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0|回复: 0

[散文] 《全能的天才画家——达·芬奇》(中)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6-26 14: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能的天才画家——达·芬奇》(中)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运用了创造性的绘画技巧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绘画艺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久的深远影响。  达·芬奇的艺术创造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数百年来欧洲画坛人物形象僵硬、呆板的突破,注重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二是对渐隐法的发明与成功运用,创造出含蓄的艺术效果,丰富了形象的意蕴,被视为绘画臻于完美的标志。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充分展示了这方面的才能,人物形象与背景界限不太明晰,人物轮廓不那么明确,仿佛融入背景之中。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眼角和嘴角处,作者使用了这种手法,让女主角眼角和嘴角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形象的意蕴。蒙娜丽莎那令人着迷的含蓄的微笑,主要是靠这种技法实现的。


                         (三)


我突然闪过一个灵感:《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自己记忆中的母亲画的像——《蒙娜丽莎》的原型是达·芬奇的母亲!

这是有可能几百年是来接近真相的最大胆的猜测!

我记得看过一篇长篇科学论文从脸型上论证《蒙娜丽莎》是达·芬奇自画像, 我在网上又搜出了类似的报道:

科学家研究《蒙娜丽莎》是否达芬奇变相自画像http://it.sohu.com/20100127/n269844563.shtml


我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大胆推进一步, 《蒙娜丽莎》脸型上像达·芬奇, 那绝对也会像达·芬奇的母亲!这更合理!

“达·芬奇是一名私生子,母亲的姓名与年龄不详。一般传记作家说她是一名农家出身的酒吧女侍,,她的小名叫卡特丽娜((Caterina)。)。达·芬奇的父亲瑟,皮埃罗(Ser Piero)是一位公证师。其家族早自13世纪起世居文西镇,祖先四代均从事公证业,可以算是中上层阶层,  因而在他的姓名之前可冠上“Ser”的尊称。

皮埃罗先生在儿子出生时约二十五岁,年轻力壮颇富男子气概。他活了七十七岁,  一生有过四个妻子,并养育了十二名1 子女,当最后一名孩子出生时,他已七十五岁。皮埃罗是一位很能干的公证师,三十岁时在佛罗伦萨执业,服务对象多半为该城的贵族阶层。至于他是否也具有艺术方面的才华与兴趣,那就不可考了。

在文艺复兴时期,私生子在社会上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因而私生子与婚生子女的待遇是平等的。达·芬奇在这样一个环境下,  自然可以在家人的面前受洗。不过在他出生后的最初四年却是与母亲同住。由于父亲的第一任妻子不能生育,达·芬奇于五岁时正式与父亲的家族同住。”P006

显然,达·芬奇于五岁时就离开了母亲, 而我看过有文章说, 达·芬奇母亲后来也自己成家, 又生育了不少孩子。

达·芬奇十分有限数量的画作中,几乎大部分是圣母圣子画——这不能不说与达·芬奇从小失去母爱相关,达·芬奇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一直把《蒙娜丽莎》带在自己身边,若是解释为对母亲的怀念,难道不是更合理吗?

《蒙娜丽莎》脸上淡淡忧伤,解释为母子和恋人永远不能在一起的悲剧引起的,是不是更合理?

问题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推测?这样显而易见的猜想,非要让我吴砺这样一个中国人到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才提出呢?

这真是我的一种让人感到十分光荣的事。若是那一天世人认同我的这一推测和猜想,让我名字能与这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沾上一点边……攀龙附凤,那真是人生意外的大收获……


                               (四)


达·芬奇究竟应该有多少身份? 他是画家、雕刻家、音乐家、文学家、诗人、服装设计师、数学家、物理学家、地理学家、解剖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建筑学家、机械发明家、工程师……

达·芬奇的画面氛围仿佛注满了神秘,闪烁着灵气,清澈透明, 不染纤尘;和谐,娴静, 整个宇宙的浑然一体……

他的绘画,希腊式的平和、静穆、单纯与崇高,古典的整一、圆满、对称及均衡;又非希腊的翻版,它们具有深邃、悠远的意境。

达·芬奇的意义在于,他标志着从乔托开始的文艺复兴时代之意大利绘画开始成熟: 或许乔托、马萨乔、安琪里坷、利比甚至波提切利都没有能完全摆脱中世纪呆板僵硬画风的痕迹, 那么从达· 芬奇起,大师们则将僵化气一扫而光, 使希腊古典时期的那种典雅之美在再获新生。

