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9|回复: 0

[散文] 《北欧表现派先驱——蒙克》(上)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78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8-6 15: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欧表现派先驱——蒙克》(上)


                                                                                                                  (一)


     翻阅《北欧表现派先驱——蒙克》  / 何政广 主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世界名画家全集

在翻阅这本画册之前,我还是有一点点期待。可以说,我大在学时代从学校杂志期刊室的阅读中,对西方国家现代画家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凡高,另一个就是蒙克,尤其是蒙克那张著名的《呐喊》,那个如骷髅一般的人,在血红色的黄昏中的呐喊……

或许鲁迅当年也是有我同样的感受,才将自己第一批小说集以《呐喊》命名,那是因为鲁迅先生是对中国当年社会感到极端的痛苦……而我,当年是因为自己少年时代经历过一只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与蒙克的那张名画,产生了无比强烈的共鸣……

    但是,我对蒙克的画,到目前为止,仅仅是少数几张画……

    前天,我又让我家小子帮我网购了近二十本这套《世界名画家全集》画册中的分册,事实上,我手头己经购买了六十九本分册。这套丛书共出版了一百一十本分册,我一时还无法购全。

    我真的希望几天就能读完这套丛书,因为我家中还有近二百本其他的新书还放置在一旁……这是一个问题,这每本书若不是一本一本认真的读,采用跳读方式,收获不会太大,但是,读进去了,如同穿越漫漫的沼泽地,花的时间太多,离到尽头仿佛是遥遥无望……

我很少有现在读这套丛书时,这样强烈的时间紧迫感……


                                                                                                   (二)


    第一页蒙克青年时代的自画像,是脸向右偏转看着观众的青年人。第一印象是,你的心突然一拧……画面上青年人的神情,让你感到莫名的紧张,他的嘴唇很厚,这似乎是性想象和欲望丰富的人,也是一个极度没有幸福感的人。他的眼神中,透出某种绝望和忧伤,这是你帮助不了的青年人,终生不会快乐的青年人……

    画家二十岁左右画,可以看得出画人的基本功已相当熟练。

   《病中的孩子》(18851886年),(19211922年),让人心为之一寒,一个女孩坐躺在直背大椅子上,下身缠着棉被,一个母亲模样的人低头,手握着女孩左手,虽然我们看不到她的脸,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她痛入骨髄的悲痛、内疚和无奈;而女孩侧脸面对母亲,睁大眼睛,失神的似乎看到死神向她走来,脸上似乎进入了弥留之际的惊恐不安的宁静之中……

没想到蒙克画了一组几乎是同一种姿势和神情的病中的女孩,18851886年,18941896年三幅,19061907年,19211922年,每幅画的色彩不一样,以18851886年画的那张,让人看得最撕心裂肺的……

一个画家一辈子反复画这样悲痛的一刻,是一辈子没有走出死亡的阴影啊……

《春天》(1889年),在春光照亮半透明的窗帘和窗台上花盒,坐在壁炉椅子上的女孩却一脸病容,一脸茫然空洞,无灵魂的躯壳。这画面让人看得揪心……

《母亲与女儿》(1897年),黑白画面上的母与女,仿佛都是阴间的幽灵,让人不寒而栗与悲伤……

蒙克的画中,总是有一种死亡的气息弥漫的悲伤,似乎从来没有其他的画家有如此相似的表达方式和能力……

《声音》(1893年),(1893年),女人背着手如木偶的模样,幽灵一样,传达着对生命不确定性的畏惧……

《送终》(热病)(1893年)(1915年),逝去的人在病床只是模糊的影子,而病床边送终的人,全变成了阴间的幽灵一样,变成无魂的虚影……如此强大的表现人类生命意识中的空虚和黑洞,蒙克是绝对的天才……我们都能感受到生死离别时这种痛苦,但如何通过画面再现和传达出来,却是需要伟大天才的直觉写出来的画面再现……

蒙克绘画作品,有非常奇怪的习惯,一幅画面多少年反复重复的画,画面大致是一样的。《病房中的死亡》(1893年)(1893年),18941895年)(1896年),这幅画六个活着的人,人人无魂式的在游荡,完全成功地表现了失去亲人时的人类的无助,心灵空洞……

问题是,一个人一生总是将自己沉浸在这样人类心灵黑暗的世界中,一定会让自己变疯的……人类通常有一种伤口自愈合能力,但是,你不应当天天自己去撕开没有长好的伤口……这就是艺术家的悲剧,不去本能地逃避人性中的黑暗的世界,而是想以这种黑暗做画做诗,最终结果多是自己的精神崩溃……因为人类是心理承受能力极有限的动物……

现在,我再看到蒙克最著名的油画《呐喊》(1893年),(1893年),(1895年),同我在大学时第一次在学校杂志室中看到这幅画,完全是不同的感觉——当年我看这幅画,有一种火红的铬铁碰到自己胸口一样剧烈的疼痛难忍的感受……

