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7|回复: 0

[散文] 《全能的天才画家——达·芬奇》(下)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6-26 14: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能的天才画家——达·芬奇》(下)



附《全能的天才画家——达·芬奇》摘录: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 – 1519)被誉为全能的天才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全的表现者。他是画家,又是雕刻家、诗人、音乐家,同时又是建筑师、工程师、科学家。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是他的旷世名画;他为史佛沙家族雕刻的骑马像被公认为神品;他制定许多引水灌溉计划,设计过飞行器、桥梁,也画了建筑图,遗留下无数绘图手记稿本,创造出艺术最完全的表现方式,达到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

达,芬奇1452 415日生于佛罗伦萨西北部的文西镇,从小数学就很好,在音乐方面有“神童”之誉,对绘画更有浓厚兴趣,二十岁时就成为一名画家。也有人称达·芬奇是拥有许多秘密的怪才,因为他留下的手记许多都是左右反写的文字,要照镜子才能阅读出来,据说这是他隐藏秘密的方法。

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一直潜心研究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把立体的空间画在平面的画布上。因此他们研究透视图法,研究由 阴影所构成的立体画法,也研究大气的透视图法。集此研究之大成,再向前推动一步,不用线而用面地推移谱成立体世界,然后再表现出明暗的立体感与空间的幻想——在这方面最有贡献的就是达,芬奇。他为了获得这种富有明暗世界的效果,作画时大半都选择黄昏时光。因为中午的光线明暗度过分强烈,无法表现出他所要的情调。达·芬奇自己的笔记,就记述黄昏的光线最适合作画。他以写实技巧为基础,但对于产生写实的客观主义采取压抑手段,尽量在主观精神内容的表现上求得成功。

现藏巴黎罗浮宫的《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伟大的作品。他不仅把蒙娜丽莎表情变化的最大公约数予以形式化,而且做到了“看见皮肤里的脉搏”的彻底写实艺术。  《蒙娜丽莎》的成就正表现出达·芬奇对绘画技法的=大发展:在明暗处理上,采取逐步过渡的明暗转移法,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连续的明暗过渡像烟雾一样,没有截然分界。  《蒙娜丽莎》在绘画技法发展史上实是=个重要的里程碑。P000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 – 1519)曾被誉为所有画家中最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艺术的最完全的表现,达到了人类精神的最高地位。达,芬奇是画家,也是雕刻家、诗人、音乐家、建筑家;他又是机械技师、数学家、科学家,留下不少在这众多领域的手稿,实在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全的表现者,一位全能的天才画家。

在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中,达·芬奇也是最具知名度的一位。他对任何现象均感兴趣一肉体生命与人类情感、植物与动物的造型、石床上的石苔与清澈见底的泉流,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如果我们说他只是一位人物画家,那就太不了解他了。

达,芬奇曾在他的笔记书上如此记录:  “你知道光是人类的动作有多少种?你难道不知道动物有那么多不同的种类?树木、植物与花草也同样如此!山丘与平地是不一样的,泉流、河水、城市、大众与私人建筑物,都有不同的面貌;人类使用粉;服饰、、装潢与艺术,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他是一位出身贵族的画家,感性极敏锐,对美好的双手、透明的物品、柔滑的皮肤,特别有感觉;他尤其喜爱漂亮柔软而呈波浪形的头发。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题材,他都在行。如果他描绘的是一场战斗,在表现释放的感情与凶猛的动作时,无人可与之比拟;同时他还能捉住最温柔的情感,并凝固住飞逝的表情。,他能找到事物表象的迷人美感,同时却又不会丧失物理学者与解剖学者的观点;他可以把相互矛盾的特质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说,他同时具有科学家的观察力与艺术家的感性。他是艺术史上的第一位对人体与动物的比例作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像走路、起身、爬行与推拉等机械化动作,都成为他探索的内容。此外,他也对面相学作过广泛的研究,并为情感表达方式,想出了一套合乎逻辑的描绘模式。

