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的海边(二十三)
二O一七年十月八日(星期日)
(一)
今天是长假的最后一天。晚上八点半动车回福州,整个白天时间仍是一个整时间,可以安排活动。我计划上午沿厦门岛传统旅游的海岸线再走一次,下午再去一次梦幻世界乐园沙滩。
7:14,乘29路公交车前往厦大白城沙滩。
天阴。从公交车朝海边望去,海水淡黄绿色,金门岛呈墨黑色。沿途海平面水色淡黄中透着碧色,只有海平线上一线黛黑,一段一段地连着小岛,同时贴在天海之间,天空也是灰色有些黄,与海面相比少了一点浅碧色。小岛黛墨色成了海面上色彩最浓的一笔。天空上的云是米糊一样,只有颜色上灰与灰白模糊不均,没有边界线……
从公交车上望去,贴在海面上的海岛与海,真是一幅清淡的中国山水画卷的山水啊……
画家画一个主题往往会反复地画。我记得有文章说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用不同方法、角度画了60多幅画画他的家乡圣维克多山。塞尚说过:“文学作品是以抽象概念来表现的,而借素描和色彩的手段组成的绘画,则绘画家的情感与观念以具体形式;我们对自然可以不必太细致,太诚实,也可以不完全顺从;我们多少是自己模特的主人,尤其自己的表现手段的主人。对你眼前的事物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不断地、尽可能的符合逻辑地表现你自己的看法。”
对厦门岛的这条传统的海岸线和沙滩,这八天中我也在不同时间段用文字描绘了几次……与绘画不同,如塞尚所言,文学用抽象的概念表现,只是这种描写风景让读者在心中再现图像比绘画更不易,无法仔细……塞尚似乎是想采用文学的模糊方式绘画,中国文人们画的文人画以类似的方法己超过上千年了,但这对西方现代艺术似乎才不过百年,塞尚被毕加索称为“我们大家的父亲”……
相对绘画,文学中描绘的画面重现,因完全不借助眼睛,比绘画图像更丰富: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中国读者就有一万个贾宝玉林黛玉的形象……
同一景点,在不同的时间和气候条件下,自然图像不一样,尤其海边引入了潮水高低变化,观察者不同时间心情不一样,这客观和主观环境都是大幅变化着,所以你可以反复描写同一海岸线而不会重复……
7:34,到达厦大白城站。
站在马路上方的人行天桥上观看。厦大海滩上几乎没有游客,今天是长假的最后一天,游客应当多是回家休息调整了。海水处在最低位的退潮状态。这片小海湾中央海滩东西走向,海湾对面是漳州的山峦。东南方向一组低山,在海平面较亮的黄白色天幕中,显示出遥远的时空感……海滩上海浪,有十多层在海底浅水面上从南方正面一层一层徐徐卷来。这片海水带黄泥色,只有对岸的山体前方一长条海水呈浅黄碧色……
走到沙滩上。耳中充满着海浪在海床上大面积的连续摩擦出的沙沙声。这里看到的是窄窄一条海峡图像,东面是架在厦门岛边海水中一段环城高架路,西面海底上有退潮后露出的两组黑色的礁石群。往日的这个游人最高密集的沙滩现在只有零星散布的游人。
我向西开始了今天环岛行。
走到第一组海底十多块黑色礁石构成石滩。这组石堆很有点艺术造型的范儿;走到第二组海底礁石群中,这些礁石裂缝垂直地面,南北走向。这些岩石地层曾被大地地壳运动像儿童积木块被挤压断裂直至垂直地面,这是现代地质学说给我们不可思议的解释……
8:01,东南方向贴着海平面天空青白色,最亮,衬得海水发白,令人产生一种如梦初醒时的恍惚感……
走上胡里山炮台外侧高架人行道。手机中开始播放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这是用音乐描写大海十分著名的乐曲。这次我的手机中下载了一个关于大海的音乐作品介绍专辑,包含了七个用音乐描写大海的名曲片断。
用音乐再现大海,显然比文字再现大海有更高的难度……
转过胡里山炮台海角,人行道现在是朝正东方向,前方有两个小海湾,大海在我的右侧。
东到南90度视角中有十来个小岛分布在海天交汇处。
