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6
- 积分
- 372
- 威望
- 212
- 桐币
- 1184
- 激情
- 33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8-17
荣誉会员
 
- 积分
- 372
 鲜花( 4)  鸡蛋( 0)
|
谚云:“十月一,送寒衣。”这种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刘侗《帝京景物略》中写的很细致,所谓“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等等。意思是天气冷了,一家都穿新衣了,也应该给死去的亲人寄点寒衣去。虽然事属迷信,但却寄托了怀念亲人的深厚、淳朴的感情,对于常人来说,也是不可厚非的。每年到十月一,迷信的人总预先糊好“寒衣包”、“金银锞子包袱”,完全像《帝京景物略》说的那样。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记着给远去的父亲送寒衣,虽然托载着父亲的那口棺材已经烂了,但对父亲的思念却代代相传,永远地被我们放在心里提着,守护着,在每年十月初一的夜晚用无字的纸点燃心中的火焰。
现在想想过去父亲在世的时候,我真的还没有给他买过一件衣服,虽然每次想给他买的时候,他都以种种理由给婉言拒绝了。拒绝不过父亲就告诉我还是叫你姐给我买吧,他说女儿是他的贴心小棉袄,买的衣服也就暖和些。说是买也都是姐姐给定做,因为父亲的身躯比较肥胖,个子也很魁梧,所以想给他买衣服也是件困难的事情。有一年姐姐还打电话给上海毛纺厂的同学定了套呢子服装,这可能就是父亲生前最好的衣服了。其实我知道父亲是让我存点钱,买房子,娶老婆。最后整理父亲的衣柜时发现姐姐和嫂子给他买的衣服大部分还是新的没有穿,他平时穿的都是旧的甚至部队时的衣服还在身上,轻微的翻动中父亲的气息都在眼前弥漫。最后能穿的我也拣了几件带回来穿,更多的还是想感受父亲的体温。
又是一年的十月初一,爸爸,你在哪个世界还好吗?你看,明天我就准备回孔城的沙塘老家去给你送寒衣,虽然任何东西对你来说都已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我能站在你的坟前,你在地下就满足了,妈妈去了广东哥哥那所以也就不能亲自回来。人生就是在经历中感知事物带来的喜、怒、哀、乐,从而体会每一个细节欢愉中的雀跃与悲伤后的刺痛。“送寒衣”的寓意将捎去儿子永远不能忘却父亲养育之恩的敬孝、哀思之情......
我有时想:黄土下安眠的先人能不能收到寒衣,或者收到冥币纸钱都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的就是怎么让在世的老人吃好穿暖,才是至关重要的。上次我有个熟人说他父亲在山里一个人住很孤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想将其送到桐城市养老院。听后我感觉很愕然:怎么有这样的人子?老父亲把你养大了,难道就落个“养儿不孝如养猪”的一声叹息吗?所以趁着父母健在,多孝敬他们一点,不要忽略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