他认为画家就如同能穿透世界的清澈眼神,将所有的物象纳入眼中,刹那间万物本身即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内涵,而画家此刻1的爱心已与万物融为一体。据称,达·芬奇很喜欢到市场上购买笼中之鸟,买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给鸟儿自由,正像他自己所称:“释放与慰藉才是绘画的主要宗旨,也是绘画的灵魂所寄。”

达。芬奇的观察力极强,  每当他察觉出事物的不同面貌时,都会急切地想要寻求新的技法。他已变成=位永远也难以让自己满足的实验者。他曾表示过,  《蒙娜丽莎》即是在未完成之前,就已搬离开他的画室了。如今达,芬奇完成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他一直都在无止境地持续观察万物与探索知识,且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他希望为自己找寻到答案,却又从来来曾找到明确的结论,也从未真正画完过一幅画。经过他所发掘出来的问题,其影响是如此的深远,以致于让他经常感觉到,他所获寻的解决方法也许只是暂时性的。P004

在达,芬奇的时代,很少有实际的教科书提供学徒学习参考,较知名的有塞尼诺·森尼尼(Cennino Cennini)1437 年所写的《工匠手册》,谈的都是有关如何在各种画板上作画,如何营造不同的黑色,如何保养画笔等问题。达。芬奇自己在他的著作中一再表示,绘画是需要想像力与技巧,以发现看不见的东西,这些看不见的东西隐藏在大自然事物的阴影之下,而画家就是要来捕捉它,以完整的视觉来呈现那些实际不存在的东西。

在达·芬奇的学徒时代,也没有多少艺术理论的著作可供参阅,学徒们多半以口耳相传与亲身观察来学习理论。稍早,有一位建筑师腓力波·布鲁尼勒希(Filippo Brunelleschi)完成了一套线条透视原理,给艺术带来极大的变革,使画面获得幻想性的真实空间延伸,这套原理运用自消失的中心点辐射出的线条,来营造景深效果,可是这=套原理并没有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到了建筑师里昂,亚伯提(Leon B.Alberti)才获得进一步发展,而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成就之一。

亚伯提把布鲁尼勒希的透视理念,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层次,将之运用于绘画、雕塑与建筑上,并写成论文著作。他在论文中称,“现代艺术家”除了必要的技巧之外,应该精通几何学、光学与透视;艺术家也必须了解人体的机械原理,因为经由身体的动作才能显示灵魂的运作。亚伯提特别注意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比例的法则,他发觉宇宙中的某些比率分配,必然具有本身的神1圣意图。这些原理无疑深深影响着达·芬奇的艺术探索。P012

油彩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可以产生细微差异变化的效果。达。芬奇在《基督受洗》中的背景上,开始探索此种变化的可能性。这与布鲁尼勒希的数学线条透视全然不同。空气透I视乃是利用“色彩与清晰”之逐渐变化,来创造绘画的深度,这对达·芬奇来说,其意义不仅于此。他将空气与大气环境视为一种介于眼睛与物象之间,可以感觉到的浮动微粒群,如同透明的海洋,紧密结合在一起,空气充满了光线、湿气、薄雾与阴影,有一种统一的作用,可以把前景与背景结合成某种关系。达,芬奇以油彩来表现空气的透视与梦幻感觉,此幅画作的背景尚不明确,  不过可以看得出他在这方面已开始探索了。P020

此后达·芬奇认为,风景不只是人物的背景幕,如果以人类所处的整个环境来观察人,人类又是大自然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不过另一位画家桑德罗·波堤切利却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风景只要简单的几笔带过即可,无需如此花费心力去特别探讨。他并举例称,在背景中的任何一块颜色,均可表达出一片美丽的风景。然而达,芬奇反驳道,此种观点太草率。或许观者可以从一块颜色看到他所希望见到的物象,诸如人头、动物、战争、悬崖、海洋、云彩、森林等,正像一个人可以用任何字眼来描述他所听到的钟声一样,但尽管色块可以助人创造物象,却无法教人如何去完成构图。达·芬奇认为以此种观点画出来的风景必然是贫瘠乏味的。

