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一 周一上班收到一份来自桐城文联的大信封,是两本2005年第6期的桐城文学,第二天又收到清芬先生寄来的该期杂志,还来不及阅读,第三天即北上北京,仆仆风尘中携一本<桐城文学>登上了飞机,在数千米高空品读乡土乡音,体味故乡风情,与文学再相聚(多少年没有正儿八经地读文学杂志了),于我而言是头一遭,不过我相信对别人来说可能也是难得一遇的.
二 一翻开杂志,就看到了大师的笑容.我觉得所巨先生的这张照片确实摄得不错,满脸苍桑,笑容依旧灿烂;慈眉善目,却是文学大家.同期发的所巨先生的作品,文都墨痕及长篇连载都在以前读过,虽然很好,但我个人感触深的还是那篇"要是永远活在秋天多好",虽是心灵的写实,但更象是哲人的预言."活着,在秋天里,我知道我更接近神灵,更接近我自己的心",我甚至觉得如将大家手笔的标题就写为"要是永远活在秋天多好(外二篇)",而不是"文都墨痕(外二篇)"是否更好?在怀念所巨先生的那一组文章里,感觉是亲人更能理解更能了解更能体味更有痛楚,白梦与所巨先生之女的两篇之作更具真情.
三 文学于我,是门外汉.虽然捧读一番,但要真对作品进行评说,却也难以说出个子丑寅卯,对具体作品的评价只能留给方家了.我只大致谈谈几点观感.一是关于栏目,我觉得设"桐城民俗"一栏是个不错的主意,通过这个栏目,挖掘桐城名人的典故,开发桐城文史的魅力,既保存了历史,又宣扬了桐城,但此类文章宜考证有据,不能胡编乱造.二是关于首页的编委会之类,感觉主任如云,编委如雨,太多了,看名字好象好多都是桐城的文化领导,但是否只有领导挂帅领导挂名,才是重视文学,才能搞好文学呢?只挂名不干活,说句难听点,那叫尸位素餐.(因为我觉得纯粹的文学杂志与政府办的机关刊物应该有区别)还有主办者,一般只有一家,如文联等,但我们的桐城文学却有五家单位.我知道这也可能是无奈之举,但一般的做法可能是:主办者:文联,协办者:某某单位.(还有特邀主编那么多,呵呵不说了) 三是关于广告的位置,我个人觉得一本杂志如果一打开即是其他广告而不是正文,不管是什么原因总归有点降低品位.我想广告插页不能没有,但放在杂志正文结束后或杂志文章中间,似乎更好.(不过看了这期广告有一点收获,竟然看到了一个高中同学也荣列某领导班子之中,呵呵.) 一点感想,不当之处请各位当我胡说好了,哈哈.
四 去年某日,我在桐城网上听到所巨先生辞世,也学写了一幅挽联,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与感受.虽然平仄不合,写得粗糙,但承清芬先生青眼,居然也列入本期杂志的特稿"悼念所巨先生挽联精选".当我打开时看到自己的名字"童中"赫然铅印于桐城文学,而且有个定语"文学后辈",当时我就笑了,因为那是赧然.后辈是固然的,加上文学二字,我就只有苦笑的份了. 由此也钩起了我的少时思绪.五彩缤纷的文学美梦,可能是好多少年人爱做的,就象一句歌唱的"曾经年少爱追梦",但梦能否成为现实,能否历经挫折仍痴心不改乃至终有所成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记得初中时我对文学热情很高,梦想以笔为生.但家穷,交通不便,想寄稿件却连买邮票也没地方,听人家说只要在信封上写上"征文"二字即可免帖邮票,我就在寄出的稿件信封上写"征文",不贴邮票投出去,结果是泥牛入海.有一段时间,对古诗犹爱,即使在即将中考的前夕,仍然大抄特抄我所读到的古典诗词(那时农村里没有书店,书也很少,以抄为主,多数是抄报纸上登的),使得我的老师不得不郑重提醒我,事有缓急,不要成不了作家成了坐家(农村学生考不上重点高中和中专只能坐在老家里面了,呵呵,原话虽非如此,但意思如此).投稿无果(也许压根儿就没投出去)也就慢慢少了兴趣,不再有那个梦想了,但手抄所能读到的好的文字作品特别是诗歌散文的习惯,高中依旧.但高中生活的艰辛及当时普通高中考大学之难,有时又让我想入非非了,特别是在细雨霏霏的课堂上,我可能又走神了,遐想着我的文学.后来读大学,读了不容浪漫的专业,毕业分配后从事专业性工作,有相当长时间从事文字工作,发表过不少新闻报道和专业理论文章,但再也没有想起文学.前年回老家,从旧箱子里找到了十多本笔记本,从初中的到高中的,抄得满满的,现在有空时再读读,也很有收获.上星期正好翻到一本笔记本,欧阳修的一句"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让我感触良多.我觉得用它来形容我与文学美梦的几十年变迁,好象真的有那么一点神似.就以它为题吧.
五 收到<桐城文学>,读过桐城文学,胡乱谈点随想.再次感谢清芬先生,是你让我想起了这么多. [此帖子已被 童中 在 2007-10-10 19:52:2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