罗丹说,“ 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之心”。

静观达· 芬奇的画,画面中散发着微妙的冥想、梦幻气息, 抑或略带忧戚与怀疑的情绪;恍惚迷离间, 透露似是而非的情感的暗示,晨光、雾氛或苍茫构成了的空灵又抑郁的世界。

黑格尔说: “ 艺术的本领在于通过想象去把握和玩味感情。”

达· 芬奇逝世之后,伦巴底画派,威尼斯画派特别是乔尔乔内风格的形成也赖于达·芬奇的方法。达· 芬奇对当时艺坛, 先是在意大利, 包括拉斐尔, 所有那些卓越的艺术家, 柯雷乔、萨托、罗曼诺、卡拉瓦乔以及卡拉奇兄弟,后是在法兰西以至整个欧洲, 所有后代的画家,都从他那里得到启示、获得灵感。⋯ ⋯

法国历史学家泰恩说,“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如此多才多艺的天才。” “从没有出现过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如此渴望永存不朽,在他在世的一百年中以及以后的几百年中被人广泛传诵的天才。”

在绘画领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依托宗教、神话的题材,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加以诠释,从而实现了传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文艺复兴思想家把古典思想和中世纪传统两者融合,并以此而取得西方文明的再生。西方文明的两个源头:基督教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再次融合。从此衍生出西方文明根本性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

不是基督教的,又不是希腊罗马的,而是两者的融合。”[Margaret.L.West Civilization:Asocialand Culture History[M].King Calmann Sking Ltd USA,2000.412.]


                                                                                                               (五)


达·芬奇终年 67岁,今年是他去世500 周年。

看完这本画册,我翻看了《三联生活周刊》第1038期,这是为纪念达芬奇逝世五百周年的专辑,我做了如下的摘要:

   “创建生活的表象,比生活本身更重要。上帝的作品只能在别的创造者那里得到更高的评价。”在诸多达·芬奇手稿中的一页,研究者发现了这样一句话,从字迹上来看不是达·芬奇本人的,应该是一个仰慕的匿名者留下的。

   “可怜的凡人们啊,睁开眼睛吧。”这句话是达·芬奇自己写的,他似乎也认可后人的仰视。

    至此,50岁的达·芬奇已经几乎涉猎了人生所有的领域,艺术、解剖、医学、音乐、文学、植物、动物、舞台设计、机械设计、地质、天文、城市规划等等。他心中的蓝图无限拓展,他自己都不知道边界在哪里,甚至压根儿不认为这些学科之间是有界限的,所有这一切统称为“未知”。

    如何像达·芬奇一样思考呢?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如果有解,可能已经出现另外一个巨人了。我在采访乌菲齐美术馆馆长艾克·施密特时间过他,如果达·芬奇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你会对他有怎样的期待?施密特说,在他的想象中,在追求“跨界”的今天,达·芬奇会成为一位有极高艺术修养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或是致力于现在最前沿的科技领域,成为某种专业人才,总之即使是跨界,他也难成通才。

    听了这个答案我有些失落,很难想象一位像达·芬奇这样的人整日坐在电脑前天马行空,或是开拓某一两个领域,将其他大门都关上。我后来觉得自己这个问题很蠢,是个伪命题,我无非是想要施密特谈谈500年前后的时代差异、认知结构差异。

    达·芬奇喜欢称自己为“目不识丁的人”( omosanza lettere),算是一种自我嘲讽,正合时代风气也因为他的确没有经历过正经学校教育,对此多少是些顾忌的,这也是他既桀骜又不失谦逊的原因之一。

    达·芬奇是一个手眼心脑合作工作效率非常高的人,一边阅读、观察,一边产出绘画、发明。达·芬奇会产生如此超前的成果,是因为他有一种能力,去看到别人不关注的东西。手稿上的绘画是达·芬奇的一个转译工具,他转译的事物分为两大类一一眼睛所见的和脑中所想象的,这两点在其他艺术家那里或许可以合二为一,但在达·芬奇这里有着明确的分野。

    所以,达·芬奇所理解的绘画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不同,对他而言,绘画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可以全方位认知、理解并表达这个世界的能力。