这个螺旋云层,河面,蒙克一定是见过凡·高的画面,受到了启发……燃烧的河流,燃烧的空气,燃烧的云层,骷髅头一样的人,两手压着耳朵恐怖的呐喊着,连他自己都吓得捂着自己的耳朵,恐惧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

画家这一年三十岁,也是情感最剧烈的时期,他会通过这样的画面,把自己的痛苦向公众彻底一丝不挂的暴露,宣泄,从而达到拯救自己的效果……

现在我看到这幅画,只有理性的极度平静,如同年老的医生无动于衷地看到一个陌生的病人在病房上生命的逝去……

一件艺术品的感染力,对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段来说,相差实在是太大……

我现在看这幅画,想的是二十世纪整个人类的经受的苦难,若用这样的画来倾诉,这是任何人类的音乐和电影都难达到的效果啊……我想到了奥斯陆集中营纪录片中,那些成堆的骷髅一样的犹太人,活着的和死去的……

这幅画是为整个人类曾经受到的伤害和苦难在呐喊啊……

这样,这样天才的自我痛苦表达,变成了人类的财富……凡·高是对生命之美的赞美,而让我们感到天地生命热情的火焰般的燃烧;而蒙克,则是因为他描绘的人类生死离别的痛苦,从而让我们感到天地如地狱之火在宇宙全部的空间中熊熊燃烧……

画面都是在旋转,一个因为如天堂般的美好;一个是因为地狱般的无法忍受无处可逃,而声嘶力竭的哭喊……

《星夜》(1893年),这是蒙克难得的有点诗意夜空的画面。《神化森林中的树林》(1899年),也有一定的诗意。

《桥上的女孩们》(1901年),1927年);《桥上的淑女们》(1902年)(1903年),是蒙克难得的有生活气息诗意人间画面。画册中对比画面和桥的实际照片,令人感慨,如此平凡的小桥,艺术家可以画出如此有诗意画面……

《黄色的木头》(19111912年),这森林色彩鲜艳,有一定的诗意。蒙克对挪威的森林的美,是十分敏锐,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接吻》(一)(二)(三)(18971898年),《接吻》(1895年)这是对男女之间接吻描绘十分特别的画面。

这本有二百幅蒙克画的画册,使我不仅看到蒙克有青年时代对人生极端悲情的一面,还看到了蒙克对北方挪威的森林和夜空所特有的宁静的诗意描绘,他的诗意是浅淡的……

蒙克对人类生死之悲的沉痛的倾诉,是人类的艺术作品中的罕见的赤裸裸的直接表达。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是这样的敏感的人,对大自然的美好,其实是同样的敏感的,幸好画家艺术上还有所表现……


                                                                                                                    (三)


读完这本画册,我在“维普”网站上再粗粗翻阅了数十篇关于蒙克画的论文,断断续续整理和重写了下列文字:

蒙克的画和凡高的画一样,是最易引起所有人强烈共鸣的画。

    蒙克说:“仅仅通过写生画出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或者说,按照这种强烈的情感状态下的视觉去画—— 对神经难过极了……就像梵高和我有时做的那样。”

蒙克的主要作品被分为“疾病、爱情、死亡”三大主题。 “死亡”始终是他核心主题,是画家对于“失去”的哀悼。蒙克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反复构建了一个梦游在生死边界的世界。

他笔下呻吟的线条和刺目的色彩,朴素的赤裸裸的歇斯底里地绝望地发泄着自己的渴望、恐惧和惶惑,描画出那些如鬼魅般游动的生命。

    蒙克的绘画作品,充满着对死亡与病痛的回忆和恐惧。他写道:“我总是与死亡生活在一起——我的母亲、姐姐、我的祖父、我的父亲——他们都相继离开了我,打开我记忆的闸门,每一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都历历在目。”

   “疾病”和“死亡”主题成为他思考的中心。以画缅怀至亲,向公众倾诉,是为了挣脱“曾经的死去”,挣脱死亡的暗影和可怖。

《病中的孩子》画面中弥漫着游离在死亡边缘的平静。少女衰弱无力地注视着空洞的影像,面对死亡,面对即将到来的暗影,少女仅剩凄然和默然的等待和接受。这是对死亡恐惧的最直接的表现。

在蒙克的多数作品中,清淡缥缈的静中散发出强烈地感伤、焦躁、抑郁等动荡不安的情愫。“死亡印象”主宰着蒙克毕生的记忆、画笔和思绪。

   蒙克笔下的“死亡”如此真切,表现出了人类对死亡将至或到来惊恐战栗和无助。他的作品涌现着强烈的死亡暗示。对死亡的执著探索,令其作品将观众带到人世间真实地狱的门口,徘徊在生死梦界的夹缝里,带到了生死之间让人类心灵流淌着鲜血的天际。


                                                                                                                     (四)


