墨色半色彩,
半中半西,
终于,
画中有了点人气。

张大千——
色彩浓烈,风格混杂,
却有他自己的呼吸。

这部纪录片,
是一部温和的教科书。
赞美居多,
批判不足。
但作为入门,
尚可一观。

对于像我这样
站在门外的人来说,
也许够用了。
至少,
让我走进这片
古老又矛盾的世界。


             二

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讲得很温和。
没有冲突,
没有火,
只有笔,
沿着历史,
缓缓拖曳而过。

敦煌,
十五公里的神祇与尘土,
还有重复的手势。
千年压进石壁,
可我们真正看到的,
是奇迹,
还是混乱,
凝固成颜料?

那些无名之手,
曾在黑暗中绘制祈祷。
而今我们站在展柜前,
眯眼寻找美——
在褪色的红中,
在一幅疲惫的壁画中,
试图唤醒沉默。

然而——
他们从未问过,
为何色彩会消失?
为何不是火,
而是墨,
成为山水与虚空的语言?

宋代文人登场,
将世界抽干成灰。
毛笔不再描绘世界,
而是自我——
至少他们这么说。

可那灵魂真的说话了吗?
还是只是
一个技巧高超的空壳,
假装高远?

范曾再次现身——
谈宇宙,谈精神,
谈神经末梢的跳跃,
谈线条是宇宙的回声。
我们点头,
因为没人敢问他——
你是不是
在重复那老掉牙的烟雾?

没有挑战,
没有来自罗马的风,
没有庞贝的灰,
没有与拜占庭之金,
或佛罗伦萨墙面的交谈。

可在那些早期的色彩中,
在水墨成为梦之前,
中国也曾站在世界十字路口,
画神、
画静止的透视、
画永恒的欲望
在不永恒的墙面上。

我们观看,
我们赞美,
但我们不曾追问——
色彩让位于理论,
激情让位于姿态,
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直到十九世纪,
才有微弱的复苏。
林风眠,
张大千——
传统里的异乡人,
悄悄把色彩
带回这场古老的对话。

这部纪录片很美,
是的,
但它太安全——
一条由赞美铺成的长廊,
墙面没有裂缝,
也没有阴影的低语。

但对于初学者而言,
它仍是一道门槛,
一扇开启的门,
通往沉默的世界,
等待
有人开口。


附:

【中国绘画艺术  全集   1080P-哔哩哔哩】 https://b23.tv/NlC6K34



吴砺
2025.5.30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