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织补的女人 一不小心,我心爱的棉袄被划破了。因为在外面,没有多余的衣裳穿在身上,我拿着它,找到了一家裁缝店,哆嗦着请求老板,可不可以尽快帮我缝补好。老板看了看破损的地方,摇摇头。 “这么漂亮的棉袄,还是拿去织补吧,缝补的印记很明显,怕影响了外观。”老板说,并用手势示意我,“从这里走出去,往右拐,就有一个织补的摊位。” 他所说的地方我是知道的,那是一条繁华的巷子,我曾经在那里吃过小摊子上的臭豆腐,也在附近的电脑城买过软件,却未曾听闻那里有一个织补的摊位。我便站在了巷子的中间,寻找那个织补摊位。 很不容易,我找到了那个摊位,它就在巷子的入口处,感觉那么熟悉。它哪里算得上是一个摊子啊。起先,我是看见了那张写着“专业织补”的牌子,很小,做成了“人”字形,往地上一摆,就稳当地站住了。一位妇女坐在一张小椅子上,那张牌子就在她的身边。我便走了过去。 “可以织补棉袄吗?” “可以的。”她把棉袄接了过去,抬起了头。是一位中年妇女,黝黑的皮肤。 “要多少钱?” “10元。” 她的回答让我很吃惊,织补这么一个小小的破损,却需要这么多的费用。她仿佛看出了我的惊讶,说这是费工夫的事情,成本并没有多少。我不是心疼这些钱,之所以不能立刻接受,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织补过衣裳的经历,想必织补都是这个价钱吧。我又问起她需要多少时间。 “现在几点了?”她连头都没有抬起来,问我,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儿。 “11点了。” “那你下午5点来拿吧。”她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件棉袄还在我的手上,我正哆嗦着。 “需要这么长时间?你看我身上没有别的棉袄了,你就先把我的织补了吧。” “人家都在等啊,就是先织你的棉袄,你也要等上1个小时左右。”她继续埋着头,忙活着。 “真可惜,那算了吧。”我离开了那个摊位,她亦没有挽留。 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了棉袄上的破损,忙叫我换一件棉袄,说拿去织补。再拿回家的时候,母亲嘱咐我,说穿衣裳要小心啊,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破损就花了15元。 这让我想起了那位黝黑的中年妇女,她只要10元的。若今后还有需要织补的衣裳就去她那里吧。 那个冬天还没有过完,我的又一件棉袄被划破了。这一次,我换了一件新的,将那件破损的棉袄装进袋子里,带了过去。 当我不同于上次,从那条巷子的正门进去的时候,我看不见那个女人的身影,虽然她确实存在于附近。这使我想起来,我曾经很多次地从这个入口进入巷子,当我随着摩肩擦踵的人潮往里面走,不经意往两旁看看的时候,是曾经瞧见这么个女人的,就这么缩在一边。只是女人一直埋着头,忙着手里的活,让人瞧不见面目。她坐在一张小椅子上,一只篮子,连带篮子里的针线,还有那只装满衣裳的袋子,只这些,就是一个世界。行色匆匆的人们经过她的身边,那些匆忙的脚步是否碰擦过她;那半边天空、半边屋顶的角落下,是否一直没有风吹雨打;还有穿着制服的城市管理人员,是否曾野蛮地掀掉她的摊位…… 一样的开场。 “可以织补棉袄吗?” “可以的。”她把棉袄接了过去,抬起了头。 “要多少钱?” “10元。”她解释到,“这是费工夫的事情,成本并没有多少。” “那我下午来取,可以吗?现在11点了。”与上次一样的时间。 “可以,5点来取吧。” 我朝那只篮子里看了看,里面有各式的针,各色的线,很漂亮。女人埋着头,一针一线地织补着,很细心,很投入。 随着拥挤的人群,我走出了巷子。世界继续着它未曾停止过的喧嚣,我刚刚离开了一个一直安静的角落,虽然,它占据了繁华里的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