走在人行道上。右边退潮大海离岸有上百米远,凹下去海水似乎有一种大旱时期快干枯的大水库的感受……现在你站在岸边高架人行道上,你有一种在俯视大海的优越感,你有一种气势,骄傲地看着大海……不知这种感觉是来自人类的自高自大,还是因为大海现在是超低潮和平静状态……现在你真有在舞台后排包厢中向舞台下俯视大海的气势……
其实,这大海一付快干枯模样,真是假装的,你看她气势汹汹地正在洗劫着海底,露出了一点真面目……
现在看到的海平面一半以上视角范围是黄泥水色,只有远处是淡淡的黄绿色,海平线上小岛黛黑色的色彩最浓……
8:20,走到珍珠港沙滩人行木栈道上。这里沙滩有百米宽,东西走向,视野开阔。海水中有两个锥顶粮仓状并列的顶部是土黄色下部是浅黑色的大礁石,还有两堆黑色的礁石阵,不过其尺寸相对前者小得多;视野中,东南海平线上小岛像是被海平线串在一起的黛黑色宝石项链,西北半角是对岸地势连绵的山体……
天阴,不过正南方向山体上空的一长条黄白色很亮的天幕,将山体变成了剪纸画般的边缘清晰……沙滩,海水,礁石,远山,天空,这些元素构成的大地立体的画面辽阔而单纯……
现在早上大退潮时看到的厦门海面海水大半是泥土色,视野中远离海岸的小部分是淡黄碧色。大海此刻如脱毛不整齐的外皮的老虎,骨瘦嶙峋,但还是微露出虎威和霸气……
瓦格纳这段音乐中的大海总有舞台英雄出场时仪仗队奏乐时的气势,场面辽阔,目空一切,貌视一切;不过随后沉默,音乐变得万般柔情,有海蚌打开,出水芙蓉般的青春美女维纳斯显身,英雄眼中的柔情;后半部部分是英雄气概和万般柔情交织……
8:48,到曾厝安浴场转角处。这里一堆巨蛋状的礁石上有人工悬空三戟结构的木栈道。栈道东西两枝支柱都落入海水中。从这里望去,大地一分为二,一半陆地,一半大海……海水拍击着栈道下方的巨石,真有些惊天动地的气势和愤怒……
现在从东到南水平方向90度视角,这一半海水几乎全是泥水黄色,从南到西这90度视角只有远处的六分之一水面是碧色,其余的也是泥水黄色……但只要那一片碧色海水存在,你就不会说这里是水库或大水塘……如同这巨石下愤怒低声咆哮着海浪提醒你,她是谁……
重新审视厦门岛外围大退潮之后的海面,你感觉是复杂的,这样深凹下去的窄条幅式的海面,这大部分泥浆色海水海面,从这并不宽广的被散落四周海岛和陆地围起来的海面上,你仍能感受到她隐约露出的野性的力量!
不知是因为对大海的眷恋,还是对人类生命的眷恋,我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从青年时代起,我就见到过自己的朋友和同学的生命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生命无常,你的生命同你那些逝去的朋友一样,也可能突然被中止……你会觉得这一天你活着,就是幸运……
9:02,我来到了音乐广场。东南方向海平面数丈高的灰白色天幕比其它天空亮,映着泥色海面一片白色的反光……
手机仍在循环播放着瓦格纳的十分钟左右的《飘泊的荷兰人》序曲,这次我从音乐中听到了绝望,听到了对死亡的蔑视……这部歌剧是瓦格纳根据北欧的传说写成的。瓦格纳的音乐总是喧闹而气势宏大……他本人一生总是将自己周围的朋友们卷进他的天才疯狂的激情转动的齿轮中……
这音乐中展现了大海辽阔空旷的画面,仿佛你正站在海上帆船上傲慢的环视四周……不知为何音乐会使你产生这样的虚拟的图像……
9:12,到白石炮台转角。
海水中有两组巨型黑色礁石群。这里人工栈道就立在一堆转角黑色巨礁石上。再次见到用黄色木栅栏修饰了外表的废弃的二楼框架结构宾馆。海浪打击着黑礁石,很有瓦格纳音乐中的大海的气势。
天空中云层己变亮,右边的大海仍是泥水色,但转过白石炮台海角后,大金门扁长岛屿出现在视野中,那海岛脚下,有一黄白色线条分割开了暗泥黄色的海面,似乎阳光已糊糊地到达了那里。这里的大海已摆脱了陆地和小岛的包围,变得视野辽阔……
瓦格纳音乐中间的一小段,黑暗绝望昏暗,在半甜半咸中结束……
来到溪头下。这片沙滩正对面海平面的尽头上方一块天空,灰白透明,如白纸做的幕墙一般,那是阳光从云层透下的光线形成的。它左边一个帽子式的小岛,黛黑色……
现在沙滩上几乎没有游客,只有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
这厦门岛沙滩大退潮时的大海一定会给第一次见到大海的人带来异样的感受——或许会有点失望,但一旦海水涨潮到最高点,他又会体会到全新的海滨……
