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0|回复: 0

[散文] 重游八达岭长城(七)

[复制链接]

7169

主题

1751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472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4-3 08: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游八达岭长城(七)



                                                                                                                       (七)


姚有志和毛振发在1994年作为中国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时写的“古长城的国防价值再评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 年第3期)一文,对长城国防价值写得颇有精采:

“长城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人为的分水岭,是农业与游牧业两大经济结构相互撞击的产物。自春秋战国之交,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中原地区的各主要诸侯国战争频繁,相互争霸,为守护自己的领地而彼此设防,以楚国为先,宋、齐、魏等国继后,开始在邻近敌国的边境修筑绵亘数百里的长城线。与此同时,崛起于蒙古高原的尚处于奴隶制初期阶段的游牧民族,经常深入黄河以北地区,掠夺粮食和人口,严重妨碍了那里人民的正常经济生活。地处华北地区的燕、赵等围为防御游牧民族的南侵,也开始凭山依险,修筑长城,于是出现了持续2000多年的长城拱卫线的雏形。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以后,拆毁了中原各诸侯国之间的长城,集中力量修筑横贯北部地区万里长城,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挡北部游牧民族的南侵。”

“在战争时期,中原封建王朝的军队一般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而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则是戎马集群,来去飘忽,机动灵活。在冷兵器时代,步兵的战斗力和机动性与骑兵相比,自然是相形见绌的。因而,中原步兵军队凡与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进行野战,十有八九要败北。”

“自此以后,中原王朝凡在国力衰微,缺少强大骑兵的情况下,一般要“以守为长策”。以坚城固堡,深沟高垒为屏障,以遏阻北方游牧民族强大骑兵的袭击。”

“长城是与封建时代和冷兵器时期的军事特征相适应,应抵御游牧民族的袭扰,保护中原农业文明的需求而逐步发展的。长城依天然的山川之险,盘蜂踞水,控扼要冲,墙堡一体,烽堠相望,战时可以驻重兵,阻挡游牧民族骑兵集团的猛烈冲击,平时也可以“乘边墙以防其出没”,并可节省戍边兵力。”

“应该指出,长城之所以能起到防御作用,并非仅仅由于那一道巍峨耸立的高墙,也由于历朝历代在构筑长城的同时,还实行了移民实边或戍兵屯田的政策。”“唯其如此,万里长城才能不仅是作为一堵墙,而是作为一道以…定的经济和兵力资源为基础,以攻防兼备的防御工事为主体,以纵横交错的驿传系统为通信网络的边防军事体系,发挥着保卫中原农业文明的屏障作用。”

“古长城在军事筑城史上代表着辉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回天之力与聪明智慧,但是,从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上进行全面考察,长城的建造往往不是代表着强盛,而通常是各封建王朝国力衰弱的无奈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消极防御思想。”

“认真考察长城的建筑史,我们不难发现,历代的长城大多不是构筑于国富兵强之时,而是兴造于国衰兵弱之际。”“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虽然形成了疆土广阔。华夏一统的大帝国,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兼并六国的战争,到嬴政完成统一大业时,中国已经是满目疮痍,民困兵疲。”“尽管蒙恬率兵 30万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里”、“略取河南地”,但闪国势已衰,秦军已成强弩之末,无力再贯彻进攻战略,只好退而筑墙防守。显然,筑城防守并不符合秦始皇的“虎视何雄哉”气派和性格,也绝不是秦国强盛的象征。”

“至太初年间,面对匈奴的再次内侵,武帝再也无力组织军事反击,只好命人沿五原郡“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①。不仅对秦时蒙恬所筑的长城进…步加固,同时还向西延长了数千里。”

“此后从东汉、北魏、北齐至隋、金等朝代,都曾在北方修缮和新筑过长城,其中多与国势的衰危和武功的羸弱有关。

明长城的修筑也是沿袭这个轨迹。在洪武、永乐两朝,国力强盛,“四夷宾服”,军事力量远比蒙古族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明朝虽然也增修居庸关、山海关等重要关隘,但并没有兴筑全线连接的完整的长城防卫体系,主要执行“以威服之”的军事战略,对蒙古军队取攻势战略。”“。至宪宗继位,面对国家积弊日深,边备臼趋紧张,军队战斗力也是孱弱不堪的现实,终于确定了“守为长策”的国防战略。自兵部尚书余子俊始,在英甫川至定边营1200 余里的边防线上建筑墩堡,“增卫益兵,拓城置戍”,奠定了修筑边墙的基础。以后到弘治至隆庆年间,更是筑城建堡,“大修边墙”,把它作为防御蒙古骑兵内侵的主要手段。后戚继光防守蓟镇,对京北长城进一步整修改造,将其加工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令世人叫绝的军事屏障。”

