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琴声悠扬 于 2014-6-19 08:02 编辑
每天中午下班,我几乎都会回家,品尝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偶尔遇上阴雨天气时,才会和同事们一道去公司总部食堂就餐。
第一次去食堂就餐,由于炊事员将饭菜份量打得比较足,我食量小,不能全部吃完。当我起身寻找倾倒残羹剩饭的地方时,一位大姐来到我跟前,示意我将碗中的饭菜倒入她手中的袋子里,并送我一个微笑。这个小小的举动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震撼,我猜想她一定是将这些残羹剩饭带回家喂家禽的。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勤俭节约这种美德在一些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人们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倾向随处可见。有多少人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难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训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能够领悟到的又有多少人呢?而在我们这样规模较大的公司食堂大庭广众之下,这位大姐能够不顾别人的闲言碎语,坚守美德的底线,真的很难得。于细微处见精神啊! 浪费几粒粮食的现象不仅仅在我们身边上演,让我们来反观一组数字吧。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所以,以中国有全世界1/5人口来计算,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2亿以上的 人吃一年!! 如果不浪费粮食,全世界因为饥饿而死的人会少很多啦,至少要饭的乞丐就肯定没有了……念及此,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我们在家吃不了可以少盛点,在饭店吃不了可以少点些或者打包,为什么常常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挥霍给人看呢?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勤劳是根本,节俭是美德。”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的言行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多年以来,在工作中,我已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珍惜资源,勤俭节约。我从不浪费一张纸!总是将那些单面打印过的废纸适时地进行二次利用;下班时,总是不忘检查电脑、打印机、空调电源是否全部关闭;上卫生间时,看见有人忘记关闭水龙头或是水龙头没有关紧,总是及时关闭。在生活中,我也总能将家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旧裙子略加改动就成了一个漂亮的风扇罩,既经济,又实用;旧毛线在我的精心编织下就成了一双双花案不一的保暖棉鞋鞋面、围脖等;旧电饭锅被我用作花盆;淘米水被我用来浇花……
节俭是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情趣,节俭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心灵感悟,节俭是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端庄贤淑,节俭是一个又一个创意的瞬间迸发,节俭是对中华文明传统的默默传承……家有儿女,我们的节俭行为,也是给孩子的一种最好的德育示范,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让我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涂抹。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门生活艺术,我愿将这种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如既往地延续、发展、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