音乐突然停顿,接着无比柔情……厦门岛的海是人间的世俗的海……
金沙湾宾馆转角有最大一片黄色巨石堆群。坐在栈道边小亭中看海,虽然海水仍是泥水色,忽然有坐在大船中正驶向蓬莱仙境的错觉……或许是亭阁飞檐立柱的产生的效应……
9:47,太阳第一次露出白糊的面孔后又进入了云层,海水中已有一片微微反射光亮,一会也消失了……海面再次出现一片白亮的反光,不过在移动变形着……大海按捺不住平淡时光,要接受阳光了……
现在栈道边出现海滩上最大一块巨石,只是这块巨石中间被挖空,成了过去的碉堡,它外型如巨大的青娥贝壳,直径十多米,两层楼高,有两个碉堡的机枪扁口……走过这个碉堡,眼前出现的是估计有两千米长弧形东北走向的沙滩,海浪已在下方的沙滩上发出一阵一阵的怒吼,应当开始涨潮了……
这里是“清韵清泉”。游人很少。
9:59,太阳还是不愿出来,但天空己很亮了。现在沙滩边没有栈道了,你不得不沿沙滩行走。海水已开始涨潮了,海浪退下时留下的潮湿的沙面,平坦而结实,走在上面还不算太费力。
这段海面还算辽阔,海浪在沙滩上不时留下五六米宽的百米长的白色水沫,如新娘婚纱长带……或许是海姑娘婚纱礼服拖在沙滩上,只是我凡人看不到她本人……
海风迎面吹着耳边呼呼响,没有阳光,沙滩上很凉爽,这片约三十米宽的倾斜沙滩更衬出了海面的辽阔。
海浪变得汹涌了,有时冲到沙滩上的海浪会留下十多米宽白色的水沫在沙滩上。注视着海水从沙滩上退下与后来的新浪撞击的形成的浪头真是令人愉悦……
大海的野性与沙滩的温柔在游人面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想来过去二千年大部分时间文明世界的知识分子们,面对海滩上的潮涨潮落,会有多大的挫败感啊!他们可以傲视人间的一切,却不能解释这沙滩上海水每天的一涨一落……
10:26,太阳第二次在海面上露了一下脸,在海面上泛出一小片白光,又消失了……
到了黄厝石。现在是10:33。我退出了沙滩,在沙滩上端硬质的人行小道上行走,这可以省不少力气。
阳光又将一束糊糊地照亮海水,这阳光被云衰减,只给海面带来一片白朦朦的亮片,没有闪烁的反光,而且游离不定……
现在我左侧是三十多米宽的草坪,右边是四五十米宽的沙滩,再向右当然是我一直向你描述的大海,她现在仍是黄泥水色,微透出一点碧色,只有天际几处阳光映亮海面为淡黄碧玉色……
一段有百米长杂草抢占了小道的路面。前方一长条状阳光照亮长条黄带状的海边的海水,它不断的南移,再变淡黄有些碧色……对比之下,阴影中海水有些暗棕黄色……当它消失时,海面全是均匀微黄带碧色了……现在金门岛与海水之间一条白色微碧线,有45度视角的长线……
这大海只有你长时间注视着她,才会变成属于你自己的海……
天空中间的云层中露出了紫蓝色的天空,大海在天际中白色的线条断断续续的出现,同时黄色的海面上不时漂浮小片迷糊的反光……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我这几天类似的经历,完全与大海相溶般地注视着这单调而伟大的大自然的奇观……阳光在大海平台上一直表演它的灯光秀,而我七八天一直是她最狂热的粉丝,追随着她的脚步……
10:55,我又回到了“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路牌前。
人行道上有一道麻黄木构成的一米高绿化带挡住了海面方向的视野……
到了这片绿化带一个缺口,阳光已大面积落在前面的海水中,只是暗亮区域不定,我再次从这个入口处进入了沙滩。阵风在沙滩表面吹出了一层白烟般的沙雾……
现在沙子如水蒸气在潮湿的平坦的沙滩表面上方摇摆着向南飞驰,白色水沫也如长长婚纱带在沙滩上漂移着……
前方黄色的海面上飘过光带,梦幻……
前方一个绿色的风筝一头栽进了沙滩,它长长的尾巴像金环蛇……
沙子打在我裸露的腿杆上,少有的感觉……
11:13,到达会展中心前的沙滩上。现在沙滩上掀起了一人高的微型沙尘暴般的半透明白色的沙雾……
这时海面上阳光消失了,黄色海面只有天际上一丝糊糊浅碧色带……
我要返回文兴东路小旅馆办理退房手续了。
吴砺
201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