“万历初年主持国政的著名政治家张歸正,对这种情况的解释颇具见地,他说:“盛世之守在人,季世之守恃险”①,认为前者是“无形之险”,后者是“有形之险”。在国力强大之盛世。往往政通人和,兵强马壮,战可以摧枯拉朽,守可以镇慑敌人,治可以以德服人,往往不用专恃险阻;而在“季世”国力衰弱时期,则往往政治腐败,兵弱民疲,战无力,治无策,“无形之险既已靡恃”,也只有借助“有形之险”,固守保国。张居正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辅佐的国家正处于衰败之时,于是他甭用军事家戚继光为蓟州镇总兵,委以拱卫京师重任,并为其规定了“贼不得入,即为上策。蓟门无事,则足下之事已毕”的防卫原则,所以才有了戚继光放弃传统战法而致力于筑墒戍守的历史景况。。从客观条件看,在国家衰败时期,若实行进攻战略,组织强大军队对北方民族骑兵作战当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修筑如此漫长的边墙,将数十万军队撒在万里边境上分兵把口,也难以达到固若金汤的防御目的。长城沿线守军虽多,“各分汛地,不暇援应”,兵力形不成拳头。针对这种守株待兔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往往将几万乃至十几万骑兵合为一体,对着长城一点进行集群冲,抒,任何坚固的城堡都极易被突破。而只要突破一点,则“千里之守,皆为虚设”。而且,长城一修筑,就像给守军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放不下,走不开,无法实行机动灵活地运动作战,只能守在箭垛后面被动应敌。正如明嘉靖朝兵部尚书刘焘指陈的那样:“我散而守,彼聚丽攻,虽称十万之众,当锋不过三千人。一营失守,则二十二营俱为无用之兵。十里溃防,则二干余里尽为难守之地。地远而兵微,应援而难至。当仓促应变之时,而取救于千里之外。急则人马疲劳而不能行,缓则延推道路而不得用”②。这位当时的“国防部长”的经验之谈,为我们的论点提供了确凿的证言。”

“但是历代长城的修筑,往往超出当时国家物力财力的承受范围,激化了军事需要与烃济能力之间的深刻矛盾,导致国家贫困,人民反抗,外敌乘隙侵扰。从这个意义上说,修筑长城往往产生与统治者固边御敌的最初愿望完全背反的结果。

在历史上,修筑长城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恐怕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或任何一项军事工事能够与之相比。这道全靠人工垒筑、途遥万里的防御巨障,即使放到今天,也为国力所难以承受,褽何况是在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古代社会。”

“修长城难,守长城更难。就所需兵力和财力而言,若要守住这道万里边墙,使其真正发挥历朝统治者所期望的军事效能,则往往要投入比一般重点设防或军事征战大得多的兵力和财力。”

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中,投入兵力最多时也不过20 余万(漠北之战),但筑长城后常年担任屯戍的部队一般在40万人以上。仅在元鼎年问,就。发士卒 60万人“到张掖、酒泉等郡担任屯戍。如此常年重兵屯守边城,造成“暴兵露师以支长久,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④的艰难时世。再如贯穿明朝始终,一直修建长城,随着长城的延伸加固,防守兵力也不断增加,北边“九镇”防守兵力最盛时达100 余万,约占全国总兵力的1/2。历代修筑长城,一为坚固防御,二为节约兵力,但长城修筑得越长,驻守的兵力越多,驻守兵力越多,则军费开支越大,正所谓“修筑益急,而患虏日炽,钱粮益耗,而士马益疫”,结果“形成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各封建王朝倾全国之力修筑长城,守卫长城,其本意是为了抵御外侵,卫国保民,但其结果却往往相反。由于“筑墙置戍”超出了当时国力民力的承受能力,把沉重的负担转嫁到穷苦百姓的身上。从而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赋税徭役,夺去了无数民工苦役的宝贵生命,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从而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导致隋朝和明王朝覆灭的隋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原因虽可列数很多,但因修筑长城而造成人民穷困潦倒,怨声载道,不能说不是个重要原因。。明朝中叶是大力修筑长城的重要时期,也是爆发农民起义的高潮时期,更是北方民族内侵掳掠的最频繁时期。当时,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有三次,即: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闽浙赣山区的农民起义;刘退、李原领导的荆襄山区流民起义和刘六、刘七领导的河北平原的农民起义。上述起义虽然最终被明军镇压了下去,但是这种持续几十年的墙内百姓造反,墙外蒙骑攻侵的局面,已使明朝内外交困,疲于应付。1644 年的改朝换代也正是在长城内外夹攻下实现的。 ”

历史已经证明,长城作为永备防御工事,在冷兵器对阵的时代,尽管可以起到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作用,但它绝不是固国强边的根本途径。众所周知,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时都没有筑长城,却出现了外治内靖、政通人和的局面;唐、元、清三代王朝基本上都没有筑长城,其疆域却比历朝都大,境外藩邦纷纷臣服归属。其根本原因何在?值得深思。

其一,“胜而后和”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最佳选择。认真考察唐、清两大帝国治理边疆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古代,要想使边疆各民族和平共处,实现边境的长治久安,不能完全依仗深沟高垒,要塞长城,而要“胜而后和,恩威兼著”。”

“其二,交流而不是隔绝,是获得边境安全的有效途径。自古以来,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业民族之间经济上是互相依赖的。”

对于历史上的这场国策大辩论,多少年来人们出于对汉武帝铁血武功的欣赏而偏爱于桑弘羊酌理论,很少有人去想一想“贤良”“文学”们观点是否也有道理。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历史,我们就不难看到,如果剔除“贤良”们完全否定武力作用的偏颇一面,其以仁德感化匈奴的主张的确是强边固国的治本之策。这点在清朝体现得更为明确。清朝的基本治边政策是“乱则声讨,治则抚绥”,两者相较,则把以恩德治边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公 元1696 年(康熙二十五年)。古北口总兵蔡元因“古北口一带边墙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帝大加申斥:“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边之道,惟在哆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①。后来他又进…步发挥了这种观点,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康熙帝的这种思想,成为有清一代治边政策的指导原则。

“满族贵族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并没有在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构筑边墙以为界障,但却牢固地团结了蒙古民族,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大一统的局面,正如周恩来所说的:“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其中道理,的确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吴砺

2019.2.9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