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12|回复: 16

[桐城文] 清。叶灿《同方玉成寻披雪洞》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阳冒雨齐寻洞,踏竹穿松几度滩。
. e7 k- V/ _2 S  R" }; q  U一挂瀑流随壁直,双开石峡倚云 *。
) l( l* d. V% a摩挲细认苔余字,指点迷津雾里峦。
4 D, A1 B' q8 D小* 里移频险坐,晚霞晴色引杯宽。
' ^$ V( H: B% q4 v+ T* E
6 m6 E' x0 g* W2 X; S+ L& e( h附注:值此重阳时节,特录清叶灿《同方玉成寻披雪洞》一诗,与大家共赏。同时,对诗中“*”号求证到底是什么字?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0: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灿如何是清人?
# H9 D3 T+ \9 z他死时候崇祯皇帝还没上吊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11: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程璟 于 2008-10-7 10:58 发表 ; D  Q- r+ w6 K4 f1 Z3 N; J6 M
叶灿如何是清人?
' [. k2 J# H/ U  |% t- A他死时候崇祯皇帝还没上吊呢。

0 }; _/ \( \; I/ j3 D4 N! [$ N; I呵呵,程兄厉害。我原文照录于桐城县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3: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二字似乎一直缺失,不易考求。
. v% v% n+ d# ~% P6 C但据旧体诗押韵规则,此诗系用上平十四寒韵。
$ Y, P) E2 ?4 F5 f2 Y我细推敲后,以为就情境而言,第一字似应用“干”。/ a$ @; D. X- \9 N: ^/ c) o) @4 N) ]
这样该联即作“一挂瀑流随壁直,双开石峡倚云干”。+ q! \9 I* M2 J# w
然第二字仍少头绪。除非有更多的资料补证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7

主题

507

回帖

8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0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3: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子先生所言极是。
. p$ k8 c. K2 R2 _+ P% ?7 }1 {+ |9 F% ?9 E$ y
俺胡凑一下:第一个*就是“斜”。第二个*应是“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6: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桐溪 于 2008-10-7 13:21 发表 & R" n% M# Y2 P2 K
客子先生所言极是。
! X, \9 X8 V$ X/ l
& a- E. N7 H1 ]& y  M俺胡凑一下:第一个*就是“斜”。第二个*应是“径”。

# G7 l: p6 ^# N2 R+ m  x
$ Y$ X, g9 I* s: s# M“斜”字不押韵,肯定不能合了。
& v! K: B) ^3 o6 X- A" X# O$ X5 y至于“径”字,在情境上说不过去。毕竟是雪洞,如此说法不容易成立了。
- h$ ^' @$ F3 l( }也正因为这一处情境不易着想,所以这第二字的难度,实在要大得多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7

主题

507

回帖

8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0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6: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觞客子 于 2008-10-7 16:29 发表 , ?; `' l4 h  L% w, S! G

; G" p1 F& l% e4 e2 x3 w9 m9 Z) H; p/ m" B' I6 {- y- p" W
“斜”字不押韵,肯定不能合了。
1 z; P; ^: o& K" @; r1 W) M$ N至于“径”字,在情境上说不过去。毕竟是雪洞,如此说法不容易成立了。2 d2 _/ l8 b. T% d* Y; D  K5 E6 B3 a
也正因为这一处情境不易着想,所以这第二字的难度,实在要大得多了。
, [. @6 [" `9 @: N/ I, L
% g! o; A" s3 P' O/ m- \
何以是“雪洞”呢,披雪瀑,难道是雪瀑么,呵呵。  A; n# Y5 r- v' S' ~: }
水打小径滑,行人担心掉下去,就往里边靠,而且还险些坐下来了。6 s  u2 s9 h( @7 e/ i

, S+ I5 ?6 w# S- o, T* k6 _2 T5 ?此外,“斜”字与“直”字也能对上呀,哈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6: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桐溪 于 2008-10-7 16:33 发表
$ M& r; b0 `. ?2 |$ {
4 ]; u- v$ j, Y! M9 }2 j. G7 Y8 f, _: [( A$ o6 _* _' z
何以是“雪洞”呢,披雪瀑,难道是雪瀑么,呵呵。+ D6 h. E1 I1 C9 y4 i' ~
水打小径滑,行人担心掉下去,就往里边靠,而且还险些坐下来了。& [- m9 R3 Z, C3 a0 c

$ [: s- z5 n) ?' p! F3 w0 l5 ?此外,“斜”字与“直”字也能对上呀,哈哈。
( g1 g, U% L2 z+ I1 Q5 l

5 G8 y6 M( l5 ]7 j/ a* |4 v  M我刚才少打了一个“披”字,是“披雪洞”,自然就是一个洞了。
* q* ~8 f) S: f% b$ H而且首句还有“齐寻洞”,可证不误。
& |. d6 Z. ~0 ^5 D- }! n“斜”字固然能与“直”相对,但不押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7 c" O% G# \" {: Z, W5 d1 F
“小径”是人们的习惯反应词语,不过要放在这首诗的情境中,不甚合。$ D6 I0 F9 C+ ]" D
所以说第二字所能获得的启示信息实在太少,因此更不易定断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77

主题

507

回帖

80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0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6: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觞客子 于 2008-10-7 16:43 发表 + |+ I7 K2 }6 J+ R" W" [' W

4 N/ r  Z( W! W* N- o  e  D- b) _6 C0 v, c6 Q
我刚才少打了一个“披”字,是“披雪洞”,自然就是一个洞了。
1 g7 s/ @  p, M! k- n: ~而且首句还有“齐寻洞”,可证不误。
6 a. x* U8 @! w5 B3 g# l4 A- q0 |“斜”字固然能与“直”相对,但不押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K0 K' }2 [2 J& c7 Q( F3 E* D7 ?/ v
“小径”是人们的习惯反应词语,不过要放 ...
" v& g$ V8 x/ }- Q, s
  B3 p. ^9 c, C3 w3 i' S
即谓“披雪洞”,然诗中亦明示此雪实为“瀑”呀。! F" g% ^* S: j4 _. [8 K
且爬山寻洞,必然是山径,路斜且有青苔,而瀑布喷酒,又是冒雨,自然路比较滑。瀑布披流而掩洞,故要寻洞。呵呵
  i0 l5 {, z6 j- z) r9 X
% w* V. E5 R- M% j) ?[ 本帖最后由 桐溪 于 2008-10-7 16:50 编辑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17: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桐溪 于 2008-10-7 16:47 发表 & `8 O5 ]5 ^+ {3 ~* @% h8 d% Z
+ [/ E5 i+ Z' Q: V

. c% Z3 b# C$ Y. e即谓“披雪洞”,然诗中亦明示此雪实为“瀑”呀。' D. B- L! J* T
且爬山寻洞,必然是山径,路斜且有青苔,而瀑布喷酒,又是冒雨,自然路比较滑。瀑布披流而掩洞,故要寻洞。呵呵

0 D2 X9 v2 r3 z9 |/ h$ Y2 x% u% C3 `/ q" r5 e( b+ N/ O$ ~# z
如果说“径”是一种填空方式,那么这种填空方式也只是太多的填空方式当中的一种,没有更切实的依据,来证明这一方式优越于其它很多字眼。
; A# R. \$ X' r5 M' j( ^而且,如果填“径”字进去,那么这一句这一联当作何解?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