简言之,达,芬奇认为风景的描绘并不是像波堤切利所想的那么简单,不过他自己并不忽略探究以随意的色块来创造意象的可能性。在《基督受洗》完成之后不久,达,芬奇即画出德国美术史家路德维格·黑登瑞奇(Ludwig Heydenreich)所称的“西洋美术史上第一幅真正的风景素描画”。

这幅完成于1473 85日、标题为《圣马利亚,德拉尼夫的风景》的素描风景画,是用墨水笔画成,以高视点观察亚尔诺(Arno)山谷的景色,笔触快速疾飞,给人一种东方风景画的风味。虽然另一意大利画家安布罗吉欧。罗伦哲堤l (Ambrogio Lorenzetti)在一百五十年前即在木板上画过两幅风景,但达,芬奇所描绘他故乡的风景观点却不相同。他将之视为最自然而本能的风景原型图像,图中包括了拉西安诺古堡(Castle Larciano,、福西丘(Fucecchio,沼泽地带,以及靠近地平线上的蒙松马诺(Monsummano)山顶。

在图中,达·芬奇对船只的记忆自然流露于笔尖,如果我们说他描述树林与山岩,还不如称他更有兴趣去捕捉视觉与观念现I象。他描写空气、风雪与阳光下的骤雨,表达了对光线价值的崭新感觉;他以影线法的探索,  来描绘风景的密度与透明感觉;他以生动而强有力的素描线条,来表现风景中的容量、空间、雾气与阴影;他的线条表达了艺术的心灵观察过程以及科学I的呈现问题。达,芬奇企图以诗意的探索来穿透物质世界现象。P022

姬妮娃可能天性比较冷静,达,芬奇似乎不大喜欢她,也许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这幅作品的特别之处,就在它所散发出来的忧郁情绪与灰暗色调。姬妮娃脸上的苍白色与她背后针状树叶的暗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背景被罩上了一层薄雾,使得轮廓线条变得柔和,而造型也显得模糊。此种效果即所谓的“烟雾法”(Sfumato)。此技法虽然并不是达,芬奇首创,却因他之名而广为人知。这层薄雾围绕拥抱在造型的四周,产生了一种似梦幻般的气氛。在此种气氛中,物象的内容本质或个性变得更有深度,这不是正午的明亮光线下所能显示出来的。P032

达。芬奇会把这许多人物全都一起安排在他的构图中,是因为他深深感受到所有生物的共同关系,树木、花草、动物与人类均生长在这个神秘的地球上,正一起朝向难以捉摸的天命。达,芬奇的确非常了解人兽之间的共同感情。我们不管如何去分析他的动机,要鉴定一件具有丰富想像力的艺术作品,毕竟还是要看它是否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而达,芬奇的《东方三博士的礼拜》,无疑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在此幅画的中央位置,包含了一个基本的金字塔三角形构成。在最高点是圣母马利亚的头部,右边斜线延伸经过圣婴的手臂与先知的背部而至地面,左边斜线则由圣母的肩部通至另l-名平卧的男人身上。废墟建筑物象征着异教精神的衰退以及基督的诞生,圣母与圣婴头上的棕榈树则象征着生命之树。

这个时期达-芬奇还画了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圣杰隆》,也像《东方三博士的礼拜》=样运用了明暗表现法。它原来可能是画在灰白色的画板上,经过19世纪的敷涂亮光漆后,已变成了柔和的金黄与橄榄色了。图中的圣徒杰隆,正以石击胸表示忏悔之情。他赤身坐在光秃秃的岩石上,脚边一只张口哀号的狮子,似乎在与他共度苦难。杰隆正如希腊的安德罗克(Androcles)一样,曾为一只雄狮拔过脚刺,而成为狮子的好友。