    蒙克油画创作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向外界的宣泄,通过绘画消解这

种巨大的痛苦,借助艺术创造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压力,进行自我精神治疗。

    人在人生中遇到的巨大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生存本能的引导下,就会为自身的痛苦寻找合适的途径进行内心能量的释放,以缓解生活的压力。油画创作,就是蒙克进行宣泄痛苦重要方式。巨大的内心痛苦推动了蒙克的油画创作。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存在潜在的精神病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他们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

这个说法应当是对的。在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下,艺术家的焦虑、不安和忧郁已经达到极限,他只能通过艺术途径找寻生活下去的勇气,给了他无限的创造力。


                    

                                                                                                           (五)


    蒙克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用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展示出来。蒙克的画面中,有一种神秘而怪异的氛围有一种令人不安的神秘氛围,绝望而凄凉。

    蒙克以飘忽扭曲的形体,描绘了一种幽灵似的、变形的世界,将人的精神状态、生存状态,不可思议的氛围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的人物造型呈现出概括的符号式形态。这种符号式形象往往又依靠飘忽不定的长扭动曲线进行塑造,曲线多为闭合型、旋涡状,从而呈现出动荡不安的神秘面貌。

   《呐喊》中的绝望者,仅仅有最基本的辨识形状,状如鬼魅,状如游蛇,令人不寒而栗。水面的倒影呈现出具体的几何轮廓,像儿童画一般的简单概括的形状。

    蒙克的色彩较为特别,褐色、普蓝与柠檬黄经常出现,显出一种极为怪异的感觉。画面主调一般以普蓝、深紫及深绿色为主。另外,

褐色与红色也经常使用。

普蓝色能表现出阴郁和神秘的恐怖感。纯度较低的普蓝色给人印象深刻,有时给人以压迫感,并且在黄色的对比衬托之下,呈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阴郁与悲哀。褐色也是阴郁而沉重的。

蒙克最常见的两组对比色是蓝绿色与赭石色、蓝紫色与土黄色(或淡黄色)。蒙克在运用对比色时,降低了画面整体色彩的明度,并简化画面所用色彩的种类,使得画面呈现阴暗忧郁的压抑气氛;他降低了画面整体色彩的纯度,一是大面积地掺入白色,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浮”与“飘”的感觉,再加上扭动的曲线,使得“粉气”的线条更加轻柔,有一种捉摸不定的怪诞感,以表现画家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挥之不去恐惧。


                                                                                                             (六)


    蒙克的作品为我们呈现出他内心的阴暗面,同时也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使用内心独白式的绘画方式,直接展示内心世界的创作手法。   

蒙克艺术表现的撼人心灵的力量,表现出人类的炽热的情感。蒙克从幼年起就不断遭受亲人死亡的不幸,蒙克把这种死亡对人类生命的威胁,真实地表现在画布上, 以表达心灵深处人类生命中的恐惧。

   《呐喊》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在画家对自己内心伤痛的直接表达上。画家将自己的内心直接展现在画布之上,用赤裸的描写,将自己的恐惧和悲伤,直接转化成扭曲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毫不掩饰,同时通过周围的景物和自己内心情绪的对比,色彩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对待自己内心情感的态度,是画家的画作具有十分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的直接动因。

     蒙克让自己内心的痛苦情绪在画面上直接宣泄出来,以毫无拘束的艺术表现力,将作者内心的痛苦,转化成可以直视的艺术作品,使得绘画转化成了一个艺术天才的哀婉悲歌。

                  

蒙克成功地使我们整个人类为他的不幸而悲伤,蒙克个人的不幸是我们人类每个人都曾遇到或将要遇到的宿命。


                                                                                                              (七)


    巴尔扎克说:“天才是人的病态,犹如珍珠是蚌的病态。”人间所有伟大的艺术都基于艺术家这种病态的迷狂。蒙克用独特的语言和形式袒露出自身深隐的灵魂。

    画家1892年的笔记中说:“我和两个朋友还在散步,太阳快要下山了,天空突然问变得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了脚步,轻轻的倚在栅栏边,极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的挪威海湾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独自走着,我却呆呆得站在那儿,焦虑的不停的发抖,我感到周围似乎被一声巨大而又不断地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乃是人类为了忍受生活的困苦而提供的缓冲措施之一。

    艺术家的在个体的痛苦经验上,诉诸于艺术的语言,通过升华,成为面向全人类的共同体验,从而实现对艺术家自我的拯救和对全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

    整个世界艺术史上,许多不朽的具有极强感染力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艺术家身心痛苦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

艺术创作多因艺术家的灵魂痛苦与深刻而诞生:只有一个对自身生命与存在的痛苦有深刻体验的人,才会对时代对社会做出具有深度与强度的洞察性思考;只有在挫折磨难之下,才逼人正视的现实,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多是在深刻而又真切地体验、咀嚼过生命的痛苦之后,才创作出了道明人生真谛、揭示生命发展奥秘的不朽作品。


吴砺

2019.8.5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