    文艺复兴时盛行地砖墓,即在地上平铺着嵌入一块墓碑,与地面齐平,像一块窨井盖一样很不起眼,所有人都可以从上面走过。圣十字教堂里铺满了这样的地砖墓,那个时期的人希望自己无论生前多么伟大,死后都平凡无奇。我每次都试图以平常的心态去看文艺复兴,就像去满足这些地砖墓主人的愿望一样,心想这不过是590 年前墓碑,仍会不自觉仰视,总能在世界中看到神圣感,在复杂人性中看到他的纯粹性。我想达·芬奇是相信自己会成为永恒的,就像他相信真理是时间的宠儿一样。

    在达·芬奇生活的时代,前后100年间有很多“全才”,在各个领域展示非凡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无论于后世留存的名声大小,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盛景。我们也许可以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更好地理解,在那个时期的意大利,何以出现了达·芬奇。

   离开昂布瓦兹城堡的时候,我问了让—路易· 叙罗一个问题:达·芬奇对法国文艺复兴意味着什么:叙罗 说其实这个问题更像是在问,文艺复兴是什么。“在史学里,当我们定义一个历史时期,通常是看这个历史时期里是否出现了新东西。文艺复兴的起始是很模糊的,自15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各国间的交流明显增多,艺术家的技法、作家的著作,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达·芬奇来了法国,丢勒去了威尼斯,我们管这种现象叫‘文化沸腾’,它进而促进了那些国家艺术家和学者们想象力的创新。而对当时卢瓦尔河谷的法国王室来说,他们有钱,他们想要创造,因此邀请各地工匠艺术家来到这里。”

     叙罗说,这种“文化沸腾”最好的例子就是如今埋葬达·芬奇的圣于贝小教堂,教堂内部布满繁复的哥特式雕饰,实际上是征路易十三治下由北方在这座弗拉芒技师为法国王室建造的教堂里,  埋葬着一位意大利大师。

   

    西方第一位艺术史学者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Vasari)曾被认为是最早描述这幅画的人。达·芬奇去世30 年后,瓦萨里出版了一本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传记合集《艺苑名人传》,在那本书中,他曾深深地被达·芬奇的写实能力所折服:“从玫瑰红唇到鲜嫩的粉颊,无处不是生动的肌肤而非颜料的堆砌。如果人们凝神去看她的锁骨,仿佛还能感受到脉搏的跳动。可以说,这件作品的描绘方式足以让、胆的艺术家绝望。蒙娜丽莎本人如此美丽,因此达·芬奇在画像时耍了一点小花招,请来乐师、歌手、小丑在旁边奏乐表演,同时还不停地讲笑话逗她开心,以驱散人物肖像中通常出现的忧郁表情。这幅画中的美妙微笑,甚至让人觉得过于超凡脱俗更像是神迹显现而非现实的人物。”

     “政治家、企业家们纷纷拍有蒙娜丽莎式的肖像照片,他们在镜头前模仿蒙娜丽莎的姿势、微笑,手放成那样。实际上这些模仿是为了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蒙娜丽莎般的亲和力。这些还都是明着借用图像,更多大人物是暗着借用,使用这幅画中的部分构图或者元素,让你觉得熟悉,从而产生亲切感,但你不仔细看,看不出他借用的是蒙娜丽莎。”

    500 年大众传播的过程是如此猛烈,乃至如今,当人们看到“蒙娜丽莎”的图案,想到的是俗不可耐的品位。无论红酒、鹅肝还是巧克力,包装上印了蒙娜丽莎,那就意味着它很可能并不好吃。

    德利厄万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本身就意味着图像的成功。达·芬奇通过他天才的构图和刻画,创造了一个与我们对视、向我们微笑的自然和蔼形象,它是如此吸引人,乃至适用于任何场景,它可能出现在沙滩上,出现在我们举杯喝酒田时出现在商店里,当我们看到它,就会想到这幅画,也会想到卢浮宫。”

   《施洗者圣约翰》创作于15131516 年间,当时正是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通常被认为是达·芬奇的最后一幅绘画作品。许多人对这部作品持批评态度,认为达·芬奇令人不安地将一个憔悴而暴躁的人物形象,描绘得似乎雌雄同体。他手臂弯曲在胸前,手指伸向天空,脸上挂着神秘的微笑,这个微笑正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常见于达·芬奇其他许多画作中。指向天堂的手指也经常出现在达·芬奇的作品中,象征着基督的降临。