杰隆生于公元 340 年至420 年夕间,椭喜辦盲言无陷与人各辩,但这并不是他悔罪的理由。像达-芬奇一样,他是一名知识广博的智人,曾致力修改旧的拉丁福音,并将希伯莱文的旧约《圣经》译成拉丁文而创造了拉丁语《圣经》。。‘他如同达·芬奇,他的自我鞭笞与背弃知识,对敬爱身体与学问的达,芬奇而言,等于是一项咒诅(:D达,芬奇也许是感同身受,才会以这般模样来描绘圣杰隆,以示对他的悲惨境遇表示同情。P043

如果我们苛求达,芬奇的飞行探索失败,等于苛求何以本杰明·富兰 克林(Benjamin Franklin)未能发明电 灯一样。或许我们从他所生长的时代背景可以获得了解,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所谓黑暗的中世纪,欧洲的科学进步得非常缓慢,许多人仍然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接近赤道的海洋一定热得似煮沸的水。当时教会的观念可以说主宰了世人的看法,而教会主张的,并不对现实的世界做真理的诠释。P081

达·芬奇在运用“艺术”、“科学”与“数学”这些名词时,1他的定义与今天有些许的不同。他所热爱的数学,主要包括几何与比例。他只对眼睛看得到的感兴趣,对与现代高级数学有关连的抽象理念,并不会特别注意。依照达·芬奇的界定:艺术尤其是绘画,是一种科学,实际上也就是“所有科学之后”。它提供的不只是获取知识的工具,也是传达知识予世人的手段。

他在艺术与科学方面的作品其实是分不开的。比方说在他的《艺术论》中,他原来是想要记下对物理世界的正确描述,不过他不久即转而注意到透视、比例、几何与光学,之后是解剖学与机械学,最后则是探究宇宙本身的机械功能问题。显然达,芬奇的意图是想要对所有的技术知识,理出一个概念,甚至于还包含了他所想像的世界起源与终结问题。

他用的方法是:仔细地观察,从不同的观点来重复测试观察,画出图形与现象,成为所有人均可看见的“事实”,并加上简要的注释。然而,现代的科学全然反对这种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太散漫,纯属经过过程,并没有以健全的数学理论为根据,如果将之与伽利略、牛顿或爱因斯坦的科学相比,那就显得非常薄弱了。不过在某些领域,他所使用的方法,倒是能够呈现科学真理或科学问题,那的确是今人仍然无法超越的。

在植物学的领域中,达。芬奇的敏锐观察,使他能精确地描写出植物的生命。他的一些图解到今天仍然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植物学教科书上。在他那个时代之前,也只有一些药物学家与魔术师才对此研究过。达-芬奇可以说是第一位描绘叶序脉理的人,也是第一位描写植物向日性与向地性的人,这与阳光与地心引力有关。他还发现了以植物茎的结构来判断其年龄,并以树木的的年轮来决定其年龄。

达,芬奇在解剖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一套图解,而此图解迄今仍然为世人所利用,尤其有助于医学之用。在他的时代之前,医学很少对解剖图发生过兴趣。达,芬奇的解剖图1包括了四种面向的呈现,让观者一目了然,这也使医生们无法再否定艺术在教学上的价值了。他还介绍过跨界描述技术,完成了清晰的静动脉与神经血管透明图解,维萨里( Vesalius)1543 年所出版的第一本现代医学教科书《人体的构造》中,所列出的木刻插图即是根据达-芬奇的方法制作的,这也就是今天大家所常见到的解剖图模样。

他在科学与技术上的这些广泛努力,主要是想要提出一套可以用视觉图解传达知识的百科全书,那是需要具有渊博的文艺复兴时期各类科学知识以及非常睿智的心灵才得以办到的。他的这些成就既伟大又真实,可是在当时更需要人们的信赖。在致力解剖学探索时他曾提到,这门科学的确需要一些天才。当然更需要获得他人的信赖。不过他自己倒是不在乎别人的忽略,而他所真正需要的却是能有足够的时间。P084



吴砺

2019.6.26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