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回复: 0

[散文] 三条墨路:色彩终章与文明沉默

[复制链接]

8229

主题

190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01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5-30 21: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条墨路:色彩终章与文明沉默

                                                                ——观看纪录片《中国绘画艺术·第五集〈三分鼎足〉》

              第一部 墨的三路

一、年画的命运

门神贴上门框,
孩子在苏汉臣的笔下翻腾嬉戏,
喜气洋洋的红色,
一代代刻在木板上——

杨柳青的热闹,
桃花坞的八仙,
绵竹的老鼠嫁女,
曾点亮千家万户的冬天。

这些画,
不是挂在博物馆的遗物,
而是炉灶旁的祝愿,
年糕下的梦。

而今,
它们没有被禁止,
只是被遗忘。

《九九消寒图》的数字
悄然褪色,
《迎春图》的春意
已无法靠毛笔唤醒。

这类艺术,
西方从未拥有,
中国却在失去。



二、宫廷绘画的辉煌

李唐的山水,
河流在山脚轻轻滑落,
带走一丝幽意。
崔白的寒雀,
在冰枝上紧抱冬天。

而最浩瀚的卷轴——
《康熙南巡图》。
十五米长,九卷展开,
两万多个身影,
六年描绘——

这不是画,
是帝国的呼吸,
是丝绸与笔墨共书的历史,
一场以毛笔丈量江山的旅程。



三、文人画的风骨

王蒙隐于空山,
王冕藏于梅影之中,
写下——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人画,
以诗养画,
以气代形,
四合一的追求:
诗、书、画、印。

他们说:
“画是无声的诗。”

但自元以后,
画中失去了风,
只剩木讷与重复。

我望着山,
它不再回望我。



四、色彩的余晖

忽然,
吴昌硕的红梅燃烧,
齐白石的虾蟹嬉笑着跳跃,
张大千的色彩,
如梦与混沌交融,
带着一丝妖冶的魔性。

吴冠中的线条,
几缕艳色,
如雾中走失的民谣——
唱着城市的孤寂。

这是告别前的绚烂。
一场反抗,
对黑白时代的反抗,
也是绘画的最后长叹。



               第二部 文明的低语

一、火的记忆

那些年画,
曾如爆竹一般点亮门口,
像米饭上的图腾,
窗纸后的神明。

而如今,
它们没有被否定,
只是被时代
悄悄擦掉。

春天,
已不再靠一幅画到来。



二、丝绸上的帝国

康熙南巡图,
是一场丝绸与墨的游行。
它不是地图,
却比地图更真实;
它不是叙事,
却比历史更深。



三、文人之后

文人将山水变为自画像,
将孤独画进一枝梅里。
可当他们追求“清气”,
画中也失去了血肉与雨声。

那份“气韵”,
渐渐成为
封印生命的形式。



四、最后的颜色

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吴冠中——
他们不是复兴者,
而是抗议者。
用色彩拒绝灰烬,
用狂放击打沉默。

他们说,
我们还未结束,
只是不愿
沉默地谢幕。



五、无人再执笔

当像素代替了颜料,
当屏幕比纸更轻,
文明站在长卷的末端,
犹豫不前。

画笔没有放下,
只是无人愿执。

这一卷,
仍在展开,
却仿佛
只为告别而画。



附:


【中国绘画艺术  全集   1080P-哔哩哔哩】 https://b23.tv/O8gR9Fe



吴砺
2025.5.30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