   “圣母子与圣安妮”一直是画家们喜欢的主题,但通常他们的表现方式都非常静态,而在这幅画中,三个角色都充满韵律和情感。这是达·芬奇对人物构图进行实验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极大地启发了下一代艺术家,被认为是西方艺术最珍贵的杰作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达·芬奇的天才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丁·肯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有着惊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够跨越不同的科学领域,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他总是能够从看似不相关的几种事物中找到关联性,这是推动认知进步的关键。比如,在观察水流动向的时候,他说这就像是人类卷曲的头发,然后他通过头发的重量和卷曲的趋向,得到螺旋图案。而螺旋图案又与几何学、力学等息息相关。他的关联性思维是如此神奇,也正因为如此,他总是马不停蹄地做着跳跃式的研究,而无法集中注意力。他所认知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动态十足的有机统一体,但这种思维方式也使得他无法集中精力机统一体。但这种思思维方式也使得他无法集中精力停留在某一领域。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现代人所疯狂崇拜的神奇的达·芬奇,是否和真实的达·芬奇不太一样?

    马丁·肯普:达·芬奇是一个神奇的人物。不难想象。关于他的传说也必然非常传奇。如果你仔细研究达·芬奇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绘画的精妙程度,他在各个科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都令人叹为观止,你会觉得比传说中的更震撼。在那个认知有限的时代,一个人的成就如此之多,真的很了不起。一直以来,他就被当作人类文明进程中最耀眼的星星而存在着。他敏锐地觉察到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认为人是大宇宙中的微缩宇宙,人体的运行是宇宙运行的一部分。因此他非常反感“人定胜天”这种观点。我们只能顺天应人,依存于因果循环的系统之中。这一观念非常重要,与自然作对,必将面临灭顶之灾。达·芬奇非常喜欢观察河流的态势,他把河流称为“水的血管”,而他在研究人体血管的时候,也会把它们与树木的枝叶相关联。他经常会把看似无关的事物相关联,把艺术和自然有机统一起来。他就像一位水利学家,了解水的各种天性,认识到水的无穷力量,不会逆反水的自然属性,而用疏导的形式来治理。

    三联生活周刊: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那么多的大师,为什么达·芬奇在后世眼中是最为神奇的一位,其传奇性几近“半人半神”?

    马丁·肯普:因为达·芬奇的多面手特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他之前也不乏一些全才,比如设计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Brunelleschi),他就精通光学,又重新研究出来透视法,同时还是用起重机和运大理石用的船舶。那个时候条件有时你不可能为了成为工程师而跑去皇家学院深造,因此需要什么都会,才能灵活地应对各种项目。

    达·芬奇与这些大师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仅发扬了多面手的灵活性,还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把知识转化成了一种更深入的科学。比如当时一般的工程师不会用物理学理论去解决工程学的问题,但达·芬奇就会。其他人不会像达·芬奇那样, 既考虑到美学,又考虑到力学。比如很多艺术家都会解剖,但他们都是为了画得生动才学的;达·芬奇则不同,他想要透视整个人体,从本质上来理解,  人体结构和运转原理。因此可以说,达·芬奇的视野,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当然这也使得他只能不舍昼夜,不断为创新而折腾。

    三联生活周刊:后面这几个世纪,似乎少有艺术家声称自己继承了达·芬奇的衣钵,但很多人会说他们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或提香那里得到灵感。这是为什么?

马丁·肯普: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具有非凡的影响力。他对拉斐尔就有很大的影响,拉斐尔从达·芬奇那里学会了怎么通过图画来讲好故事。当然拉斐尔的借鉴非常巧妙,没有照搬达·芬奇的风格,不过如果你仔细看他的某些画作,确实能看到达·芬奇的影子。米开朗基罗其实也受到过奇的影响。达·芬奇的影响力触及了当时几乎所有热门的绘画题材:肖像画、故事画,还有风景画。后面影响力衰退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他的原作数量很少,而且很少公开。法国王室收藏的那些画作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露面。达·芬奇的声名一直有增无减,也被人们所推崇。18世纪晚期欧洲涌现出了大量的《最后的晚餐》出版物,他的手稿也陆续被大众所知晓。但他的影响力并不只是艺术或科学。他有影响力,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那惊人的想象力,以至于我们今天去回顾他的作品,依然能感到醍醐灌顶。


吴砺

2019.6.26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